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圖翼》~ 卷八 (4)
卷八 (4)
1. 督脈穴
督脈穴歌
督脈行背之中行,二十八穴始長強。腰俞、陽關入命門,懸樞、脊中、中樞長。筋縮、至陽歸靈臺,神道、身柱、陶道開。大椎、啞門連風府,腦戶、強間後頂排。百會、前頂通囟會,上星、神庭、素髎對。水溝、兌端在唇上,齦交上齒縫之內。
凡取脊間督脈諸穴,當於骨節突處取之,但驗於魚骨,為可知也。若取於節下,必不見效。
白話文:
督脈沿著脊椎骨後方循行,有二十八個穴位,從長強穴開始。
腰俞、陽關進入命門穴,懸樞、脊中、中樞 穴位長在背部。
筋縮、至陽歸於靈臺穴,神道、身柱、陶道 打開。
大椎、啞門連接風府穴,腦戶、強間 排在後頂。
百會、前頂通往囟會穴,上星、神庭、素髎 穴相對。
水溝、兌端在嘴脣上方,齦交 穴在門齒縫隙內。
長強(一名氣之陰郄,一名撅骨,靈樞謂之窮骨,亦名骨骶),在脊骶骨端,伏地取之。督脈之絡,別走任脈,足少陰所結。刺二分,留七呼,灸三壯。甲乙經曰:刺三分。一云日灸三十壯,至二百壯止。忌冷食房勞。
白話文:
長強穴(又名氣之下陰穴位,又名撅骨,靈樞經中稱為窮骨,又名骨骶)位於脊骨骶骨末端,趴在地上可取到這個穴位。督脈的支脈,從這裏分出通往任脈,是足少陰腎經經脈相交的地方。針刺長強穴,針尖插入兩分深,留針七呼的時間,灸三壯。甲乙經中記載:針刺三分深。另有一說,每天灸三十壯,連續灸到二百壯為止。針灸長強穴後,忌諱吃寒涼的食物、房事過度。
主治腰脊強急,不可俯仰,狂病,大小便難,腸風下血,五痔五淋,下部疳蝕,洞泄失精嘔血,小兒囟陷,驚癇瘛瘲,脫肛瀉血,此穴為五痔之本。一經驗治少年注夏羸瘦,灸此最效。
白話文:
這個穴位主要治療以下症狀:腰背僵硬,無法彎腰和抬頭,狂躁症,大小便困難,腹部脹氣、下血,五種痔瘡、五種淋病,生殖部位潰爛,腹瀉、失精、嘔血,小兒囟門凹陷,驚癇症、神經痛,脫肛出血。這個穴位是治療痔瘡的根本。據經驗,用灸法治療少年夏季倦怠、消瘦,效果最好。
千金翼云:治赤白下痢,灸窮骨頭百壯,多多惟佳。又下漏五痔,疳蠱食下部,刺三分,伏地取之,以大痛為度,灸亦良,日三十壯,至七日止,但不及針。又灸尾翠骨七壯,治脫肛神良,千金作龜尾,即窮骨也。
白話文:
《千金翼方》記載:
-
**治療赤白痢疾:**灸「窮骨頭」,灸越多越好,上百壯。
-
**治療下漏五痔、疳蠱侵蝕下部:**針刺「三分」,下針時俯臥朝下,以疼痛難忍為度。也可以灸治,每天灸 30 壯,共灸 7 天。但針灸效果不及針刺。
-
**治療脫肛:**灸「尾翠骨」7 壯,效果很好。《千金方》將「龜尾」寫作「尾翠」,「窮骨」就是「尾翠骨」。
玉龍賦云:兼承山,灸痔最妙。
席弘賦云:連大杼行針,治小腸氣痛。又云:小兒脫肛患多時,先灸百會後長強。
百證賦云:兼百會穴,專治脫肛。又云:刺長強與承山,善主腸風新下血。
靈光賦云:百會、龜尾治痢疾。
天星秘訣云:兼大敦,治小腸疝氣。
白話文:
【玉龍賦】提到:使用兼承山進行艾灸,對於治療痔瘡效果最佳。
【席弘賦】說明:從大杼穴進行針灸,可以治療小腸引起的疼痛。又進一步提到:對於小孩長期的脫肛問題,首先應灸百會穴,接著灸長強穴。
【百證賦】指出:百會穴可以兼治脫肛問題。又提到:刺長強穴和承山穴,對於腸風和新下血有很好的療效。
【靈光賦】提到:百會穴與龜尾穴可以治療痢疾。
【天星祕訣】說明:使用大敦穴,可以治療小腸疝氣。
腰俞(一名腰柱,一名背解,一名腰戶,一名髓空),在二十一椎節下間宛宛中。刺二分,留七呼,灸五壯。一曰刺五分,灸七七壯。
白話文:
腰俞穴(別名腰柱、背解、腰戶、髓空),位於第21節椎骨下方的凹陷處。
針灸方法:針刺深度為二分,留針時間為7次呼吸,灸5壯。
