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圖翼》~

回本書目錄

1. 卷十

2. 經絡(八)

3. 奇俞類集

〔頭面部〕

前神聰,去前頂五分,自神庭至此穴共四寸。

主治中風風癇,灸三壯。

後神聰,去百會一寸。

主治中風風癇,灸三壯。

髮際,平眉上三寸是穴。

主治頭風眩暈疼痛,延久不愈,灸三壯。

印堂,在兩眉中間。

神農針經云:治小兒急慢驚風,可灸三壯,艾炷如小麥。玉龍賦云:善治驚搐。

海泉,在舌下中央脈上。

主治消渴,針出血。

左金津,右玉液,在舌下兩旁紫脈上。

主治消渴口瘡,舌腫喉痹,三稜針出血。

陽維,在耳後,引耳令前,弦筋上是穴。

千金云:耳風聾雷鳴,灸陽維五十壯。

鼻交頞中,千金翼云:主癲風,角弓反張羊鳴,大風青風,面風如蟲行,卒風多睡健忘,心中憒憒,口噤卒倒不識人,黃疸急黃,此一穴皆主之。針入六分,得氣即瀉,留三呼五吸不補,亦宜灸,然不及針,慎酒面生冷醋滑豬魚蒜蕎麥漿水。

機關,在耳下八分近前。

千金翼云:凡卒中風口噤不開,灸機關二穴五壯即愈。一云隨年為壯,僻者逐左右灸之。

唇里穴,千金翼云:唇里正當承漿邊,逼齒齦針三鋥,主治馬黃黃疸。

夾承漿穴,千金翼云:夾承漿兩邊各一寸,治馬黃急疫。

燕口,在口吻兩邊燕口處,赤白肉際。

千金翼云:主治狂風罵詈撾斫人,名為熱陽風,灸燕口各一壯。又云:狂邪鬼語,灸十五壯。又云:小兒大小便不通,灸口兩吻各一壯。

顳顬,千金翼云:顳顬在眉眼尾中間,上下有來去絡脈,是針灸之所。主治疸氣溫病。

耳上穴,千金翼云:治癭氣,灸風池及耳上髮際各百壯。千金作兩耳後髮際。

當陽,當瞳子直入髮際內一寸,去臨泣五分是穴。

主治風眩鼻塞,灸三壯。

魚尾,在目眥外頭。

玉龍賦云:兼睛明、太陽,治目證。

〔胸背腹脅部〕

龍頷,在鳩尾上一寸半。

千金翼云:主心痛冷氣上,灸百壯,勿針。

乳上穴,千金翼云:治乳癰妒乳,以繩橫度口,以度從乳上行,灸度頭二七壯。

通谷,在乳下二寸。

千金云:心痛,惡氣上脅痛,急灸五十壯。

魂舍,在夾臍兩邊相去一寸。

千金云:主小腸泄痢膿血,灸百壯,小兒減之。

肋頭,千金翼云:治瘕癖,患左灸左,患右灸右,第一屈肋頭,近第二肋下,即是灸處,第二肋頭,近第三肋下,向肉翅前,亦是灸處,初日灸三壯,次日五壯,後七壯,周而復始至十止,惟忌大蒜,余不忌。

肋罅,千金翼云:治飛屍諸注,以繩量病人兩乳間中屈之,乃從乳頭向外量,使當肋罅,於繩頭盡處是穴,灸隨年壯。千金云:三壯或七壯,男左女右。又云:凡中屍者,飛屍、遁屍、風屍、屍注也。其狀皆腹脹痛急不得息,氣上衝心胸兩脅,或踝踴起,或攣引腰脊,灸乳後三寸,男左女右,可二七壯,如不止,多其壯數愈。

