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圖翼》~ 卷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九 (1)

1. 奇經八脈

(此篇諸義,與滑伯仁十四經發揮略同。)

2. 奇經總論

脈有奇常:十二經者,常脈也;奇經則不拘於常,故謂之奇。蓋人之氣血,常行於十二經脈,經脈滿溢,則流入奇經。奇經有八:曰任、督、沖、帶、陽蹺、陰蹺、陽維、陰維者是也。任脈任於前,督脈督於後,衝脈為諸脈之海,帶脈猶身之束帶,陽蹺為足太陽之別,陰蹺為足少陰之別,陽維則維絡諸陽,陰維則維絡諸陰,陰陽相維,故諸經乃調。此八脈者,譬猶圖設溝渠以備水潦,斯無濫溢之患,人之奇經,亦若是也。

白話文:

脈象有奇經和常經。十二經脈是常規脈象;奇經不受常規限制,因此稱為奇經。人的氣血通常運行在十二經脈中,當經脈充盈時,就會流入奇經。

奇經有八條: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陽蹺脈、陰蹺脈、陽維脈和陰維脈。任脈貫穿於前胸腹部,督脈貫穿於後背頭部,衝脈是所有脈絡的匯聚之地,帶脈像人的腰帶一樣束縛著身體,陽蹺脈是足太陽經的分支,陰蹺脈是足少陰經的分支,陽維脈連結所有的陽經,陰維脈連結所有的陰經,陰陽脈絡相互聯繫,因此所有經脈才能協調運作。這八條奇經脈就像設計好的溝渠,可以收集水流,避免泛濫成災。人體的奇經脈也發揮著類似的作用。

今考集素問、難經、甲乙經、聖濟總錄,集奇經八脈所發氣穴,共成一篇,以備通考云。

虞氏曰:奇者,奇零之奇,不偶之義,謂此八者,不繫正經陰陽,無表裡配合,別道奇行,故曰奇經也。

任脈

任脈者,與衝脈皆起於胞中,循脊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血氣盛則肌肉熱,血獨盛則滲灌皮膚,生毫毛。婦人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月事數下,任沖並傷,故脈不營於口唇而髭鬚不生。是以任脈為病,男子則內結七疝,女子則帶下瘕聚。

白話文:

任脈為,所以然血氣不足而生,其下之。故脈絡,為。夫。,血以然,。百、,。下功其,署夫戒,。血,血,,。,。腎子,外。,。血,。外皮,肉。而。血,。,。,,,,血血,,。,,。,。又,。骨,而行何。,,。,。,。,。,。,。,。平。、、、、、、、、。、、、、、、、、、、、、、、、、、、、、、、、、、、、、、、、、、、、,,,,,,,,,,,,,,,,,,,,,,,,,,,,,。,。,。,,,,,,,,,,,,,,,,。,,,,,,,,,,,,,,,,,,,,。,,,,,,,,'',,,,,,,,,,,,,,,,,,,,,,,,,,,,,,,。,,,,,,,,,,,,,,,,,,,,,,,,,,,,,,,,,,,,,,,,,,,,,,,,,,,,,,,,,,,,,,,,。,,,,,,,,,,。,,,,,,而,而,,,,,,。,,來,,,,,,,,,,,,,,,,,,,,,。,。

故難經曰: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屬陰脈之海。

凡此任脈之行,從胞中上注目,長四尺五寸,總二十四穴。按氣府論曰:任脈之氣所發者二十八穴。本經原缺一穴,實止二十七穴,內齦交一穴屬督脈,承泣二穴屬足陽明蹺脈,故今止二十四穴。

白話文:

凡是這任脈的走向,從子宮內向上到眼眶,長度是四尺五寸,總共有二十四個穴位。根據《氣府論》的記載,任脈的氣發出於二十八個穴位。原本的經絡中缺少一個穴位,實際只有二十七個穴位,其中內關穴屬於督脈,承泣穴屬於足陽明蹺脈,所以現在僅有二十四個穴位。

督脈

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之端,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其女子不孕。

白話文:

督脈的分支,名稱為「長強」,它沿著脊椎向上延伸到脖子後方,分佈於頭部,向下經過肩胛骨,左右分別與太陽經相連接,進入貫穿脊椎的空腔,如果這個部位充實強壯,脊椎就強勁有力,如果虛弱空虛,頭部就會感覺沉重。

