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圖翼》~ 卷六 (5)
卷六 (5)
1. 手少陰心經穴
心經穴歌
手少陰心起極泉,青靈、少海、靈道全。通里、陰郄、神門下,少府、少衝小指邊。
極泉,在臂內,腋下筋間動脈,入胸中。刺三分,灸七壯。
主治心脅滿痛,肘臂厥寒,四肢不收,乾嘔煩渴目黃。
青靈,在肘上三寸,伸肘舉臂取之。滑氏曰:自極泉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兩經之後,歷青靈穴。甲乙經無此穴。灸三壯。
主治頭痛目黃,振寒脅痛,肩臂不舉。
少海(一名曲節),在肘內廉節後陷中。又云肘內大骨下,去肘端五分,肘內橫文頭,屈肘向頭取之。手少陰所入為合。刺五分,灸三壯。一曰禁灸。
主治寒熱齒痛,目眩,發狂癲癇羊鳴,嘔吐涎沫,項不得回,頭風疼痛,氣逆,瘰癧,肘臂腋脅痛攣不舉。
千金云:主腋下瘰癧,漏臂疼痛,風痹瘙漏,屈伸不得。針三分,留七呼,瀉五呼。
席弘賦云:心疼手顫少海間,若要除根覓陰市。
百證賦云:兼三里穴,治兩臂頑木。
靈道,在掌後一寸五分。一曰一寸。手少陰所行為經。刺三分,灸三壯。
主治心痛悲恐乾嘔,瘛瘲肘攣,暴喑不能言。
通里,在腕側後一寸陷中。手少陰絡,別走手太陽經。刺三分,灸三壯。
主治熱病頭痛目眩,面熱無汗懊憹,暴喑心悸,悲恐畏人,喉痹苦嘔,虛損數欠,少氣遺溺,肘臂腫痛,婦人經血過多,崩漏。
神農經云:治目眩頭疼,可灸七壯。
玉龍賦云:療心驚。
百證賦云:兼大鐘,治倦言嗜臥。
馬丹陽云:欲言聲不出,懊憹及怔忡,實則四肢重,頭腮面頰紅,聲平仍欠數,喉閉氣難通,虛則不能食,暴喑面無容,毫針微微刺,方信有神功。
陰郄(一曰手少陰郄),在掌後脈中,去腕五分,當小指之後。刺三分,灸三壯。
主治鼻衄吐血,失音不能言,霍亂胸中滿,灑淅惡寒,厥逆驚恐心痛。
標幽賦云:止盜汗,治小兒之骨蒸。
百證賦云:兼二間,能疏通寒慄惡寒。又云:兼後谿,治盜汗之多出。
神門(一名兌沖,一名中都),在掌後銳骨端陷中,當小指後。手少陰所注為腧。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一云七壯。炷如小麥。
主治瘧疾心煩,欲得冷飲,惡寒則欲就溫,咽乾不嗜食,驚憒心痛少氣,身熱面赤,發狂喜笑,上氣嘔血吐血,遺溺失音健忘,心積伏梁,大人小兒五癇證,手臂攣掣。
玉龍賦云:治癲癇失意。
百證賦云:同上脘,治發狂奔走。
少府,在小指本節後骨縫陷中,直勞宮。手少陰所溜為滎。刺二分,灸三壯。一曰七壯。
主治痃瘧久不愈,振寒煩滿,少氣,胸中痛,悲恐畏人,臂酸肘腋攣急,陰挺出,陰癢陰痛,遺尿偏墜,小便不利。
少衝(一名經始),在手小指內側端,去爪甲角如韭葉。手少陰所出為井。刺一分,留一呼,灸一壯。一曰三壯。
主治熱病煩滿,上氣,心火炎上,眼赤,血少嘔吐血沫,及心痛冷痰少氣,悲恐善驚,口熱咽酸,胸脅痛,乍寒乍熱,臑臂內後廉痛,手攣不伸。
玉龍賦云:可治心虛熱壅。
百證賦云:兼曲池,治發熱。
乾坤生意云:此為十井穴,凡初中風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滿,不省人事,牙關緊閉,藥水不下,急以三稜針刺少商、商陽、中衝、關衝、少澤及此穴,使氣血流通,乃起死回生急救之妙穴。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穴