長谷,在夾臍相去五寸,一名循際。

千金云:主治下痢不嗜食,食不消,灸五十壯,三報之。

腸遺,挾中極旁,相去二寸半。

千金云:治大便難,灸隨年壯。

肓募,千金云:肓募二穴,以乳頭斜度至臍中,乃屈去其半,從乳下量至盡處是穴。主治結氣囊里,針藥所不及者,灸隨年壯。

脅堂,在腋下骨間陷中,舉腋取之。

主治胸脅氣滿,噦噫喘逆,目黃,遠視䀮䀮,可灸五壯。

後腋下穴,千金云:治頸漏,灸背後兩邊腋下後文頭,隨年壯。

腋下穴,千金翼云:噦噫,膈中氣閉塞,灸腋下聚毛下附肋宛宛中,五十壯神良。

胞門,子戶,氣門

千金翼云:子臟閉塞不受精,妊娠不成,若墮胎腹痛,漏胞見赤,灸胞門五十壯,關元左邊二寸是也,右邊名子戶。若胞衣不出,及子死腹中,或腹中積聚,皆針入胞門一寸。

又云:胎孕不成,灸氣門穴,在關元旁三寸,各五十壯。又漏胎下血不禁,灸百壯。

脊背五穴,千金翼云:治大人癲疾,小兒驚癇,灸背第二椎上,及下窮骨尖二處,乃以繩度量上下,中折,復量至脊骨上點記之,共三處畢,復斷此繩,取其半者為三折,而參合如△字,以上角對中央一穴,其下二角正夾脊兩邊同灸之,凡五處也,各百壯。

濁浴,千金翼云:挾膽俞旁行,相去五寸,名濁浴。主胸中膽病,恐畏多驚少力,口若無味,灸隨年壯。

巨闕俞,千金翼云:第四椎名巨闕俞。主胸膈中氣,灸隨年壯。

督俞,在第六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禁針,可灸。一名高蓋。

氣海俞,在第十五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刺三分,留六呼,可灸。

關元俞,在第十七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刺三分,留六呼,可灸。主治瀉痢虛脹,小便難,婦人瘕聚諸疾。

腰眼,其法令病人平眠,以筆於兩腰眼宛宛中點二穴,各灸七壯。此穴諸書所無,而居家必用載之,云其累試累驗。

主治諸勞瘵已深之難治者,於癸亥日二更盡,入三更時,令病人平眠取穴,灸三壯。

一傳治傳屍癆瘵,以致滅門絕戶者有之。此證因寒熱煎作,血凝氣滯,有化而為蟲者,內食臟腑,每致傳人,百方難治,惟灸可攻。其法於癸亥日二更後,將交夜半,乃六神皆聚之時,勿使人知,令病者解去下衣,舉手向上,略轉後些,則腰間兩旁自有微陷可見,是名鬼眼穴,即俗人所謂腰眼也。正身直立,用墨點記,然後上床合面而臥,用小艾炷灸七壯,或九壯、十一壯尤好。

