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圖翼》~ 類經附翼卷二 (3)
類經附翼卷二 (3)
1. 一律生五音
十二律各就其宮以起四聲,而後六十律之聲備,非以黃鐘定為宮,太簇定為商,姑洗定為角,林鐘定為徵,南宮定為羽也。如黃鐘屬子,子有五焉:甲子徵,丙子羽,戊子宮,庚子角,壬子商,此黃鐘五聲也。大呂亦有五焉: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五音亦如之。余律自寅至亥皆然。
白話文:
十二律各自以宮音為起點,產生四種音調,然後六十律的音階就齊全了。這並不是以黃鐘定為宮音,太簇定為商音,姑洗定為角音,林鐘定為徵音,南宮定為羽音。例如,黃鐘屬於子,子有五種音調:甲子徵,丙子羽,戊子宮,庚子角,壬子商,這些是黃鐘的五個音調。大呂也有五種音調: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五個音調也是這樣。其他各律從寅到亥都是這樣的。
朱子曰:律凡十二,各以本律為宮而生四律,如黃鐘為宮,則太簇為商,姑洗為角,林鐘為徵,南呂為羽,是黃鐘一宮之聲也。若林鐘為宮,則南呂為商,應鐘為角,太簇為徵,姑洗為羽,是林鐘一宮之聲也。(夫五音長短之序,則宮商角徵羽;五時相生之序,則宮徵商羽角。
故黃鐘之宮作而林鐘之徵應,大呂之宮作而夷則之徵應,天然妙合,不假人為,所謂同聲相應者也。)
白話文:
朱熹說:律共有十二個,每個律都以自身的音為宮,然後產生四個律,就像黃鐘為宮,那麼太簇就是商,姑洗是角,林鐘是徵,南呂是羽,這是黃鐘一個宮的聲音。如果林鐘為宮,那麼南呂就是商,應鐘是角,太簇是徵,姑洗是羽,這是林鐘一個宮的聲音。(音階的長短順序是宮商角徵羽;季節相生的順序是宮徵商羽角。)
2. 律呂夫妻母子
黃鐘,乾之初九;下生林鐘,為坤之初六。林鐘上生太簇,為乾之九二;太簇下生南呂,坤之六二。南呂上生姑洗,乾之九三;姑洗下生應鐘,坤之六三。應鐘上生蕤賓,乾之九四;蕤賓下生大呂,坤之六四。大呂上生夷則,乾之九五;夷則下生夾鍾,坤之六五。夾鐘上生無射,乾之上九;無射下生仲呂,坤之上六。
白話文:
黃鐘對應於《易經》乾卦的初九爻;它的下屬音階是林鐘,對應於坤卦的初六爻。林鐘之上生出太簇,對應於乾卦的九二爻;太簇之下生出南呂,對應於坤卦的六二爻。南呂之上生出姑洗,對應於乾卦的九三爻;姑洗之下生出應鐘,對應於坤卦的六三爻。應鐘之上生出蕤賓,對應於乾卦的九四爻;蕤賓之下生出大呂,對應於坤卦的六四爻。大呂之上生出夷則,對應於乾卦的九五爻;夷則之下生出夾鍾,對應於坤卦的六五爻。夾鍾之上生出無射,對應於乾卦的上九爻;無射之下生出仲呂,對應於坤卦的上六爻。
如初九生初六,一陽一陰也,是為同位,同位者象夫妻。初六生九二,一陰二陽也,是為異位,異位者象母子。所謂律娶妻而呂生子也。
白話文:
如果初九生的初六,一陰一陽,這是同位,同位就像夫妻。初六生的九二,一陰二陽,這是異位,異位就像母子。所謂「律(指陽)娶妻,呂(指陰)生子」就是這個意思。
3. 聲音翻切
邵子曰:律感呂而聲生,呂感律而音生。故聲為律,律為陽,律有闢翕;音為呂,呂為陰,呂有唱和。律隨天而變,呂隨地而化。闢隨陽而出,翕隨陰而入;唱隨剛而上,和隨柔而下。然後律呂隨聲音,宮徵羽角之道,各得其正矣。伊川先生曰:一闢一翕而平上去入備,一唱一和而開發收閉備;平上去入備而萬聲生,開發收閉備而萬音生。
