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二十八卷 (6)
二十八卷 (6)
1. 三十八、升降不前氣變民病之異
金氣寒斂而燥,故為寒鼽嚏嗌乾等證。)
是故卯酉之年,太陽昇天,主窒天芮,勝之不前;(卯酉年,陽明當遷正司天,而太陽寒水,以上年在泉之右間,當升為新歲司天之左間,故畏天芮土勝也。)又遇陽明未遷正者,即太陽未昇天也;(卯酉陰年,氣有不及,凡司天陽明未得遷正,則左間太陽亦不得其位。)土運以至,水欲昇天,土運抑之。
(己卯己酉,皆土運之年,亦能制抑太陽。)升之不前,即濕而熱蒸,寒生兩間;民病注下,食不及化。(濕勝於上,寒鬱於下,故氣令民病如此。)久而成郁,冷來客熱,冰雹卒至;民病厥逆而噦,熱生於內,氣痹於外,足脛痠疼,反生心悸懊熱,暴煩而復厥。(水鬱之發,寒氣乃行,故民病寒束於外,熱生於中,為氣痹厥逆等證。
)
黃帝曰:升之不前,余已盡知其旨,願聞降之不下,可得明乎?岐伯曰:悉乎哉問!是之謂天地微旨,可以盡陳斯道,所謂升已必降也。(六氣之運,,右者升而左者降也。)至天三年,次歲必降,降而入地,始為左間也。(每氣在天各三年,凡左間一年,司天一年,右間一年。
三年周盡,至次歲乃降而入地,為在泉之左間,亦周三年而復升於天也。)如此升降往來,命之六紀者矣。(此六氣之紀也。)
是故丑未之歲,厥陰降地,主窒地晶,勝而不前;(丑未歲,太陽當遷正在泉,而厥陰風木,以上年司天之右間,當降為今歲在泉之左間,故畏地晶,金氣窒之也。)又或遇少陰未退位,即厥陰未降下,(如上年子午歲氣有餘,司天少陰不退位,則右間厥陰亦不能降下也。)金運以至中,金運承之,降之不下,抑之變郁。
(即乙丑乙未歲也,亦能制抑厥陰,鬱而為病。)木欲降下,金承之,降而不下,蒼埃遠見,白氣承之,風舉埃昏,清躁行殺,霜露覆下,肅殺布令。(木鬱金勝,故蒼埃見而殺令布。)久而不降,抑之化郁,即作風躁相伏,暄而反清,草木萌動,殺霜乃下,蟄蟲未見,懼清傷臟。(清寒勝木,故草木萌動,霜乃殺之而蟄蟲不見。
其在民病亦懼清氣之傷肝臟也。舊本無下蟲二字,必脫簡也,今增補之。)
是故寅申之歲,少陰降地,主窒地玄,勝之不入;(寅申歲,厥陰當遷正在泉,而少陰君火,以上年司天之右間,當降為今歲厥陰之左間,故畏地玄,木勝窒之也。)又或遇丙申丙寅,水運太過,先天而至。(丙以陽水,其氣先天而至,亦能制抑君火,使之不降。)君火欲降,水運承之,降而不下,即彤雲才見,黑氣反生,暄暖如舒,寒常布雪,凜冽復作,天云慘淒。(皆寒水勝火之化。
彤音同,赤也。)久而不降,伏之化郁,寒勝復熱,赤風化疫;民病面赤心煩,頭痛目眩也,赤氣彰而溫病欲作也。(熱鬱於上,久而不降,故民多溫熱之病。)
白話文:
三十八、升降不前氣變民病之異
金氣的特性是寒涼收斂而乾燥,因此會導致寒性鼻塞、打噴嚏、咽喉乾燥等症狀。
在卯酉年,太陽寒水之氣應當上升至天部,但受到天芮土氣的阻礙而無法順利上升。(卯酉年,陽明燥金應當遷正成為司天之氣,而太陽寒水作為上一年在泉之右間,應當上升為新一年司天之左間,卻因畏懼天芮土氣的克制而受阻。)若又遇到陽明未能遷正的情況,太陽之氣也無法順利上升。(卯酉年為陰年,氣運較弱,若司天之氣陽明未能順利遷正,則左間的太陽之氣也無法到位。)若此時遇上土運之年,水氣想要上升,卻被土運抑制。
(例如己卯、己酉年,皆為土運之年,也會抑制太陽之氣。)太陽之氣無法上升,導致濕熱蒸騰,寒氣滯留在天地之間;民眾容易患上腹瀉、消化不良等疾病。(濕氣盛行於上,寒氣鬱結於下,氣候異常導致此類疾病。)長期鬱結後,寒氣侵襲熱氣,可能突然出現冰雹;民眾易患手足厥冷、嘔吐,內熱生而外氣閉阻,足脛痠痛,甚至心悸煩悶,突然煩躁後又昏厥。(水氣鬱發時,寒氣盛行,民眾因此外受寒束,內生熱邪,出現氣痹、厥逆等病症。)
黃帝問:「關於氣升不前的問題,我已完全明白,能否再說明氣降不下的情況?」岐伯回答:「這正是天地氣運的微妙法則。氣升之後必會下降。(六氣運行中,右者升而左者降。)每種氣在天部停留三年後,次年必定下降至地部,成為在泉的左間。(每氣在天部分為左間一年、司天一年、右間一年,合計三年。期滿後下降至地部,成為在泉之左間,再經三年後重新上升。)如此升降循環,形成六氣的紀律。
在醜未年,厥陰風木之氣應當下降至地部,但受到地晶金氣的阻礙而無法順利下降。(醜未年,太陽寒水應遷正在泉,而厥陰風木為上一年司天之右間,本應降為當年之左間,卻因地晶金氣的克制而受阻。)若又遇上少陰君火未退位,則厥陰之氣也無法下降。(如上一年子午年氣運過盛,少陰司天未退位,右間的厥陰之氣也無法下降。)若此時正值金運之年,金氣進一步抑制厥陰之氣,導致其鬱結為病。(例如乙醜、乙未年金運之年,壓抑厥陰之氣而致病。)木氣欲降而金氣阻擋,導致青色塵埃遠現、白色金氣瀰漫,風捲塵沙、天色昏暗,肅殺之氣盛行,霜露覆蓋大地。(木氣受鬱而金氣勝,故現蒼埃肅殺之象。)長期不降,鬱結化為風躁之氣,暖中帶寒,草木雖萌芽卻遭霜害,蟄蟲未出而受寒傷。(清寒之氣克制木氣,草木萌動時遭霜害,蟄蟲藏匿。人體亦可能因寒氣傷肝致病。原文「下蟲」二字原缺,應為脫漏,今補上。)
在寅申年,少陰君火之氣應當下降至地部,但受到地玄木氣的阻礙而無法順利下降。(寅申年,厥陰風木應遷正在泉,少陰君火為上一年司天之右間,本應降為當年之左間,卻因地玄木氣的克制而不入。)若又遇丙申、丙寅年,水運過盛且提前到來。(丙年為陽水,氣運先天過強,亦能抑制君火下降。)君火欲降而水運阻擋,導致紅雲初現卻轉為黑氣,暖意短暫後寒雪頻降,天陰風凜。(皆為寒水克制火氣的現象。)長期不降,鬱久化熱,寒極轉溫,可能引發赤風疫病;民眾易面赤心煩、頭痛目眩,赤氣顯現而溫病將發。(熱鬱於上久不得降,故多溫熱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