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圖翼》~ 卷六 (4)

回本書目錄

卷六 (4)

1. 足太陰脾經穴

脾經穴歌

足太陰脾由足拇,隱白先從內側起。大都、太白繼公孫,商丘直上三陰塢。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衝門前。府舍、腹結、大橫上,腹哀、食竇、天溪連。胸鄉、周容、大包盡,二十一穴太陰全。

白話文:

足太陰(牌經)由大腳拇指開始,隱白穴在內側。大都、太白穴接著公孫穴,商丘穴直接向上,在三陰交會的穴位。漏谷、地機、陰陵泉穴,血海、膝眼、衝門穴在前。府舍、腹結、大赫穴往上,腹哀、食道、天溪穴相連。胸鄉、周容、大包穴最後,加總一穴,足太陰(牌經)就齊全了。

隱白,在足大指內側端,去爪甲角如韭葉。足太陰所出為井。刺一分,留三呼,灸三壯。

主治腹脹喘滿不得臥,嘔吐食不下,胸中痛,煩熱暴泄,衄血,屍厥不識人,足寒不得溫,婦人月事過時不止,刺之立愈,小兒客忤驚風。

白話文:

治療以下症狀:

  • 腹脹、呼吸急促、無法平躺
  • 嘔吐、食不下咽
  • 胸痛
  • 心煩、發熱、腹瀉
  • 鼻出血
  • 昏厥、神志不清
  • 足部冰冷、無法溫暖
  • 女性月經過期不止
  • 針灸治療後立即見效
  • 小兒客忤(即驚風)

百證賦云:兼厲兌,治夢魘不寧。

大都,在大指本節後內側骨縫,白肉際陷中。足太陰所溜為滎。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主治熱病汗不出,不得臥,身重骨痛,傷寒手足逆冷,腹滿嘔吐悶亂,腰痛不可俯仰,四肢腫痛。凡婦人孕不論月數,及生產後未滿百日,俱不宜灸。

白話文:

主治:

  • 熱病汗不出,無法入睡
  • 身體沉重、骨頭疼痛
  • 傷寒導致手腳發涼
  • 腹部脹滿、嘔吐、胸悶
  • 腰痛,無法彎腰或仰頭
  • 四肢腫痛

禁忌:

  • 懷孕的婦女,不論懷孕多久
  • 生產後未滿 100 天的婦女

以上情況都不宜灸療。

千金云:治大便難,灸隨年壯。又霍亂下瀉不止,灸七壯。

席弘賦云:兼橫骨,治氣滯腰痛不能立。

百證賦云:兼經渠,治熱病汗不出。

太白,在足大指後,內側核骨下,赤白肉際陷中。足太陰所注為腧,即原也。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主治身熱煩滿,腹脹食不化,嘔吐瀉痢膿血,腰痛,大便難,氣逆霍亂,腹中切痛,腸鳴,膝股胻酸,轉筋身重骨痛。

白話文:

治療症狀包括:

  • 身體發熱,煩躁不安,感覺身體脹滿
  • 腹部脹氣,消化不良
  • 嘔吐、腹瀉,伴有膿血
  • 腰痛
  • 大便困難
  • 呼吸急促,霍亂(劇烈嘔吐和腹瀉)
  • 腹痛,腸子發出咕嚕聲
  • 膝蓋、大腿和小腿痠痛
  • 抽筋,身體沉重,四肢痠痛

玉龍賦云:治痔漏。

通玄賦云:能宣導於氣衝。

公孫,在足大指內側,本節後一寸,內踝前陷中,正坐合足掌相對取之。太陰絡,別走陽明。刺四分,留七呼,灸三壯。甲乙經曰:留二十呼。

白話文:

公孫穴,位於腳大拇指內側,腳背跟腳踝連結處後的1寸處,內踝前方的凹陷中。端坐時,將雙腳掌相對,找出這個點。它是足太陰脾經的絡穴,有別穿到足陽明胃經。針刺深度為4分,留針7個呼吸,灸3壯。甲乙經中記載:留針20個呼吸。