癃痔遺溺嗌乾,治在督脈。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脊上項,散上頭,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實則脊強,虛則頭重。故難經曰:督脈者,起於下極之腧,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屬於腦。上巔循額,至鼻柱,屬陽脈之海也。此為病,令人脊強反折。

因此,《難經》中說:督脈源自腳底湧泉穴,沿著脊柱內側向上延伸,到達風府穴,與腦相連。督脈向上經過頭頂,沿著前額延伸,到達鼻樑,與陽脈的海洋相連通。

如果督脈出現問題,會導致脊椎僵硬,無法轉動。

督脈從頭循脊入骶,長四尺五寸,凡二十八穴。

衝脈

衝脈者,與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其浮於外者,循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故骨空論曰:衝脈者,起於氣街,並足少陰之經,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此為病,令人逆氣裡急。又難經曰:並足陽明之經上行。

白話文:

骨而,穴道並起。陽明主,會於悶喉,別而會舌。沖,注道入。道,穴道並起,陽%

然以穴考之,足陽明之脈挾臍左右二寸而上行,足少陰挾臍左右五分而上行,按甲乙、銅人等書,所載幽門、通谷、陰都、石關、商曲、肓俞、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凡二十二穴,皆云衝脈足少陰之會,蓋以骨空論為之主也,然則衝脈之並足少陰經也明矣。

白話文:

根據穴位分佈,足陽明經夾著肚臍左右兩寸往上走,足少陰經夾著肚臍左右五分往上走。根據《甲乙經》、《銅人經》等書籍記載,幽門穴、通谷穴、陰都穴、石關穴、商曲穴、肓俞穴、中注穴、四滿穴、氣穴穴、大赫穴、橫骨穴等二十二個穴位,都認為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會點,因為是以骨骼空隙作為主要依據的。因此,衝脈與足少陰經並行是顯而易見的。

按逆順肥瘦篇曰:夫衝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臟六腑皆稟焉。其上者,出於頏顙,滲諸陽,灌諸精;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膕中,伏行骭骨內,下至內踝之後屬而別;其下者,並於少陰之經,滲三陰;其前者,伏行出跗屬下,循跗入大指間,滲諸絡而溫肌肉。

白話文:

《按逆順肥瘦篇》中記載:衝脈是五臟六腑的海洋,五臟六腑都接受它的滋養。它的上部,出自額頭,貫注於陽經,充養精氣;它的下部,灌注少陰經的大絡,從氣街而出,沿著陰部和大腿內側,進入大腿後方,偎依著脛骨內側前行,向下到達內踝後分開;它的下部,與少陰經並行,灌注三陰經;它的前部,轉而向下,沿著跗部行走到腳底,沿著跗部進入大腳趾間,灌注諸絡,溫煦肌肉。

又如動輸篇及海論所言衝脈之義,俱當詳考,見經絡類十三、三十二。

帶脈

帶脈起於季脅,回身一周。其為病也,腰腹縱容,如囊水之伏。

其脈氣所發,在季脅下一寸八分,穴名帶脈,(在足少陽經。)以其回身一周如帶也。又與足少陽會於維道。此帶脈所發,凡四穴。

白話文:

其脈絡發出於兩肋下1.8吋,穴位名稱為帶脈(位於足少陽經上)。因為它環繞身體一週,就像一條腰帶。此外,它還與足少陽經在維道會合。由帶脈發出的,共有四個穴位。

足少陰當十四椎出屬帶脈。

陽蹺脈

二十八難曰: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

繆刺論曰:邪客於足陽蹺之脈,令人目痛從內眥始。

二十九難曰: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

兩足陽蹺之脈,本太陽之別,合於太陽,其氣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氣不營則目不合。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當數者為經,不當數者為絡也。

白話文:

兩條足陽蹺脈,原本是太陽經的分支,與太陽經相會合。它們的氣往上運行,氣相彙集相還就會滋潤眼睛,氣不運行就不會閉眼。男性的陽氣較旺,所以陽蹺脈氣盛;女性的陰氣較旺,所以陽蹺脈氣弱。該盛的時候為經脈,不該盛的時候為絡脈。

蹺脈長七尺五寸,所發之穴,生於申脈,以跗陽為郄,本於僕參,與足少陽會於居髎,又與手陽明會於肩髃及巨骨,又與手足太陽陽維會於臑俞,又與手足陽明會於地倉、巨髎,又與任脈足陽明會於承泣,又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蹺會於睛明,凡二十二穴:

