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圖翼》~ 卷十一 (2)
卷十一 (2)
1. 厥逆
人中(灸七壯,或針入至齒妙。),膻中(二十一壯。),百會(暴厥逆泠。),氣海
一法以繩圍男左女右臂腕為則,將繩從大椎向下,度至脊中,繩頭盡處是穴,灸二十一壯。
〔屍厥卒倒氣脫〕
百會,人中,合谷,間使,氣海,關元
〔卒忤〕
肩井,巨闕
白話文:
厥逆
昏厥時,可灸人中七壯,或針刺人中直到牙齒處效果最佳。灸膻中二十一壯,暴厥逆寒邪入侵時灸百會穴。 氣海穴也可用。
另一方法:用繩子圍繞男性左臂、女性右臂手腕為準,將繩子從大椎穴向下沿脊柱量至繩子盡頭處,此處即為穴位,灸二十一壯。
屍厥(猝死,氣息已絕):
可用百會、人中、合谷、間使、氣海、關元等穴位施救。
卒忤(突然昏迷):
可用肩井、巨闕等穴位施救。
2. 傷寒
〔頭疼身熱〕
二間,合谷,神道,風池,期門,間使,足三里
〔汗不出〕
合谷,腕骨,通里,期門,足三里,復溜
〔發狂〕
百會,間使,復溜,陰谷,足三里
〔陰證〕
期門,間使,氣海,關元
〔聲啞〕
天突,期門,間使,合谷(刺。),太衝(刺。)
所謂開四關者,即合谷、太衝也。
〔耳聾〕
腎俞,偏歷,聽會
〔小便閉〕
陰谷,關元,陰陵泉
〔舌卷囊蜷〕
天突,廉泉,合谷,腎俞,復溜,然谷,血海
〔腹脹〕
太白,復溜,足三里
〔餘熱〕
曲池,間使,後谿
白話文:
頭痛發熱:按壓二間、合谷、神道、風池、期門、間使、足三里穴位。
不出汗:按壓合谷、腕骨、通里、期門、足三里、復溜穴位。
發狂:按壓百會、間使、復溜、陰谷、足三里穴位。
陰虛證:按壓期門、間使、氣海、關元穴位。
聲音嘶啞:按壓天突、期門、間使、合谷(針刺)、太衝(針刺)穴位。合谷穴和太衝穴合稱「四關」。
耳聾:按壓腎俞、偏歷、聽會穴位。
小便不通:按壓陰谷、關元、陰陵泉穴位。
舌頭捲縮:按壓天突、廉泉、合谷、腎俞、復溜、然谷、血海穴位。
腹部脹滿:按壓太白、復溜、足三里穴位。
餘熱未退:按壓曲池、間使、後谿穴位。
3. 虛癆
〔虛損注夏羸瘦〕
大椎,肺俞,膈俞,胃俞,三焦俞,腎俞,中脘,天樞,氣海(真氣不足。),足三里,三陰交,長強,崔氏四花六穴
一法,取手掌中大指根稍前肉魚間近內側大紋半指許,外與手陽明合谷相對處,按之極酸者是穴,此同長強,各灸七壯甚妙。
〔傳屍癆〕
第一代,蟲傷心,宜灸心俞穴,並上下如四花樣。第二代,灸肺俞四穴如前。第三代,灸肝俞四穴如前。第四代,灸厥陰俞四穴如前。第五代,灸腎俞四穴如前。第六代,灸三焦俞四穴如前。
此證五日輕,五日重,輕日其蟲大醉,方可灸。
一法,灸腰眼穴。(法在圖翼十卷。)
一法,凡取癆蟲,可於三椎骨上一穴,並膏肓二穴,各灸七壯,然後以飲食調理,方下取蟲等藥。
〔骨蒸寒熱夜熱〕
百勞,膏肓,肺俞,魄戶,脾俞,腎俞,四花穴,間使,足三里
〔虛怯飲食不化〕
膈俞,脾俞,胃俞,中脘,梁門,內關,天樞,足三里
〔多汗少力〕
大橫
〔盜汗〕
肺俞,復溜,譩譆(瘧多汗。)
