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圖翼》~ 卷二 (13)
卷二 (13)
1. 推原南北政說
愚按南北政之義,諸說皆以甲己屬土,為五行之尊,故曰南政,似屬牽強。夫干支相合而成花甲,十干之中,復各有所統十干。如六甲幹頭,必起甲子,至戊末而六十花甲盡;及至六己,復起甲子,至癸末而六十花甲盡。故甲己年必起於甲子月,甲己日必起於甲子時。此甲己二干,所以為十干之首,故象君而為南政,其餘則北面象臣而為北政,人之血脈,故亦應之。即奇門諸家,亦獨以甲己為符頭。
此花甲自然之理,固不待土為五行之尊而分南北也。晰理者以謂然否?
九宮八風篇曰: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葉蟄之宮四十六日。立春居天留,春分居倉門,逐節挨宮各居四十六日,惟巽乾兩宮止四十五日,至乾而復反於坎。如是無已,終而復始。
白話文:
推原南北政說
我認為關於南北政的說法,都認為甲己屬土,是五行之首,所以稱之為南政,這似乎有點牽強。天干地支互相配合形成六十甲子,十天干中,每個天干又各自統領十個天干。例如,從六甲開始,必定從甲子開始算起,到戊末結束,正好六十甲子;到了六己,又從甲子開始,到癸末結束,也正好六十甲子。所以甲己年必定從甲子月開始,甲己日必定從甲子時開始。因此甲己二干是十天干之首,所以代表君主,稱為南政;其餘天干則位於北方,如同臣子,稱為北政,人體的經絡血脈也遵循這樣的規律。奇門遁甲的各家學說,也獨取甲己為符頭。
六十甲子的運行規律,本是自然之理,並不需要以土為五行之尊來區分南北。明白這個道理的人,認為我的看法對嗎?
《九宮八風篇》說:太一之氣每年冬至時,位於葉蟄宮四十六日。立春時位於天留宮,春分時位於倉門宮,依次按照節氣順序在各宮停留四十六日,只有巽宮和乾宮只停留四十五日,到乾宮後又回到坎宮,如此循環往復,周而復始。
2. 九宮星野說
此即洛書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也。此數上中下三層,橫皆十五;左中右三層,縱皆十五;巽中乾,坤中艮,四隅皆十五。故奇門家曰:縱橫十五在其中也。
天元紀大論曰: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此星曜之所以有象也。而六元正紀大論中,凡不及之年,則有所向災宮,五行九星,咸有分野,不可不察。如少羽歲云災一宮者,以少羽屬辛,為水之不及,而一乃正北坎位,天蓬水星司也。少角歲災三宮者,以少角屬丁,為木之不及,而三乃正東震位,天衝木星司也。
少宮歲災五宮者,以少宮屬己,為土之不及,而五乃中宮,天禽土星司也。少商歲災七宮者,以少商屬乙,為金之不及,而七乃正西兌位,天柱金星司也。少徵歲災九宮者,以少徵屬癸,為火之不及,而九乃正南離位,天英火星司也。此皆以五運不及之方,故災及之。若甲丙戊庚壬年,乃為歲運太過之年,則無災宮矣。
然經文止言五正之宮,而不詳言九宮者,乃概舉五方為言也。使能再兼五行不盡之意而推廣之,則四隅之外,及五太之年,豈無所傷,亦可意會而通矣。
按天元玉冊九星注曰:天蓬一,水正之宮也。天芮二,土神之應宮也。天衡三,木正之宮也。天輔四,木神之應宮也。天禽五,土正之宮也。天心六,金神之應宮也。天柱七,金正之宮也。天任八,土神之應宮也。天英九,火正之宮也。九星有位,以應九州之分野,即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禹貢九州之次也。
假如亥年,太陽寒水原在天之右間,太陰濕土原在地之右間,至子年則太陽降而入地,為地之左間,太陰升而上天,為天之左間。醜寅以後,循序皆然。此客氣之一定者,舉此子年為例,其他年司天在泉遷正退位之序,可類推矣。