手少陰心經穴位歌訣:
心經起於極泉穴,接著是青靈、少海、靈道穴。再往下是通里、陰郄、神門穴,最後是少府、少衝穴,都在小指附近。
極泉穴位於手臂內側,腋窩下肌肉間的動脈搏動處,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七壯。主治心胸滿悶疼痛、肘臂厥冷、四肢抽搐不能自主、乾嘔、口渴、眼睛發黃。
青靈穴位於肘關節向上三寸處,伸直手臂舉起時取穴。據滑氏所說,此穴位於極泉穴往下,沿著上臂內側後緣,經過心經與心主經之間,到達青靈穴。甲乙經中沒有記載此穴,艾灸三壯。主治頭痛、眼睛發黃、畏寒、脅肋疼痛、肩臂抬舉困難。
少海穴(又名曲節穴)位於肘內側橫紋的後方凹陷處。也有人說位於肘內側大骨下方,距肘尖五分,在肘內橫紋的盡頭,屈肘時更容易找到。此穴是手少陰經氣血交會之處。針刺深度五分,艾灸三壯,也有人說此穴禁灸。主治寒熱、牙痛、頭暈目眩、發狂、癲癇、羊鳴症(一種類似羊叫的聲音)、嘔吐涎沫、脖子不能轉動、頭痛、氣逆、瘰癧(頸部淋巴結腫大)、肘臂、腋窩、脅肋疼痛、肌肉攣縮不能抬舉。 千金方記載:主治腋下瘰癧、手臂疼痛、風濕痺痛、皮膚瘙癢滲漏、關節屈伸不利。針刺三分,留針七呼,瀉五呼。席弘賦云:心疼手顫,少海穴可治。百證賦云:少海穴配合三里穴,治療兩臂麻木僵硬。
靈道穴位於手掌後側,距腕關節一寸五分(或一寸)處。此穴是手少陰經循行路線上的穴位。針刺三分,艾灸三壯。主治心痛、悲恐、乾嘔、瘛瘲(一種抽搐病症)、肘部攣縮、突然失聲不能言語。
通里穴位於腕關節後側一寸的凹陷處。此穴是手少陰經的絡穴,與手太陽小腸經相通。針刺三分,艾灸三壯。主治熱病頭痛、頭暈目眩、面部潮紅無汗、煩躁不安、突然失聲、心悸、悲恐、害怕見人、喉嚨阻塞、嘔吐、身體虛弱、經常嘆息、氣短、尿失禁、肘臂腫痛、婦女經血過多、崩漏。神農經記載:可治療頭暈頭痛,艾灸七壯。玉龍賦記載:可以治療心驚。百證賦記載:配合大鐘穴,治療倦怠嗜睡。馬丹陽記載:失語、煩躁不安、怔忡(心悸不安)、實證表現為四肢沉重、面部潮紅、聲音低沉、呼吸短促、喉嚨阻塞、虛證表現為食慾不振、突然失聲、面色蒼白,用毫針輕輕刺穴,即可見效。
陰郄穴(又名手少陰郄)位於手掌後側的脈搏跳動處,距腕關節五分,位於小指後方。針刺三分,艾灸三壯。主治鼻出血、吐血、失音、霍亂、胸悶、畏寒、惡寒、厥逆(四肢厥冷)、驚恐、心痛。標幽賦記載:可以治療盜汗,以及小兒骨蒸。百證賦記載:配合二間穴,可以治療寒慄;配合後谿穴,可以治療盜汗。
神門穴(又名兌沖、中都)位於手掌後側,尺骨莖突端的凹陷處,位於小指後方。此穴是手少陰經氣血匯聚之處。針刺三分,留針七呼,艾灸三壯。也有人說艾灸七壯,艾炷大小如麥粒。主治瘧疾、心煩、口渴想喝冷飲、畏寒想靠近溫暖的地方、咽喉乾燥、不想吃東西、驚恐、心痛、氣短、發熱、面紅、發狂、喜笑無常、嘔血、吐血、尿失禁、失音、健忘、心臟疾患、大人小孩的各種癲癇、手臂攣縮。玉龍賦記載:可以治療癲癇、精神抑鬱。百證賦記載:配合上脘穴,可以治療發狂亂跑。
