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圖翼》~ 卷五 (4)
卷五 (4)
1. 諸部經絡發明
齒牙:手陽明入下齒中。足陽明下循鼻外,入上齒中。(俱經絡二。)手陽明之別,遍齒。(經絡五。)手少陽之筋,支者上曲牙。(經絡四。)足陽明循牙車。(經絡十三。)足太陽有入頄遍齒者,名曰角孫,上齒齲取之。(針刺四十四。)齒者,骨之所終也。(氣味三。)
〔頸肩部〕
項頸:督脈之別上項。(經絡五。)督脈還出別下項。(經絡二十七。)足太陽下項。足少陽循頸。手太陽循頸。手少陽上項。足厥陰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俱經絡二。)足太陽從膂上出於項。足少陰系舌本,復出於項。(俱經絡三。)足陽明之別,上頭項。(經絡五。
)頸中央之脈,督脈也。(經絡十。)足少陰之筋,挾膂上至項。手太陽之筋,其支者循頸,出走太陽之前。手陽明筋直者,從肩髃上頸。(俱經絡四。)衝脈上者出於頏顙。(針刺二十。)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系,後出於項中。(疾病八十一。
)
肩:足太陽循肩髆內,下貫胛。足少陽至肩上。手太陽繞肩胛,交肩上。手陽明上肩,出髃骨之前廉。手少陽循臑外上肩。(俱經絡二。)手太陽之別,絡肩髃。手陽明之別,上乘肩髃。(俱經絡五。)足太陽之筋,支者結於肩髃。手陽明之筋,結於髃;其支者,繞肩胛。手太陰之筋,結肩前髃。
(俱經絡四。)督脈之別,當肩胛左右走太陽。(經絡五。)督脈循肩髆。(經絡二十七。)
缺盆:足陽明入缺盆。足少陽入缺盆。手太陽入缺盆。手陽明出入缺盆。手少陽出入缺盆。(俱經絡二。)足太陽之筋,上出缺盆。足陽明之筋,至缺盆而結。足少陽之筋,結於缺盆。(俱經絡四。)手太陰上出缺盆。(經絡三。)五臟六腑,心為之主,缺盆為之道。(藏象二十九。)
〔胸腹部〕
胸:足少陽下胸中。足少陰注胸中。手厥陰起胸中。(俱經絡二。)手少陽之別,注胸中。脾之大絡布胸。(俱經絡五。)手心主之正,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經絡三。)足太陰之筋,散於胸中。手太陰之筋,下結胸裡。手少陰之筋,結下胸中。手厥陰之筋,入腋散胸中。
(俱經絡四。)衝脈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經絡二十七。)蹺脈上循胸裡。(經絡二十八。)
膻中:手少陽布膻中。(經絡二。)足厥陰絡於膻中。(經絡三十。)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疾病五十六。)
膈:手太陽下膈。手少陽下膈。手厥陰下膈。足少陽貫膈。足太陰上膈。足厥陰上貫膈。足陽明下膈。足少陰從腎,上貫肝膈。(俱經絡二。)
乳:足陽明下乳內廉。(經絡二。)手陽明之正,從手循膺乳。(經絡三。)足少陽之筋,繫於膺乳。手少陰之筋,交太陰,挾乳里。(俱經絡四。)胃之大絡,名曰虛里,出左乳下。(脈色十一。)
白話文:
[諸部經絡發明]
**牙齒:**手陽明經的經脈進入下排牙齒的中間。足陽明經的經脈向下沿著鼻子外側,進入上排牙齒的中間。(以上兩種經絡都涉及牙齒,共兩條)。手陽明經的分支,分布到所有牙齒。(經絡共有五條與牙齒相關)。手少陽經的筋脈,其中分支向上彎曲連接牙齒。(經絡共有四條與牙齒相關)。足陽明經的經脈沿著牙床運行。(經絡共有十三條與牙齒相關)。足太陽經的經脈有進入臉頰並散佈到牙齒的,這個部位稱為「角孫」,上牙有蛀牙可以取這個穴位治療。(針灸治療涉及四十四條經絡與穴位)。牙齒,是骨頭的末端。(氣味有三種與牙齒相關)。
[頸肩部]
