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圖翼》~ 卷八 (3)
卷八 (3)
1. 任脈穴
任脈穴歌
任脈中行二十四,會陰潛伏兩陰間。曲骨之前中極在,關元、石門、氣海邊。陰交、神關、水分處,下脘、建里、中脘前。上脘、巨闕連鳩尾,中庭、膻中、玉堂里。紫宮、華蓋運璇璣,天突、廉泉、承漿止。
會陰(一名屏翳),在大便前,小便後,兩陰之間。任脈別絡,挾督脈衝脈之會。一云任督沖三脈所起,任由此而行腹,督由此而行背,沖由此而行少陰之分。刺二寸,留三呼,灸三壯。一曰禁刺,惟卒死者針一寸補之,溺死者令人倒馱出水,用針補之,尿屎出則活,余不可針。
主治陰汗陰中諸病,前後相引痛,不得大小便,穀道病久痔相通,男子陰寒衝心,女子陰門痛,經不通。
一傳治婦人產後昏迷,不省人事。
曲骨,在橫骨上,中極下一寸,毛際陷中動脈。任脈足厥陰之會。刺一寸五分,留七呼,灸三壯。一曰刺八分,灸七壯至七七壯。
主治小腹脹滿,水腫,小便淋澀,血癃㿉疝,小腹痛,失精虛冷,婦人赤白帶下。
千金云:水腫脹,灸百壯。
中極(一名玉泉,一名氣原),在臍下四寸。膀胱募也。足三陰任脈之會。刺八分,留十呼,灸三壯。一曰可灸百壯至三百壯。孕婦不可灸。
主治陽氣虛憊,冷氣時上衝心,屍厥恍惚,失精無子,腹中臍下結塊,水腫奔豚,疝瘕五淋,小便赤澀不利,婦人下元虛冷,血崩白濁,因產惡露不行,胎衣不下,經閉不通,血積成塊,子門腫痛,轉脬不得小便。
神農經云:治血結成塊,月水不調,產後惡露不止,臍下積聚疼痛,血崩不止,可灸十四壯。
太乙歌云:兼氣海、中極、三里,刺治小腹便澼。
千金云:妊不成,數墮落,灸玉泉五十壯,三報之。又云:為婦人斷緒最要穴。又云:腹脹水腫堅滿,灸百壯。又云:腰痛小便不利轉胞,灸七壯。
關元(一名次門,一名下紀),在臍下三寸。此穴當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極,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小腸募也。足三陰陽明任脈之會。刺八分,留七呼,灸七壯。甲乙經云:刺二寸。氣府論注曰:刺一寸二分。一曰可灸百壯至三百壯。千金曰:婦人刺之則無子。
主治積冷,諸虛百損,臍下絞痛,漸入陰中,冷氣入腹,少腹奔豚,夜夢遺精,白濁,五淋七疝,溲血,小便赤澀,遺瀝,轉胞不得溺,婦人帶下瘕聚,經水不通不妊,或妊娠下血,或產後惡露不止,或血冷月經斷絕。一云但是積冷虛乏皆宜灸,孕婦不可針,針之則落胎,如不落,更針崑崙則立墜。
一云治陰證傷寒,及小便多,婦人赤白帶下,俱當灸此,多者千餘壯,少亦不下二三百壯,活人多矣;然須頻次灸之,仍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
神農經曰:治痃癖氣痛,可灸二十一壯。
千金云:治瘕癖,灸五十壯。又久痢百治不瘥,灸三百壯,分十日灸之,並治冷痢腹痛,及臍下結痛,流入陰中,發作無時,仍灸天井百壯。又治霍亂,灸三七壯。又治氣淋石淋㿗疝,及臍下三十六種疾,灸五十壯至百壯。又云:胞門閉塞絕子,灸關元三十壯,報之。
玉龍賦云:合湧泉、豐隆,為治屍勞之例。又云:兼帶脈多灸,堪攻腎敗。
席弘賦云:治小便不禁。又云:兼照海、陰交、曲泉、氣海同瀉,治七疝痛如神。
百證賦云:無子收陰交、石關之鄉。
一傳治婦人產後血氣痛,子宮不成胎。
石門(一名命門,一名丹田,一名精露,一名利機),在臍下二寸。三焦募也。刺六分,留七呼,灸五壯。一曰灸二七壯至百壯。一云不宜多灸,令人敗傷。婦人禁刺灸,犯之終身絕孕。
主治腹脹堅硬,水腫支滿,氣淋小便黃赤不利,小腹痛,泄瀉不止,身寒熱,咳逆上氣嘔血,卒疝疼痛,婦人因產惡露不止,遂結成塊,崩中漏下血淋。