另一種說法:針刺深度為五分,灸77壯。
主治腰脊重痛,不得俯仰舉動,腰以下至足冷痹不仁,強急不能坐臥,灸隨年壯,溫瘧汗不出,婦人經閉溺赤,灸後忌房勞強力。
白話文:
主要治療腰脊背部的劇烈疼痛,無法彎腰、仰頭或舉止動作,從腰部以下到腳部感到寒冷麻痺沒有知覺,僵硬疼痛無法坐臥,根據患者的年齡和體質使用艾灸。對於發熱發冷但不出汗的病症,以及婦女的經閉或尿液發紅,使用艾灸後應避免房事或體力勞動。
千金云腰卒痛,去窮骨上一寸,灸七壯者,即此。
席弘賦云:兼環跳燒針,治冷風冷痹。
陽關,在十六椎節下間,伏而取之。(甲乙經無此穴。)刺五分,灸三壯。
主治膝痛不可屈伸,風痹不仁,筋攣不行。
白話文:
《千金方》說,如果腰部突然疼痛,可以在尾骨上方一寸的地方施灸七次。
《席弘賦》提到,同時在環跳穴使用燒針法,可以治療由寒風引起的冷痹症。
陽關穴位於第十六個椎節下方的凹陷處,要俯身才能找到。(《甲乙經》中沒有這個穴位。)針刺深度為五分,施灸三次。
主要治療膝部疼痛不能屈伸、風濕麻木、筋肉痙攣無法行動。
命門(一名屬累),在十四椎節下間,伏而取之。一云平臍,用線牽而取之。刺五分,灸三壯。一曰刺三分,灸二十七壯。若年二十以上者,灸恐絕子。
白話文:
命門(又稱屬累)位於第十四節椎骨下方。伏下取穴時,先找到腰部中間的肚臍,再沿一條線尋找命門。針刺深度為五分,灸法為三壯。另一種說法是針刺深度為三分,灸法為二十七壯。如果年齡超過二十歲,灸法可能導致絕育。
主治腎虛腰痛,赤白帶下,男子泄精耳鳴,手足冷痹攣疝,驚恐頭眩,頭痛如破,身熱如火,骨蒸汗不出,痎瘧瘛瘲,裡急腹痛。
白話文:
適用於:
- 腎氣虛弱引起的腰痛
- 女性白帶或血帶
- 男性遺精、耳鳴
- 手腳冰冷、麻木、抽筋、疝氣
- 精神緊張、頭暈
- 偏頭痛
- 身體發熱像火燒一樣
- 骨熱但不出汗
- 瘧疾、癘蟲病、癰疽
- 內急腹痛
千金云:腰痛不得動者,令病人正立,以竹杖拄地,度至臍,乃取杖度背脊,灸杖頭盡處,隨年壯良。丈夫痔漏下血,脫肛不食,長泄痢,婦人崩中去血,帶下淋濁赤白,皆灸之。此挾兩旁各一寸,橫三間寸灸之。
白話文:
《千金方》中說:腰痛劇烈,無法活動,讓患者站直,用竹杖撐地,測量竹杖的長度到肚臍,接著把竹杖測量背脊,在竹杖頂端的地方施灸,灸的次數依患者的年齡和體質而定。
如果是男性出現痔瘡出血、脫肛、不進食、持續腹瀉痢疾;或者是女性出現崩漏、出血、帶下白濁或赤白等情況,都可以用艾灸來治療。具體方法是:在患者的兩側各取一寸,橫向分為三等分,每個點施灸。
神農經云:治腰痛,可灸七壯。
玉龍賦云:治老人便多,兼腎俞著艾。
標幽賦云:兼肝俞,能使瞽士視秋毫之末。
一俗傳以此穴灸寒熱多效。
懸樞,在十三椎節下間,伏而取之。刺三分,灸三壯、五壯。
主治腰脊強不得屈伸,腹中積氣,上下疼痛,水穀不化,瀉痢不止。
脊中(一名神宗,一名脊俞),在十一椎節下間,俯而取之。刺五分,禁灸,灸則令人僂。
主治風癇癲邪,腹滿不食,五痔,積聚下痢。小兒痢下赤白,秋末脫肛,每廁則肛痛不可忍者,灸之亦無妨。
白話文:
《神農經》記載,治療腰痛可以用艾灸七壯。
《玉龍賦》提到,治療老年人便祕,可以灸腎俞穴。
《標幽賦》則說,同時灸肝俞穴,能使失明的人恢復視力,甚至能看見秋毫末端。
民間普遍認為灸此穴對寒熱病症都有效。
懸樞穴位於第十三椎骨下緣的凹陷處,俯身取穴。針刺深度三分,灸三至五壯。
主治腰脊僵硬、屈伸困難、腹中積氣、上下疼痛、消化不良、腹瀉不止等症狀。
脊中穴(又名神宗、脊俞穴)位於第十一椎骨下緣的凹陷處,俯身取穴。針刺深度五分,禁忌灸,灸則會導致駝背。
主治風癇、癲狂、腹脹不食、痔瘡、積聚、下痢等症狀。也可用於治療小兒腹瀉、肛門脫出、排便時肛門疼痛難忍等症狀。