白話文:
邵雍說:律能感應呂,才能產生聲音;呂能感應律,才能產生音樂。所以聲音來自於律,律是陽性的,律有開啟和收斂;音樂來自於呂,呂是陰性的,呂有高亢和低沉。律隨著天而變化,呂隨著地而產生。開啟隨著陽氣而出現,收斂隨著陰氣而進入;高亢的聲音隨著剛性的音而上升,低沉的聲音隨著柔性的音而下降。這樣才能讓律呂隨著聲音的變化,宮徵羽角等音調的方法,都能達到正確的音階。程顥先生說:一次開啟和一次收斂就具備了平上去入四種聲調,一次高亢和一次低沉就具備了開、發、收、閉四種變調;平上去入四種聲調具備了,萬種聲音就產生了,開、發、收、閉四種變調具備了,萬種音樂就產生了。
故康節以二百六十四字母,總括律呂聲音之數,其內用一百五十二字括音,一百十二字括聲,音與聲互相翻切,各得一萬七千二十四音聲。音為母,聲為韻;音分唇舌牙齒喉,聲分平上去入;音辨開發收閉,聲別內外八轉,而音聲之道盡之矣。
白話文:
因此,司馬光用264個字母,概括了音樂音律的數量,其中用152個字涵蓋音,112個字涵蓋聲,音和聲相互拼切,各得到17240個音和聲。音為基礎,聲為韻母;音分為脣音、舌音、牙音、齒音、喉音,聲分為平聲、上聲、去聲、入聲;音區分為開、發、收、閉,聲區分為內外八轉,這樣音聲的規律就被窮盡了。
4. 候氣辨疑
候氣之說,古之所無,埋管飛灰以候十二月之氣,不經之談也,學者感之久矣,自宋元以來,諸儒皆未嘗辨論,近賴本朝二三儒臣,漸得辨明,今採其略,以解後世之疑,或有不無少補者。按王氏家藏集曰:天地之氣,有升有降。天氣降,地氣升,則達而為陽;天氣升,地氣降,則閉而為陰。
白話文:
「候氣」這個說法,在古時候是不存在的。把管子埋在地下,觀察飛灰的變化來預測十二個月的氣候,這是不對的。學者們對此感到困惑已久。自從宋朝和元朝以來,文人們都沒有對此進行過探討。最近,我們的朝代出現了兩三位文人官員,逐漸辯明瞭這個問題。現在摘取他們的觀點,來解答後世學者的疑惑,希望對他們有所幫助。根據《王氏家藏集》的記載:天地之氣,有上漲和下降之分。天之氣下降,地之氣上升,就會變得通達而為陽;天之氣上升,地之氣下降,就會變得閉塞而為陰。
時之寒暑,其氣也,日之進退,其機也,氣無微不入者也,達即不可御矣,豈拘拘於九寸之間哉?豈膠固留滯於方寸之差而月餘始達以應耶?若曰夏至以前陽律應,冬至以前陰律應,是一歲之中,陰陽皆上升而不下降矣,天下古今,安有是理?故曰謬幽之說也。又按劉氏樂經元義曰:六律為陽,陽數九而始於子,故黃鐘象陽,以次而短,至無射而極;六呂為陰,陰數六而始於未,故林鐘象陰,以次而短,至仲呂而極。此十二律取象取義於十二月之微旨也。
白話文:
季節的寒熱變化,是由自然氣候所導致;太陽的升起和落下的規律,是自然運作的機制。氣無孔不入,一旦到達身體,就無法抵擋,豈能拘泥於九寸以內的部位呢?豈能膠著地停留與方寸之間的差異,而一個月後纔到達相應的臟腑呢?如果說夏至之前陽氣應驗,冬至之前陰氣應驗,那麼一年之中,陰陽之氣都是上升不下降的,天下古今怎麼會有這樣的道理呢?所以說這是錯誤荒謬的說法。
另外根據劉氏《樂經元義》的說法:六律屬陽,陽數是九,從子時開始,所以黃鐘代表陽氣,依序變短,直到無射而達到極致;六呂屬陰,陰數是六,從未時開始,所以林鐘代表陰氣,依序變短,直到仲呂而達到極致。這十二律的取象取義,都是根據十二個月的微妙道理。