白話文:
九宮星野說
這是洛書的數字排列:戴九履一,左邊是三,右邊是七,二和四為肩,六和八為足,五位於中央。這九個數字上下三層,橫向加起來都是十五;左右三層,縱向加起來都是十五;巽宮在乾宮之中,坤宮在艮宮之中,四個角落加起來也都是十五。所以奇門遁甲的學說說:縱橫十五都在其中。
《天元紀大論》說:九星明亮懸掛,七曜運行循環。這就是星曜具有象徵意義的原因。而《六元正紀大論》中,凡是不及之年,就會有災難的宮位,五行九星,都各有其分野,不可不察。例如少羽年災星在第一宮,是因為少羽屬辛,為水之不及,而一乃正北坎位,由天蓬水星掌管。少角年災星在第三宮,是因為少角屬丁,為木之不及,而三乃正東震位,由天衝木星掌管。
少宮年災星在第五宮,是因為少宮屬己,為土之不及,而五乃中宮,由天禽土星掌管。少商年災星在第七宮,是因為少商屬乙,為金之不及,而七乃正西兌位,由天柱金星掌管。少徵年災星在第九宮,是因為少徵屬癸,為火之不及,而九乃正南離位,由天英火星掌管。這些都是因為五運不及的方位,所以災難才會降臨。如果遇到甲丙戊庚壬年,是歲運太過的年份,則沒有災宮。
但是經文中只提到五個正宮,而沒有詳述九宮,這是概括地以五方來說明。如果能夠進一步結合五行不盡之意來推廣,那麼四隅之外,以及五太之年,豈不是也會有災禍?這可以靠理解來推斷。
根據《天元玉冊九星注》記載:天蓬為一,是水之正宮;天芮為二,是土神所應的宮位;天衡為三,是木之正宮;天輔為四,是木神所應的宮位;天禽為五,是土之正宮;天心為六,是金神所應的宮位;天柱為七,是金之正宮;天任為八,是土神所應的宮位;天英為九,是火之正宮。九星各有其位,以應九州的分野,就是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這是禹貢九州的次序。
例如亥年,太陽寒水原本在天之右邊,太陰濕土原本在地之右邊,到了子年,太陽下降進入地中,在地之左邊;太陰上升到天上,在天之左邊。丑寅年以後,依次類推。這是客氣運行一定規律的例子,以子年為例,其他年份司天在泉遷移、正退位的次序,都可以類推。
3. 唐會要九宮九星
天蓬(太乙,坎水白。)天芮(攝提,坤土黑。)天衝(軒轅,震木碧。)天輔(招搖,巽木綠。)天禽(天符,中土黃。)天心(青龍,乾金白。)天柱(咸池,兌金赤。)天任(太陰,艮土白。)天英(天乙,離火紫。)
五星之在天地,名號各有不同。木星在天曰天衝,在地曰地蒼。火星在天曰天英,在地曰地彤。土星在大曰天芮,在地曰地阜。金星在天曰天柱,在地曰地晶。水星在天曰天蓬,在地曰地玄。以分主東南西北中,而土則寄位西南也。
白話文:
九宮九星的星名,各有不同的稱呼。例如:天蓬星(太乙星,屬坎卦,水性,顏色白色);天芮星(攝提星,屬坤卦,土性,顏色黑色);天衝星(軒轅星,屬震卦,木性,顏色青碧色);天輔星(招搖星,屬巽卦,木性,顏色綠色);天禽星(天符星,屬中宮,土性,顏色黃色);天心星(青龍星,屬乾卦,金性,顏色白色);天柱星(咸池星,屬兌卦,金性,顏色紅色);天任星(太陰星,屬艮卦,土性,顏色白色);天英星(天乙星,屬離卦,火性,顏色紫色)。
五星在天上和地上的名稱有所不同。例如:木星在天上的名稱是天衝星,在地上的名稱是地蒼星;火星在天上的名稱是天英星,在地上的名稱是地彤星;土星在天上的名稱是天芮星,在地上的名稱是地阜星;金星在天上的名稱是天柱星,在地上的名稱是地晶星;水星在天上的名稱是天蓬星,在地上的名稱是地玄星。它們分別主宰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而土星則位於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