其蟲必於吐瀉中而出,燒燬遠棄之,可免傳染。此比四花等穴,尤易且效。

千金翼云:治腰痛灸腰目窌,在尻上約左右。又云:在腎俞下三寸,夾脊兩旁各一寸半,以指按陷中,主治消渴。此二說者,似皆指此穴。

夾脊穴,肘後云:此華佗法。

千金翼云:治霍亂轉筋,令病者合面臥,伸兩手著身,以繩橫牽兩肘尖,當脊間繩下兩旁,相去各一寸半所,灸百壯,無不瘥者。

下極俞,千金翼云:第十五椎名下極俞,主腹中疾,腰痛,膀胱寒,飲澼注下,灸隨年壯

十七椎穴,千金翼云:轉胞腰痛,灸十七椎五十壯。

回氣,在脊窮骨上,赤白肉下。

主五痔便血失屎,灸百壯。千金翼曰:若灸窮骨,惟多為佳。

身交,在少腹下橫文中。

千金翼曰:白崩中,灸少腹橫文,當臍孔直下,一百壯,及治胞落、㿗,須三報之。又治大小便不通。又治尿床者,可灸七壯。

〔陰部〕

橫骨,千金翼曰:婦人遺尿不知時出,灸橫骨當陰門,七壯。又治㿗疝,在橫骨兩旁夾莖灸之。

泉陰,在橫骨旁三寸。

千金翼云:治㿗卵偏大,灸泉陰百壯,三報之。

陰囊下橫文,千金翼云:治風氣眼反口噤,腹中切痛,灸陰囊下第一橫理十四壯。

陰莖,千金翼云:治卒癲病,灸陰莖上宛宛中三壯,得小便通即瘥,當尿孔上是穴。又灸陰莖頭三壯。

羊矢,在會陰旁三寸,股內橫文中,按皮肉間有核如羊矢。可刺三分,灸七壯。

〔四肢部〕

大骨空,在手大指第二節前尖上,屈指當骨節中。灸二七壯,禁針。

主治內瘴久痛及吐瀉。

拳尖,在中指本節前骨尖上,握拳取之。

主治風眼翳膜疼痛,患左灸右,患右灸左,炷如小麥。

五虎,在手食指無名指背間,本節前骨尖上各一穴,握拳取之。

主治手指拘攣。

中魁,在手中指第二節前骨尖上,屈指得之。捷法又云在手腕中上側兩筋間陷中。灸二七壯。蓋此以陽谿言也,觀者辨之。

主治五隔反胃。

手中指第一節穴,千金云:牙齒疼,灸兩手中指背,第一節前有陷處,七壯,下火立愈。

中泉,在手腕外間,陽池、陽谿中間陷中。灸七壯。

主治胸中氣滿不得臥,肺脹滿膨膨然,目中白翳,掌中熱,胃氣上逆,唾血,及心腹中諸氣痛。

手掌後白肉際穴,主治霍亂轉筋在兩臂及胸中,灸手掌後白肉際,七壯。

手掌後臂間穴,千金云:治疔腫,灸掌後橫文後五指許,男左女右,七壯即驗,已用得效。又云:治風牙疼,以繩量自手中指頭,至掌後第一橫文,折為四分,乃復自橫文比量向後,於臂中盡處兩筋間是穴,灸三壯,隨左右灸之,兩患者灸兩臂,至驗。

虎口,小兒唇緊,灸虎口,男左女右,七壯,又兼灸承漿三壯。又治煩熱頭疼,刺虎口三分。又治心痛,灸兩虎口白肉際,七壯。

手足髓孔,千金翼云:手髓孔,在腕後尖骨頭宛宛中;(此當是下踝前也。)腳髓孔,在足外踝後一寸。俱主痿退風,半身不遂,可灸百壯。

兩手研子骨,千金翼云:豌豆瘡,灸兩手腕研子骨尖上三壯,男左女右。

河口,千金翼云:狂走驚癇,灸河口五十壯。在手腕後陷中動脈,此與陽明同也。(按此當是手陽明陽谿之次。)

肘尖,千金翼云:治腸癰,屈兩肘尖頭骨,各灸百壯,則下膿血者愈。又云正灸肘頭銳骨。

膝眼,在膝頭骨下兩旁陷中。刺五分,禁灸。

主治膝冷痛不已。昔有人膝痛灸此,遂致不起,以禁灸也。玉龍賦云:兼髖骨,治腳腿重痛。

髖骨,在膝蓋上,梁丘旁外開一寸。

主治兩腳膝紅腫痛,寒濕走注,白虎歷節風痛,腿丫風痛,舉動不得。

風市,在膝上七寸,外側兩筋間。又取法,令正身平立,直垂兩手著腿,當中指頭盡處陷中是穴。針五分,灸三、五壯。千金云:病輕者不可減百壯,重者灸五、六百壯。

主治腰腿痠痛,足脛麻頑,腳氣起坐艱難,先瀉後補,風痛先補後瀉,此風痹冷痛之要穴。玉龍賦云:兼陰市,能驅腿腳之乏力。神農經云:治偏風半身不遂,兩腳疼痛,灸二十一壯。

交儀穴,千金云:婦人漏下赤白,月水不利,灸交儀穴。在內踝上五寸。

營池四穴,千金云:婦人下血漏赤白,灸營池四穴三十壯。在內踝前後兩邊池上脈,一名陰陽。

漏陰穴,千金云:婦人漏下赤白,四肢酸削,灸漏陰三十壯。穴在內踝下五分,微動脈上。

足太陰、太陽穴,千金云:婦人逆產足先出,刺足太陰入三分,足入乃出針。穴在內踝後白肉際,骨陷宛宛中。又胞衣不出,刺足太陽入四分。在外踝後一寸宛宛中。(按此或即崑崙穴。)

足踝,千金云:小兒重舌,灸左足踝上七壯。又云:灸兩足外踝上三壯。又治齒疼,灸外踝上高骨前交脈上七壯。又治轉筋十指拘攣,灸足外踝骨上七壯。又治反胃吐食,灸內踝下稍斜向前有穴,三壯。外臺秘要云:向前一指。又治諸惡漏中冷瘜肉出,灸足內踝上各三壯,二年六壯。

