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圖翼》~ 卷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三 (7)

1. 諸部經穴次序

腹部兩旁第二行,左右凡二十二穴:(自幽門挾巨闕兩旁各半寸,循衝脈下行至橫骨。)

幽門,通谷,陰都,石關,商曲,肓俞,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俱足少陰。)

腹部第三行,左右凡二十六穴:(自不容挾幽門兩旁各一寸五分,去中行二寸。)

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衝(俱足陽明。),急脈(足厥陰穴,夾氣衝旁各半寸,去中行二寸半。)

腹部第四行,左右凡十四穴:(自期門上直兩乳,挾不容旁各一寸五分,去中行三寸半。)

期門(足厥陰。),日月(足少陽。),腹哀,大橫,腹結,府舍,衝門(俱足太陰。)

背部中行凡十三穴:

大椎,陶道,身柱,神道,靈臺,至陽,筋縮,脊中,懸樞,命門,陽關,腰俞,長強(俱督脈。)

背部兩旁第二行,左右凡四十四穴:

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上俱挾脊去中行二寸。),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上俱挾脊骨兩旁,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椎空中。),會陽(夾尻骨兩旁。上俱足太陽穴。)

背部第三行,左右凡二十八穴:(去脊中行三寸五分。)

附分,魄戶,膏肓俞,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俱足太陽。)

手太陰肺經,行臂內,左右凡十八穴:(起手大指端,行三陰之上。)

少商,魚際,太淵,經渠,列缺,孔最,尺澤,俠白,天府

手厥陰心包絡經,行臂內,左右凡十六穴:(起手中指端,行三陰之中。)

中衝,勞宮,大陵,內關,間使,郄門,曲澤,天泉

手少陰心經,行臂內,左右凡十八穴:(起手小指內側端,行三陰之下。)

少衝,少府,神門,陰郄,通里,靈道,少海,青靈,極泉

手陽明大腸經,行臂外,左右凡二十八穴:(起手食指端,行三陽之上。)

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谿,偏歷,溫溜,下廉,上廉,三里,曲池,肘髎,五里,臂臑

手少陽三焦經,行臂外,左右凡二十四穴:(起手名指端,行三陽之中。)

關衝,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濼

手太陽小腸經,行臂外,左右凡十六穴:(起手小指外側端,行三陽之下。)

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養老,支正,小海

足厥陰肝經,行足股內,左右凡二十二穴:(起足大指端,行三陰之前。)

大敦,行間,太衝,中封,蠡溝,中都,膝關,曲泉,陰包,五里,陰廉

足太陰脾經,行足股內,左右凡二十二穴:(起足大指內側端,行三陰之中。)

白話文:

腹部穴位分佈

  • 腹部第二行,左右共二十二個穴位: 從幽門穴旁開半寸,沿著衝脈往下,直到橫骨穴。包含:幽門穴、通谷穴、陰都穴、石關穴、商曲穴、肓俞穴、中注穴、四滿穴、氣穴、大赫穴、橫骨穴(這些穴位都屬於足少陰腎經)。

  • 腹部第三行,左右共二十六個穴位: 從不容穴旁開一寸五分,距離腹部正中線兩寸的位置。包含:不容穴、承滿穴、梁門穴、關門穴、太乙穴、滑肉門穴、天樞穴、外陵穴、大巨穴、水道穴、歸來穴、氣衝穴(這些穴位都屬於足陽明胃經),以及急脈穴(屬於足厥陰肝經,在氣衝穴旁開半寸,距離腹部正中線兩寸半的位置)。

  • 腹部第四行,左右共十四個穴位: 從期門穴向上延伸,與兩乳頭對齊,在不容穴旁開一寸五分,距離腹部正中線三寸半的位置。包含:期門穴(屬於足厥陰肝經)、日月穴(屬於足少陽膽經)、腹哀穴、大橫穴、腹結穴、府舍穴、衝門穴(這些穴位都屬於足太陰脾經)。

背部穴位分佈

  • 背部正中線,共十三個穴位: 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靈臺穴、至陽穴、筋縮穴、脊中穴、懸樞穴、命門穴、陽關穴、腰俞穴、長強穴(這些穴位都屬於督脈)。

  • 背部第二行,左右共四十四個穴位: 大杼穴、風門穴、肺俞穴、厥陰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腎俞穴、大腸俞穴、小腸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環俞穴(這些穴位都在脊椎旁開兩寸的位置);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這些穴位在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椎骨旁);會陽穴(在骶骨兩側)。以上這些穴位都屬於足太陽膀胱經。

  • 背部第三行,左右共二十八個穴位: 距離脊椎正中線三寸五分的位置。包含:附分穴、魄戶穴、膏肓俞穴、神堂穴、譩譆穴、膈關穴、魂門穴、陽綱穴、意舍穴、胃倉穴、肓門穴、志室穴、胞肓穴、秩邊穴(這些穴位都屬於足太陽膀胱經)。

手部穴位分佈

  • 手太陰肺經,在手臂內側,左右共十八個穴位: 從大拇指指尖開始,沿著手臂內側的三陰面向上延伸。包含:少商穴、魚際穴、太淵穴、經渠穴、列缺穴、孔最穴、尺澤穴、俠白穴、天府穴。

  • 手厥陰心包絡經,在手臂內側,左右共十六個穴位: 從中指指尖開始,沿著手臂內側的三陰面中間向上延伸。包含:中衝穴、勞宮穴、大陵穴、內關穴、間使穴、郄門穴、曲澤穴、天泉穴。

  • 手少陰心經,在手臂內側,左右共十八個穴位: 從小指內側指尖開始,沿著手臂內側的三陰面最下方向上延伸。包含:少衝穴、少府穴、神門穴、陰郄穴、通里穴、靈道穴、少海穴、青靈穴、極泉穴。

  • 手陽明大腸經,在手臂外側,左右共二十八個穴位: 從食指指尖開始,沿著手臂外側的三陽面向上延伸。包含:商陽穴、二間穴、三間穴、合谷穴、陽谿穴、偏歷穴、溫溜穴、下廉穴、上廉穴、三里穴、曲池穴、肘髎穴、五里穴、臂臑穴。

  • 手少陽三焦經,在手臂外側,左右共二十四個穴位: 從無名指指尖開始,沿著手臂外側的三陽面中間向上延伸。包含:關衝穴、液門穴、中渚穴、陽池穴、外關穴、支溝穴、會宗穴、三陽絡穴、四瀆穴、天井穴、清冷淵穴、消濼穴。

  • 手太陽小腸經,在手臂外側,左右共十六個穴位: 從小指外側指尖開始,沿著手臂外側的三陽面最下方向上延伸。包含:少澤穴、前谷穴、後谿穴、腕骨穴、陽谷穴、養老穴、支正穴、小海穴。

足部穴位分佈

  • 足厥陰肝經,在腿部內側,左右共二十二個穴位: 從大腳趾指尖開始,沿著腿部內側三陰面的前方向上延伸。包含:大敦穴、行間穴、太衝穴、中封穴、蠡溝穴、中都穴、膝關穴、曲泉穴、陰包穴、五里穴、陰廉穴。

  • 足太陰脾經,在腿部內側,左右共二十二個穴位: 從大腳趾內側指尖開始,沿著腿部內側三陰面的中間向上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