白話文:

蹺脈全長七尺五寸,它的起始穴位位於申脈上,最盛的穴位是跗陽,根源於僕參穴,在居髎穴與足少陽膽經會合,又與手陽明大腸經會合於肩髃穴和巨骨穴,又與手足太陽膀胱經、陽維脈會合於臑俞穴,又與手足陽明大腸經、胃經會合於地倉穴、巨髎穴,又與任脈、足陽明胃經會合於承泣穴,又與手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陰蹺脈會合於睛明穴,總共經過二十二個穴位。

申脈(足太陽,外踝下。),跗陽(足太陽,外踝上。),僕參(足太陽,跟骨上。),居髎(足少陽,章門下,),肩髃(手陽明,肩端。),巨骨(手陽明,肩上。),臑俞(手太陽,肩胛上。),地倉(足陽明,口吻旁。),巨髎(足陽明,鼻旁。),承泣(足陽明,目下。),睛明(足太陽,目內眥。)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

  • 申脈:外踝下方
  • 跗陽:外踝上方
  • 僕參:跟骨上方

足少陽膽經

  • 居髎:章門穴下方

手陽明大腸經

  • 肩髃:肩端
  • 巨骨:肩上
  • 臑俞:肩胛上

足陽明胃經

  • 地倉:嘴角旁
  • 巨髎:鼻旁
  • 承泣:眼下
  • 睛明:眼內角

陰蹺脈

脈度篇曰:蹺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女子以之為經,男子以之為絡。

白話文:

脈度篇中記載:蹺脈是少陰脈的分支,起點在腳踝骨後方,向上經過內踝上方,沿著大腿內側向上入股,再向上經過胸腔,進入缺盆(胸鎖骨上凹陷處),向上經過人迎穴(胸鎖乳突肌外側緣)前方,入頄(頭部後腦勺與項部交界處),連接眼睛內眼角,與太陽陽蹺脈相合,向上運行。對於女性來說,它是正經脈;對於男性來說,它是絡脈。

二十八難曰: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

二十九難曰: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

兩足蹺脈各長七尺五寸,而陰蹺所生在照海,以交信為郄,陰蹺脈病者取此。

然骨(即然谷之次。),交信(足少陰,內踝上。),照海(足少陰,內踝下,在然骨後。),睛明(足太陽,目內眥。)

白話文:

然谷下方的穴位:然骨

連接溝通的穴位:足少陰經,內踝上方的穴位

照亮海洋的穴位:足少陰經,內踝下方的穴位,位於然骨的後方

眼睛明澈的穴位:足太陽經,眼睛內眥的穴位

陽維脈

陽維維於陽,其脈起於諸陽之會,與陰維皆維絡於身,若陽不能維於陽,則溶溶不能自收持。

其脈氣所發,別於金門,以陽交為郄,與手足太陽及蹺脈會於臑俞,與手足少陽會於天髎,又會於肩井,其在頭也與足少陽會於陽白,上於本神及臨泣,上至正營,循於腦空,下至風池,其與督脈會,則在風府及啞門,此陽維脈氣所發,凡二十四穴。

白話文:

陽維脈的脈氣發於,不同於金門穴。以陽交穴為郄穴,與手足太陽經和蹺脈會合於臑俞穴,與手足少陽經會合於天髎穴,還與肩井穴會合。在頭部也與足少陽經會合於陽白穴,上行到本神穴和臨泣穴,再往上到正營穴,沿著頭骨內腔行走,向下到風池穴。與督脈相會於風府穴和啞門穴。這是陽維脈脈氣所行經的,總共有二十四個穴位。

難經曰:陽維為病苦寒熱。

金門(足太陽,外踝下。),陽交(足少陽,外踝上。),臑俞(手太陽,肩後。),天髎(手少陽,缺盆上。),肩井(足少陽,肩上。),陽白(足少陽,眉上。),本神(足少陽,眉上。),臨泣(足少陽,眉上。),正營(足少陽,目窗上。),腦空(足少陽,枕骨下。

白話文:

  • 金門:位於腳踝骨外側下方,屬於足太陽經。
  • 陽交:位於腳踝骨外側上方,屬於足少陽經。
  • 臑俞:位於肩膀後方,屬於手太陽經。
  • 天髎:位於鎖骨上方的凹陷處,屬於手少陽經。
  • 肩井:位於肩膀上方,屬於足少陽經。
  • 陽白:位於眉毛上方,屬於足少陽經。
  • 本神:位於眉毛上方,屬於足少陽經。
  • 臨泣:位於眉毛上方,屬於足少陽經。
  • 正營:位於眼角上方,屬於足少陽經。
  • 腦空:位於枕骨下方,屬於足少陽經。

),風池(足少陽,顳顬後。),風府(督脈,後髮際。),啞門(督脈,風府後。)

陰維脈

陰維維於陰,其脈起於諸陰之交,若陰不能維於陰,則悵然失志。

其脈氣所發者,陰維之郄,名曰築賓,與足太陰會於腹哀、大橫,又與足太陰厥陰會於府舍、期門,與任脈會於天突、廉泉,此陰維脈氣所發,凡十二穴。

白話文:

經絡中的氣血,發自陰維脈的「郄穴」,名為「築賓」,與足太陰脾經會合於「腹哀穴」和「大橫穴」,又與足太陰脾經和足厥陰肝經會合於「府舍穴」和「期門穴」,與任脈會合於「天突穴」和「廉泉穴」,這些穴位就是陰維脈氣發出的十二個穴位。

難經曰:陰維為病苦心痛。

築賓(足少陰,內踝上。),腹哀(足太陰,乳下。),大橫(足太陰,腹哀下。),府舍(足太陰,少腹下。),期門(足厥陰,乳下。),天突(任脈,喉下。),廉泉(任脈,舌本下。)

白話文:

  • **築賓:**位於足少陰經,在內踝上方。
  • **腹哀:**位於足太陰經,在乳房下方。
  • **大橫:**位於足太陰經,在腹哀下方。
  • **府舍:**位於足太陰經,在少腹部下方。
  • **期門:**位於足厥陰經,在乳房下方。
  • **天突:**位於任脈,在喉嚨下方。
  • **廉泉:**位於任脈,在舌根下方。

奇經八脈歌

正經經外是奇經,八脈分司各有名。後督前任皆在內,沖由毛際腎同行。陽蹺跟外膀胱別,陰起跟前隨少陰。陽維只絡諸陽脈,何謂陰維為絡陰。帶脈圍腰如束帶,不由常度曰奇經。

白話文:

正經的以外是奇經,八條經脈各有專司,名稱各異。後督脈和任脈都在體內,衝脈和腎經一起從體表毛際運行。陽蹺脈跟在膀胱經外面,陰維脈跟在少陰經前面。陽維脈只與諸陽脈相絡,而陰維脈則與諸陰脈相絡。帶脈像束帶一樣圍繞著腰部,不循常規,所以稱為奇經。

臟腑募俞穴

(募,音暮,舉痛論作膜,蓋以肉間膜系,為臟氣結聚之所,故曰募。俞,音庶,扁鵲傳作輸,猶委輸之輸,言臟氣之所輸也。募皆在腹,俞皆在背,故難經曰募在陰,俞在陽也。)

白話文:

「募」,讀音同「暮」,《舉痛論》一書中寫作「膜」,這是因為臟腑之間有膜狀的組織相連,臟氣會凝聚在這些組織上,所以稱為「募」。

「俞」,讀音同「庶」,《扁鵲傳》一書中寫作「輸」,就像「委輸」的「輸」一樣,表示臟氣輸注到這些地方。

「募」穴位都在腹部,「俞」穴位都在背部,所以《難經》中說「募在陰,俞在陽」。

中府(肺募,在本經。),巨闕(心包募,在任脈。),章門(脾募,在足厥陰。),期門(肝募,在本經。),中脘(胃募,在任脈。),天樞(大腸募,在足陽明。),關元(小腸募,在任脈。),日月(膽募,在本經。),京門(腎募,在足少陽。),中極(膀胱募,在任脈。

白話文:

  • **中府:**肺之募穴,位於肺經。
  • **巨闕:**心包之募穴,位於任脈上。
  • **章門:**脾之募穴,位於足厥陰經。
  • **期門:**肝之募穴,位於肝經。
  • **中脘:**胃之募穴,位於任脈上。
  • **天樞:**大腸之募穴,位於足陽明經。
  • **關元:**小腸之募穴,位於任脈上。
  • **日月:**膽之募穴,位於膽經。
  • **京門:**腎之募穴,位於足少陽經。
  • **中極:**膀胱之募穴,位於任脈上。