中樞,在第十椎節下間,俯而取之。此穴諸書皆失之,惟氣府論督脈下王氏注中有此穴,及考之氣穴論曰,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者,其穴即此。刺五分,禁灸,灸之令人腰背傴僂。一傳云此穴能退熱進飲食,可灸三壯,常用常效,未見傴僂。
白話文:
中樞穴位位於第十個椎骨之下,彎下腰就可以取穴。歷代的中醫典籍裡都沒有記載這個穴位,只有《氣府論》中對督脈的注釋裡有提到。在《氣穴論》中說,背部和心臟相關,疼痛時可以治療天突和第十椎骨,這個穴位就是中樞。針灸的深度為五分,禁止使用艾灸。如果用艾灸可能會導致腰背彎曲。有一種說法認為,這個穴位可以退燒促進食慾,可以艾灸三壯。經常使用,效果顯著,並沒有出現腰背彎曲的情況。
筋縮,在九椎節下間,俯而取之。刺五分,灸三壯、五壯。
主治癲疾驚狂,脊強風癇,目上視。
百證賦云:兼水道,專治脊強。
至陽,在七椎節下間,俯而取之。刺五分,灸三壯。
白話文:
筋縮這個穴位位於第九個胸椎下方的凹陷處,當人向前彎腰時可以找到這個位置。針刺時深度為五分,艾灸時可以灸三壯或五壯。
這個穴位主要用來治療癲癇、精神失常、脊柱僵硬以及眼睛向上斜視的問題。
《百證賦》中提到,配合水道穴,特別用於治療脊柱僵硬。
至陽穴則位於第七個胸椎下方的凹陷處,當人向前彎腰時可以找到這個位置。針刺時深度為五分,艾灸時灸三壯。
主治腰脊強痛,胃中寒不食,少氣難言,胸脅支滿,羸瘦身黃,淫濼脛酸,四肢重痛,寒熱解㑊。一云灸三壯,治喘氣立已。
白話文:
本方用於治療腰背部疼痛僵硬,胃中寒冷不想吃東西,氣短難以說話,胸腔和肋部脹痛,身體瘦弱發黃,淫水過多導致小腿痠痛,四肢疼痛沉重,忽冷忽熱。另有說法認為,灸三壯,即可立刻治療喘氣。
神農經云:治寒熱脛酸,四肢重痛咳嗽,可灸三壯至七壯。
玉龍賦云:卻疸治神疲。
靈臺,在六椎節下間,俯而取之。刺三分,灸三壯。甲乙經無此穴,出氣府論注。
主治,今俗以灸氣喘不能臥及風冷久嗽,火到便愈。
神道,在五椎節下間,俯而取之。刺五分,留五呼,灸五壯。一曰可灸七七壯至百壯,禁針。
主治傷寒頭痛,寒熱往來,痎瘧,悲愁健忘驚悸。牙車急,張口不合,小兒風癇瘛瘲,可灸七壯。
百證賦云:兼心俞,治風癇常發自寧。
身柱,在三椎節下間,俯而取之。刺五分,留五呼,灸五壯。一曰灸七七壯。
主治腰脊痛,癲癇狂走,怒欲殺人,瘛瘲身熱,妄言見鬼,小兒驚癇。
神農經云:治咳嗽,可灸十四壯。
玉龍賦云:能蠲嗽,除膂痛。
百證賦云:兼本神穴,治癲疾妙。
乾坤生意云:同陶道、肺俞、膏肓,治虛損五勞七傷緊要法。
一傳治四時傷寒。
陶道,在大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督脈足太陽之會。刺五分,留五呼,灸五壯。一曰刺三分。
主治痎瘧寒熱灑淅,脊強煩滿,汗不出,頭重目瞑,瘛瘲,恍惚不樂。
乾坤生意云:兼身柱、肺俞、膏肓,治虛損五勞七傷。
百證賦云:兼中膂俞,治歲熱時行。
一傳此穴善退骨蒸之熱。
白話文:
《神農經》記載,治療寒熱、腿酸、四肢沉重疼痛、咳嗽,可以用艾灸三到七壯。
《玉龍賦》記載,此穴可以治療黃疸和神疲。
靈臺穴位於第六節椎骨下方,俯身取穴,刺入三分,灸三壯。甲乙經中並無此穴,出自《氣府論注》。
靈臺穴主治氣喘不能平躺、風寒久咳,灸火到便能痊癒。
神道穴位於第五節椎骨下方,俯身取穴,刺入五分,留針五個呼吸,灸五壯。亦可灸七七壯至百壯,禁針。
神道穴主治傷寒頭痛、寒熱往來、瘧疾、悲愁健忘、驚悸、牙關緊閉、張口困難、小兒風癇、瘛瘲,可以灸七壯。
《百證賦》記載,配合心俞穴可以治療風癇,尤其是在夜間發作的風癇。
身柱穴位於第三節椎骨下方,俯身取穴,刺入五分,留針五個呼吸,灸五壯。亦可灸七七壯。