〔下無痼冷〕,此腎與膀胱虛寒也,多灸愈妙。
腎俞,神闕,關元,氣海(陽脫。),三陰交
〔陰寒腹痛欲死〕
人有房事之後,或起居犯寒,以致臍腹痛極頻危者,急用大附子為末,唾和作餅如大錢厚,置臍上,以大艾炷灸之。如倉卒難得大附,只用生薑,或蔥白頭切片代之亦可。若藥餅焦熱,或以津唾和之,或另換之,直待灸至汗出體溫為止。或更於氣海、丹田、關元各灸二七壯,使陽氣內通,逼寒外出,手足溫暖,脈息起發,則陰消而陽復矣。
白話文:
虛癆
消瘦羸弱,體虛損傷。治療穴位:大椎、肺俞、膈俞、胃俞、三焦俞、腎俞、中脘、天樞、氣海(真氣不足)、足三里、三陰交、長強、崔氏四花六穴。另有一法,在手掌大拇指根部靠近內側大紋半指寬處,按壓極酸的穴位(與手陽明合谷相對),此穴與長強穴一同灸七壯,效果甚佳。
傳屍癆(肺結核)
分期治療:第一期,蟲傷心臟,灸心俞穴及其周圍四花穴;第二期,灸肺俞四穴;第三期,灸肝俞四穴;第四期,灸厥陰俞四穴;第五期,灸腎俞四穴;第六期,灸三焦俞四穴。此病五日輕五日重,輕症時(蟲體麻醉)方可灸治。另可灸腰眼穴(具體方法見圖翼十卷)。另有一法,灸三椎骨上的一穴位、膏肓穴(左右各一),各灸七壯,配合飲食調理,再服用驅蟲藥物。
骨蒸寒熱(夜間發熱)
治療穴位:百勞、膏肓、肺俞、魄戶、脾俞、腎俞、四花穴、間使、足三里。
虛弱飲食不消化
治療穴位:膈俞、脾俞、胃俞、中脘、梁門、內關、天樞、足三里。
多汗乏力
治療穴位:大橫。
盜汗
治療穴位:肺俞、復溜、譩譆(瘧疾伴多汗)。
下腹冰冷(下焦虛寒)
腎與膀胱虛寒,多灸為妙。治療穴位:腎俞、神闕、關元、氣海(陽氣虛脫)、三陰交。
陰寒腹痛欲死
房事後或受寒導致臍腹劇痛危急者,可用大附子研末,加唾液和成錢幣大小的藥餅,敷於臍上,用艾灸。如無大附子,可用生薑或蔥白切片代替。藥餅焦熱需更換或加唾液。灸至汗出體溫,或於氣海、丹田、關元各灸二七壯,使陽氣通暢,驅除寒邪,手足溫暖,脈息恢復,則陰寒消退,陽氣復甦。
4. 血證
〔吐血〕
百勞,肺俞,心俞(夏止五壯。),膈俞,肝俞,脾俞,腎俞,脊骨(詳後便血。),中脘(虛勞吐血。),天樞,太淵,通里,間,使,大陵,外關(刺。),足三里
〔怒氣傷肝吐血〕
膈俞,肝俞,脾俞,腎俞,間使,足三里
〔衄血〕
上星(灸一壯即止。一曰須七七壯,少則不能斷根。),囟會(亦如上星。),百勞,風門,膈俞,脊骨(詳後便血。),合谷,湧泉
一法,於項後髮際兩筋間宛中穴,灸三壯。蓋血自此入腦注鼻中,故灸此立止。
〔便血〕
中脘,氣海,上二穴灸脫血色白,脈濡弱,手足冷,飲食少思,強食即嘔,宜灸之,其效如神。
凡大便下血,諸治不效者,但取脊骨中與臍相平,須按脊骨高突之處,覺痠疼者是穴,方可於上灸之,不疼者非也,灸七壯即止。如再發即再灸七壯,永可除根。至於吐血衄血一切血病,百治不效者,經灸永不再發。
一法,於脊中第二十椎下,隨年壯灸之。
〔尿血〕
膈俞,脾俞,三焦俞,腎俞,列缺,章門,大敦
白話文:
血證