外踝尖,在外踝尖上三寸。

主治外轉筋,可灸七壯,或刺出血。

踝尖,在足內踝尖上。

主治下牙痛,內廉轉筋,腳氣寒熱,灸七壯,或針出血。

內崑崙,在足內踝後陷中。

主治轉筋,刺入六分,氣至瀉之。

承命,在內踝後,上行三寸動脈中。

主治狂邪驚癇,灸三十壯。一曰七壯。

足踵,主治霍亂轉筋,灸湧泉三七壯;如不止,灸足踵聚筋上白肉際七壯,立愈。

陰陽穴,在足拇指下,屈里表頭白肉際。

主治婦人下漏赤白,注泄,灸隨年壯,三報之。

足大指橫文穴,三毛中。

千金翼云:治卒中惡,悶熱毒欲死,灸足大指橫文,隨年為壯。又治陰腫欲潰困憊,灸大拇指本節橫文中五壯。一曰隨年壯。又治㿗卵疝氣,灸足大指本節間三壯。又治㿗疝,灸足大指內側,去端一寸白肉際,隨年壯,甚驗。若雙㿗,灸兩處。又治㿗疝,卵腫如瓜,入腹欲死,灸足大指下橫文中,隨年壯,即腫邊灸之,神驗。

又治老少大便失禁,灸兩腳大指去甲一寸所,三壯。又治卒癲病,灸聚毛中七壯。又治鼻衄時癢,灸足大指節橫理三毛中十壯,劇者百壯,並主陰腫。又治久魘不醒者,灸兩足大指聚毛中,二十一壯。

獨陰,在足趾下橫文中。(按捷法云:即至陰穴。當是足小指也。)

主治乾嘔吐,小腸疝氣,死胎,胎衣不下。

足第二指上穴,主治水病,灸足第二指上一寸,隨年壯。

手足小指穴,主治食注,灸手小指尖頭,男左女右,隨年壯。又治消渴證,初灸兩手足小指頭及項椎隨年壯,又灸膀胱俞橫三間寸灸之,亦隨年壯,五日一報之。又治㿗疝,灸手小指端七壯,左灸右,右灸左。

手足大指爪甲穴,千金翼云:治卒中邪魅,鼻下人中,及手足大指爪甲,令艾炷半在爪上,半在肉上,灸七壯,不止,十四壯,炷如雀矢。又十三鬼穴,於第二次下針,刺手大指爪甲下,入肉三分,穴名鬼信。又第三次下針,刺其足大指爪甲下,入內二分,穴名鬼壘。又治小便數而少且難,男輒失精,此方甚驗,令其人合掌,並兩大指,灸甲角肉際,兩指共此一壯,亦灸足大指與手同,各三壯,三日一報之。又治㿗病陰腫,令並足,合兩拇指爪甲,以一艾炷,灸兩爪端方角上,七壯。

又秦承祖灸鬼法,名鬼哭穴,以兩手大指相併縛定,用艾炷騎縫灸之,令兩甲後連肉四處著火,一處無火則不效,灸七壯,或二七壯。一曰:前秦承祖所用者,是名手鬼眼。又二穴在兩足大拇指間,亦與取手穴同法,是名足鬼眼,用治癲癇夢魘鬼擊,灸之大效,亦治五癇呆癡,及傷寒發狂等證。

〔鬼穴部〕

鬼城,十指端。

千金云:邪病大喚,罵詈狂走,十指端去爪甲一分主之,一名鬼城。又治指忽掣痛不可忍,灸指端七壯。

鬼床,千金云:第七次下針,在耳垂下五分,用火針三下,名鬼床。治百邪癲狂。

鬼藏,千金云:第十一次下針,陰下縫,女人玉門頭,灸三壯,名鬼藏。

鬼封,千金云:第十三次下針,在舌頭,當舌中下縫,刺貫出舌上,仍以一板橫口吻安針頭,勿令舌動,名鬼封。

千金方十三鬼穴須知

百邪所為癲狂病,針有十三穴須認。凡針之用先鬼宮,次針鬼信無不應。一一從頭逐一求,男從左起女從右。一針人中鬼宮停,左邊下針右出針。第二手大指甲下,穴名鬼信刺三分。三針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壘二分深。四針掌上大陵穴,八寸五分為鬼心。五針申脈名鬼路,火針三下七鋥鋥。

