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圖翼》~ 卷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

1. 足少陽膽經穴

膽經穴歌

足少陽經瞳子髎,四十三穴行迢迢。聽會、客主、頷厭集,懸顱、懸釐、曲鬢翹。率谷、天衝、浮白次,竅陰、完骨、本神至。陽白、臨泣開目窗,正營、承靈、腦空是。風池、肩井、淵腋長,輒筋、日月、京門鄉。帶脈、五樞、維道續,居髎、環跳下中瀆。陽關、陽陵復陽交,外丘、光明、陽輔高。懸鐘、丘墟、足臨泣,地五、俠谿、竅陰畢。

白話文:

太陽經的足少陽經上的瞳子髎,有四十三個穴位分佈在廣闊的區域。

聽會穴、客主穴、頷厭穴這三個穴位聚集在一起。懸顱穴、懸釐穴、曲鬢穴高高隆起。

率谷穴、天衝穴、浮白穴依次排列。竅陰穴、完骨穴、本神穴靠近這裡。

陽白穴、臨泣穴打開了一扇窗,正營穴、承靈穴、腦空穴就在附近。

風池穴、肩井穴、淵腋穴距離較長。輒筋穴、日月穴、京門穴相鄰。

帶脈穴、五樞穴、維道穴相連。居髎穴、環跳穴在中瀆穴下方。

陽關穴、陽陵穴相接,外丘穴、光明穴、陽輔穴較高。

懸鐘穴、丘墟穴、足臨泣穴排列整齊。地五穴、俠谿穴、竅陰穴結束了這一段經絡。

瞳子髎(一名太陽,一名前關),在目外去眥五分。手太陽手足少陽三脈之會。刺三分,灸三壯。

主治頭痛目癢,外眥赤痛,翳膜青盲,遠視䀮䀮,淚出多眵。

一云兼少澤,能治婦人乳腫。

聽會(一名聽河,一名後關),在耳前陷中,客主人下一寸動脈宛宛中,去耳珠下開口有空,側臥張口取之。刺四分,灸三壯。

白話文:

聽會穴(別名:聽河穴、後關穴)

位置:位於耳朵前方凹陷處,與耳垂下方的動脈相連,動脈旁有一小孔,側臥張口時可找到。

取穴方法:從耳珠下方測量一寸,沿著動脈尋找凹陷小孔。

針灸方法:針刺深度四分,灸三壯。

主治耳聾耳鳴,牙車脫臼齒痛,中風瘛瘲喎斜。

玉龍賦云:治耳聾腮腫。

席弘賦云:耳聾針聽會,更瀉迎香功如神。又云:兼金門,治傷寒兩耳聾。

百證賦云:兼翳風,治耳聾氣閉。

客主人(一名上關),在耳前起骨上廉,開口有空,側臥張口取之。手足少陽足陽明三脈之會。本輸篇曰刺之則呿不能欠者,即此穴。刺一分,留七呼,灸三壯。甲乙經曰:刺太深令人耳無聞。一曰禁刺。一曰刺上關不得深,下關不得久。

白話文:

上關穴位於耳朵前方突出的骨頭上緣,張口時會有一個空隙,側臥張口取穴。它是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三條經脈交匯的穴位。

《本輸篇》說:刺此穴會導致張嘴不能閉合。刺入深度為一分,留針七次呼吸,灸三壯。

《甲乙經》說:刺得太深會導致耳聾。

還有一種說法是禁止刺此穴。另一種說法是刺上關穴不能刺得太深,刺下關穴不能留針太久。

主治口眼偏斜,耳聾耳鳴聤耳,目眩齒痛,瘛瘲,口噤不能嚼物。

頷厭,在耳前曲角顳顬上廉。(即腦空之上。)手足少陽足陽明之會。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氣府論注曰:刺深令人耳無所聞。

白話文:

頷厭穴,位於耳朵前面彎曲的顳顬骨上緣(也就是頭骨的空隙上方)。它是手少陽三焦經和足陽明胃經的交會穴位。

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七個呼吸,灸壯三壯。

根據《氣府論》的注釋,針刺此穴過深會讓人聽不見聲音。

主治頭風偏頭頸項俱痛,目眩耳鳴多嚏,驚癇歷節風汗出。

百證賦云:兼懸顱,治偏頭痛。

懸顱,在耳前曲角上顳顬之中。寒熱病篇曰:足陽明有挾鼻入於面者,名曰懸顱。是此為足少陽陽明之會,故氣府論注為足陽明脈氣所發。刺三分,留三呼,灸三壯。

白話文:

懸顱,位於耳前曲骨上、顳骨和枕骨之間。

《寒熱病篇》記載:足陽明經脈有分支進入面部者,稱為懸顱。

這個穴位是足少陽膽經和足陽明胃經的交會點,因此《氣府論注》記載它是由足陽明經脈氣血所發生的。

針刺深度為三分,運針時讓病人吐氣三次,艾灸三壯。

主治頭痛齒痛,偏頭痛引目,熱病汗不出。

百證賦云:兼頷厭,治偏頭痛。

懸釐,在耳前曲角上,顳顬下廉。手足少陽陽明四脈之會。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主治偏頭痛面腫,目銳眥痛,熱病煩心汗不出。

曲鬢,在耳上入髮際曲隅陷中,鼓頷有空。足太陽少陽之會。刺三分,灸三壯。

主治頷頰腫引牙車不得開,口噤難言,項強不得顧,頭角痛,巔風目眇。

率谷,在耳上入髮際一寸半陷中,嚼牙取之。足太陽少陽之會。刺三分,灸三壯。

主治腦病,兩頭角痛,胃膈寒痰,煩悶嘔吐,酒後皮風膚腫。

神農經云:治頭風兩角疼痛,可灸三壯至五壯。小兒急慢驚風,灸三壯,炷如小麥

白話文:

《神農經》記載:治療太陽穴疼痛的頭風,可以艾灸三到五壯。如果小孩子發生急性和慢性的驚厥症狀,可以艾灸三壯,艾炷的大小如小麥。

天衝,在耳後入髮際二寸。一曰在耳上如前三分。足太陽少陽之會。刺三分,灸三壯。

主治癲疾風痙,牙齦腫,驚恐頭痛。

百證賦云:兼大橫,治反張悲哭。

浮白,在耳後入髮際一寸。足太陽少陽之會。刺三分,灸三壯。

主治咳逆,胸滿喉痹,耳聾齒痛,項癭痰沫,不得喘息,肩臂不舉,足不能行。

百證賦云:專治癭氣。

一傳治眼目四時疼痛,頭風痛。

竅陰(一名枕骨),在完骨上,枕骨下,搖動有空。足少陽太陽之會。刺三分,灸三壯。

主治四肢轉筋,目痛頭項痛耳鳴,癰疽發熱,手足煩熱汗不出,咳逆喉痹,舌強脅痛口苦。

完骨,在耳後入髮際四分。足太陽少陽之會。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主治頭痛頭風,耳鳴齒齲,牙車急,口眼喎斜,喉痹頰腫,癭疾便赤,足痿不收。

本神,在曲差旁一寸五分。一曰直耳上入髮際四分。足少陽陽維之會。刺三分,灸七壯。

主治驚癇吐沫,目眩項強急痛,胸脅相引,不得轉側,偏風癲疾。

百證賦云:兼身柱,治癲疾效。

陽白,在眉上一寸直瞳子。甲乙經曰:足少陽陽維之會。氣府論王氏注曰:足陽明陰維二脈之會。刺二分,灸三壯。

白話文:

陽白穴

位於眉毛上正對瞳孔,上方一寸處。

《甲乙經》記載:是足少陽膽經和陽維脈會合的穴位。

《氣府論》王氏注釋:是足陽明胃經和陰維脈這兩條經脈的會合穴位。

針刺深度為三分之二,艾灸三壯。

主治頭痛,目昏多眵,背寒慄,重衣不得溫。

臨泣,在目上直入髮際五分陷中,正睛取之。足太陽少陽陽維三脈之會。刺三分,留七呼,灸七壯。一曰禁灸。

主治鼻塞,目眩生翳,眵䁾冷淚,眼目諸疾,驚癇反視,卒暴中風不識人,脅下痛,瘧疾日西發。

百證賦云:兼頭維,可治目中淚出。

目窗(一名至榮),在臨泣後一寸。足少陽陽維之會。刺三分,灸五壯。

主治頭目眩痛引外眥,遠視不明,面腫,寒熱汗不出。

正營,在目窗後一寸。足少陽陽維之會。刺三分,灸三壯。

主治頭痛目眩,齒齲痛,唇吻強急。

承靈,在正營後一寸五分。足少陽陽維之會。刺三分,灸五壯。一曰禁針。

主治腦風頭痛,惡風,鼻窒不通。

腦空(一名顳顬),在承靈後一寸五分,夾玉枕骨下陷中。氣府論王氏注曰:夾枕骨後枕骨上。足少陽陽維之會。刺四分,灸五壯。

白話文:

腦空(又稱顳顬):位於承靈穴後 1.5 寸,正好在玉枕骨下陷處。

《氣府論》中王氏注釋:位於枕骨後方,與枕骨上部交接處。

屬於足少陽膽經和陽維脈會合的穴位。

針刺深度:4 分;艾灸壯數:5 壯。

主治勞瘵身熱羸瘦,腦風頭痛不可忍,項強不得顧,目瞑鼻衄耳聾,驚悸癲風,引目眇鼻痛。昔魏公苦患頭風,發即心亂目眩,華佗刺此立愈。

白話文:

功效:

治療因勞累而導致的身體虛熱消瘦,劇烈的頭痛(腦風頭痛),脖子僵硬無法轉動,眼睛閉合流鼻血耳朵失聰,驚嚇抽搐癲癇,眼睛斜視鼻子疼痛。

典故:

曾經魏公深受頭風之苦,發作時就會心慌目眩。華佗針灸此穴位,隨即痊癒。

風池,在耳後顳顬後,腦空下,髮際陷中,按之引耳。一云耳後陷中後髮際大筋外廉。足少陽陽維之會。刺四分,灸三壯、七壯,炷不用大。

白話文:

風池穴位於耳後骨頭突出的後面,頭骨後方的空洞下面,在髮際凹陷處,按壓時會牽動耳朵。另一種說法是:位於耳後凹陷處,鄰近髮際,靠近外側的大筋。是足少陽膽經和陽維脈交會的地方。針刺深度為四分,灸法使用三壯或七壯,灸炷不用太大。

主治中風偏正頭痛,傷寒熱病汗不出,痃瘧,頸項如拔痛不得回,目眩赤痛淚出,鼽衄耳聾,腰背俱痛,傴僂引項,筋力不收,腳弱無力。

白話文:

主治中風偏頭痛,傷寒發熱不發汗,抽搐、脖子僵硬疼痛無法轉動,眼睛乾澀疼痛流淚,耳鳴,腰背疼痛,脖子和肩膀痠痛,無力,腳部虛弱無力。

千金云:治癭氣,灸百壯。

太乙歌云:兼環跳、間使,治瘧疾。又云:兼風府取之,治傷寒。

玉龍賦云:兼絕骨,可療傴僂。

席弘賦云:尋到風府、風池,治傷寒百病。

通玄賦云:頭暈目眩覓風池。

捷徑云:治溫病煩滿汗不出。

一傳治中風不語,牙關緊閉,湯水不能入口。

肩井(一名膊井),在肩上陷解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之,當中指下陷者中。手足少陽足陽明陽維之會。刺五分,灸三壯。孕婦禁針。一曰此足陽明之會,連五臟氣,若刺深令人悶倒,速補三里,須臾平復。凡針肩井者,皆以三里下其氣。一曰此臟氣所聚之處,不宜補。

白話文:

肩井穴(又名膊井穴),位於肩部肌肉凹陷處,鎖骨上緣前一寸半處。用三指按壓,以中指下陷處為穴位。

肩井穴是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陽維脈的交會穴。

針刺深度為五分,灸三壯。孕婦禁用針灸。

一說肩井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交會穴,與五臟氣血相連。如果針刺過深會導致心氣不足而暈倒,應立即補灸三里穴,片刻後即可復原。

凡是針灸肩井穴,都應同時針灸三里穴,以降低肩井穴的氣血影響。

另有一說,肩井穴是臟腑氣血聚集之地,不宜補灸。

主治中風氣塞,涎上不語,氣逆,五勞七傷,頭項頸痛,臂不能舉,或因撲傷腰痛,腳氣上攻。若婦人難產墜胎後手足厥逆,針之立愈,若灸更勝。

白話文:

主要治療中風、氣血閉塞、不能說話、氣逆、過度勞累、內傷、頭頸痛、手臂無法舉起,或因跌倒受傷的腰痛、腳氣上行。若婦女難產或流產後導致手足逆冷,針灸可立即改善,灸效果更佳。

千金云:凡產難針兩肩井一寸瀉之,須臾即生。又云:臂重不舉,灸隨年壯至百壯,刺五分補之。又治卒忤,灸百壯。又治上氣咳逆短氣風勞百病,灸二百壯。又灸㿗疝隨年壯。

白話文:


  • 《千金方》記載:生產困難時,針刺兩邊肩井穴一寸即可緩解,不久就能分娩。
  • 手臂沉重不能抬起,施以灸法,隨年齡增加而加重灸量,100壯為止;針刺五分,有助恢復。
  • 治療突然發作的驚厥,施灸100壯。
  • 治療胸悶咳嗽、呼吸急促、風濕勞損等疾病,施灸200壯。
  • 治療疝氣,施灸量隨年齡增長而增加。

席弘賦云:針肩井,須針三里,方可使氣調。

百證賦云:治乳癰極效。

通玄賦云:除兩臂之不勝。

標幽賦云:兼曲池,甄權刺臂痛而復射。

天星秘訣云:兼三里、陽陵,治腳氣痠痛。

淵腋(一名泉腋),在腋下三寸宛宛中,舉臂取之。刺三分,禁灸,灸之不幸生腫蝕馬刀瘍,內潰者死。

白話文:

淵腋穴(別名泉腋穴),位於腋窩下三寸的凹陷處。抬高手臂可以找到。針刺深度為三分,禁止灸。如果灸之,不幸會產生腫塊,化膿成潰爛的傷口,內部潰爛的話會致命。

主治寒熱馬刀瘍,胸滿無力,臂不舉。

輒筋,在腋下三寸,復前行一寸著脅。刺六分,灸三壯。

主治太息多唾善悲,言語不正,四肢不收,嘔吐宿汁吞酸,胸中暴滿,不得臥。

日月(一名神光),在期門下五分。氣府論注曰:在第三肋端,橫直心蔽骨旁各同身寸之二寸五分,上直兩乳。膽之募也。足太陰少陽陽維之會。刺七分,灸五壯。

白話文:

日月穴(又稱神光穴),位於期門穴下方的五分處。根據《氣府論注》所述,它位於第三根肋骨的末端,橫向與心包骨旁各距離身體兩寸五分,垂直向上與兩側乳頭對齊。此穴為膽經的募穴,足太陰脾經、足少陽膽經、陽維脈在此會合。針刺深度為七分,艾灸壯數為五壯。

主治太息善悲,小腹熱,欲走多唾,言語不正,四肢不收。

千金云:嘔吐宿汁吞酸,灸神光百壯,三報之。

京門(一名氣俞,一名氣府),在監骨腰中季脅本夾脊。一云在臍上五分,旁九寸半,季肋本夾脊。倒臥,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腎之募也。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一云刺八分。

白話文:

京門穴(又稱氣俞穴或氣府穴)

位置:

  • 位於腰部的脊椎骨(監骨)旁,靠近肋骨下緣。
  • 另一種說法是在肚臍上方五分,兩側九寸半,靠近肋骨下緣。

取穴方法:

仰臥,上腿彎曲,下腿伸直,手臂舉起。

主治:

腎經的募穴(與腎臟相關的穴位)。

針灸方法:

  • 針刺深度:三分
  • 留針時間:七次呼吸
  • 灸法:三壯
  • 另一種說法是針刺深度八分。

主治腸鳴洞泄,水道不利,少腹急痛,寒熱䐜脹,肩背腰髀引痛,不得俯仰久立。

帶脈,在季脅下一寸八分陷中。一云在臍旁八寸半,肥人九寸,瘦人八寸。如帶繞身,管束諸經。足少陽帶脈之會。刺六分,灸五壯。

白話文:

帶脈穴位於脅骨下方一寸八分處的凹陷中。另有說法是位於肚臍旁邊八寸半,肥胖的人是九寸,瘦弱的人是八寸。帶脈像一條帶子繞著身體,管束著各條經絡。它是足少陽膽經和帶脈的交匯點。針灸時,針刺深度為六分,灸療時施灸五壯。