後世既不識月令肇造之原,又不識聖王造律簡易之心,遂以十二律為神物,真可以通天地而合神明。及考其法,皆極為不通,然後知其非聖人之制也。夫一歲之氣,有升有降,天氣上升,地氣下降,閉塞而為陰。
白話文:
後世的人不瞭解制訂曆法的緣由,也不體會聖王制定曆法的簡便用心,竟把十二律當作神物,認為它真的可以貫通天地,與神明合一。仔細考察它的原理,卻發現非常不通,這才明白它不是聖人制定的。一年的氣候有升有降,天氣向上升,地氣向下降,閉而不通,這樣就形成了陰氣。
秋冬之事也,升者上,降者下,埋管於地,將誰候乎?天氣下降,地氣上升,暢達而為陽,春夏之事也,氤氳兩間,發育萬物,地下無氣不可候矣,氣無微而不入者也,十二管飛則皆飛,不飛則皆不飛。
白話文:
在秋冬時節,升起的東西要升高,下降的東西要下降。如果在這個時候將水管埋於地下,那麼還能期望什麼呢?當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它們暢通無阻地形成陽氣,這就是春夏時節的現象。陽氣在天地間瀰漫,萬物得以孕育生長,地下沒有陽氣,什麼都無法生長。陽氣微小無處不在,十二條水管只要有一條能飛,其他也能飛,如果有一條不能飛,其他也全都不能飛。
若曰冬至動黃鐘,夏至動蕤賓,其餘皆以辰位應動不爽,是氣為有知,擇管而入,管為有知,擇氣而施,天下古今有是理乎?其說始於張蒼定律,推五勝之法,京房劉歆又傅會以五行幽謬之術,大叛於先王之教也。又按何氏樂律管見曰:律呂本為正五音而設,候氣其用之一端耳。
白話文:
如果說冬至應對黃鐘管音,夏至應對蕤賓管音,其他月份也按時辰位置應對相關管音,從不差錯,那這是不是表示氣具有知覺,會選擇特定的管子進入?而管子也具有知覺,會選擇特定的氣體發聲?古今中外有這種道理嗎?這種說法最早起源於張蒼制定的律制,他推演五勝之法。京房和劉歆又穿鑿附會地用五行幽微之術,這完全違背了先王的教導。此外,根據《何氏樂律管見》,律呂原本是為了確定五音正聲而制定的,候氣只是它的用途之一。
或問:古有十二律管候氣之法,其理何如?曰:此相傳之訛也。候氣止用黃鐘之管,候子月冬至之氣,余月則否。何以知之?蓋古法佔候,恆在歲始,冬至蓋陽生之始也,氣在地中,且無形可見,故以黃鐘之管候之。當冬至之日,氣至灰飛,則氣節相應,是為和平;若氣至灰飛在冬至之前,或在其後,則為太過不及,於是乎有占,與冬至登臺望雲物以占吉凶,蓋同一意也。
白話文:
有人問:古時候有十二律管候測氣候的方法,它的原理是什麼?回答道:這是一個流傳下來的錯誤說法。候測氣候只使用黃鐘律管,而且只候測子月冬至的氣候,其他月份則不用。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古代的占候方法通常在歲首進行,而冬至是陽氣開始生長的時節,這時氣候在地中,而且沒有具體的形狀,所以用黃鐘律管來測候。在冬至這一天,氣候到來時灰燼會飛揚,說明氣候節氣相應,是平和的;如果氣候到來時灰燼飛揚在冬至之前或之後,則說明氣候過度或不足,於是便有了佔候,與冬至登臺眺望雲彩以占卜吉凶,這是一個道理。
