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圖翼》~ 卷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五 (3)

1. 諸部經絡發明

頤:任脈上頤。督脈上頤。(俱經絡二十七。)足陽明循頤後下廉。(經絡二。)足少陽之別,出頤頷中。(經絡三。)

頷:足少陽之筋,下走頷。手太陽之筋,結於頷。手少陽之筋,上乘頷。手陽明之筋,直者下右頷。(俱經絡四。)

顏:足太陽之筋,下顏。(經絡四。)

人中:手陽明交人中。(經絡二。)

承漿;足陽明下交承漿。(經絡二。)

〔喉口唇舌部〕

咽喉;任脈至咽喉。督脈入喉。(俱經絡二十七。)衝脈任脈會於咽喉。(藏象十七。)足陽明循喉嚨。手太陽循咽。足少陽循喉嚨。足厥陰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手少陰支者,上挾咽。(俱經絡二。)足少陽之別,上挾咽。足陽明上循咽。足太陰合於陽明,上行結於咽。

手少陰之正,上走喉嚨。手厥陰出循喉嚨。手陽明上循喉嚨。手太陽循喉嚨。(俱經絡三。)足陽明挾咽之動脈。(經絡十。)上焦並咽以上。(經絡二十三。)

嗌:足太陰脈絡嗌。(疾病十三。)

會厭:厭小而疾薄,則發氣疾,其開闔利;厭大而厚,則開闔難,其氣出遲。足之少陰,絡於橫骨,終於會厭。(俱針刺四十五。)

口: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象四。)脾主口,在竅為口。(藏象五。)備化之紀,其主口。(運氣十三。)手陽明挾口。足陽明上挾口。(俱經絡二。)足陽明出於口。(經絡三。)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經絡二十二。)衝任之脈絡唇口。(藏象十七。)

唇: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藏象八。)脾胃大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其華在唇四白。(藏象二。)督脈環唇。(經絡二十七。)足陽明環唇。足厥陰環唇內。(俱經絡二。)口唇者,脾之官也。(脈色三十一。)唇舌者,肌肉之本也。(疾病九十五。)

舌:舌者心之官也。(脈色三十一。)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故病在舌本。(藏象四。)足少陰之脈,貫腎系舌本。(疾病六十二。)心主舌,在竅為舌。(藏象五。)升明之紀,其主舌。(運氣十三。)足太陰連舌本,散舌下。足少陰挾舌本。(俱經絡二。)足太陰貫舌中。

足少陰直者,系舌本。(俱經絡三。)足少陰舌下。(經絡九。)足少陰之標,在背腧與舌下兩脈。(經絡十二。)足之少陰,上繫於舌。(針刺四十五。)手少陰之別,系舌本。(經絡五。)手少陽之筋,支者入系舌本。足太陽之筋,支者別入結於舌本。(俱經絡四。)上焦上至舌。

(經絡二十三。)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疾病九十五。)其濁氣出於胃,走唇舌而為味。(藏象二十。)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經絡二十二。)

白話文:

下巴:任脈的經絡行經上側下巴;督脈的經絡也行經上側下巴。(兩者都與27條經絡相關)足陽明經的經絡沿著下巴後方往下走。(與2條經絡相關)足少陽經的分支,從下巴的頷部出來。(與3條經絡相關)

頷部:足少陽經的筋,往下走到頷部;手太陽經的筋,結於頷部;手少陽經的筋,往上接在頷部;手陽明經的筋,直行的往下到右側頷部。(以上共與4條經絡相關)

臉頰:足太陽經的筋,往下到臉頰。(與4條經絡相關)

人中:手陽明經與人中交會。(與2條經絡相關)

承漿穴:足陽明經向下與承漿穴交會。(與2條經絡相關)

[喉嚨、口唇、舌頭部分]

