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圖翼》~ 卷一 (8)

回本書目錄

卷一 (8)

1. 二十四氣七十二候

秋分:初候,雷始收聲;(雷於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收聲。)二候,蟄蟲坯戶;(坯,音培。坯戶,培益其穴中之戶竅而將蟄也。)三候,水始涸。(國語曰:辰角見而雨畢,天根見而水涸;雨畢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房之間也。見者,旦見於東方也。辰角見九月本,天根見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日余。)

(九月)

寒露:初候,鴻雁來賓;(賓,客也。先至者為主,後至者為賓,蓋將盡之謂。)二候,雀入大水為蛤;(飛者化潛,陽變陰也。)三候,菊有黃花。(諸花皆不言,而此獨言之,以其華於陰而獨盛於秋也。)

霜降:初候,豺乃祭獸;(孟秋鷹祭鳥,飛者形小而殺氣方萌;季秋豺祭獸,走者形大而殺氣乃盛也。)二候,草木黃落;(陽氣去也。)三候,蟄蟲咸俯。(俯,蟄伏也。)

(十月)

立冬:初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蜃,腎慎二音,蚌屬。)

小雪:初候,虹藏不見;(季春陽勝陰,故虹見;孟冬陰勝陽,故藏而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陽氣下藏地中,陰氣閉固而成冬。)

(十一月)

大雪:初候,鶡鴠不鳴;(鶡鴠,音曷旦,夜鳴求旦之鳥,亦名寒號蟲,乃陰類而求陽者,茲得一陽之生,故不鳴矣。)二候,虎始交;(虎本陰類,感一陽而交也。)三候,荔挺出。(荔,一名馬藺,葉似蒲而小,根可為刷。)

冬至:初候,蚯蚓結;(陽氣未動,屈首下向,陽氣已動,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結。)二候,麋角解;(陰獸也,得陽氣而解。)三候,水泉動。(天一之陽生也。)

(十二月)

小寒:初候,雁北鄉;(一歲之氣,雁凡四候。如十二月雁北鄉者,乃大雁,雁之父母也。正月候雁北者,乃小雁,雁之子也。八月鴻雁來,亦大雁,雁之父母。九月鴻雁來賓,亦小雁,雁之子也。蓋先行者其大,隨後者其小也。此說出晉·干寶,宋人述之以為的論。)二候,鵲始巢;(鵲知氣至,故為來歲之巢。

)三候,雉雊。(雊,句姤二音,雉鳴也。雉火畜,感於陽而後有聲。)

大寒:初候,雞乳;(雞,水畜也,得陽氣而卵育,故云乳。)二候,徵鳥厲疾;(徵鳥,鷹隼之屬,殺氣盛極,故猛厲迅疾而善於擊也。)三候,水澤腹堅。(陽氣未達,東風未至,故水澤正結而堅。)

白話文:

秋分:

  • 初候,雷聲開始消歇。(二月時,陽氣旺盛,雷聲響起;八月時,陰氣漸長,雷聲消失。)
  • 二候,冬眠的蟲子開始修補洞穴。(「坯」音同「培」,意思是修補。蟲子修補洞穴的出口,準備進入冬眠。)
  • 三候,地表的水開始乾涸。(古書說:當看到角宿星時,雨季結束;當看到氐宿和房宿之間的天根星時,地表的水就會乾涸。雨季結束後,道路會清理乾淨;地表水乾涸後,就會出現橋樑。角宿星在九月初出現,天根星在九月末出現,兩者相差二十多天。)

(九月)

寒露:

  • 初候,大雁成群結隊地飛來。(「賓」是客人的意思。先到的雁群是主人,後到的雁群是客人,表示雁群快要遷徙完了。)
  • 二候,麻雀飛入水中變成蛤蜊。(鳥類變成潛伏水中的生物,這是陽氣轉變成陰氣的現象。)
  • 三候,菊花盛開黃色的花朵。(其他的花都沒有特別提及,只有菊花被提到,是因為菊花在陰氣重的秋天開花,而且開得特別茂盛。)

霜降:

  • 初候,豺狼開始捕獵野獸並將獵物陳列。(初秋時,老鷹捕殺鳥類,獵物比較小,殺氣剛開始;晚秋時,豺狼捕殺走獸,獵物比較大,殺氣旺盛。)
  • 二候,草木枯黃凋落。(陽氣逐漸消退。)
  • 三候,冬眠的蟲子都低頭不動。(「俯」意思是低伏,蟲子都潛伏起來冬眠。)

(十月)

立冬:

  • 初候,水開始結冰。
  • 二候,土地開始凍結。
  • 三候,野雞飛入大水中變成大蛤蜊。(「蜃」音同「腎」或「慎」,是蚌類的一種。)

小雪:

  • 初候,彩虹隱藏起來看不見了。(晚春時,陽氣勝過陰氣,所以能看到彩虹;初冬時,陰氣勝過陽氣,所以彩虹就隱藏起來不見了。)
  • 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
  • 三候,陰陽閉塞,天氣轉為寒冬。(陽氣潛藏在地底下,陰氣封閉凝固,天氣就轉為寒冬。)

(十一月)

大雪:

  • 初候,寒號鳥不再鳴叫。(寒號鳥,也叫鶡旦,是一種夜裡啼叫著想迎接黎明的鳥,是陰性的鳥類,現在感受到陽氣開始萌發,所以不再鳴叫。)
  • 二候,老虎開始交配。(老虎本是陰性的動物,感受到陽氣的萌動而開始交配。)
  • 三候,荔挺草開始生長。(荔挺草又叫馬藺,葉子像蒲草但比較小,根部可以做刷子。)

冬至:

  • 初候,蚯蚓蜷縮著身體。(陽氣還沒開始活動時,蚯蚓頭部向下;陽氣開始活動後,蚯蚓頭部向上,所以蚯蚓蜷縮起來。)
  • 二候,麋鹿的角脫落。(麋鹿是陰性的動物,感受到陽氣而脫角。)
  • 三候,地下的泉水開始流動。(這是陽氣初生的現象。)

(十二月)

小寒:

  • 初候,大雁開始往北飛。(一年之中,大雁有四次遷徙。十二月往北飛的是大雁的父母,一月往北飛的是小雁,也就是大雁的子女。八月飛來的是大雁的父母,九月飛來的是大雁的子女。先遷徙的是體型較大的,後面遷徙的是體型較小的。這是晉朝干寶提出的說法,宋朝人認為這個說法正確。)
  • 二候,喜鵲開始築巢。(喜鵲能感知氣候變化,所以開始為來年築巢。)
  • 三候,野雞鳴叫。(野雞是火性動物,感受到陽氣才開始鳴叫。)

大寒:

  • 初候,母雞開始孵蛋。(雞是水性動物,感受到陽氣而開始產卵孵育,所以說是「乳」。)
  • 二候,猛禽變得更加兇猛快速。(「徵鳥」是鷹隼等猛禽,這時殺氣旺盛到極點,所以變得更加兇猛迅速,善於捕殺獵物。)
  • 三候,水澤結冰,冰層變得非常堅硬。(陽氣還沒到達,東風還沒吹來,所以水澤結冰,冰層非常堅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