千金云:大腸閉塞,氣結心下堅滿,灸百壯。又治少腹絞痛,泄痢不止,灸丹田百壯,三報之。又治血淋,灸隨年壯。又治水腫人中滿,灸百壯。
一傳欲絕產,灸臍下二寸三分,陰動脈中三壯。
氣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半宛宛中。肓之原也,為男子生氣之海。刺八分,灸五壯。甲乙經曰:刺一寸三分。一曰灸百壯。孕婦不可灸。
主治下焦虛冷,上衝心腹,或為嘔吐不止,或陽虛不足,驚恐不臥,奔豚七疝,小腸膀胱癥瘕結塊,狀為覆杯,臍下冷氣,陽脫欲死,陰證傷寒,卵縮四肢厥冷,小便赤澀,羸瘦白濁,婦人赤白帶下,月事不調,產後惡露不止,繞臍㽲痛,小兒遺尿。一云治卒厥,厥氣上攻兩脅心下痛,奄奄欲絕,此名奔豚,先以熱湯洗兩足浸良久,灸百壯。此氣海也,凡臟氣憊,一切真氣不足久疾不瘥者,悉皆灸之。
千金云:治水泄痢及小腹癥積腹脹,婦人癥聚瘠瘦,灸氣海百壯,三報之。
玉龍賦云:兼璇璣,治尫羸喘促。
席弘賦云:治五淋,須更針三里。又兼水分,治水腫。又兼照海、陰交、曲泉、關元同瀉,治七疝小腹痛如神。
百證賦云:針三陰與氣海,專司白濁久遺精。
靈光賦云:兼血海,療五淋。
一傳治小腸氣痛,傷寒腹痛,氣脹水鼓黃腫,四時宜多灸。
昔柳公度曰:吾養生無他術,但不使元氣佐喜怒,使氣海常溫爾。今人既不能不以元氣佐喜怒,若能時灸氣海使溫,亦其次也。予舊多病,常若氣短,醫者教灸氣海,氣遂不促,自是每歲一二次灸之,則以氣怯故也。
陰交(一名少關,一名黃戶),在臍下一寸。一曰當膀胱上際。三焦募也。任沖少陰之會。刺八分,灸五壯。一曰灸百壯。孕婦不可灸。
主治衝脈生病,從少腹衝心而痛,不得小便,疝痛陰汗濕癢,奔豚,腰膝拘攣,婦人月事不調,崩中帶下,陰癢,產後惡露不止,繞臍冷痛。
神農經云:治臍下冷疼,可灸二十一壯。
千金云:大小便不通,灸三壯。轉胞,灸隨年壯。又治水腫氣上下,灸百壯。
玉龍賦云:兼三里、水分,治鼓脹。
席弘賦云:兼照海、曲泉、關元、氣海同瀉,治七疝小腹痛如神。又云:治小腸氣撮痛連臍,急瀉此穴,更於湧泉取氣甚妙。又云:兼百會、太衝、照海,治咽喉疾。
標幽賦云:陰交陽別定血暈。
百證賦云:兼三里,治中邪霍亂。又云:無子取陰交、石關之鄉。
一傳治腹內風寒走痛脹疼。
神闕(一名氣舍),當臍中。灸三壯,禁刺,刺之令人惡瘍潰矢,死不治。一曰納炒乾淨鹽滿臍,上加厚姜一片蓋定,灸百壯,或以川椒代鹽亦妙。
主治陰證傷寒中風,不省人事,腹中虛冷傷憊,腸鳴泄瀉不止,水腫鼓脹,小兒乳痢不止,腹大風癇,角弓反張,脫肛。婦人血冷不受胎者,灸此永不脫胎。此穴在諸傢俱不言灸,只云禁針。銅人云:宜灸百壯。有徐伻者,卒中不省,得桃源簿為灸臍中百壯始蘇,更數月復不起。
鄭糾云:有一親卒中風,醫者為灸五百壯而赤,後年逾八十。向使徐伻灸至三五百壯,安知其不永年耶?故神闕之灸,須填細鹽,然後灸之,以多為良。若灸之三五百壯,不惟愈疾,亦且延年;若灸少,則時或暫愈,後恐復發,必難救矣。但夏月人神在臍,乃不宜灸。
千金云:納鹽臍中灸三壯,治淋病。又云:凡霍亂,納鹽臍中,灸二七壯,並治脹滿。
水分(一名分水,一名中守),在下脘下一寸,臍上一寸。當小腸下口,至是而泌別清濁,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腸,故曰水分。禁刺,灸五壯。甲乙經曰:刺一寸。孕婦不可灸。
主治水病腹堅,黃腫如鼓,沖胸不得息,繞臍痛,腸鳴泄瀉,小便不通,小兒陷囟。若水病脹滿堅硬不能食,灸之大良,日七壯,至四百壯止;但不可刺,刺而水盡即死。
神農經云:腹脹水腫,可灸十四壯至二十一壯。
