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圖翼》~ 卷八 (9)

回本書目錄

卷八 (9)

1. 足厥陰肝經穴

急脈,氣府論曰:厥陰毛中急脈各一。王氏注曰:在陰毛中,陰上兩旁相去同身寸之二寸半,按之隱指堅然,甚按則痛引上下。其左者中寒,則上引少腹,下引陰丸,善為痛,為小腹急中寒。此兩脈皆厥陰之大絡通行其中,故曰厥陰急脈,即睪之系也。可灸而不可刺,病疝小腹痛者,即可灸之。

按此穴,自甲乙經以下諸書皆無,是遺誤也。經脈篇曰:足厥陰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又曰:其別者,循脛上睪結於莖。然此實厥陰之正脈,而會於陽明者也,今增入之。

章門(一名長平,一名脅髎),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側臥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一云肘尖盡處是穴。一云在臍上一寸八分,兩旁各八寸半季肌端。一云在臍上二寸,兩旁各六寸。寸法以胸前兩乳間橫折八寸約取之。脾之募也。為臟之會。足厥陰少陽之會。刺六分,留六呼,灸三壯。一云百壯。

主治兩脅積氣如卵石,膨脹腸鳴,食不化,胸脅痛,煩熱支滿,嘔吐咳喘不得臥,腰脊冷痛不得轉側,肩臂不舉,傷飽身黃,瘦弱泄瀉,四肢懈墮,善恐,少氣厥逆。

難疏曰:臟會季肋,臟病治此。

千金云:奔豚積聚,堅滿脹痛,吐逆不下食,腰脊冷疼,小便白濁,灸脾募百壯,三報之。又治狂走癲癇,灸三十壯。又尿血,灸百壯。又治石水,灸然谷、氣衝、四滿、章門。

百證賦云:治胸脅支滿。

一傳治久瀉不止,癖塊脹疼。

期門,在不容旁一寸五分,上直乳,第二肋端。肝之募也。足厥陰太陰陰維之會。刺四分,灸五壯、七壯。

主治傷寒,胸中煩熱,奔豚上下,目青而嘔,霍亂瀉痢,腹硬胸脅積痛支滿,嘔酸善噫,食不下,喘不得臥。一婦人患傷寒熱入血室,醫者不識。許學士曰:小柴胡已遲,當刺期門,予不能針,請善針者針之。如言而愈。

千金云:主奔豚,灸百壯。上氣咳逆,胸滿痛徹胸背,灸巨闕、期門各五十壯。

玉龍賦云:兼大敦,能治堅痃疝氣。

席弘賦云:期門穴主傷寒患,六日過經猶未汗,但向乳根二肋間,又治婦人坐產難。

百證賦云:兼溫溜,治傷項強。

通玄賦云:期門退胸滿、血膨而可止。

天星秘訣云:兼三里,治傷寒過經不出汗。

捷徑云:治產後噎。

白話文:

急脈

在陰毛中,陰部上方兩側,距離身體中線各約2.5寸的地方,按壓時感覺堅硬,如果用力按壓會感到疼痛,並向上向下牽引。左邊的急脈如果受寒,會向上牽引至小腹,向下牽引至睪丸,容易感到疼痛,導致小腹急痛。這兩條脈絡都是足厥陰肝經的大絡,所以稱作「厥陰急脈」,也就是睪丸的繫帶。這個穴位可以灸,但不可以針刺,如果患有疝氣或小腹疼痛,可以灸這個穴位。

這個穴位,從《甲乙經》以後的醫書都沒有記載,可能是遺漏了。經脈篇說,足厥陰肝經沿著大腿內側進入陰毛中,經過陰部。又說,肝經的支脈沿著小腿向上,與睪丸相連,最後到達陰莖。由此可知,這其實是足厥陰肝經的正脈,而且與足陽明胃經交會,所以現在將它增補進來。

章門

(別名:長平、脅髎)在側腹部,大橫穴外側,沿著季肋骨的末端。側躺時,彎曲上側的腿,伸直下側的腿,舉起上側的手臂來取穴。有人說,手肘尖端的位置就是這個穴位。有人說,在肚臍上方1.8寸,兩側各8.5寸的季肋骨末端。有人說,在肚臍上方2寸,兩側各6寸的地方。取穴時,可以用胸前兩乳之間的距離橫折八寸來約略定位。它是脾經的募穴,也是五臟之會,又是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的交會處。針刺時可刺入6分深,留針6次呼吸的時間,可以灸3壯,也有人說可以灸100壯。

主治:兩側脅肋積聚氣體像卵石一樣,腹部脹大,腸鳴,消化不良,胸脅疼痛,心煩發熱,肢體脹滿,嘔吐、咳嗽、氣喘難以入睡,腰脊寒冷疼痛不能轉側,肩膀手臂抬不起來,吃飽後身體發黃,身體瘦弱、腹瀉,四肢無力,容易恐懼,氣短、氣逆。

《難經疏》說:「五臟的匯聚點在季肋部,所以五臟的疾病可以治療這個穴位。」

《千金方》說:治療奔豚(腹部有氣向上衝)、腹部積聚、腹部堅硬脹痛、嘔吐食不下、腰脊寒冷疼痛、小便混濁,可以灸脾經的募穴100壯,灸三次。又可以治療狂躁奔走、癲癇,灸30壯。又可以治療尿血,灸100壯。又可以治療石水病(腹部積水),灸然谷穴、氣衝穴、四滿穴、章門穴。

《百證賦》說:治療胸脅脹滿。

《一傳》說:治療久瀉不止、腹部痞塊脹痛。

期門

在不容穴旁開1.5寸的地方,垂直乳頭,在第二根肋骨末端。是肝經的募穴,也是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陰維脈的交會處。針刺時可刺入4分深,可以灸5壯或7壯。

主治:傷寒,胸中煩熱,奔豚(腹部有氣向上衝),眼睛發青伴隨嘔吐,霍亂腹瀉,腹部僵硬、胸脅積痛脹滿,嘔吐酸水、打嗝,食不下,氣喘不能入睡。有一個婦人患傷寒,熱邪進入血室,醫生不認識這個病。許學士說:用小柴胡湯已經太遲了,應該針刺期門穴,我不會針,請善於針灸的人來針刺。結果如他所說,病就好了。

《千金方》說:主治奔豚病,可以灸100壯。治療氣逆咳嗽、胸滿疼痛、牽扯胸背,可以灸巨闕穴和期門穴各50壯。

《玉龍賦》說:配合大敦穴,可以治療堅硬的疝氣。

《席弘賦》說:期門穴可以治療傷寒病,如果病程超過六天,汗還沒出來,可以取乳頭根部,在第二肋骨之間扎針。又可以治療婦女難產。

《百證賦》說:配合溫溜穴,可以治療頸項僵硬。

《通玄賦》說:期門穴可以消退胸滿、腹部腫脹。

《天星秘訣》說:配合足三里穴,可以治療傷寒病,過了病程沒有出汗。

《捷徑》說:可以治療產後噎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