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圖翼》~ 類經附翼卷一 (5)
類經附翼卷一 (5)
1. 醫易義
知常變之道者,庶免乎依樣畫瓠盧,而可與語醫中之權矣。以鬼神言之,則陽之靈曰神,神者伸也;陰之靈曰鬼,鬼者歸也。鬼神往來,都只是氣。故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陽為天地之神,陰為天地之鬼,春夏為歲候之神,秋冬為歲候之鬼;晝午為時日之神,暮夜為時日之鬼。推之於人,則仁義禮智,君子之神;奸盜詐偽,小人之鬼。
樂天知命,道德之神;阿諛諂容,勢利之鬼。推之於醫,則神聖工巧,得其神也;凡庸淺陋,類乎鬼也。精進日新,志惟神也;苟且殃人,心猶鬼也。察之形聲,則堅凝深邃,形之神也;輕薄嬌柔,形之鬼也。長洪圓亮,聲之神也;短促輕微,聲之鬼也。診之脈色,則綿長和緩,脈之神也;細急休囚,脈之鬼也。
清蒼明淨,色之神也;淺嫩灰頹,色之鬼也。是皆鬼神之徵兆也。至若鬼神之原,尚有所謂。夫天地之鬼神,既不能出天地之外;而人物之鬼神,又安能外乎人心?是以在天地則有天地之鬼神,在人物則有人物之鬼神。善惡出之吾衷,良心自然難泯;強弱皆由陽氣,神鬼判乎其中。
以故多陽多善者,神強而鬼滅;多陰多惡者,氣戾而鬼生。然則神鬼從心,皆由我造;靈通變幻,匪在他求。知乎此,而吉凶禍福之機,求諸心而盡之矣。以死生言之,則人受天地之氣以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氣之為物,聚而有形;物之為氣,散歸無象。丹經云:分陰未盡則不仙,分陽未盡則不死。
故原始而來屬乎陽,是生必生於復,陽生而至乾;反終而歸屬乎陰,是死必死於坤,陽盡而歸土。得其陽者生,故陽無十,陽無終也;得其陰者死,故陰無一,陰無始也。是以陽候多語,陰證無聲;無聲者死,多語者生。魂強者多寤,魄強者多眠;多眠者少吉,多寤者易安。
故善操斯柄者,欲拯其死,勿害其生;將逐其寇,勿傷其君。陰陽聚散即其理,剝復消長是其機,而死生之道,盡乎其中矣。以疾病言之,則泰為上下之交通,否是乾坤之隔絕。既濟為心腎相諧,未濟為陰陽各別。大過小過,入則陰寒漸深,而出為癥痞之象;中孚頤卦,中如土臟不足,而頤為臌脹之形。
剝復如隔陽脫陽,夬姤如隔陰脫陰。觀是陽衰之漸,遁藏陰長之因。姑象其槩,無能贅陳。又若離火臨乾,非頭即藏;若逢兌卦,口肺相連。交坎互相利害,入東木火防炎。坤艮雖然喜暖,太過亦恐枯乾。坎為木母,震巽相便;若逢土位,反克最嫌。金水本為同氣,失常燥濕相干。
坤艮居中,怕逢東旺;若當乾兌,稍見安然。此雖以卦象而測病情,以坎離而分水火;惟是坎本屬水而陽居乎中,離本屬火而陰藏乎內。故北方水地,一反存焉;南是火鄉,二偏居上;東方陽木,八在其中;西是陰金,九當其位。可見離陽屬火,半為假熱難猜;坎水是陰,豈盡真寒易識?云從龍,風從虎,消長之機;水流濕,火就燥,死生之竅。倘知逆順堪憂,須識假真顛倒。
白話文:
了解事物恆常與變化的道理,才能避免死板地模仿,進而能談論醫術中權變應用的道理。用鬼神來解釋,陽的靈性叫做神,神的意思是伸展;陰的靈性叫做鬼,鬼的意思是歸藏。鬼神往來,其實都是氣的作用。所以說鬼神是陰陽二氣的良性功能。陽氣是天地的神,陰氣是天地的鬼;春夏是歲時的神,秋冬是歲時的鬼;白天中午是時辰的神,傍晚夜晚是時辰的鬼。推廣到人身上,仁義禮智是君子的神,奸盜詐偽是小人的鬼。