少府穴位於小指本節後方的骨縫凹陷處,與勞宮穴相對應。此穴是手少陰經的滎穴。針刺二分,艾灸三壯,也有人說艾灸七壯。主治瘧疾久治不癒、畏寒、胸悶、氣短、胸痛、悲恐、害怕見人、手臂酸痛、肘腋部攣縮、陰部腫脹突出、陰部瘙癢疼痛、尿失禁、尿頻、小便不利。
少衝穴(又名經始)位於小指內側端,距指甲角約一個指甲寬度。此穴是手少陰經的井穴。針刺一分,留針一呼,艾灸一壯,也有人說艾灸三壯。主治熱病、胸悶、上氣、心火亢盛、眼睛紅腫、血虛、嘔吐血沫、心痛、冷痰、氣短、悲恐、容易驚嚇、口乾舌燥、咽喉酸痛、胸脅疼痛、時冷時熱、上臂內側後緣疼痛、手部攣縮不能伸直。玉龍賦記載:可以治療心虛熱盛。百證賦記載:配合曲池穴,可以治療發熱。乾坤生意記載:少衝穴是十井穴之一,凡是中風、跌倒、突然昏迷、痰涎壅塞、神志不清、牙關緊閉、無法服用藥物者,可用三稜針刺少商、商陽、中衝、關衝、少澤及少衝穴,以疏通氣血,是搶救危急病人的妙穴。
2. 手太陽小腸經穴
小腸經穴歌
手太陽經小腸穴,少澤先於小指設,前谷、後谿、腕骨間,陽谷須同養老列,支正、小海上肩貞,臑俞、天宗、秉風合,曲垣、肩外復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此經穴數一十九,還有顴髎入聽宮。
少澤(一名小吉),在手小指外側端,去爪甲角一分陷中。甲乙經曰:在小指之端,去爪甲一分陷中。手太陽所出為井。刺一分,留二呼,灸一壯。
主治痎瘧寒熱汗不出,喉痹舌強,心煩咳嗽,瘛瘲臂痛,頸項痛不可顧,目生翳,及療婦人無乳,先瀉後補。
千金云:耳聾不得眠,刺小指外側端近甲,入一分半補之。
玉龍賦云:治婦人乳腫。
百證賦云:兼肝俞,可治攀睛。
靈光賦云:除心下寒。
乾坤生意云:此為十井穴,凡初中風卒暴昏沉,痰涎壅盛,不省人事,急以三稜針刺少商、商陽、中衝、少衝及此穴,使氣血流通,乃起死回生急救之妙穴。
前谷,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手太陽所溜為滎。刺一分,留三呼,灸三壯。
主治熱病汗不出,痎瘧癲疾,耳鳴喉痹,頸項頰腫引耳後,咳嗽目翳,鼻塞吐衄,臂痛不得舉,婦人產後無乳。
後谿,在手小指本節後,外側橫文尖上陷中,仰手握拳取之。一云在手腕前外側,拳尖起骨下陷中。手太陽所注為腧。刺一分,留二呼,灸一壯。一云三壯。
主治痎瘧寒熱,目翳鼻衄耳聾,胸滿項強癲癇,臂肘攣急,五指盡痛。
神農經云:治項強不得回顧,脾寒肘疼,灸七壯。
玉龍賦云:專治時疫痎瘧。
攔江賦云:專治督脈病癲狂。
百證賦云:兼環跳,治腿痛。又云:偕勞宮,可治消疸。又云:同陰郄,治盜汗之多出。
通玄賦云:治頭頂痛立安。
千金十一穴云:兼列缺,治胸項有痛。
一傳治早食午吐,午食晚吐,灸此左右二穴九壯立愈。
捷法云:療手足攣急,屈伸艱難,手足俱顫,不能行步握物,頸項強痛,不能回顧,腮頰紅腫,咽喉閉塞,水飲不下,心肺二經熱病,雙蛾喉痛,肺與三焦熱病,單蛾咽腫,上下牙兩頰疼痛,牙關緊急不開,頸項紅腫,耳聾氣痞疼痛,耳內或鳴或癢或痛,雷頭風,眩暈,嘔吐痰涎,腎虛頭痛,頭重不舉,肝厥頭暈,及頭目昏沉,偏正頭風疼痛,兩額顱眉角疼痛,太陽痛,頭項拘急,痛引肩背,醉後頭風,嘔吐不止,惡聞人言,眼赤痛,衝風淚下不已,破傷風因他事觸發,渾身發熱,癲狂。以上凡三十餘證,先以後溪主治,後隨證加各穴分治之。