主治腰腹縱水狀,婦人小腹痛急,瘛瘲,月經不調,帶下赤白,兩脅氣引背痛。

玉龍賦云:合關元多灸,堪攻腎敗。

五樞,在帶脈下三寸。一曰在水道旁一寸半陷中。足少陽帶脈之會。刺一寸,灸五壯。

主治痃癖,小腸膀胱氣,攻兩脅小腹痛,腰腿痛,陰疝睪丸上入腹,婦人赤白帶下。

玉龍賦云:兼背縫,治肩脊痛。

維道(一名外樞),在章門下五寸三分。一曰在中極旁八寸五分。足少陽帶脈之會。刺八分,灸三壯。

主治嘔逆不止,三焦不調,不食,水腫。

居髎,在章門下八寸三分,監骨上陷中。足少陽陽蹺之會。刺八分,灸三壯。

主治肩引胸臂攣急不得舉,腰引小腹痛。

玉龍賦云:兼環跳、委中,治腿風濕痛。

環跳,在髀樞中。側臥,伸下足,屈上足取之。足少陽太陽之會。刺一寸,留十呼,灸三壯。甲乙經云:留二十呼,灸五十壯。

白話文:

環跳穴,位於大腿轉動的中間位置。側臥,伸直下肢,彎曲上肢來取穴。足少陽膽經和太陽膀胱經交會處。刺灸深度為一寸,留針十呼,灸三壯。甲乙經中記載:留針二十呼,灸五十壯。

主治冷風濕痹不仁,胸脅相引,半身不遂,腰胯痠痛,膝不得伸,遍身風疹。

太乙歌云:兼風池、間使,能除冷風膝痹並瘧疾。

玉龍賦云:兼居髎、委中,治腿風濕痛。

天星秘訣云:兼陽陵,治冷風濕痹。

百證賦云:兼後谿,刺腿痛。

標幽賦云:中風宜刺此。又云:華佗兼絕骨,刺躄足而立行。

席弘賦云:兼腰俞,用燒針,治冷風冷痹。

千金十一穴云:兼陽陵,治膝間並腋脅病。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云:能針偏廢軀,折腰莫能顧,冷風並濕痹,身體似繩拘,腿胯連腨痛,屈轉重欷吁,若人能針灸,頃刻病消除。增治法云:治偏風半身不遂,胸脅相引,急痛不能屈伸。

白話文:

馬丹陽的《天星十二穴》中記載:

如果能夠針灸,就能治療半身不遂,腰部無法彎曲,因受寒風濕痹而導致身體僵硬如繩,腿、胯、腰疼痛難忍,彎曲時痛苦不堪,如果能針灸治療,瞬間就能消除病痛。

增治法中記載:

治療半身不遂,胸肋骨相連處疼痛,無法彎曲或伸展,非常急痛的症狀。

中瀆,在髀骨外,膝上五寸分肉間陷中。足少陽絡,別走厥陰。刺五分,留七呼,灸五壯。

主治寒氣客於分肉間,攻痛上下,筋痹不仁。

陽關,在陽陵泉上三寸,犢鼻外陷中。刺五分,禁灸。

主治風痹不仁,股膝冷痛,不可屈伸。

陽陵泉,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尖骨前筋骨間,蹲坐取之。足少陽所入為合。為筋之會。刺六分,留十呼,灸七壯至七七壯。

白話文:

陽陵泉穴,位於膝蓋下方一寸的外側,凹陷處,尖銳骨頭的前緣,肌肉與骨骼之間。病人蹲坐時取穴。屬於足少陽經的合穴。為筋會穴。針刺深度六分,保留十呼息,艾灸七次,最多可艾灸七七次。

主治偏風,半身不遂,足膝冷痹不仁,無血色,腳氣筋攣。

神農經云:治足膝冷痹不仁,屈伸不得,半身不遂,脅肋疼痛,可灸十四壯至二十一壯。

玉龍賦云:兼陰陵,驅膝腫之難消。

席弘賦云:專治膝間疼痛,宜用針燒。又云:腳痛膝腫,針三里,又須絕骨、二陵、三陰交,更兼太衝以行氣。

百證賦云:遠達曲池,治半身不遂。

通玄賦云:治脅下肋邊疾。

天星秘訣云:兼環跳,治冷風濕痹。又云:兼肩井、三里,治腳氣痠痛。

千金十一穴云:環跳與陽陵,治膝前兼腋脅病。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云:治膝腫並麻木,冷痹及偏風,起坐腰背重,面腫滿胸中,舉足不能起,坐臥似衰翁,刺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增治法云:治筋軟筋縮筋疼,寒熱頭疼,口舌咽喉中及頭面腫,胸脅脹滿,心中怵惕。此為筋會,故治筋病。