主治寒瘧不食,癇氣好大息,多寒熱,汗出喜嘔,卒面腫,心煩多飲,膽虛腹虛,水腫腹脹如鼓,脾冷胃痛。

神農經云:治腹脹心疼,可灸七壯。

席弘賦云:治肚疼,須兼內關相應。

標幽賦云:脾冷胃疼,瀉公孫而立愈。

攔江賦云:兼照海,治傷寒四日太陰經,再行內關施截法。

截法云:治九種心疼;一切冷氣;痰涎隔悶,胸中隱痛,臍腹脹滿,氣不消化;脅肋下痛,起坐艱難;泄瀉不止,裡急後重;胸中刺痛;兩脅脹滿,氣攻疼痛;中滿不快,翻胃吐食;氣隔五噎,飲食不下;胃脘停痰,口吐清水;中脘停食,疼刺不已;嘔吐痰涎,眩暈不止;心瘧,令人心內怔忡;肝瘧,令人氣色蒼蒼,惡寒發熱;脾瘧,令人怕寒,腹中痛;肺瘧,令人心寒驚怕;腎瘧,令人灑淅寒熱,腰脊強痛;瘧疾,大熱不退,或先寒後熱,及先熱後寒;瘧疾,心胸疼痛;瘧疾,頭痛眩暈,吐痰不已;瘧疾,骨節痠痛;瘧疾,口渴不已;胃瘧,令人善飢而不能食;膽瘧,令人惡寒驚怕,睡臥不安;黃汗疸,四肢俱腫,汗出染衣;黃疸,遍身皮膚黃,及面目小便俱黃;谷疸食畢則頭眩,心中拂鬱;酒疸,身目俱黃,心中俱痛,面發赤斑,小便赤黃;女勞疸身目俱黃,發熱惡寒,小便不利。以上凡三十證,先以公孫為主治,然後隨證取各穴應之。

白話文:

截法

此治法可治療九種心痛症狀。另外,還適用於以下情況:受寒、痰液堵塞導致胸悶,胸中隱隱作痛,臍腹脹滿,食物消化不良;肋骨以下部位疼痛,坐立困難;腹瀉不止,裡急後重;胸中刺痛;兩脅脹滿,氣體上衝疼痛;腹部脹滿不適,翻胃嘔吐;氣體阻滯導致噎塞,難以進食;胃裡積痰,吐出清水;胃脘積食,疼痛刺痛不已;嘔吐痰液,頭暈目眩不止;心瘧,令人心悸怔忡;肝瘧,令人面色蒼白,惡寒發熱;脾瘧,令人怕冷,腹中疼痛;肺瘧,令人心寒驚恐;腎瘧,令人灑淅寒熱,腰脊疼痛;瘧疾,高燒不退,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瘧疾,心胸疼痛;瘧疾,頭痛眩暈,吐痰不止;瘧疾,骨節痠痛;瘧疾,口乾舌燥;胃瘧,令人飢餓卻無法進食;膽瘧,令人惡寒驚恐,難以安睡;黃汗疸,四肢腫脹,汗水染黃衣物;黃疸,全身皮膚發黃,面部和尿液也發黃;谷疸,進食後頭暈,心中煩悶;酒疸,身體和眼睛發黃,心中疼痛,面部出現紅斑,小便赤黃;女勞疸,身體和眼睛發黃,發熱惡寒,小便不利。

以上總共有三十種證候,可先以公孫穴為主進行治療,再根據具體證候取用其他穴位配合。

商丘,在內踝下微前陷中,前有中封,後有照海,此穴居中,內踝下有橫文如偃口形。足太陰所行為經。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白話文:

商丘穴位於腳踝內側微向前一點的凹陷處,前面是中封穴,後面是照海穴,而商丘穴在中間。腳踝內側有橫著的紋路,形狀像倒著的嘴。屬於足太陰脾經。

針灸時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個呼息的時間。艾灸時灸三壯。

主治胃脘痛,腹脹腸鳴,不便,脾虛令人不樂,身寒善太息,心悲氣逆,喘嘔舌強,脾積痞氣,黃疸寒瘧,體重肢節痛,怠惰嗜臥,骨疽痔疾,陰股內痛,狐疝走引小腹疼痛,不可俯仰。