千金云:治反胃吐食,灸二十壯。又治腹脹繞臍結痛堅,不能食,灸百壯。又霍亂轉筋入腹欲死,用四人持其手足,灸四五壯自不動,即勿持之,灸至十四壯。
太乙歌云:腹脹瀉此,兼三里、陰谷,利水消腫。
玉龍賦云:兼陰交、三里,治鼓脹。
百證賦云:兼陰陵,能去水腫盈臍。
席弘賦云:兼氣海,治水腫。
天星秘訣云:兼建里,治肚腹浮腫脹膨膨。
下脘,在建里下一寸,臍上二寸。當胃下口,小腸上口。足太陰任脈之會。刺八分,灸五壯。一曰二七壯至百壯。孕婦不可灸。
主治臍上厥氣堅痛,腹脹滿,寒穀不化,虛腫癖塊連臍,瘦弱少食,翻胃,小便赤。
靈光賦云:兼中脘,治腹堅。
百證賦云:兼陷谷,能平腹內腸鳴。
建里,在臍上三寸,中脘下一寸。刺五分,留十呼,灸五壯。一云宜針不宜灸,孕婦尤忌之。
主治腹脹身腫,心痛上氣,腸鳴嘔逆不食。
千金云:主霍亂腸鳴腹脹,可刺八分,瀉五吸,疾出針,日灸二七壯至百壯。
百證賦云:兼內關,掃盡胸中之苦悶。
天星秘訣云:兼水分,治肚腹腫脹。
中脘(一名太倉,一名胃脘,一名上紀),在上脘下一寸,臍上四寸,居岐骨與臍之中。胃之募也。
為腑之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所生,任脈之會。刺八分,灸七壯。一云二七壯至百壯。孕婦不可灸。
主治心下脹滿,傷飽食不化,五隔五噎,翻胃不食,心脾煩熱疼痛,積聚痰飲面黃,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溫瘧,霍亂吐瀉,寒熱不已,或因讀書得奔豚氣上攻,伏梁心下,寒癖結氣。凡脾冷不可忍,心下脹滿,飲食不進不化,氣結疼痛雷鳴者,皆宜灸之。此為腑會,故凡腑病者當治之。
千金云:虛勞吐血,嘔逆不下食,多飽多睡,百病,灸三百壯。又治脹滿水腫,氣聚寒冷,灸百壯,三報之。又治奔豚伏梁冷氣,刺八分,留七呼,瀉五吸,仍日灸二七至四百壯。又主五毒注不能食飲,灸至千壯。又治霍亂先腹痛,灸二七壯,不瘥,更二七壯。又治中惡,灸五十壯。
玉龍賦云:兼腕骨,療脾虛黃疸。又云:合上脘,治九種心疼。
百證賦云:主治積痢。
靈光賦云:兼下脘,治腹堅。
捷徑云:治食噎。
上脘,在巨闕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臍上五寸。足陽明手太陽任脈之會。刺八分,留七呼,灸五壯。千金云:日灸二七壯至百壯,三報之。孕婦不可灸。
主治心中煩熱,痛不可忍,腹中雷鳴,飲食不化,霍亂翻胃嘔吐,三焦多涎,奔豚伏梁,氣脹積聚,黃疸心風,驚悸嘔血,身熱汗不出。
神農經云:治心疼積塊嘔吐,可灸十四壯。
玉龍賦云:閤中脘,治九神之心疼。
太乙歌云:兼豐隆,刺治心疼嘔吐,傷寒吐蛔。
百證賦云:合神門,治發狂奔走。
捷徑云:治風癇熱病,蛔蟲心痛。
巨闕,在鳩尾下一寸。心之募也。刺六分,留七呼,灸七壯。一曰刺三分,灸七七壯。
主治上氣咳逆,胸滿氣短,九種心疼,冷痛引少腹,蛔痛,痰飲咳嗽,霍亂腹脹,恍惚發狂,黃疸,中隔不利,煩悶卒心痛,屍厥蠱毒,息賁嘔血,吐痢不止,牛癇。
千金云:治吐逆不下食,灸五十壯。上氣胸滿牽背徹痛,灸五十壯。若霍亂心痛先吐,灸二七壯,未愈,再二七壯。又治卒忤,灸百壯。
神農經云:治心腹積氣,可灸十四壯。又云:治小兒諸癇病,如口噦吐沫,可灸三壯,艾炷如小麥。
百證賦云:兼刺膻中,能除膈痛飲蓄難禁。
鳩尾(一名𩩲骬,一名尾翳),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人無蔽骨者,從岐骨際下行一寸。甲乙經曰:一寸半。膏之原也。禁刺灸。一云可刺三分,灸三壯。此穴大難下針,非甚妙高手,不可輕刺也。
主治心驚悸,神氣耗散,癲癇狂病。
席弘賦云:鳩尾能治五般癇,若下湧泉人不死。