白話文:

馬丹陽的「天星十二穴」說:治療膝蓋腫脹和麻痺、寒性痺症和半邊風,站坐時腰背沉重,臉部腫脹、胸悶,舉起腿都困難,坐著躺著像個衰老的人。針刺深度為六分,神妙功效無與倫比。

補充治療方法說:治療筋軟、筋縮、筋痛,寒熱頭痛,口腔、咽喉和頭面腫脹,胸脅脹滿,心中驚悸。因為這是筋脈彙集之處,所以能治療筋病。

陽交(一名別陽,一名足髎),在足外踝上七寸,斜屬三陽分肉間。陽維之郄。刺六分,留七呼,灸三壯。

主治胸滿喉痹,膝痛足不仁,寒厥,驚狂面腫。

外丘,在外踝上七寸。甲乙經曰:足少陽郄。刺三分,灸三壯。

主治頸項痛,胸滿,痿痹癲風,惡犬傷毒不出。

百證賦云:能收大腸。

光明,在外踝上五寸。足少陽絡,別走厥陰。刺六分,留七呼,灸五壯。

主治熱病汗不出,卒狂齧頰,淫濼脛胻痛,不能久立,虛則痿痹偏細,坐不能起,實則足胻熱膝痛,身體不仁。

席弘賦云:睛明治眼未效時,合谷、光明不可缺。

標幽賦云:兼地五會,治眼癢痛。

陽輔(一名分肉),在足外踝上,除骨四寸,輔骨前絕骨端如前三分。刺腰痛篇注曰:如後二分,去丘墟七寸,筋肉分間。氣穴論注曰:陽維脈氣所發。足少陽所行為經。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白話文:

陽輔穴(又名分肉穴),位於足外踝上方,距離跟骨四寸,穴位在前絕骨端前方三分。

根據《刺腰痛篇》注釋:穴位位於後方二分,距離丘墟穴七寸,在筋肉分界的地方。

根據《氣穴論》注釋:陽輔穴是陽維脈氣發出的地方,屬於足少陽膽經的循行路線。

針刺時刺入三分,留針七呼,灸三壯。

主治腰溶溶如水浸,膝下膚腫筋攣,百節痠疼痿痹,馬刀厥逆,頭項痛喉痹,汗不出,及汗出振寒痎瘧,腰胻痠痛,不能行立。

白話文:

用於治療腰部軟弱無力,就像浸在水裡一樣;膝蓋以下皮膚浮腫,筋脈抽筋;全身關節痠痛麻木,行動不便;突然失去知覺,頭、項部疼痛,喉部不適;不出汗,或出汗後伴有寒戰,發燒,間日發作的疾病;腰部和屁股痠痛,無法站立或行走。

神農經云:治膝胻痠疼,偏風不隨,可灸十四壯。

懸鐘(一名絕骨),在足外踝上三寸,當骨尖前動脈中,尋按取之。針灸經曰:尋摸尖骨者,乃是絕骨兩分開,為足三陽之大絡,按之陽明脈絕乃取之。為髓之會。刺六分,留七呼,灸五壯。

白話文:

懸鐘穴(又稱絕骨穴)

位置:在足外側踝骨上三寸,當骨尖前方動脈的中間位置,按壓取穴。

典籍記載:

《針灸經》雲:尋找尖狀的骨頭,就是絕骨,它分成兩半,是足三陽經的大絡穴。按壓時,陽明脈絕止時就可以取穴。它是骨髓的匯集之處。

針灸方法:

針刺深度六分,停留七次呼吸的時間,艾灸五壯。

主治心腹脹滿,胃熱不食,喉痹咳逆,頭疽,中風虛勞,頸項痛,手足不收,腰膝痛,腳氣筋骨攣。

玉龍賦云:兼三里陰交,治連延腳氣。又云:兼風池,療傴僂。

席弘賦云:腳氣膝腫針三里,又須此穴兼二陵、三陰交,及太衝行氣。

標幽賦云:兼環跳,華佗刺躄足而立行。

天星秘訣云:兼條口、衝陽,治足緩難行。

丘墟,在足外踝下如前陷中,去臨泣三寸。足少陽所過為原。刺五分,留七呼,灸三壯。

主治胸脅滿痛不得息,寒熱,目生翳膜,頸腫,久瘧振寒,痿厥腰腿痠痛,髀樞中痛,轉筋足脛偏細,小腹堅卒疝。

白話文:

主要治療:

胸部和脅肋疼痛難忍,寒熱交替,眼睛生翳膜,頸部腫脹,長期的瘧疾伴有寒顫,身體虛弱麻木,腰腿痠痛,大腿關節內疼痛,抽筋,腳踝和脛骨特別細,小腹堅硬脹痛,疝氣。

神農經云:治肋下疼不得息,小腹腎痛,腳腕疼,可灸七壯。

玉龍賦云:兼商丘、解谿,堪追腳痛。

靈光賦云:髀樞疼痛瀉丘墟。

百證賦云:兼金門,能醫轉筋。

臨泣,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間陷中,去俠谿一寸五分。足少陽所注為腧。刺二分,留五呼,灸三壯。

主治胸滿氣喘,目眩心痛,缺盆中及腋下馬刀瘍,痹痛無常,厥逆,痎瘧日西發者,淫濼胻酸,灑淅振寒,婦人月經不利,季脅支滿,乳癰。

白話文:

治療症狀:

  • 胸悶氣喘
  • 頭暈心痛
  • 腋下和腋窩處的腫脹和疼痛
  • 遊走不定、反復發作的疼痛
  • 厥逆(頭暈目眩、心悸、胸悶)
  • 日落時發作的瘧疾
  • 尿酸過高,並伴有浮腫、發冷發抖
  • 女性月經不調
  • 季肋(兩側肋骨下緣)疼痛,乳房腫脹

一云木有餘者宜瀉此,或兼陽輔,使火虛而木自平。

千金云:頸漏腋下馬刀,灸百壯。

玉龍賦云:兼內庭,能理小腹之䐜。

捷法云:治足跗腫痛不消,手足麻痹不知痛庠,手足顫掉不能握物行動,手足指拘攣疼痛,足心足踝足跗膝胻發熱或為紅腫,兩手發熱,臂膊痛連肩背,腰脊腿胯疼痛,白虎歷節走注遊風疼痛,浮風渾身瘙癢,頭項紅腫強痛,腎虛挫閃,腰痛舉動艱難,諸虛百損,濕滯四肢行動無力,脅下肝積氣塊刺痛。以上諸證,先以臨泣為主,後隨證分穴治之。

白話文:

捷法說:治療腳背腫痛消不下去,手腳麻痺感覺不到痛癢,手腳顫抖拿不住東西走路不便,手指腳趾抽筋疼痛,腳心、腳踝、腳背、膝蓋、大腿發熱或紅腫,兩隻手發熱,手臂疼痛延伸到肩背,腰部、背脊、大腿、髖部疼痛,白虎穴部位的關節走竄疼痛,身上泛浮風疹發癢,頭和脖子紅腫灼痛,腎虛扭傷,腰痛行動困難,身體虛弱百病叢生,濕氣滯留在四肢導致行動無力,肋骨下方肝臟積塊刺痛。以上這些症狀,先以臨泣穴為主,之後再根據具體情況分穴位治療。

地五會,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陷中,去俠谿一寸。刺一分,禁灸。甲乙經曰:灸之令人瘦,不出三年死。

主治腋痛,內損吐血,足外無膏脂,乳癰。

席弘賦云:兼三里,治耳內蟬鳴腰欲折。

標幽賦云:兼光明,治眼癢眼疼。

天星秘訣云:耳內蟬鳴先五會,次針耳門、三里內。

俠谿,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前岐骨間陷中。足少陽所溜為滎。刺三分,留三呼,灸三壯。

主治胸脅支滿,寒熱病汗不出,目赤頷腫,胸痛耳聾。

百證賦云:兼陽谷,治頷腫口噤。

竅陰,在足小指次指端,去爪甲如韭葉。足少陽所出為井。刺一分,留三呼,灸三壯。

主治脅痛咳逆不得息,手足煩熱,汗不出,癰疽口乾,頭痛喉痹,舌強耳聾,轉筋肘不能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