吐血:百勞穴、肺俞穴、心俞穴(夏天灸五壯)、膈俞穴、肝俞穴、脾俞穴、腎俞穴、脊骨穴(詳見便血部分)、中脘穴(虛勞引起的吐血)、天樞穴、太淵穴、通里穴、間使穴、大陵穴、外關穴(針刺)。
怒氣傷肝引起的吐血:膈俞穴、肝俞穴、脾俞穴、腎俞穴、間使穴、足三里穴。
鼻出血:上星穴(灸一壯即可,也有人說需灸七七四十九壯,少於此則難以根治)、囟會穴(與上星穴相同)、百勞穴、風門穴、膈俞穴、脊骨穴(詳見便血部分)、合谷穴、湧泉穴。另一方法,在項後髮際兩筋之間的宛中穴灸三壯。因為血液從此處進入腦部再流向鼻腔,所以灸此穴能迅速止血。
便血:中脘穴、氣海穴。這兩個穴位灸治後,若大便出血顏色發白,脈搏濡弱,手腳冰冷,食慾不振,勉強進食就嘔吐,則適合灸治,療效神奇。凡是大便出血,其他療法無效者,可在脊柱中與肚臍平齊處,找到脊椎骨隆起且按壓時感到酸痛的穴位,在此穴位灸七壯即可。如果再次出血,再灸七壯,即可徹底根治。各種吐血、鼻出血等血症,其他療法均無效者,經此灸法治療後,將永不再發。另一方法,在脊柱第二十節椎骨下方,根據年齡灸治。
尿血:膈俞穴、脾俞穴、三焦俞穴、腎俞穴、列缺穴、章門穴、大敦穴。
5. 鼓脹
大抵水腫極禁針刺。
十般鼓腫要先知,切忌臍高凸四圍。腹上青筋休用藥,陰囊無縫不堪醫。背平如板終難治,掌上無紋有限時。五穀不消十日死,肚光如鼓療應遲。痰多氣短皆無藥,十個當知九個危。任使神醫難措手,勸君切記此篇書。
又
氣腫從來不可醫,肚光如鼓甚蹺蹊。按之如石彈之響,泄氣方能見效奇。
水溝(三壯。),水分(灸之大良。),神闕(三壯,主水鼓甚妙。),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腎俞,中脘,氣海(氣脹,水鼓,黃腫。),陰交(水腫。),石門(水腫,七壯。),中極(水脹。),曲骨(水腫。),章門(石水。),內關,陰市(水腫。),陰陵泉(水腫。
),足三里,復溜,解谿(虛腫。),中封,太衝,陷谷(水腫。),然谷(石水。),照海,公孫,以上諸穴,擇宜用之。
〔血鼓〕
膈俞,脾俞,腎俞,間使,足三里,復溜,行間
〔單腹脹〕
肝俞,脾俞,三焦俞,水分,公孫,大敦
〔虛勞浮腫〕
太衝
白話文:
鼓脹
一般來說,水腫很忌諱針灸。
十種鼓脹症狀,要先了解:肚臍高高隆起,周圍腫脹,切忌治療;腹部青筋暴露,不宜用藥;陰囊沒有皺褶,難以治療;背部平坦如板,很難治療;手掌沒有紋路,壽命有限;五穀不消化,十天內會死亡;肚子光滑像鼓,治療效果差;痰多氣短,基本無藥可救,十個病人九個危險;即使是神醫,也無計可施。勸你務必牢記這篇文章的內容。
另外:
氣腫從來就難以治愈,肚子光滑像鼓,情況非常險峻。按壓像石頭一樣堅硬,彈擊則有聲響,只有泄氣才能見效。
水溝穴(灸三壯)、水分穴(灸治效果很好)、神闕穴(灸三壯,治療水鼓症效果奇佳)、膈俞穴、肝俞穴、脾俞穴、胃俞穴、腎俞穴、中脘穴、氣海穴(治療氣脹、水鼓、黃腫)、陰交穴(治療水腫)、石門穴(治療水腫,灸七壯)、中極穴(治療水脹)、曲骨穴(治療水腫)、章門穴(治療石水症)、內關穴、陰市穴(治療水腫)、陰陵泉穴(治療水腫)、足三里穴、復溜穴、解谿穴(治療虛腫)、中封穴、太衝穴、陷谷穴(治療水腫)、然谷穴(治療石水症)、照海穴、公孫穴,以上穴位,應根據情況選擇使用。