身柱穴主治腰脊疼痛、癲癇、狂躁、怒欲殺人、瘛瘲、發熱、胡言亂語、幻覺、小兒驚癇。
《神農經》記載,治療咳嗽,可以灸十四壯。
《玉龍賦》記載,此穴可以緩解咳嗽,消除腰痛。
《百證賦》記載,配合本神穴,可以治療癲疾。
《乾坤生意》記載,配合陶道穴、肺俞穴、膏肓穴,可以治療虛損、五勞七傷,非常重要。
此穴還可以治療四時傷寒。
陶道穴位於大椎穴下方,俯身取穴,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交匯處,刺入五分,留針五個呼吸,灸五壯。亦可刺三分。
陶道穴主治瘧疾、寒熱、發熱伴有寒顫、腰背僵硬、胸悶、汗出不暢、頭重眼昏、瘛瘲、精神恍惚、心情不暢。
《乾坤生意》記載,配合身柱穴、肺俞穴、膏肓穴,可以治療虛損、五勞七傷。
《百證賦》記載,配合中膂俞穴,可以治療夏季流行的疾病。
傳說此穴善於退去骨蒸發熱。
大椎(一名百勞),在第一椎上陷者中。一曰平肩。手足三陽督脈之會。刺五分,留五呼,灸五壯。一云以年為壯。大椎為骨會,骨病者可灸之。
白話文:
大椎穴(又名百勞穴),在第一頸椎後方的凹陷處。又稱為平肩穴。屬於手足三陽經和督脈交匯之處。針灸深度五分,留針五口氣的時間,艾灸五壯。一說以年齡為艾灸壯數。大椎穴是骨頭交會之處,治療骨病時可以艾灸。
主治五勞七傷乏力,風勞食氣,痎瘧久不愈,肺脹脅滿,嘔吐上氣,背膊拘急,項頸強不得回顧。一云能瀉胸中之熱及諸熱氣。若灸寒熱之法,先大椎,次長強,以年為壯數。一云治身痛寒熱風氣痛。一云治衄血不止,灸二三十壯,斷根不發。
白話文:
此穴位用於治療以下疾病:
- 五勞七傷導致的身體虛弱無力
- 風勞和飲食過度引起的疾病
- 長期不愈的瘧疾
- 肺部脹滿、肋骨脹痛
- 嘔吐、氣往上沖
- 背部和肩膀僵硬,頸部疼痛無法轉頭
- 有人認為它還能清除胸中的熱氣和各種熱症
- 如果用於艾灸治療寒熱,先灸大椎穴,再灸長強穴,施灸壯數以患者年齡為基準
- 有人認為它還能治療身體疼痛、寒熱和風氣痛
- 有人認為它還可以治療鼻血不止,施灸二三十壯,便能根治不再復發
千金云:凡瘧有不可瘥者,從未發前灸大椎至發時滿百壯,無不瘥。又云:諸煩熱時氣溫病,灸大椎百壯,刺三分瀉之。又治氣短不語,灸隨年壯。又治頸癭,灸百壯,及大椎兩邊相去各一寸半少垂下,各三十壯。
白話文:
千金方記載:
-
治療瘧疾:
-
未發作前,在「大椎」穴灸 100 次,發作時則可痊癒。
-
治療各種發燒疾病:
-
在「大椎」穴灸 100 次,並刺血放出,深度約三分。
-
治療氣促不說話:
-
根據年齡灸「隨年」穴對應的壯數。
-
治療頸部腫瘤:
-
在「大椎」穴灸 100 次,在「大椎」兩旁各 1.5 寸處,稍向下,各灸 30 次。
玉龍賦云:百勞止虛汗。
神農經云:治小兒急慢驚風。
竇太師治諸虛寒熱灸此。
捷徑云:治熱不至肩。
時傳以此治百病。
白話文:
玉龍賦說:可以治療虛汗。
神農本草經說:可以用來治療小兒急慢驚風。
竇太師用來治療各種虛寒和發熱,並在此處施灸。
捷徑書上說:可以治療熱症,但不至於到達肩膀。
流傳至今,用這個方法來治療各種疾病。
啞門(一名喑門,一名舌厭,一名舌橫),在項後入髮際五分宛宛中,仰頭取之。督脈陽維之會,入系舌本。刺二分,不可深,禁灸,灸之令人啞。
白話文:
啞穴(又稱喑門、舌厭、舌橫)位於後頸髮際往上五分凹陷處,仰頭取穴。它是督脈和陽維脈會合處,連接舌根。
針刺深度為二分,不可刺得太深。禁止灸法,灸之會導致失聲。
主治頸項強急不語,諸陽熱盛,衄血不止,脊強反折,瘛瘲癲疾,頭風疼痛汗不出,寒熱風痙,中風屍厥,暴死不省人事。
百證賦云:兼關衝,治舌緩不語為緊要。
白話文:
主治頸部僵硬疼痛,說不出話來;陽氣過盛,鼻血不止;脊椎僵直後仰,無法彎曲;癲癇病;頭部風寒導致的疼痛,不出汗;寒熱交替,風引發抽搐;中風昏迷,突然死亡失去意識。