第六卻尋大椎上,入發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床針要溫。八針承漿名鬼市,從左出右君須記。九針間使鬼路上,十針上星名鬼堂。十一陰下縫三壯,女玉門頭為鬼藏。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針仍要七鋥鋥。十三舌頭當舌中,此穴是名為鬼封。手足兩邊相對刺,若逢孤穴只單通。

此是先師真妙訣,猖狂惡鬼走無蹤。

扁鵲曰:百邪所病者,針有十三穴。凡刺之法,先從鬼宮起,次針鬼信,便至鬼壘,又至鬼心,不必盡針,止五六穴,即可知矣。……男從左起針,女從右起針。若數處不言,便當遍刺,依訣而行之。

〔崔氏四花六穴〕

凡男婦五勞七傷,氣血虛損,骨蒸潮熱,咳嗽痰喘,五心煩熱,四肢困倦,羸弱等證,並皆治之。

第一次先取二穴,令患人平身正立,取一細繩約長三四尺者,蠟之勿令伸縮,乃以繩頭與男左女右足大拇指端比齊,令其順腳心,至後跟踏定,卻引繩向後,從足跟足肚貼肉直上,比至膝灣曲膕中大橫文截斷,次令病者平身正坐,解發分頂,中露頭縫,取所比蠟繩,一頭齊鼻端按定,引繩向上,循頭縫項背,貼肉垂下至繩頭盡處,以墨記之。(此非灸穴。

)別又取一小繩,令患者合口,將繩雙摺,自鼻柱根按定,左右分開,比至兩口角加人字樣截斷,卻將此繩展直取中,橫加於前記脊背中墨點之上,其兩邊繩頭盡處,以墨記之,此第一次應灸二穴,名曰患門。

上法若婦人足小者,難以為則,當取右臂自肩髃穴起,以墨點記,伸手引繩向下,比至中指端截斷,以代量足之法,庶乎得宜。

第二次取二穴,令患人平身正坐,稍縮臂膊,取一蠟繩繞項後向前雙垂頭與鳩尾尖齊,雙頭一齊截斷,卻翻繩頭向後,將此繩中折處正按結喉上,其繩頭下垂脊間處,以墨記之。(此非灸穴。)又取一小繩,令患人合口,橫量齊兩吻截斷,還加於脊上墨點處,橫量如前法,於兩頭盡處點記之,此是第二次應灸兩穴,即四花之左右二穴也。

前共四穴,同時灸之,初灸七壯,或二七、三七壯,以至百壯為妙。俟灸瘡將瘥,或火瘡發時,又依後法灸二穴。

後次取二穴,以第二次量口吻短繩,於第二次脊間墨點處,對中直放,務令上下相停,於繩頭盡處以墨記之,此是灸穴,即四花之上下二穴也。

上共六穴,宜擇離日火日灸之,灸後百日內,宜慎房勞思慮,飲食應時,寒暑得中,將養調護。若瘡愈後,仍覺未瘥,依前再灸,無不愈者,故云累灸至百壯。但脊骨上兩穴不宜多灸,凡一次只可三五壯,多則恐人倦怠。若灸此六穴,亦宜灸足三里瀉火方妙。

愚按前法,灸脊旁四穴,上二穴近五椎,心俞也;下二穴近九椎,肝俞也。崔知悌不指穴名,而但立取法,蓋欲人之易曉耳。然稽之脊背穴法,則太陽二行者,當去脊中各開二寸,方得正脈,乃可獲效,用者仍宜審之。

〔騎竹馬灸法〕

主治一切癰疽惡瘡發背,婦人乳癰,皆可治之。

量法,用薄篾一條,以男左女右手臂腕中,自尺澤穴橫文起,比至中指端,齊肉盡處,截斷為則。卻用竹槓一條,令病者脫去上衣,正身騎定,使兩人前後槓起,令病人腳不著地,仍令二人扶之,勿使傴僂搖動。卻將前所量篾,從竹槓坐處尾骶骨下,著槓比起,貼脊直上,至篾盡處點記之,此是取中,非灸穴也。

更用薄篾量手中指,用同身寸法,取定二寸,平放於脊中墨點上,各開一寸是穴,(一本作各開二寸。)灸五七壯。一曰疽發於左則灸右。疽發於右則灸左,甚則左右皆灸。蓋此二穴,乃心脈所過之處。凡癰疽皆心火留滯之毒,灸此則心火流通而毒散矣。起死回生之功,屢試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