血鼓:
膈俞穴、脾俞穴、腎俞穴、間使穴、足三里穴、復溜穴、行間穴
單腹脹:
肝俞穴、脾俞穴、三焦俞穴、水分穴、公孫穴、大敦穴
虛勞浮腫:
太衝穴
6. 積聚痞塊
〔久痞〕
灸背脊中命門穴兩旁各四指許是穴,痞在左灸右,在右灸左。
一法曰,凡治痞者,須治痞根,無不獲效。其法於十三椎下,當脊中點墨為記,墨之兩旁,各開三寸半,以指揣摸,自有動處,即點穴灸之,大約穴與臍平,多灸左邊,或左右俱灸,此痞根也。或患左灸右,患右灸左,亦效。
上脘,中脘,幽門,通谷(結積留飲。),梁門,天樞,期門(百壯,冶積氣上奔甚急欲絕。),章門(一切積聚痞塊。),氣海(百壯。冶一切氣塊。),關元(百壯,治奔豚氣逆,痛不可忍。),脾俞,三焦俞
上穴皆灸積塊,可按證選用。
〔肺積〕名息奔,在右脅下。
尺澤,章門,足三里
〔心積〕,名伏梁,起臍上,上至心下。
神門,後谿,巨闕,足三里
〔肝積〕名肥氣,在左脅下。
肝俞(七壯。),章門(三七壯。),行間(七壯。)
〔脾積〕名痞氣,橫在臍上二寸。
脾俞,胃俞,腎俞,通谷,章門(二七壯。),足三里(上俱七壯。)
〔腎積〕名奔豚,生臍下,或上下無時。
腎俞,關元(瘕癖。),中極(臍下積聚疼痛。),湧泉(四五壯,不可太過,炷如麥粒。)
〔氣塊〕
脾俞,胃俞,腎俞,梁門(疼痛。),天樞
長桑君針積塊癥瘕,先於塊上針之,甚者又於塊首一針,塊尾一針,針訖灸之立應。
白話文:
積聚痞塊
久患痞病,可灸背脊命門穴外側各四指寬的穴位。痞塊在左側,灸右側;痞塊在右側,灸左側。
治療痞病,必須治療其病根才能有效。方法是:在第十三節椎骨下方,脊柱正中點上墨記號,記號兩旁各開三寸半,用手指摸索,找到有動感的地方,即為穴位,在此點穴灸治。這個穴位大致與肚臍平齊,多灸左側,或左右都灸,這就是痞病的病根。也可痞塊在左側灸右側,痞塊在右側灸左側,同樣有效。
上脘、中脘、幽門、通谷(治療積聚留飲)、梁門、天樞、期門(治療氣逆上衝,危急欲死)、章門(治療一切積聚痞塊)、氣海(治療一切氣塊)、關元(治療奔豚氣逆,劇痛難忍)、脾俞、三焦俞等穴位,都可用於灸治積塊,可根據病情選用。
肺積,又稱息奔,位於右側肋下。可用尺澤、章門、足三里等穴位治療。
心積,又稱伏梁,起於肚臍上方,向上延伸至心窩處。可用神門、後谿、巨闕、足三里等穴位治療。
肝積,又稱肥氣,位於左側肋下。可用肝俞、章門、行間等穴位治療。
脾積,又稱痞氣,橫在肚臍上方二寸處。可用脾俞、胃俞、腎俞、通谷、章門、足三里等穴位治療。
腎積,又稱奔豚,位於肚臍下方,或上下不定。可用腎俞、關元、中極、湧泉等穴位治療。
氣塊,可用脾俞、胃俞、腎俞、梁門、天樞等穴位治療。
長桑君治療積塊癥瘕的方法是:先在塊狀腫物上針刺,病情嚴重者,還需在腫物頭部和尾部各針刺一針,針刺完畢後再灸,療效迅速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