**脖子:**督脈的分支向上到後頸部。(經絡共有五條與後頸相關)。督脈又回頭分出分支到下後頸部。(經絡共有二十七條與後頸相關)。足太陽經的經脈下行至後頸部。足少陽經的經脈沿著頸部運行。手太陽經的經脈沿著頸部運行。手少陽經的經脈上行到後頸部。足厥陰經的經脈沿著喉嚨後方,向上進入到咽喉上部。(以上兩種經絡都涉及頸部,共兩條)。足太陽經的經脈從背部向上到達後頸部。足少陰經的經脈連接舌根,又從舌根出來到後頸部。(以上兩種經絡都涉及頸部,共三條)。足陽明經的分支,向上到頭部和後頸部。(經絡共有五條與頭頸相關)。頸部中央的經脈,就是督脈。(經絡共有十條與頸部相關)。足少陰經的筋脈,挾著脊椎向上到後頸部。手太陽經的筋脈,其中分支沿著頸部,行走到足太陽經的前面。手陽明經的筋脈直行向上,從肩峰上到頸部。(以上三種經絡都涉及頸部,共四條)。衝脈向上的部分,從咽喉上部出來。(針灸治療涉及二十條經絡與穴位)。肌肉的精華形成約束力,包裹著筋骨和血氣的精華,與經脈並列形成系統,然後從後頸部出來。(疾病有八十一條與此相關)。
**肩膀:**足太陽經的經脈沿著肩胛骨內側,向下貫穿肩胛骨。足少陽經的經脈到達肩膀上方。手太陽經的經脈環繞肩胛骨,在肩膀上方交會。手陽明經的經脈上到肩膀,從肩峰骨的前方出來。手少陽經的經脈沿著上臂外側上到肩膀。(以上五種經絡都涉及肩膀,共兩條)。手太陽經的分支,連接肩峰。手陽明經的分支,向上連接肩峰。(以上兩種經絡都涉及肩膀,共五條)。足太陽經的筋脈,其中分支連接到肩峰。手陽明經的筋脈,連接到肩峰;其分支,環繞肩胛骨。手太陰經的筋脈,連接肩膀前方的肩峰。(以上三種經絡都涉及肩膀,共四條)。督脈的分支,在肩胛骨左右兩側走向足太陽經。(經絡共有五條與肩胛相關)。督脈沿著肩胛骨運行。(經絡共有二十七條與肩胛相關)。
**鎖骨上窩:**足陽明經的經脈進入鎖骨上窩。足少陽經的經脈進入鎖骨上窩。手太陽經的經脈進入鎖骨上窩。手陽明經的經脈出入鎖骨上窩。手少陽經的經脈出入鎖骨上窩。(以上五種經絡都涉及鎖骨上窩,共兩條)。足太陽經的筋脈,向上從鎖骨上窩出來。足陽明經的筋脈,到達鎖骨上窩然後連接。足少陽經的筋脈,連接到鎖骨上窩。(以上三種經絡都涉及鎖骨上窩,共四條)。手太陰經的經脈,向上從鎖骨上窩出來。(經絡共有三條與鎖骨上窩相關)。五臟六腑中,心為主導,鎖骨上窩是經脈通過的道路。(藏象學說有二十九條與鎖骨上窩相關)。
[胸腹部]
**胸部:**足少陽經的經脈下行到胸腔。足少陰經的經脈注入胸腔。手厥陰經的經脈從胸腔起始。(以上三種經絡都涉及胸部,共兩條)。手少陽經的分支,注入胸腔。脾的大絡脈分布在胸部。(以上兩種經絡都涉及胸部,共五條)。手心包經的正經,分支在腋下三寸處,進入胸腔。(經絡共有三條與胸部相關)。足太陰經的筋脈,散布在胸腔中。手太陰經的筋脈,向下連接到胸部內部。手少陰經的筋脈,連接到胸腔下部。手厥陰經的筋脈,進入腋下散布在胸腔中。(以上四種經絡都涉及胸部,共四條)。衝脈沿著肚臍向上,到達胸腔然後散開。(經絡共有二十七條與胸部相關)。蹺脈向上沿著胸部內部運行。(經絡共有二十八條與胸部相關)。
**膻中穴:**手少陽經的經脈分布在膻中穴。(經絡共有二條與膻中穴相關)。足厥陰經的經脈聯絡到膻中穴。(經絡共有三十條與膻中穴相關)。膻中穴,是心臟所主管的宮殿。(疾病有五十六條與膻中穴相關)。
**橫膈膜:**手太陽經的經脈下行通過橫膈膜。手少陽經的經脈下行通過橫膈膜。手厥陰經的經脈下行通過橫膈膜。足少陽經的經脈貫穿橫膈膜。足太陰經的經脈上行通過橫膈膜。足厥陰經的經脈上行貫穿橫膈膜。足陽明經的經脈下行通過橫膈膜。足少陰經的經脈從腎臟出發,上行貫穿肝臟和橫膈膜。(以上八種經絡都涉及橫膈膜,共兩條)。
**乳房:**足陽明經的經脈下行到乳房內側邊緣。(經絡共有兩條與乳房相關)。手陽明經的正經,從手沿著胸部到乳房。(經絡共有三條與乳房相關)。足少陽經的筋脈,連接到胸部和乳房。手少陰經的筋脈,與太陰經交會,挾著乳房內部。(以上兩種經絡都涉及乳房,共四條)。胃的大絡脈,稱為虛里,從左乳下方出來。(脈象和顏色有十一條與乳房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