中庭,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刺三分,灸五壯。
主治胸脅支滿,噎塞吐逆,食入還出,小兒吐乳。
膻中(一名元兒,一名上氣海),在玉堂下一寸六分,橫兩乳間陷中,仰臥取之。禁刺,灸七壯。刺之不幸,令人夭。甲乙經曰:刺三分。
主治一切上氣短氣,痰喘哮嗽,咳逆噎氣,隔食反胃,喉鳴氣喘,肺癰嘔吐涎沫膿血,婦人乳汁少。此氣之會也,凡上氣不下,及氣噎氣隔氣痛之類,均宜灸之。
神農經云:上氣喘咳,可灸七壯。
千金云:胸痹心痛,灸百壯。上氣咳逆,灸五十壯。
玉龍賦云:兼天突,醫喘嗽。
百證賦云:兼巨闕針之,能除膈痛蓄飲難禁。
一傳治傷寒風痰壅盛。
玉堂(一名玉英),在紫宮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刺三分,灸五壯。一云少灸。
主治胸膺滿痛,心煩咳逆,上氣喘急不得息,喉痹咽壅,水漿不入,嘔吐寒痰。
百證賦云:兼幽門,能治煩心嘔吐。
紫宮,在華蓋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刺三分,灸五壯。
主治胸脅支滿,膺痛,喉痹咽壅,水漿不入,咳逆上氣,吐血煩心。
華蓋,在璇璣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刺三分,灸五壯。
主治咳逆喘急,上氣哮嗽,喉痹,胸脅滿痛,水飲不下。
神農經云:治氣喘咳嗽,胸滿喘逆,不能言語,可灸七壯。
百證賦云:兼氣戶,治脅肋疼痛。
璇璣,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刺三分,灸五壯。
主治胸脅滿,咳逆上氣,喘不能言,喉痹咽腫,水飲不下。
玉龍賦云:兼氣海,治尫羸喘促。
席弘賦云:治胃中有積,兼三里功多。
百證賦云:兼神藏,治膈滿項強已試。
天突(一名玉戶),在結喉下三寸宛宛中。陰維任脈之會。刺五分,留三呼,灸三壯。甲乙經曰:低頭取之,刺入一寸。
主治上氣哮喘咳嗽,喉痹五噎,肺癰吐咯膿血,咽腫暴喑,身寒熱,咽乾舌下急,不得下食。
神農經云:治氣喘咳嗽,可灸七壯。
玉龍賦云:兼膻中,醫咳嗽。
靈光賦云:治喘痰。
百證賦云:兼肺俞,治咳嗽連聲。
千金云:治上氣氣悶,咽塞聲壞,灸五十壯。
廉泉(一名本池,一名舌本),在頷下結喉上中央舌本下,仰而取之。陰維任脈之會。按刺瘧篇所載曰:舌下兩脈者,廉泉也。氣府論曰:足少陰舌下各一。衛氣篇曰:足少陰之標,在背腧與舌下兩脈。然則廉泉非一穴,當是舌根下之左右泉脈,而且為足少陰之會也。刺三分,留三呼,灸三壯。
主治咳嗽喘息上氣,吐沫舌縱,舌下腫難言,舌根急縮不食,涎出口瘡。
百證賦云:兼中衝,堪攻舌下腫痛。
承漿(一名天池,一名懸漿),在頤前下唇稜下陷中。足陽明任脈之會。刺二分,留五呼,灸三壯。
主治偏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口噤不開,暴喑不能言,刺三分,徐徐引氣而出,及治任之為病,其苦內結,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一云療偏風口喎面腫,消渴飲水不休,口齒疳蝕生瘡,灸之亦佳,日可七壯,至七七壯止,即血脈宣通,其風應時立愈,艾炷不必大,但令當脈,即能愈疾。
千金云:小兒唇緊,灸三壯。又云:凡噦令人惋恨,灸七壯,炷如小麥。又十三鬼穴云:此名鬼市,治百邪癲狂,當在第八次下針。
百證賦云:瀉牙疼而即移。
通玄賦云:治頭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