腕骨,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手太陽所過為原。刺二分,留三呼,灸三壯。
主治熱病汗不出,脅下痛,不得息,頸項腫,寒熱耳鳴,目出冷淚生翳,狂惕偏枯,臂肘不得屈伸,瘧疾煩悶,頭痛驚風瘛瘲,五指掣攣。凡心與小腸火盛者,當瀉此。渾身熱盛,先補後瀉;肩背冷痛,先瀉後補。
玉龍賦云:又兼中脘,治脾虛黃疸。
通玄賦云:腕骨祛黃。
陽谷,在手外側腕中,銳骨下陷中。手太陽所行為經。刺二分,留三呼,灸三壯。
主治癲疾發狂,妄言左右顧,熱病汗不出,脅痛項腫,寒熱耳聾耳鳴齒痛,臂不舉,小兒瘛瘲舌強。
百證賦云:兼俠谿,治頷腫口噤。
養老,在手外踝骨上一空,腕後一寸陷中。手太陽郄。刺三分,灸三壯。
主治肩臂痠痛,肩欲折,臂如拔,手不能上下,目視不明。
百證賦云:兼天柱,治目視䀮䀮。
張仲文傳灸治仙法:療腰重痛不可轉側,起坐艱難,及筋攣腳痹不可屈伸。
支正,在腕後外廉五寸。手太陽絡,別走少陰。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主治五勞癲狂,驚風寒熱,頷腫項強,頭痛目眩,風虛驚恐悲憂,腰背痠,四肢乏弱,肘臂不能屈伸,手指痛不能握。
百證賦云:兼飛陽,可治目眩。
小海,在肘內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屈手向頭取之。手太陽所入為合。刺二分,留七呼,灸五壯、七壯。
主治肘臂肩臑頸項痛,寒熱,齒根腫,風眩,瘍腫,小腹痛,五癇瘛瘲。
肩貞,在肩曲胛下,兩骨解間,肩髃後陷中。刺五分,灸三壯。
主治傷寒寒熱,頷腫耳鳴耳聾,缺盆肩中熱痛,風痹手足不舉。
臑俞,在肩髎後,大骨下胛上廉陷中,舉臂取之。手足太陽陽維陽蹺之會。刺八分,灸三壯。
主治臂酸無力,肩痛引胛,寒熱氣腫痠痛。
天宗,在秉風后,大骨下陷中。刺五分,留六呼,灸三壯。
主治肩臂痠疼,肘外後廉痛,頰頷腫。
秉風,在肩上,天髎外小髃骨,舉臂有空。手太陽陽明手足少陽之會。刺五分,灸三壯。
主治肩痛不可舉。
曲垣,在肩中央,曲胛陷中,按之應手痛。刺五分,灸三壯。甲乙經曰:十壯。
主治肩臂熱痛,拘急周痹。
肩外俞,在肩胛上廉,去脊三寸陷中,與大杼平。刺六分,灸三壯。
主治肩胛痛,發寒熱,引項攣急,周痹寒至肘。
肩中俞,在肩胛內廉,去脊大椎旁二寸陷中。刺三分,留七呼,灸十壯。甲乙經作三壯。
主治咳嗽上氣,唾血寒熱,目視不明。
天窗(一名窗籠),在頸大筋前,曲頰下,扶突後動脈應手陷中。刺三分,灸三壯。甲乙經作刺六分。
主治頸癭腫痛,肩胛引項不得回顧,頰腫齒噤,耳聾喉痛暴喑。
千金云:狂邪鬼語,灸九壯。癮疹,灸七壯。
天容,在耳下曲頰後。刺一分,灸三壯。
主治癭氣頸癰,不可回顧,不能言,齒噤耳鳴耳聾,喉痹咽中如梗,寒熱胸滿,嘔逆吐沫。
顴髎(—名兌骨),在面頄骨下廉,銳骨端陷中。手少陽太陽之會。刺二分,禁灸。
主治口喎面赤目黃,眼瞤不止,䪼腫齒痛。
百證賦云:兼大迎,治目眩妙。
聽宮(一名多所聞),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刺三分,灸三壯。
主治失音癲疾,心腹滿,耳內蟬鳴耳聾。
百證賦云:兼脾俞,能祛心下之悲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