《類經圖翼》~ 卷五 (5)
卷五 (5)
1. 諸部經絡發明
鳩尾:任脈之別,下鳩尾。(經絡五。)
腹:足陽明之正,入於腹裡。(經絡三。)足陽明之筋,上腹而布。(經絡四。)足太陰上入腹。足厥陰抵小腹。(俱經絡二。)任脈之別,散於腹。(經絡五。)任脈者,循腹裡。(經絡二十七。)小腹臍下三結交者,陽明太陰也。(針刺五十三。)
臍:足陽明下挾臍。(經絡二。)足太陰之筋,結於臍。手少陰之筋,下繫於臍。(俱經絡四。)衝脈者,起於氣街,並足少陰之經,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督脈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俱經絡二十七。)
〔背部〕
背脊:西方白色,入通於肺,故病在背。(藏象四。)足太陽挾脊。足少陰貫脊。(俱經絡二。)足陽明之筋,上循脅屬脊。足太陰之筋,內者著於脊。足少陰之筋,循脊內。手陽明之筋,支者挾脊。(俱經絡四。)督脈貫脊。(經絡二十七。)背者,胸中之府。(疾病九十一。)邪在小腸者,屬於脊。(針刺四十七。)
膂:足太陽入循膂。(經絡二。)足少陰之筋,挾膂上項。(經絡四。)督脈之別,挾膂貫膂。(經絡五。)
腰:足太陽抵腰中。(經絡二。)足少陰之別,貫腰。(經絡五。)督脈挾脊抵腰中。(經絡二十七。)腰者腎之府。(疾病九十一。)
〔脅肋部〕
腋:足少陽直者下腋。手太陰橫出腋下。手少陰下出腋下。手厥陰上抵腋下。(俱經絡二。)手太陽之正,入腋走心。手少陰之正,別入淵腋兩筋之間。手心主之正,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手太陰之正,別入淵腋少陰之前,入走肺。(俱經絡三。)足太陽之筋,支者從腋後外廉,入腋下。
足少陽之筋,其直者上走腋前廉。手太陽之筋,入結於腋下。(俱經絡四。)脾之大絡名大包,出淵腋下三寸。(經絡五。)上焦布胸中走腋。(經絡二十三。)
脅:足少陽循脅裡,直者過季脅。手厥陰出脅。足厥陰布脅肋。(俱經絡二。)足陽明之筋,上循脅。手太陰之筋,下抵季脅。手厥陰之筋,前後挾脅。(俱經絡四。)脾之大絡,布脅。(經絡五。)
肋:足太陰之筋,循腹裡,結於肋。(經絡四。)
〔四肢部〕
四肢: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疾病十三。)四肢者,諸陽之本也。(疾病十二。)
手大指:手太陰出手大指端。(經絡二。)
手食指:手太陰支者,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手陽明起大指次指端。(俱經絡二。)
手中指:手厥陰循中指出其端。(經絡二。)
手名指:手厥陰支者,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手少陽起手小指次指之端。(俱經絡二。)
手小指:手太陽起小指之端。手少陰循小指之內出其端。(俱經絡二。)
手掌:手太陰之別,直入掌中。(經絡五。)手少陰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手厥陰入掌中。(俱經絡二。)
白話文:
鳩尾:鳩尾穴是任脈的分支,位於下鳩尾處。
腹部:足陽明胃經的經氣,進入腹部內部。足陽明胃經的筋,向上分佈於腹部。足太陰脾經向上進入腹部。足厥陰肝經抵達小腹。任脈的分支,散佈在腹部。任脈,沿著腹部內裡運行。小腹肚臍下方三個穴位交會處,是陽明經和太陰經交會的地方。
肚臍:足陽明胃經從肚臍兩側經過。足太陰脾經的筋,會聚於肚臍。手少陰心經的筋,向下連結到肚臍。衝脈,從氣街(大腿根部)開始,與足少陰腎經並行,挾著肚臍向上走,到達胸腔而散開。督脈從小腹直接向上走,貫穿肚臍的中央。
背脊:背部在五行中屬於西方白色,與肺相通,所以背部有疾病,可能與肺有關。足太陽膀胱經挾著脊椎。足少陰腎經貫穿脊椎。足陽明胃經的筋,向上沿著脅肋到脊椎。足太陰脾經的筋,內側的附著在脊椎。足少陰腎經的筋,沿著脊椎內側運行。手陽明大腸經的筋,分支挾著脊椎。督脈貫穿脊椎。背部是胸腔的府邸。邪氣在小腸的疾病,會反映在脊椎。
膂:足太陽膀胱經進入並沿著脊柱兩旁的肌肉(膂)運行。足少陰腎經的筋,挾著脊柱旁的肌肉向上到頸部。督脈的分支,挾著脊柱旁的肌肉並貫穿它。
腰部:足太陽膀胱經抵達腰部中間。足少陰腎經的分支,貫穿腰部。督脈挾著脊椎抵達腰部中間。腰部是腎臟的府邸。
腋下:足少陽膽經直行的分支向下到腋下。手太陰肺經橫向從腋下出來。手少陰心經從腋下向下出來。手厥陰心包經向上抵達腋下。手太陽小腸經的經氣,進入腋下並走向心臟。手少陰心經的經氣,從腋下分出,進入淵腋穴兩筋之間。手心包經的經氣,從淵腋穴下方三寸處分出,進入胸腔。手太陰肺經的經氣,從淵腋穴分出,在手少陰心經之前進入並走向肺。足太陽膀胱經的筋,分支從腋下後外側進入腋下。足少陽膽經的筋,其直行的部分向上走到腋下的前側邊緣。手太陽小腸經的筋,會聚在腋下。脾經的大絡脈,名為大包穴,從淵腋穴下方三寸處分出。上焦的經氣分佈於胸腔,並通向腋下。
脅肋:足少陽膽經沿著脅肋的裡面運行,直行的部分經過季脅(肋骨下端)。手厥陰心包經從脅部出來。足厥陰肝經分佈在脅肋。足陽明胃經的筋,向上沿著脅肋運行。手太陰肺經的筋,向下到達季脅。手厥陰心包經的筋,前後挾著脅部。脾經的大絡脈,分佈於脅部。
肋骨:足太陰脾經的筋,沿著腹部內裡,會聚在肋骨。
四肢:四肢的精氣都來自胃,但不能直接到達經脈,必須依靠脾的運化,才能獲得營養。四肢是陽氣的根本。
手大拇指:手太陰肺經從手大拇指的末端出來。
手食指:手太陰肺經的分支,直接從食指內側邊緣出來,到達指尖。手陽明大腸經從食指的末端開始。
手中指:手厥陰心包經沿著中指運行,到達指尖。
手無名指:手厥陰心包經的分支,沿著無名指的邊緣,到達指尖。手少陽三焦經從無名指的末端開始。
手小指:手太陽小腸經從小指的末端開始。手少陰心經沿著小指的內側運行,到達指尖。
手掌:手太陰肺經的分支,直接進入手掌中心。手少陰心經抵達手掌後銳骨(腕骨)的末端,進入手掌內側邊緣。手厥陰心包經進入手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