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二十五卷 (5)
二十五卷 (5)
1. 十三、五運三氣之紀物生之應
雉,火禽也。凡此皆火復之氣所化。)乃為雷霆。(雷之迅者曰霆。木鬱極而火達之,其氣則為雷霆,故易曰震為雷。)
伏明之紀,是謂勝長,(伏明之紀,火不及也。凡戊癸皆屬火運,而癸以陰柔,乃為不及。故於六癸之歲,長氣不宣,臟氣勝之,是謂勝長。)長氣不宣,臟氣反布,(火之長氣,不能宣化。水之臟氣,反布於時。)收氣自政,化令乃衡,(金無所畏,故收氣自行其政。土無所生,故化令惟衡平耳。
)寒清數舉,暑令乃薄,(陰盛陽衰也。)承化物生,生而不長,(物承土化而生者,以土無火生,雖生不長也。此即上文化令乃衡之義。)成實而稚,遇化已老,(長氣不宣,故物之成實者惟稚而短,及遇土化之令,而氣已老矣。)陽氣屈伏,蟄蟲早藏,(陽不施於物也。
)其氣鬱,(陽主升,不升則鬱矣。)其用暴,(火性急,鬱而不伸,出必暴矣。)其動彰伏變易,(彰者火之德,火不足則彰伏不常,而多變易矣。)其發痛,(寒勝之也。)其臟心,(火氣通於心也。)其果慄桃,(慄,水果。桃,金果。火不及,故二果成也。)其實絡濡,(絡應火,濡應水也。
)其谷豆稻,(豆,水穀。稻,金谷。二谷成也。)其味苦鹹,(苦衰咸勝也。)其色玄丹,(玄盛丹衰也。)其畜馬彘,(馬,火畜當衰。彘,水畜當王也。)其蟲羽鱗,(羽屬火,鱗屬水,有盛衰也。)其主冰雪霜寒,(水反勝也。)其聲徵羽,(火音從水也。)其病昏惑悲忘,(火不足而心神潰也。
)從水化也。(此結上文火不及者,從水化也。)少徵與少羽同,(此總言六癸年也。徵為火音,火不及,故云少徵。水勝之,故與少羽同其化。)上商與正商同,(癸卯、癸酉年也。上見陽明司天,是為上商。歲火不及則金無所畏,又得燥金司天之助,是以火運之紀,而行審平之氣,故曰上商與正商同也。按:少徵六年,癸丑、癸未上宮也,癸巳、癸亥上角也。
此止言上商而不及宮角者,以火與土木無所克伐,而同歸少羽之化矣。)邪傷心也。(火氣不及,故寒邪傷於心。)凝慘慄冽,則暴雨霖霪,(凝慘慄冽,水勝火也。暴雨霖淫,土覆水也。)眚於九,(勝復皆因於火,故災眚於九,南方離宮也。)其主驟注,雷霆震驚,(驟注,土復之變也。
雷霆震驚,火鬱之達也。土火相協,故為是變。)沉霒淫雨。(沉霒,陰雲蔽日也。淫,久雨也。此皆濕復之變。霒音陰。)
卑監之紀,是謂減化,(卑監之紀,土氣不及也。凡甲己皆屬土運,而己以陰柔,乃為不及。故於六己之年,化氣不令,是謂減化。)化氣不令,生政獨彰,(土氣不足,木專其政也。)長氣整,雨乃愆,收氣平,(火土無犯,故長氣整。土德衰,故雨愆期,金無所生,故收氣平也。
白話文:
【十三、五運三氣之紀物生之應】
雉鳥屬於火性禽類,這些都是火氣旺盛所化生的現象。雷電的迅猛表現稱為「霆」。當木氣鬱結到極點時,火氣會突破而出,這種氣便形成雷霆,因此《易經》說震卦代表雷。
「伏明之紀」指的是火氣不足的狀態。在戊癸年屬火運,其中癸年陰柔,代表火運不足。因此六癸年時,生長之氣無法暢通,臟氣反而佔上風,稱為「勝長」。火氣的生長功能無法發揮,水氣的閉藏功能反而主導時令。金氣無所顧忌,因此收斂之氣自行其政;土氣失去生發之源,使得運化功能趨於平緩。寒涼之氣頻繁出現,暑熱之氣則顯得微弱(陰盛陽衰)。萬物雖承受土氣而生,但因缺乏火氣助長,生長受阻(呼應前文「化令乃衡」之意)。
果實結成卻細小未熟,待運化之氣來臨時已過盛期(因生長之氣不暢,果實成熟時仍顯稚嫩,等運化時機到來已錯過最佳狀態)。陽氣潛藏不發,蟲類提早蟄伏(陽氣未能作用於萬物)。整體氣機鬱滯(陽氣本應上升,不升則鬱),作用表現為驟然爆發(火性急迫,鬱結後必激烈釋放)。其動態顯現為明暗不定、變化無常(光明是火德特質,火弱則明滅異常);發作時引發疼痛(寒氣壓制所致)。
對應臟器為心(火氣通於心),果類為栗子和桃子(栗屬水,桃屬金,火氣不足使得這兩類果實成熟);果實特徵表現為絡脈濡潤(絡屬火,濡屬水)。穀物以豆類和稻米為主(豆屬水,稻屬金);味道偏苦與鹹(苦味衰減,鹹味增強);顏色顯現玄黑與赤紅(黑色盛,紅色衰)。牲畜對應馬與豬(馬屬火而衰,豬屬水而旺);蟲類為羽蟲與鱗蟲(羽屬火,鱗屬水,呈現消長)。氣候主導表現為冰雪霜寒(水氣反勝);聲音對應徵音與羽音(火聲順應水勢)。病症多見神志昏亂、悲憂健忘(火弱心神失守)——此為火氣不足而順從水化的結果。
極寒凝結之時(水勝火),會引發暴雨連綿(土氣報復水勢)。災害應於南方離宮(九宮屬火)。天象表現為驟雨傾瀉(土復之變)、雷鳴震盪(火鬱爆發);陰雲密布、久雨不止(濕氣復盛之象)。
「卑監之紀」指土氣不足。甲己年屬土運,其中己年陰柔故運弱,六己年時運化功能減退,稱為「減化」。土氣運化失常,木氣生長獨盛;火氣維持正常,但雨水失調(火土互不干犯故火氣平穩,土德衰導致降雨異常);金氣因無土生而收斂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