),石門(三焦募,在任脈。),肺俞(三椎下。),心俞(五椎下。),肝俞(九椎下。),脾俞(十一椎下。),腎俞(十四椎下。),厥陰俞(四椎下,心包也。),大腸俞(十六椎下。),小腸俞(十八椎下。),膽俞(十椎下。),膀胱俞(十九椎下。),三焦俞(十三椎下。

白話文:

石門穴(三焦經的募穴,位於任脈上)

肺俞穴(位於第三椎下)

心俞穴(位於第五椎下)

肝俞穴(位於第九椎下)

脾俞穴(位於第十一椎下)

腎俞穴(位於第十四椎下)

厥陰俞穴(位於第四椎下,屬於心包經)

大腸俞穴(位於第十六椎下)

小腸俞穴(位於第十八椎下)

膽俞穴(位於第十椎下)

膀胱俞穴(位於第十九椎下)

三焦俞穴(位於第十三椎下)

),胃俞(十二椎下。)

八會穴

中脘(任脈穴,太倉也,六腑取稟於胃,故曰腑會。),章門(足厥陰穴,脾募也,五臟皆稟於脾,故曰臟會。),陽陵泉(足少陽之筋結於此,肝主筋,膽為之合,故曰筋會。),懸鐘(足少陽穴,諸髓皆屬於骨,故曰髓會,人能健步,以髓會絕骨也。),膈俞(足太陽穴,穀氣由膈達於上焦,化精微為血之處,故曰血會。

白話文:

中脘(任脈穴)

它是胃部所在的地方,六腑都要從胃部獲取營養,所以稱作「腑會」。

章門(足厥陰穴)

它是脾臟的募穴,五臟都需要從脾臟獲取營養,所以稱作「臟會」。

陽陵泉(足少陽穴)

這是足少陽經筋脈交會的地方,肝臟主筋,膽囊與肝臟相合,所以稱作「筋會」。

懸鐘(足少陽穴)

骨髓都屬於骨頭,所以稱作「髓會」。人之所以能健步走動,是因為骨髓滋潤了骨頭的關節。

膈俞(足太陽穴)

穀物通過膈肌到達上焦,在這裡化生為精微的血液,所以稱作「血會」。

),大椎(督脈穴,肩脊之骨會於此,故曰骨會,肩能任重,以骨會大椎也。),太淵(手太陰穴,平旦脈會於此,故曰寸口者,脈之大會。),膻中(任脈穴,此三焦宗氣所居,是為上氣海,故曰氣會。)

白話文:

  • **大椎:**位於督脈,肩胛骨和脊椎骨相匯的地方,因此稱為「骨會」。肩部可以承擔重物,是因為骨頭會合在大椎穴的緣故。

  • **太淵:**位於手太陰肺經,平時脈搏會聚集在此,因此稱為「寸口」,是脈搏匯聚的大會。

  • **膻中:**屬於任脈,是三焦宗氣所在的位置,被稱為上氣海,因此稱之為「氣會」。

九門

飛門(唇也。),戶門(齒也。),吸門(會厭也。),賁門(胃之上口。),幽門(太倉下口。),闌門(小腸下口。),魄門(肛門也。),命門(精血之門,居前陰中。新增入。),氣門(溲溺之門,居前陰中,由氣化而出,故曰氣門。新增入。)

白話文:

飛門:嘴脣

戶門:牙齒

吸門:會厭(咽喉蓋)

賁門:胃的入口

幽門:胃和腸的交界處

闌門:小腸和盲腸的連接處

魄門:肛門

命門:精血儲存之處,位於下腹部前方(新增)

氣門:排泄尿液和糞便之處,位於下腹部前方,由氣化產生,故稱氣門(新增)

同名穴

頭臨泣(足少陽。),足臨泣(足少陽。),腹通谷(足少陰。),足通谷(足太陽。),手三里(手陽明。),足三里(足陽明。),頭竅陰(足少陽。),足竅陰(足少陽。),背陽關(督脈。),足陽關(足少陽。)

白話文:

頭臨泣(膽經穴)

足臨泣 (膽經穴) 腹通谷 (腎經穴) 足通谷 (膀胱經穴) 手三里 (大腸經穴) 足三里 (胃經穴) 頭竅陰 (膽經穴) 足竅陰 (膽經穴) 背陽關 (督脈穴) 足陽關 (膽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