風府(一名舌本),在項上入髮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其肉立下。督脈陽維之會。熱論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刺三分,留三呼,禁灸,灸則令人喑。
白話文:
風府穴(另一個名稱是舌本穴),位於後脖子的髮際線往上大約一寸的位置,在肌腱的內側凹陷處。說話時,它的肌肉會突起;說話停止時,肌肉會平復。風府穴是督脈和陽維脈交會的穴位。
《熱論》中提到:巨陽經絡屬於所有陽經的總稱,這條經絡與風府穴相連。針刺風府穴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為三口呼吸的時間。禁止灸灼,否則會導致失聲。
主治中風舌緩,暴喑不語,振寒汗出,身重,偏風半身不遂,傷風頭痛項急,不得回顧,目眩反視,鼻衄咽痛,狂走悲恐驚悸欲自殺。一云主瀉胸中之熱,與大杼、缺盆、中府同。
白話文:
主要治療中風導致舌頭不利索,突然失聲不說話,發抖出冷汗,身體沉重,半身不遂,風寒頭痛、脖子僵硬,無法轉身回頭,眼睛眩暈、視線反轉,鼻子出血、咽喉疼痛,狂奔、悲傷恐懼驚慌,想要自殺。另一說法是,本穴還可以瀉掉胸中的熱氣,配合大杼、缺盆和中府穴使用。
席弘賦云:風府、風池尋得到,傷寒百病一時消。又云:陽明二日尋風府。又云:從來風府最難尋,須用功夫度淺深,倘若膀胱氣未散,更宜三里穴中尋。
白話文:
席弘賦這樣說:找到風府和風池穴,傷寒百病一下子就能消退。又說:發燒第二天,到風府穴尋找。還說:從來風府穴最難找,需要花費一番功夫,把握好深度。如果膀胱氣還沒消散,最好再去三里穴尋找。
通玄賦云:風傷項急求風府。
一傳治感冒風寒,嘔吐不止。
千金云:邪病臥冥冥不自知,風府主之。又十三鬼穴云:此名鬼枕,治百邪癲狂,當在第六次下針。
白話文:
通玄賦說:風邪侵襲導致頸部僵硬,應當求治於風府穴。
傳說治療感冒風寒,若呕吐不停,可以針刺風府穴。
千金要方提到:若是邪氣入侵,病人昏迷不省人事,可用風府穴來治療。另外,在十三鬼穴中記載:此穴又名鬼枕,用於治療各種邪氣引起的癲狂病症,位於第六節椎骨下針刺之。
腦戶(一名匝風,一名會額,一名合顱),在枕骨上,強間後一寸五分。一曰在髮際上二寸。督脈足太陽之會。禁刺灸,刺中腦戶,入腦立死,亦不可灸,令人喑。
白話文:
腦戶(又名匝風、會額、合顱),位於枕骨上,距離髮際線後一寸五分。也有人說位於髮際上面二寸。它是督脈和足太陽經絡的交匯點。禁止針灸,如果刺中腦戶,針會進入腦內,會立刻死亡。也不能灸,否則會導致失聲。
強間(一名大羽),在後頂後一寸五分。刺二分,灸五壯。一曰禁灸。
主治頭痛項強,目眩腦旋,煩心嘔吐涎沫,狂走。
百證賦云:兼豐隆,治頭痛難禁。
後頂(一各交沖),在百會後一寸五分,枕骨上。刺二分,灸五壯。
主治頸項強急,額顱上痛,偏頭痛,惡風目眩不明。
白話文:
强间穴,又名大羽穴,位于后顶穴后方一寸五分处。针刺深度二分,灸灸五壮。也有人说禁灸。
主要治疗头痛项强、目眩脑旋、烦心呕吐涎沫、狂躁等症状。
《百证赋》中提到,强间穴配合丰隆穴可以治疗剧烈难忍的头痛。
后顶穴,又名交冲穴,位于百会穴后方一寸五分处,枕骨上方。针刺深度二分,灸灸五壮。
主要治疗颈项强急、额颅上痛、偏头痛、恶风目眩不明等症状。
百會(一名三陽五會,一名巔上,一名天滿),在前頂後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心,容豆許,直兩耳尖,上對是穴。督脈足太陽之會,手足少陽足厥陰俱會於此。刺二分,灸五壯。甲乙經曰:刺三分,灸三壯。一曰灸頭頂,不得過七七壯。
