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十七卷 (14)
十七卷 (14)
1. 六十九、十二經筋痹刺
桑之性平,能利關節,除風寒濕痹諸痛,故以桑鉤鉤之者,鉤正其口也。復以生桑火炭,置之地坎之中。高下以坐等者,欲其深淺適中,便於坐而得其暖也。然後以前膏熨其急頰,且飲之美酒,啖之美肉,皆助血舒筋之法也。雖不善飲,亦自強之。三拊而已,言再三拊摩其患處,則病自已矣。
啖音淡。拊音府。)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季春痹也。(足陽明正盛之經,應三月之氣也。余義如前。)
足太陰之筋病,足大趾支,內踝痛,轉筋痛,(足太陰之筋起大趾之端,上結於內踝也。)膝內輔骨痛,陰股引髀而痛,陰器紐痛,下引臍兩脅痛,引膺中脊內痛。(其直者絡於膝內輔骨,上陰股,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臍腹胸脅,其內者著於脊也。)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命曰孟秋痹也。
(孟秋當作仲秋,此與下文足少陰條繆誤,當迭更之。蓋足太陰之經,應八月之氣也。)
足少陰之筋病,足下轉筋,及所過而結者皆痛及轉筋,(足少陰之筋起於小趾之下,故病足下轉筋。所過而結者,以其並足太陰之筋,斜走內踝之下,結於踵,又與太陽之筋合,而上結於內輔之下,又並太陰之筋而上循陰股,結於陰器,皆能為痛及轉筋也。)病在此者主癇瘛及痙,(癇,癲癇也。
瘛,牽急也。痙,堅強反張尤甚於瘛者也。足少陰為天一之經,真陰受傷,故為此病。瘛音熾。痙音敬。)在外者不能俛,在內者不能仰,故陽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陰病者不能仰。(在外者,與太陽之筋合,故不能俛。在內者,循脊內挾膂上至項,故不能仰。陽病者,即在外者也。
陰病者,即在內者也。俛,俯同。)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義如前,此治外者也。)在內者熨引飲藥,此筋折紐,紐發數甚者,死不治,(熨引所以舒筋,飲藥所以養血。折紐者,即轉筋之甚。發日數,病日甚者,陰虧之極也,故當死不治。)名曰仲秋痹也。
(仲秋誤也,當作孟秋,蓋足少陰為生陰之經,應七月之氣也。義詳前太陰太陽條下。)
足厥陰之筋病,足大趾支,內踝之前痛,內輔痛,陰股痛轉筋,(足厥陰之筋起於大趾之上,結於內踝之前,又結於內輔骨之下,上循陰股也。)陰器不用,傷於內則不起,傷於寒則陰縮入,傷於熱則縱挺不收。(陰器者,前陰之具也,厥陰之筋結於此,陰器病者,有此三者之異。
)治在行水清陰氣。(清,理也。此言當以藥治之,在通行水臟而調陰氣,蓋水則肝之母也。)其病轉筋者,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轉筋者,治當在經也。)命曰季秋痹也。(足厥陰者,陰盡之經也,故應九月之氣。)
白話文:
六十九、十二經筋痹刺
桑樹性質平和,能夠疏通關節,消除風寒濕痹等各種疼痛。因此使用桑鉤來鉤正嘴巴,再將生桑木燒成炭火,放入地面的坑洞中,高度與座位相當,目的是讓深淺適中,便於坐著取暖。接著用之前調製的藥膏熱敷緊繃的臉頰,同時飲用美酒、享用好的肉食,這些都是幫助血液循環、舒緩筋絡的方法。即使不善飲酒,也要勉強喝一些。按壓三下即可,意思是反覆按摩患處,疾病自然會痊癒。
治療方法是使用燔針快速刺擊,以病患感到療效為度,以痛點為針刺位置,這稱為「季春痹」。(足陽明經氣最旺盛的時期,對應三月的氣候,其餘解釋如前。)
足太陰經筋病變,表現為足大趾及周邊疼痛、內踝痛、轉筋痛(足太陰經筋起於大趾尖端,向上結於內踝),膝蓋內側輔骨痛,大腿內側牽引髖部疼痛,陰部扭轉疼痛,向下牽引肚臍與兩肋疼痛,再向上牽引胸部和脊椎內側疼痛。(其直行的經筋連接膝內側輔骨,向上經過大腿內側,結於髖部,聚集於陰部,再向上分佈於肚臍、腹部、胸肋,內側則附著於脊椎。)治療方法是燔針快速刺擊,以病患感到療效為度,以痛點為針刺位置,稱為「孟秋痹」。(此處「孟秋」應為「仲秋」之誤,與後文足少陰條混淆,應交換。足太陰經對應八月的氣候。)
足少陰經筋病變,表現為足底轉筋,以及筋結經過的部位疼痛和轉筋(足少陰經筋起於小趾下方,因此病變時足底會轉筋;筋結經過的部位包括與足太陰經筋並行於內踝下方,結於腳跟,再與太陽經筋合流,向上結於內輔骨下方,再與太陰經筋並行而上,經過大腿內側,結於陰部,這些部位都可能疼痛或轉筋)。此經筋病變可能引發癲癇、筋脈抽搐或強直(癇指癲癇,瘛指筋脈牽引抽搐,痙則更嚴重,表現為身體強直反張)。外側病變者無法低頭,內側病變者無法仰頭,因此陽病者腰部反折無法低頭,陰病者無法仰頭。(外側經筋與太陽經筋相合,故不能低頭;內側經筋沿脊椎內側上行至頸部,故不能仰頭。)治療外側病變的方法是燔針快速刺擊,以病患感到療效為度,以痛點為針刺位置;內側病變則用熱敷、導引和藥物治療。若筋絡嚴重扭結,發病頻繁且加重,則難治癒甚至致命(熱敷導引可舒緩筋絡,藥物可滋養氣血;嚴重扭結即轉筋惡化,發作頻繁且加重代表陰氣虧損至極)。此病稱為「仲秋痹」(此處「仲秋」應為「孟秋」之誤,足少陰為生陰之經,對應七月的氣候,詳細解釋見前文太陰太陽條)。
足厥陰經筋病變,表現為足大趾及周邊疼痛、內踝前側痛、內輔骨痛、大腿內側痛和轉筋(足厥陰經筋起於大趾上方,結於內踝前側,再結於內輔骨下方,向上沿大腿內側分布),陰部功能失常:內傷則陽痿,受寒則陰莖收縮,受熱則鬆弛不收縮(陰部為前陰器官,厥陰經筋結於此,病變可分為這三種)。治療以調理水臟和疏通陰氣為主(「清」為調理之意,即以藥物調理,通過通調水臟來平衡陰氣,因水為肝之母)。轉筋的治療則用燔針快速刺擊,以病患感到療效為度,以痛點為針刺位置(轉筋需治療經筋)。此病稱為「季秋痹」(足厥陰為陰氣將盡之經,對應九月的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