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圖翼》~ 卷一 (10)
卷一 (10)
1. 氣數統論
氣者天地之氣候,數者天地之定數。天地之道,一陰一陽而盡之,升降有期而氣候行,陰陽有數而次第立。次第既立,則先後因之而定;氣候既行,則節序由之而成。節序之所以分者,由寒暑之再更;寒暑之所以更者,由日行之度異。每歲之氣,陽生於子而極於午,陰生於午而極於子,陽之進者陰之退,陽之退者陰之生,一往一來,以成一歲。朱子曰:冬至前四十五日屬今年,後四十五日屬明年。
子時前四刻屬今日,後四刻屬明日。邵子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是俱言一歲之氣,終始皆在於子半,而冬至之日,正當斗柄建於子中,是為一歲之首尾也。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者,以周天之度,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天之行速,故於一晝一夜,行盡一周而過日一度。
日行稍遲,每日少天一度,凡行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少天一周,復至舊處而與天會,是為一歲。故歲之日數,由天之度數而定;天之度數,實由於日之行數而見也。歲有十二月者,以月之行天,又遲於日,每日少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又曰:百分度之三十七。)積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與日合朔而為一月。
歲有十二會,故為十二月。鬥有十二建,故為十二辰。鬥之所建地上辰,辰之所會天上次,鬥與辰合而月建昭然矣。故十一月建在子,一陽卦復;十二月建在醜,二陽卦臨;正月建在寅,三陽卦泰;二月建在卯,四陽卦大壯;三月建在辰,五陽卦夬;四月建在巳,六陽卦乾;五月建在午,一陰卦姤;六月建在未,二陰卦遁;七月建在申,三陰卦否;八月建在酉,四陰卦觀;九月建在戌,五陰卦剝;十月建在亥,六陰卦坤,是為一歲之氣而統言其月日也。月日既定,時序乃分,四而分之,是為四季,曰春、曰夏、曰秋、曰冬。
春為陽始,陽始則溫,故曰少陽,少陽數七,陰中陽也,其氣木,自東而西,其令生,自下而上,春者蠢也,言萬物之蠢動也。夏為陽極,陽極則熱,故曰老陽,老陽數九,陽中陽也,其氣火,自南而北,其令長,自長而茂,夏者大也,言萬物之盛大也。秋為陰始,陰始則涼,故曰少陰,少陰數八,陽中陰也,其氣金,自西而東,其令收,自上而下,秋者收也,言萬物之收斂也。
冬為陰極,陰極則寒,故曰老陰,老陰數六,陰中陰也,其氣水,自北而南,其令藏,自下而閉,冬者終也,言萬物之盡藏也。土為充氣,其位象君,故不主時,分王四季,各一十八日。以五分而分四季,每分各得七十二日,以成一歲之數。
然而一歲之氣始於子,四季之春始於寅者何也?蓋以建子之月,陽氣雖始於黃鐘,然猶潛伏地下,未見發生之功,及其歷醜轉寅,三陽始備,於是和風至而萬物生,萌芽動而蟄藏振,遍滿寰區,無非生意,故陽雖始於子,而春必起於寅。是以寅卯辰為春,巳午未為夏,申酉戌為秋,亥子醜為冬,而各分其孟仲季焉。
白話文:
氣數統論
氣是天地間的氣候變化,數是天地間的既定規律。天地之道,陰陽交替運行,升降有其規律,陰陽的消長也有其順序。順序既定,則先後次序也就確定;氣候變化運行,則四季節序也就由此形成。節序之所以分為四季,是因為寒暑交替;寒暑交替的原因,是因為太陽運行軌跡的變化。每年之氣,陽氣從子時(冬至)開始生長,到午時(夏至)達到極盛;陰氣從午時開始生長,到子時達到極盛。陽氣的增長就是陰氣的消退,陽氣的消退就是陰氣的增長,這樣往復循環,完成一年。朱熹說:冬至前四十五天屬於今年,冬至後四十五天屬於明年;子時前四個時辰屬於今天,子時後四個時辰屬於明天。邵雍說:冬至子時的正半夜,天道的運行沒有改變。這些說法都表明,一年之氣的終始都在冬至子時的正半夜,而冬至這天,北斗星的柄正好指向子位,這就代表一年氣數的開始和結束。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二十五刻,這是根據天體運行週期計算出來的,也就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天體運行速度很快,因此,晝夜之間,運行一周,每天運行一度。
太陽運行稍慢,每天比天體運行慢一度,運行三百六十五天二十五刻後,慢了一周,又回到原來的位置,與天體運行週期相合,這就構成一年。所以,一年的天數,是由天體運行的度數決定的;天體運行的度數,實際上是由太陽運行的數目所決定的。一年有十二個月,這是因為月亮運行比太陽慢,每天比太陽慢十三度十九分之七(或說百分之三十七),累積二十九天九百四十分之四百九十九,與太陽合朔而成為一個月。
一年有十二個節氣(會),所以分為十二月;北斗星有十二個方位(建),所以分為十二辰。北斗星所指向的地上的方位是辰,辰所對應的天上的方位是次,北斗星與辰相合,月建就清楚了。所以,十一月建在子,一陽卦復;十二月建在醜,二陽卦臨;正月建在寅,三陽卦泰;二月建在卯,四陽卦大壯;三月建在辰,五陽卦夬;四月建在巳,六陽卦乾;五月建在午,一陰卦姤;六月建在未,二陰卦遯;七月建在申,三陰卦否;八月建在酉,四陰卦觀;九月建在戌,五陰卦剝;十月建在亥,六陰卦坤。這就是一年之氣,以及月份和天數的總體概述。月份和天數既已確定,時序也就分開了,將一年分成四季,分別稱為春、夏、秋、冬。
春天是陽氣開始的季節,陽氣開始則天氣溫暖,所以稱為少陽,少陽數為七,屬於陰中之陽,其氣屬木,運行方向從東向西,其令為生長,由下向上,春天萬物萌動。夏天是陽氣達到極盛的季節,陽氣極盛則天氣炎熱,所以稱為老陽,老陽數為九,屬於陽中之陽,其氣屬火,運行方向從南向北,其令為生長茂盛,夏天萬物繁茂。秋天是陰氣開始的季節,陰氣開始則天氣涼爽,所以稱為少陰,少陰數為八,屬於陽中之陰,其氣屬金,運行方向從西向東,其令為收斂,由上向下,秋天萬物收斂。冬天是陰氣達到極盛的季節,陰氣極盛則天氣寒冷,所以稱為老陰,老陰數為六,屬於陰中之陰,其氣屬水,運行方向從北向南,其令為收藏,由下向上,冬天萬物收藏。土氣具有充盈萬物的特性,其地位如同君主,所以不主宰某一時令,而是分佈於四季,各佔十八天。將四季五等分,每份七十二天,組成一年。
然而,一年之氣始於子,而四季之春卻始於寅,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子月(十一月),雖然陽氣開始於黃鐘,但還潛伏在地下,還沒有顯現出蓬勃發展的跡象,等到經過醜月轉到寅月,三陽氣開始具備,於是和風吹拂,萬物生長,草木萌芽,冬眠的動物甦醒,整個世界都充滿了生機,所以雖然陽氣始於子,但春天必定從寅月開始。因此,寅卯辰為春,巳午未為夏,申酉戌為秋,亥子醜為冬,又將每個季節再細分為孟、仲、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