若謂余月皆候,則丑月陽氣未出地中,候之猶可;寅月以後,陽月已出地上,又何候乎?況午月以後,陽氣皆自上降下,又安有飛灰之理?然則謂十二月皆以律管候氣者非也,其為相傳之謬無疑矣。
白話文:
如果你說十二個月都需要等待,那麼丑月(十二月)陽氣還沒有出現在地面上,等待它還可以;寅月(一月)以後,陽氣已經出現在地上,還等什麼?更何況午月(六月)以後,陽氣都從上方降到下方,哪來的上騰飛灰的道理?所以說十二月都用律管來等待陽氣是錯的,這肯定是流傳下來的錯誤。
鄭世子曰:候氣之說,六經不載,即鄒衍吹律生黍,京房吹律知姓,亦無吹灰之說。或謂始於蔡邕,然邕月令章句,但云律,率也,率公之管也,截竹為管謂之律。律者,清濁之率法也。聲之清濁,以律長短為制,亦為按月奏樂言也。前漢志言律甚詳,但云律呂唱和,以育生成化,歌奏用焉而已,初無吹灰之說。
白話文:
鄭世子說:觀察氣候的說法,在醫學經典中並沒有記載。即使是鄒衍通過吹奏樂器使黍苗生長,京房通過吹奏樂器辨別姓氏的傳說,也沒有吹灰的說法。有人說這種方法起源於蔡邕,但蔡邕在《月令章句》中只提到「律」,就是規律,是公家的管子,用竹子截斷做成的管子就稱為「律」。「律」是衡量聲音清濁的規範。聲音的清濁,由樂器的長度決定,這也是根據月份演奏音樂而說的。前漢的書籍中對樂律有詳細的記載,但只說樂器唱和,可以促進萬物生長,用於祭祀和演奏音樂,並沒有吹灰的說法。
吹灰之說,其始於後漢乎?光武以讖興,命解經從讖,漢儒遵時制,不得不然也。隋唐以後,疏家遞相祖述,而遂為定論矣。按後漢、晉、隋志所載候氣之法,各有異同。既云以木為案,加律其上;又云埋之,上與地平;又云置於案上而以土埋之,上平於地。此置律有淺深高下,其說不一也。
白話文:
關於「吹灰」的說法,從後漢開始嗎?光武帝以讖緯之說興起,要求儒生解釋經文符合讖緯。漢代儒生順應時勢,不得不如此。隋唐以後,後世的學者沿襲前人的說法,於是就成為定論了。
根據後漢、晉、隋的典籍記載,有關候氣的方法,各有不同。有的說將木板做成案桌,在上面放置律管;又有的說將律管埋在土裡,與地面齊平;還有說將律管放在案桌上,用土埋住,表面與地面平齊。這些對放置律管的深度和高度的說法不一。
既云以葭莩灰抑其內端,氣至者灰去;又云以竹莩灰實律中,以羅⿰車韋復律口,氣至吹灰動⿰車韋,而有小動、大動、不動三說;又云灰飛沖素散出於外,而氣應有早晚,灰飛有多少。其說又不一也。總似道聽途說,而未嘗試驗耳。又如後齊信都芳,埋輪扇以測二十四氣,尤為虛誕。
白話文:
既然說可以用蘆葦灰壓住內側,氣到達時灰就會散去;又說可以用細竹灰填滿律管,用絲帶或牛皮包住律管的開口,氣到達時就會吹動灰燼,還有細微移動、大幅移動、不動三種說法;還說灰飛揚四散,飄出律管外,而氣息應該有早晚之分,灰燼飛動飄散。這些說法都很混亂,總像是道聽途說,而沒有親自驗證過。再比如南齊信都芳,用輪扇掩埋來測量氣息,更是荒謬。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儒家以格物窮理為要務,乃被無稽之辭欺惑千載而未能覺,則格物致知之學安在哉?(率音律,率之正體,約數也。)
白話文:
孟子說:「只知道死讀書,不如不讀書。」儒家以探究事物規律為主要任務,結果卻被錯誤的言論迷惑了上千年都沒有覺醒,那求實求知的學問又到哪裡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