白話文:
百會穴(又稱三陽五會、巔上、天滿),位於前額頂後一寸五分,正中央旋毛的中間,大小約可容下一顆豆子,與兩耳尖成直線,對應的穴位位於上方的督脈上。這是督脈、足太陽經、手少陽經、足厥陰經會合的穴位。
針刺深度為二分,艾灸壯數為五壯。根據《甲乙經》的記載,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壯數為三壯。另外一種說法認為,頭頂艾灸不可超過七七壯(即四百九壯)。
主治頭風頭痛,耳聾鼻塞鼻衄,中風言語蹇滯,口噤不開,或多悲哭,偏風半身不遂,風癇卒厥,角弓反張,吐沫心神恍惚,驚悸健忘,痎瘧,女人血風,胎前產後風疾,小兒風癇驚風,脫肛久不瘥。一曰百病皆治。宜刺此二分,得氣即瀉。若灸至百壯,停三五日後,繞四畔用三稜針出血,以井花水淋之,令氣宣通;否則恐火氣上壅,令人目暗。一曰治悲笑欲死,四肢冷風欲絕,身口溫,可針人中三分,灸百會三壯即蘇。
白話文:
主治病症:
- 頭痛頭痛
- 耳聾、鼻塞、流鼻血
- 中風導致言語不清、口不能開
- 過度悲傷哭泣
- 半身不遂
- 風癇、突然昏厥
- 身體僵硬如弓,口吐白沫,心神恍惚
- 易受驚嚇、健忘
- 瘧疾
- 女性血氣上衝
- 孕前產後風寒引起的疾病
- 小兒風癇、驚風
- 脫肛久治不愈
有人說,這種療法可以治療所有疾病。
針灸方法:
- 選擇人中穴位,刺入二分深
- 感覺到氣流後,立即放血
- 如果艾灸,灸至百次
- 灸後停艾三天,在穴位周圍用三稜針出血
- 用井水或花露水沖洗,使氣血流通
- 否則,火氣會上衝,導致眼睛發暗
有人說,針對悲傷過度、瀕臨死亡、四肢冷、身體虛弱的患者,可以針灸人中穴位三分深,灸百會穴三壯,即可甦醒。
史記載扁鵲治虢太子屍厥,針取三陽五會而蘇。
神農經云:治頭風,可灸三壯。小兒脫肛,可灸三壯至五壯,艾炷如小麥。
玉龍賦云:兼囟會,治卒暴中風。
靈光賦云:兼龜尾,治痢疾。
席弘賦云:小兒脫肛患多時,先灸百會後尾骶。又云:兼太衝、照海、陰交,治咽喉疾。
前頂,在囟會後一寸五分骨陷中。一云在百會前一寸。刺二分,灸五壯。一曰灸七七壯。
主治頭風目眩,面赤腫,小兒驚癇瘛瘲,鼻多清涕,頸項腫痛。
神農經云:治小兒急慢驚風,可灸三壯,艾炷如小麥。
百證賦云:兼水溝,治面腫虛浮。
白話文:
歷史記載扁鵲醫治虢國太子屍厥症,用針刺三陽五會穴位而使太子蘇醒。
《神農經》記載:治療頭風,可以灸三壯。小兒脫肛,可以灸三壯至五壯,艾炷的大小像小麥粒。
《玉龍賦》記載:灸囟會穴,可以治療突然發作的中風。
《靈光賦》記載:灸龜尾穴,可以治療痢疾。
《席弘賦》記載:小兒脫肛患病已久,先灸百會穴後再灸尾骶穴。又記載:灸太衝穴、照海穴、陰交穴,可以治療咽喉疾病。
前頂穴,位於囟會穴後一寸五分處的骨陷中。也有記載說位於百會穴前一寸處。針刺深度為二分,灸五壯。也有人說灸七七壯。
主要治療頭風、目眩、面部紅腫、小兒驚癇瘛瘲、鼻涕過多、頸項腫痛。
《神農經》記載:治療小兒急慢驚風,可以灸三壯,艾炷大小像小麥粒。
《百證賦》記載:灸水溝穴,可以治療面部腫脹虛浮。
囟會,在上星後一寸陷中。刺二分,灸五壯。一曰灸二七至七七壯。小兒八歲以前禁針,蓋其囟門未合,刺之不幸,令人夭。
白話文:
囟會穴位於上星穴後一寸的凹陷處。刺入二分,灸五壯。也有一種說法則灸二十七至七十七壯。小兒八歲以下禁止針灸,因為他們的囟門還沒有閉合,針灸不慎會導致夭亡。
主治腦虛冷痛,頭風腫痛,項痛,飲酒過多,頭皮腫,風癇清涕。一云治目眩面腫,鼻塞不聞香臭,驚癇戴目,昏不識人,可灸二七壯至七七壯。初灸即不痛,病去即痛,痛即罷灸。若是鼻塞,灸至四日漸退,七日頓愈。針入二分,留三呼,得氣即瀉。頭風生白屑多睡,針之彌佳,針訖以末鹽生麻油相和,揩髮根下,即頭風永除。