樂天知命,具備道德是神;阿諛奉承,趨炎附勢是鬼。推廣到醫學,醫術高明、精巧,是得了神韻;平庸淺薄,就像是鬼。精進不懈,志在追求卓越是神;苟且敷衍,危害他人是鬼。觀察人的形貌聲音,堅實凝重、深沉內斂,是形體的神韻;輕浮薄弱、嬌柔造作,是形體的鬼態。洪亮悠長、圓潤飽滿的聲音,是聲音的神韻;短促微弱、輕細的聲音,是聲音的鬼態。診察脈象氣色,脈象綿長和緩,是脈象的神韻;脈象細弱急促、衰微無力,是脈象的鬼態。
氣色清澈明亮,是氣色的神韻;氣色淺淡灰暗、衰敗頹靡,是氣色的鬼態。這些都是鬼神表現出來的徵兆。至於鬼神的根源,還有需要探討的地方。天地間的鬼神,不能超出天地的範圍;而人身上的鬼神,又怎麼能脫離人心呢?所以天地間有天地的鬼神,人身上有人身上的鬼神。善惡出自於我們內心,良心自然難以泯滅;強弱都由陽氣決定,神與鬼的區別就在其中。
因此,陽氣充足、多行善事的人,神氣強盛而鬼氣消滅;陰氣過盛、多行惡事的人,氣機乖戾而鬼氣產生。那麼神與鬼都由心而生,都是自己造就的;靈活變化,不在向外求取。明白這個道理,那麼吉凶禍福的轉機,從自己內心尋求就能得到答案了。從生死的角度來說,人稟受天地之氣而生,氣的聚合就形成生命,氣的消散就導致死亡。所以氣這種東西,聚積起來就形成有形的物體;而物體的氣,消散後就會回歸到無形的狀態。《丹經》說:陰氣未盡,就不能成仙;陽氣未盡,就不會死亡。
因此,從本源來說屬於陽,生命一定是從陽氣的恢復開始的,陽氣生發直到達到鼎盛;反歸終點來說屬於陰,死亡一定是從陰氣開始的,陽氣耗盡回歸於土。得到陽氣就能生存,所以陽氣沒有「十」,沒有終點;得到陰氣就會死亡,所以陰氣沒有「一」,沒有起點。因此陽氣旺盛的人話語多,陰氣旺盛的人則沉默不語;不說話的人快要死亡,說話多的人代表生命力旺盛。魂魄強盛的人容易清醒,魄力強盛的人容易嗜睡;嗜睡的人少吉利,清醒的人容易安康。
所以善於掌握這些道理的人,想要拯救瀕臨死亡的人,不要去傷害他的生機;想要驅逐外敵,不要傷害自己體內的君主(指陽氣)。陰陽的聚合與消散就是這個道理,剝復消長就是這個樞機,而生死的道理,盡在其中了。從疾病的角度來說,泰卦代表上下氣機交通順暢,否卦代表天地陰陽隔絕。既濟卦代表心腎陰陽和諧,未濟卦代表陰陽分離。大過、小過卦,代表陰寒之氣逐漸深入體內,向外則形成癥瘕痞塊之象;中孚、頤卦,代表脾土等臟腑不足,而頤卦又代表腹部臌脹的形態。
剝卦和復卦,如同陽氣被阻隔而脫失;夬卦和姤卦,如同陰氣被阻隔而脫失。觀察這些現象,可知陽氣衰退的趨勢,以及陰氣滋長的根源。姑且先用這些卦象來概括說明病情,不能詳細地一一陳述。又比如離火之卦在乾卦之上,不是頭部有疾病就是內藏疾病;如果遇到兌卦,則代表口和肺相連的病症。坎卦和離卦交互作用會產生利害關係,如果遇到東方木火,要預防炎症的發生。坤卦和艮卦雖然喜愛溫暖,但過於溫暖也恐怕會導致乾燥枯竭。坎卦為木之母,與震卦和巽卦相合;如果遇到土,反而會產生克制,要特別提防。金和水本來同屬一氣,失常就會互相影響導致燥熱或濕冷。
坤卦和艮卦位於中央,怕遇到東方木氣旺盛;如果處於乾卦和兌卦的位置,則稍顯安穩。這些雖然是用卦象來推測病情,用坎卦和離卦來區分水火;但是坎卦本來屬水,而陽氣居於其中;離卦本來屬火,而陰氣藏於內部。所以北方水地,反而含有陽氣;南方火地,反而含有陰氣。東方陽木,八卦在其中;西方陰金,九卦在其位。可見離卦的陽火,一半是虛熱,難以捉摸;坎卦的陰水,豈能盡是真寒,容易辨識?云從龍,風從虎,代表消長的契機;水往低處流,火往乾燥處燃燒,代表生死的關鍵。如果知道逆與順的道理,必須要懂得分辨真假虛實、陰陽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