咽喉:任脈的經絡到達咽喉;督脈的經絡進入喉嚨。(兩者都與27條經絡相關)衝脈和任脈在咽喉交會。(與臟象的17個部分相關)足陽明經的經絡沿著喉嚨走;手太陽經的經絡沿著咽部走;足少陽經的經絡沿著喉嚨走;足厥陰經的經絡沿著喉嚨後方走,向上進入頭頂;手少陰經的分支,從旁挾持著咽部。(以上共與2條經絡相關)足少陽經的分支,從旁挾持著咽部;足陽明經向上沿著咽部走;足太陰經與陽明經會合,向上行結於咽部。手少陰經的主脈,向上走到喉嚨;手厥陰經的經絡,從旁沿著喉嚨走;手陽明經向上沿著喉嚨走;手太陽經的經絡沿著喉嚨走。(以上共與3條經絡相關)足陽明經從旁挾持著咽部的動脈。(與10條經絡相關)上焦包括咽部以上。(與23條經絡相關)

咽嗌:足太陰經的經絡聯繫著咽嗌。(與疾病的13個部分相關)

會厭:會厭如果小而薄,則呼吸快速,開合順利;會厭如果大而厚,則開合困難,呼吸氣息遲緩。足少陰經的經絡從橫骨開始,終止於會厭。(與針刺的45個部分相關)

:口部的中央呈現黃色,內部與脾相通,口是脾的開竅之處。(與臟象的4個部分相關)脾主宰口的功能,在五官中體現為口。(與臟象的5個部分相關)脾是身體消化吸收的樞紐,主導口的功能。(與運氣的13個部分相關)手陽明經從旁挾持著口;足陽明經也從旁挾持著口。(以上共與2條經絡相關)足陽明經的經絡從口部出來。(與3條經絡相關)脾氣通暢,才能使口可以分辨五穀的味道。(與22條經絡相關)衝脈和任脈的經絡聯繫著嘴唇和口。(與臟象的17個部分相關)

嘴唇:嘴唇是脾所主的肌肉,其榮養在嘴唇上。(與臟象的8個部分相關)脾、胃、小腸、大腸、三焦、膀胱等器官,是身體倉儲之本,其精華表現在嘴唇和四白穴。(與臟象的2個部分相關)督脈的經絡環繞著嘴唇。(與27條經絡相關)足陽明經的經絡環繞著嘴唇;足厥陰經的經絡環繞著嘴唇的內部。(以上共與2條經絡相關)口唇是脾所主宰的器官。(與脈色的31個部分相關)嘴唇和舌頭是肌肉的根本。(與疾病的95個部分相關)

舌頭:舌頭是心所主宰的器官。(與脈色的31個部分相關)舌頭的中央呈現黃色,內部與脾相通,口是脾的開竅之處,所以舌根的疾病與脾有關。(與臟象的4個部分相關)足少陰經的經絡,貫穿腎並聯繫著舌根。(與疾病的62個部分相關)心主宰舌的功能,在五官中體現為舌。(與臟象的5個部分相關)心是身體陽氣升發的樞紐,主導舌的功能。(與運氣的13個部分相關)足太陰經連接舌根,分散於舌頭下方;足少陰經從旁挾持著舌根。(以上共與2條經絡相關)足太陰經貫穿舌頭的中間。足少陰經直行的經脈,聯繫著舌根。(以上共與3條經絡相關)足少陰經到達舌頭下方。(與9條經絡相關)足少陰經的標誌,在背部的腧穴和舌頭下方的兩條經脈。(與12條經絡相關)足少陰經的經絡,向上聯繫著舌頭。(與針刺的45個部分相關)手少陰經的分支,聯繫著舌根。(與5條經絡相關)手少陽經的筋,其分支進入聯繫著舌根。足太陽經的筋,其分支分開進入並結於舌根。(以上共與4條經絡相關)上焦的範圍向上到達舌頭。(與23條經絡相關)厥陰經是肝脈,肝是筋的聚合之處,筋聚集在陰器,而脈絡連接舌根。(與疾病的95個部分相關)身體的濁氣從胃出來,走到嘴唇和舌頭,形成味覺。(與臟象的20個部分相關)心氣通暢,才能使舌頭可以分辨五味。(與22條經絡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