白話文:
主治:
- 腦部虛寒疼痛
- 頭痛、頭部腫痛
- 頸部疼痛
- 飲酒過度
- 頭皮腫脹
- 風癇(癲癇),流清涕
另有記載,本療法可治療:
- 頭暈、面部腫脹
- 鼻塞,無法聞到香味或臭味
- 驚癇,眼睛上吊
- 昏迷,神志不清
灸法:
可灸 27 至 77 壯。首次灸時,可能不會有疼痛感;病情好轉時,會開始出現疼痛感;疼痛感出現時,停止灸療。如果是鼻塞,灸療 4 日後症狀逐漸緩解,7 日後完全康復。
針灸法:
針刺深度為 2 分,留針 3 次呼吸,得氣後即行瀉法。如果是頭風伴有白色屑狀物、易入睡,針灸效果更佳。針灸後,使用鹽和生芝麻油混合物塗抹髮根,即可永久消除頭風。
神農經云:治頭風疼痛,可灸三壯。小兒急慢驚風,灸三壯,炷如小麥。
千金云:邪病鬼癲,囟上主之,一名鬼門。
玉龍賦云:兼百會,治卒暴中風。
百證賦云:連玉枕,療頭風。
白話文:
神農經說:治療頭痛,可以使用艾灸三次。小兒不管是急性的還是慢性的驚風,也艾灸三次,艾炷的大小像小麥粒。
千金方提到:如果是邪氣引起的癲狂疾病,可以在囟門位置施灸,這個位置又叫做鬼門。
玉龍賦說:同時灸百會穴,可以治療突然發生的中風。
百證賦提到:配合玉枕穴一起灸,可以治療頭痛。
上星(一名神堂),在鼻直上入髮際一寸陷者中,可容豆。刺三分,留六呼,灸五壯。一云宜三稜針出血,以瀉諸陽熱氣。
白話文:
上星穴(又名神堂穴),位於鼻樑上緣,髮際線往上一寸的位置,是一個可以容納一粒豆子的凹陷處。針刺此穴深度為三分,留針六呼,再灸五壯。還有一種說法是用三稜針刺出血,以瀉出體內的陽熱之氣。
主治頭風頭痛,頭皮腫,面虛惡寒,痎瘧寒熱汗不出,鼻血臭涕,鼻塞不聞香臭,目眩睛痛,不能遠視。以細三稜針刺之,即宣泄諸陽熱氣,無令上衝頭目。
白話文:
主治:
- 頭痛、頭皮腫脹
- 面色蒼白、怕冷
- 間歇性發作的寒熱、出汗困難
- 鼻出血、鼻涕發臭
- 鼻塞聞不到香臭
- 頭暈眼痛,無法看遠
治療方法:
使用細小的三角形針刺,以疏通陽經的熱氣,避免熱氣衝上頭部和眼睛造成不適。
千金云:鼻中息肉,灸二百壯。又云:兼大椎,灸瘧,至發時令滿百壯,炷如黍米。又治鬼魅,灸百壯。又十三鬼穴,此名鬼堂,主百邪癲狂,當在第十次下針。
玉龍賦云:治頭風鼻淵。
白話文:
《千金要方》記載:
- 鼻中息肉,灸兩百壯。
- 同時灸大椎穴,治療瘧疾,等到發作時灸到足一百壯,艾炷像小米粒大小。
- 還可以治療鬼魅,灸一百壯。
- 還有十三個鬼穴,稱為鬼堂,主治各種邪氣引發的癲狂,需要在第十次針灸時使用。
神庭,直鼻上入髮際五分,發高者髮際是穴,發低者加二三分。督脈足太陽陽明之會。灸三壯,禁刺,刺之令人癲狂目失明。一曰灸七壯至三七壯止。
白話文:
神庭穴位於鼻樑正上方,朝著前額發際線量 5 分的部位。發際線高的人,以發際線為穴位;發際線低的人,向上額加 2-3 分就是穴位。神庭穴屬於督脈,以及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的交會穴。
針灸神庭穴,可以艾灸 3 壯,但禁止針刺。針刺神庭穴可能導致癲狂、失明。另有一說,可以艾灸 7 狀至 37 壯不等。
主治發狂登高妄走,風癇癲疾,角弓反張,目上視不識人,頭風鼻淵,流涕不止,頭痛目淚,煩滿喘喝,驚悸不得安寢。
白話文:
主治:
- 精神錯亂,表現為發狂和攀爬高處胡亂走動。
- 癲癇發作,身體抽搐,四肢僵硬。
- 頭部疼痛,鼻子流涕不止。
- 頭痛,眼睛流淚。
- 心煩意亂,呼吸急促,無法安睡。
- 突然受到驚嚇,無法入睡。
玉龍賦云:專理頭風。
素髎(一名面王),在鼻端準頭。刺一分,禁灸。
主治鼻中瘜肉不消,喘息不利,多涕,喎僻衄血。一曰治酒酢風,用三稜針出血。
白話文:
玉龍賦說:專門治療頭風。