白話文:

此方藥主治:

  • 胃痛、腹脹、腸鳴、大便不通。
  • 脾虛導致心情不佳、身體發冷且經常嘆息,心臟不適、氣息不順、嘔吐、舌苔厚重。
  • 脾臟積聚導致痞氣,黃疸、寒性瘧疾,身體沉重、四肢疼痛,疲倦嗜睡。
  • 骨疽、痔瘡,陰部和股部內部疼痛,疝氣導致的小腹疼痛,無法彎腰或仰頭。

神農經云:治脾虛腹脹胃脘痛,可灸七壯。

玉龍賦云:兼解谿、丘墟,堪追腳痛。

百證賦云:專治痔漏最良。

三陰交,在內踝上除踝三寸,骨下陷中。足三陰之交會。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妊娠不可刺。

主治脾胃虛弱,心腹脹滿,不思飲食,脾病身重,四肢不舉,飧泄痢血,痃癖臍下痛不可忍,中風卒厥不省人事,膝內廉痛,足痿不行。凡女人產難,月水不禁,赤白帶下,先瀉後補;小腸疝氣,偏墜木腎腫痛,小便不通,渾身浮腫,先補後瀉。

白話文:

主治脾胃虛弱,腹部脹滿,食慾不振,脾氣虛弱,全身沉重,四肢無力,腹瀉、痢疾出血,肚臍下面疼痛難忍,中風昏迷不醒,膝蓋內側疼痛,腳部麻痺無力。針對女性,可治療難產、月經不調、白帶或赤帶,先瀉後補;對於小腸疝氣、單側腎氣腫痛、小便不通、全身水腫的情況,先補後瀉。

千金云:內踝上三寸,絕骨宛宛中。灸五十壯。主咳逆、虛勞、寒損、憂恚、筋骨攣痛,又主心中咳逆、泄注、腹滿、喉痹、項頸滿、腸痔、逆氣、痔血、陰急、鼻衄、骨瘡、大、小便澀、鼻中乾燥、煩滿、狂易、走氣,凡二十二種病,皆當灸之也。又云:男女夢與人交泄精,三陰交灸五壯。

白話文:

喜夢泄,神良。又治霍亂手足逆冷,灸七壯,不瘥更七壯。又治勞淋,灸百壯,三報之。又痔疾刺入三分,亦主大便不利。又治氣㿗水㿗,卵偏大,上入腹,灸隨年壯。

常愛做夢泄精,神氣很好。還能治療霍亂手腳冰涼,灸(艾)七次,如果沒好,再灸七次。還能治療勞淋,灸(艾)一百次,分三次灸完。肛門內痔刺入三分深,也能治療大便不通。還能治療氣喘水腫,卵巢腫大,腫塊脹大到腹部,灸(艾)的次數根據年齡而定。

玉龍賦云:兼三里、絕骨,治連延腳氣。

百證賦云:兼針氣海,專司白濁久遺精。

席弘賦云:冷嗽宜補合谷,卻須瀉此穴。又云:腳痛膝腫針三里,又須兼懸鐘、二陵、三陰交、太衝引氣,並治指頭麻木。

白話文:

席弘賦說:寒性咳嗽應針灸合谷穴,但需要針刺瀉出該穴位。他又說:腳痛膝蓋腫脹,應針刺三里穴,同時也要配合針灸懸鐘穴、二陵穴、三陰交穴和太衝穴,以引導氣血流動,並治療手指麻木。

天星秘訣云:兼合谷,治脾病血氣。又云:兼承山,治胸膈痞滿,飲食自喜。

乾坤生意云:兼大敦,治小腸疝氣。

昔有宋太子善醫術,出逢一妊婦。太子診之曰:是一女也。徐文伯亦診曰,此一男一女也。太子性急,欲剖視之。文伯曰:臣能針而落之。為瀉三陰交,補手陽明合谷,應針而落,果如文伯之言。故妊娠不可刺此穴,且能落死胎。

白話文:

從前有位懂得醫術的宋國太子,遇到一位懷孕婦女。太子診脈後說:這是一名女嬰。徐文伯也診脈後說:這是一對龍鳳胎。太子性子急,想要剖開肚子看看。文伯說:我可以針灸讓胎兒掉下來。於是文伯針灸了三陰交穴(小腿內側),並補強了手陽明合谷穴(手背虎口處),果然胎兒就掉了下來,和文伯說的一樣。所以懷孕期間不可以針灸這兩個穴位,否則會導致胎死腹中。

漏谷(一名太陰絡),在內踝上六寸,骨下陷中。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主治膝痹腳冷不仁,腸鳴腹脹,痃癖冷氣,小腹痛,飲食不為肌膚,小便不利失精。

地機(一名脾舍),在膝下五寸,內側骨下陷中,伸足取之。一曰在別走上一寸,孔在膝下五寸。足太陰郄。刺三分,灸五壯。

白話文:

地機穴(又名脾舍穴):位於膝蓋下方五寸,內側骨頭下方的凹陷處,伸直腿後取穴。也有人說在別走穴上方一寸,孔在膝蓋下方五寸。這是足太陰脾經的郄穴。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五壯。

主治腰痛不可俯仰,溏泄腹脹,水腫不嗜食,精不足,小便不利,足痹痛,女子癥瘕。

百證賦云:兼血海,治婦人經事之改常。

陰陵泉,在膝下內輔骨下陷中,伸足取之,或曲膝取之,與少陽經陽陵泉內外相對。一曰稍高一寸。足太陰所入為合。刺五分,留七呼,灸三壯。

白話文:

陰陵泉穴 位於膝蓋下方的內側凹陷處。可以伸直膝蓋尋找穴位,也可以彎曲膝蓋尋找。它與足少陽經的穴位陽陵泉在內外相對的位置。另一種說法是它略微高於陽陵泉一寸。足太陰脾經的經氣在此匯合。針刺深度為五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艾灸三壯。

主治腹中寒痛,脹滿喘逆不得臥,小便不利,氣淋寒熱不節,腰痛不可俯仰,霍亂疝瘕,遺尿泄瀉,陰痛足膝紅腫。

白話文:

適用於:

  • 肚子寒冷疼痛、脹滿、氣喘逆流、無法平躺;
  • 小便不順暢;
  • 氣淋病,忽冷忽熱;
  • 腰部疼痛,不能前後彎曲;
  • 霍亂、疝氣、癌症;
  • 遺尿、腹瀉;
  • 下陰疼痛、腿腳紅腫。

神農經云:治小便不通,疝瘕,可灸七壯。

千金云:小便失禁不覺,刺五分,灸隨年壯。又水腫不得臥,灸百壯。

玉龍賦云:兼陽陵,治膝腫之難消。

太乙歌云:腸中切痛陰陵調。

靈光賦云:治腳氣。

席弘賦云:治心胸滿,兼承山飲食自思。又云:腳痛膝腫針三里,又須兼懸鐘、二陵、三陰交、太衝行氣,並治指頭麻木。

白話文:

席弘賦說:治療心胸脹滿,除了吃山藥,還要自省飲食。

又說:腳痛膝蓋腫脹,針灸足三里,還要搭配懸鐘、二陵、三陰交、太衝,疏通氣血,也能治療手指麻木。

百證賦云:兼水分,能去水腫臍盈。

通玄賦云:能開通水道。

天星秘訣云:若是小腸連臍痛,先刺陰陵後湧泉。

血海(一名百蟲窠),在膝臏上一寸內廉白肉際陷中。一云在膝內輔骨上,橫入五分。刺五分,灸五壯。

主治女子崩中漏下,月事不調,帶下,逆氣腹脹,先補後瀉。又主腎藏風,兩腿瘡癢濕不可當。

百證賦云:兼地機,治婦人經事之改常。又云:兼衝門,治痃癖有驗。

靈光賦云:兼氣海,療五淋。

箕門,在魚腹上,越兩筋間陰股內廉,動脈應手。一云股上起筋間。甲乙經曰:太陰內市。刺三分,留六呼,灸三壯。一云禁刺。

白話文:

箕門穴位於足太陰脾經上,在小腿內側,跨過兩條腿筋之間,靠近大腿根部內側,動脈明顯。另一說法認為箕門穴位於大腿內側,筋間隆起處。

《甲乙經》記載:箕門穴屬足太陰脾經的內市穴。

針刺:刺入三分,留針六呼,艾灸三壯。

另有說法認為箕門穴不宜針刺。

主治小便不通,遺尿,鼠鼷腫痛。

衝門(一名慈宮),上去大橫五寸,在府舍下,橫骨兩端約文中動脈,去腹中行三寸半。足太陰厥陰之會。刺七分,灸五壯。

白話文:

衝門穴(又名慈宮,在臍上約五寸,位於恥骨下緣,兩側有足少陰腎經動脈,沿腹中直行約三寸半。足太陰脾經與足少陰腎經交會之處。刺入七分,得氣五針。

主治中寒積聚,淫濼陰疝,妊娠衝心,難乳。

百證賦云:兼氣衝,治帶下產崩。又云:兼血海,治痃癖。

府舍,在腹結下三寸,去腹中行三寸半。足厥陰太陰陰維之會。甲乙經曰:此脈上下入腹,絡胸,結心肺,從脅上至肩,此太陰郄,三陰陽明支別。刺七分,灸五壯。

白話文:

府舍穴位於腹部,距離肚臍下方三寸,深入腹部三寸半。這是足厥陰肝經、太陰脾經和陰維脈的匯合點。

《甲乙經》中記載:這條經絡上下貫通腹部,連接胸部,貫穿心肺,從肋骨處向上延伸到肩膀。這裡是太陰經的郄穴,是三陰經和陽明經的分支。

針刺深度為七分,灸法為五壯。

主治疝癖,腹脅滿痛,上下搶心,積聚痹痛,厥氣霍亂。

腹結(一名腹屈。),在大橫下一寸三分,去腹中行三寸半。刺七分,灸五壯。

主治咳逆,繞臍腹痛,中寒瀉痢,心痛。

大橫,在腹哀下三寸五分,平臍,去中行三寸半。足太陰陰維之會。刺七分,灸五壯。

主治大風逆氣,四肢不舉,多寒善悲。

千金云:主多寒洞痢,四肢不舉,灸隨年壯。又云:多汗四肢不舉少力,,灸橫文五十壯,在挾臍相去七寸。亦屬此穴。

白話文:

《千金方》記載:治療因受寒過多而導致的腹瀉,同時四肢無力,根據年齡施灸。

《千金方》又記載:如果多汗、四肢無力、體力差,施灸於橫文穴五十壯,穴位位於肚臍兩側,相距七寸。此穴也適用於上述情況。

百證賦云:兼天衝穴,治反張悲哭。

腹哀,在日月下一寸五分,去腹中行三寸半。足太陰陰維之會。刺三分,灸五壯。甲乙經云:刺七分。

主治寒中食不化,大便膿血腹痛。

食竇,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中,舉臂取之。刺四分,灸五壯。

主治胸脅支滿,咳唾逆氣,飲不下,膈有水聲。

天溪,在胸鄉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刺四分,灸五壯。

主治胸滿喘逆上氣,喉中作聲,婦人乳腫賁癰。

胸鄉,在周榮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刺四分,灸五壯。

主治胸脅支滿,引背痛,不得臥轉側。

周榮,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刺四分,灸五壯。

主治胸滿不得俯仰,咳逆食不下。

大包,在淵腋下三寸。脾之大絡,布胸脅中,出九肋間及季脅端,總統陰陽諸絡,由脾灌溉五臟。刺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大包穴,位於腋窩下方三寸處。它是脾臟的大絡脈,分佈在胸腔和脇肋之間,並連接到九根肋骨之間和季肋的端點。它統領著全身陰陽諸脈絡,從脾臟向五臟六腑供養氣血。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壯數為三壯。

主治胸中喘痛,腹有大氣不得息,實則其身盡寒,虛則百節皆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