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圖翼》~ 卷三 (5)
卷三 (5)
1. 十二經脈起止歌
經始太陰而厥陰最後,穴先中府而終則期門。原夫肺脈,胸中始生;出腋下而行於少商,絡食指而接乎陽明。大腸起自商陽,終迎香於鼻外;胃歷承泣而降,尋厲兌於足經。脾自足之隱白,趨大包於腋下;心由極泉而出,注小指之少衝。小腸兮,起端於少澤;維肩後,上絡乎聽宮。
膀胱穴自睛明,出至陰於足外;腎以湧泉發脈,通俞府於前胸。心包起乳後之天池,絡中衝於手中指;三焦始名指之外側,從關衝而絲竹空。膽從瞳子髎穴,連竅陰於足之四指;肝因大敦而上,至期門而復於太陰肺經。
白話文:
十二經脈起止歌
肺經始於中府穴,終於期門穴。肺經的經脈起源於胸中,從腋下出來,經過少商穴,連繫食指,與大腸經相接。
大腸經起於商陽穴,終於迎香穴(鼻翼旁)。
胃經經過承泣穴(眼眶下),向下循行,到達厲兌穴(足部)。
脾經起於隱白穴(足大趾內側),向上循行到達大包穴(腋下)。
心經起於極泉穴(腋下),到達少衝穴(小指尖)。
小腸經起於少澤穴(小指外側),向上循行,到達聽宮穴(耳前)。
膀胱經起於睛明穴(眼內角),向下循行,終於至陰穴(足小趾外側)。
腎經起於湧泉穴(足底),向上循行,到達俞府穴(胸部)。
心包經起於天池穴(胸部),到達中衝穴(中指尖)。
三焦經起於關衝穴(小指外側),到達絲竹空穴(食指末節)。
膽經起於瞳子髎穴(眼外角),向下循行,終於竅陰穴(足第四趾外側)。
肝經起於大敦穴(足大趾內側),向上循行,到達期門穴,然後與肺經相連。
2. 周身經絡部位歌
脈絡周身十四經,六經表裡督和任。陰陽手足經皆六,督總諸陽任總陰。諸陽行外陰行里,四肢腹背皆如此。督由脊骨過齦交,臍腹中行任脈是。足太陽經小指藏,從跟入膕會尻旁。上行挾脊行分四,前系睛明脈最長。少陽四指端前起,外踝陽關環跳里。從脅貫肩行曲髩,耳前耳後連眥尾。
大指次指足陽明,三里天樞貫乳行。腹第三行通上齒,環唇俠鼻目顴迎。足有三陰行內廉,厥中少後太交前。腎出足心從內踝,俠任胸腹上廉泉。太厥兩陰皆足拇,內側外側非相聯。太陰內側衝門去,腹四行兮挨次編。厥陰毛際循陰器,斜絡期門乳肋間。手外三陽誰在上,陽明食指肩髃向。
頰中鑽入下牙床,相逢鼻外迎香旁。三焦名指陽明後,貼耳周迴眉竹湊。太陽小指下行低,肩後盤旋耳顴遘。還有三陰行臂內,太陰大指肩前配。厥從中指腋連胸,極泉小內心經位。手足三陽俱上頭,三陰穴止乳胸遊。唯有厥陰由顙後,上巔會督下任流。經脈從來皆直行,絡從本部絡他經。
經凡十四絡十六,請君切記須分明。
十六絡者,自十五絡之外,復有胃之大絡名曰虛里也。
白話文:
周身經絡部位歌
人體有十四條經脈,六條經脈表裡相連,再加上督脈和任脈。陰陽經脈,手足各六條。督脈貫通全身陽經,任脈貫通全身陰經。陽經在外側運行,陰經在內側運行,四肢、腹部、背部都是如此。督脈從脊椎骨沿著身體後方往上走,經過齦交穴,經過腹部正中,任脈則在腹部正中運行。足太陽膀胱經起於小趾外側,從腳跟往上走,經過膕窩,經過臀部旁邊,沿著脊椎兩旁往上走,分佈到頭部,最後到達睛明穴。足少陽膽經起於第四趾外側,經過外踝、陽關穴、環跳穴,沿著脅肋,貫穿肩膀,到達耳後,最後連接到目外眥。足陽明胃經起於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經過三里穴、天樞穴,貫穿胸部,到達上齒,環繞嘴唇、鼻翼、面頰。足三陰經在內側運行,分別是脾經、肝經、腎經。腎經起於足心,沿著內踝,經過腹部,到達廉泉穴。足太陰脾經和足厥陰肝經都起於大腳趾,但位置不同,脾經在內側,肝經在外側。足太陰脾經沿著腹部內側往上走。足厥陰肝經經過陰部,斜著穿過期門穴、乳房、肋骨之間。手三陽經在手外側,陽明大腸經起於食指,經過肩髃穴,經過面頰,到達鼻翼旁的迎香穴。手少陽三焦經在陽明經之後,經過耳後,環繞頭部,到達眉梢。手太陽小腸經起於小指,經過肩後,環繞耳後,到達顴骨。手三陰經在手臂內側,手太陰肺經起於大拇指,經過肩前。手厥陰心包經起於中指,經過腋下,到達胸部。手少陰心經在心包經的內側。手足三陽經都上行到頭部,手足三陰經則止於胸腹部。只有手厥陰心包經從額頭後方上行到頭頂,然後下行與任脈相通。經脈一般都是直行,而絡脈則從經脈分出,連接其他經脈。
共有十四條經脈和十六條絡脈,請務必記住它們的區別。
十六條絡脈包括十五條絡脈,以及胃經的獨特絡脈——虛里。
3. 十二經流注時序歌
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腎酉心包戌,亥三子膽醜肝通。
此歌出子午流注等書,及張世賢等註釋。其以十二時分配十二經,似乎近理;然而經之長短,穴之多寡,大相懸絕,又安能按時分配?且失五十周於身之義,今亦錄之以俟辨正。
白話文:
肺經在寅時(早上3-5點)最旺,大腸經在卯時(早上5-7點)最旺,胃經在辰時(早上7-9點)最旺,脾經在巳時(早上9-11點)最旺,心經在午時(中午11點-下午1點)最旺,小腸經在未時(下午1-3點)最旺,膀胱經在申時(下午3-5點)最旺,腎經在酉時(下午5-7點)最旺,心包經在戌時(晚上7-9點)最旺,三焦經在亥時(晚上9-11點)最旺,膽經在子時(晚上11點-凌晨1點)最旺,肝經在醜時(凌晨1-3點)最旺。
這首歌出自《子午流注》等書籍,以及張世賢等人的註釋。它將十二個時辰分配給十二經絡,看似有道理;但是,經絡的長短、穴位的多少差異很大,怎麼可能按時辰平均分配呢?而且也忽略了經絡在身體運行週期五十周的意義。 這裡也記錄下來,等待後人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