素髎穴(又名面王穴),位於鼻子末端的準頭上。針刺深度為一分,禁止使用灸法。
主要治療鼻內瘜肉不消、呼吸不順、多鼻涕、面部偏斜和鼻出血。另外也可以治療酒渣鼻,使用三棱針放血。
水溝(一名人中),在鼻下人中陷中。督脈手足陽明之會。刺三分,留六呼,得氣即瀉,灸三壯至七壯,炷如小麥,然灸不及針。
白話文:
水溝穴(又稱人中穴),位於鼻下的人中凹陷處。它是督脈、手足陽明經的交會穴。
針灸時刺入三分深,留針六次呼吸的時間,得氣後立刻出針。施灸時灸三到七壯,灸炷的大小如小麥,但灸火的作用不及針灸。
主治中風口噤,牙關不開,卒中惡邪鬼擊,不省人事,癲癇卒倒,消渴多飲,水氣遍身浮腫,瘟疫,口眼喎僻,俱宜刺之。若風水面腫,針此一穴出水盡,即頓愈。一雲水氣腫病,但宜針此三分,徐徐出之,以泄水氣,若針他穴,水盡則死。
白話文:
此穴位主要治療中風導致的口不能言,牙關緊咬;突然遭邪氣或鬼祟侵襲導致昏迷不醒;癲癇發作突然倒地;消渴症導致口渴多飲;水氣遍佈全身浮腫;瘟疫;口眼歪斜。
如果出現風水面腫的情況,針刺此穴位,水液就會流出,腫脹會立刻消退。一種說法認為,對於水氣腫脹的疾病,只適合針刺此穴位三分深,讓水液緩緩流出,以排出水氣。如果針刺其他穴位,水液全部流出,患者就會死亡。
神農經云:治小兒急慢驚風,可灸三壯,炷如小麥。
玉龍賦云:兼曲池穴,治痿僕。又云:兼委中穴,治腰脊閃痛。又云:合大陵頻瀉之,全除口氣。
席弘賦云:人中治癲功最高,十三鬼穴不須饒。
千金云:此穴為鬼市,治百邪癲狂,此當在第一次下針。凡人中惡,先掐鼻下是也。鬼擊卒死者,須即灸之。
百證賦云:兼前頂,治面腫虛浮。
靈光賦云:水溝兼間使,治邪癲。
白話文:
神農經說,治療小兒急慢驚風,可以用艾灸,灸三壯,艾炷大小如小麥。
玉龍賦說,配合曲池穴,可以治療痿僕。又說,配合委中穴,可以治療腰脊閃痛。又說,配合大陵穴頻頻瀉之,可以徹底去除口氣。
席弘賦說,人中穴治療癲癇效果最好,十三鬼穴也不用留情。
千金方說,人中穴是鬼市,治療百邪癲狂,第一次下針就應該灸這個穴位。凡是人中穴出現問題,先掐鼻下。鬼擊卒死者,必須馬上灸之。
百證賦說,配合前頂穴,可以治療面部腫脹虛浮。
靈光賦說,水溝穴配合間使穴,可以治療邪癲。
兌端,在上唇端。甲乙經曰:手陽明脈氣所發。刺二分,留六呼,灸三壯,炷如大麥。
白話文:
兌端穴,位於上脣中央。
甲乙經記載:手陽明經脈的氣血在此匯集發出。
針刺深度二分,留針六次呼吸的時間,灸三壯,艾炷的大小如大麥粒。
主治癲癇吐沫,齒齦痛,消渴衄血,口噤,口瘡臭穢不可近。
百證賦云:小便赤澀,兌端獨瀉太陽經。
齦交(齦音銀,齒根肉),在唇內上齒縫中。任督二經之會。刺三分,逆刺之,灸三壯。
白話文:
主治癲癇病發作時吐沫,牙齦疼痛,糖尿病引起的出血,口部緊閉,口腔潰爛且氣味難聞不能接近。
百證賦說:小便色赤且排尿困難,刺激兌端穴可以專門疏通太陽經。
齦交穴位於上唇內部上牙齒間的牙齦部位,是任脈和督脈的交汇處。針刺時深度為三分,反向針刺,艾灸時灸三壯。
主治面赤心煩痛,鼻生瘜肉不消,頭額中痛,頸項強,目淚多眵赤痛,牙疳腫痛。小兒面瘡,久癬不除,點烙亦佳。
百證賦云:專治鼻痔。
白話文:
適用於以下症狀:
- **面赤心煩痛:**臉部發紅、心煩、疼痛。
- **鼻生瘜肉不消:**鼻腔長出息肉,久治不消。
- **頭額中痛:**前額中央疼痛。
- **頸項強:**脖子僵硬疼痛。
- **目淚多眵赤痛:**眼睛流淚、發紅、疼痛。
- **牙疳腫痛:**牙齦腫脹疼痛。
- **小兒面瘡:**兒童臉部潰爛。
- **久癬不除:**皮膚癬長時間不消,久治無效。
也可作為點痣或燒灼術的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