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十四卷 (9)

回本書目錄

十四卷 (9)

1. 十一、六經病解

少陰所謂腰痛者,少陰者腎也,十月萬物陽氣皆傷,故腰痛也。(腰者腎之府,寒邪入腎則為腰痛。純陰在下,故應十月之氣。)所謂嘔咳上氣喘者,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陽氣浮,無所依從,故嘔咳上氣喘也。(陽根於陰,陰根於陽,互相倚也。若陰中無陽,沉而不升,則孤陽在上,浮而不降,無所依從,故為嘔咳上氣喘也。

按前章列本節義於手太陰肺病條下,此則言於腎經,正以肺主氣,腎主精,精虛則氣不歸元,即無所依從之義。)所謂色色不能久立久坐,起則目䀮䀮無所見者,萬物陰陽不定,未有主也,秋氣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殺萬物,陰陽內奪,故目䀮䀮無所見也。(色色,誤也,當作邑邑,不安貌。

秋氣至,微霜下,萬物俱衰,陰陽未定,故內無所主而坐起不常,目則䀮䀮無所見。以陰肅陽衰。精氣內奪,故應深秋十月之候。)所謂少氣善怒者,陽氣不治,陽氣不治則陽氣不得出,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陽和不治,則肝氣多逆,不能調達,故善怒而為煎厥,所謂多陰者多怒也。

按:煎厥一證,在本篇言陽虛陰盛,在《生氣通天論》言陰虛陽盛,可見煎厥有陰陽二證。詳本類前五。)所謂恐如人將捕之者,秋氣萬物未有畢去,陰氣少,陽氣入,陰陽相搏,故恐也。(陰氣,言腎氣也。陽氣,言邪氣也。陰氣將藏未藏而陽邪入之,陰陽相搏,則傷腎而為恐,故亦應秋氣。

)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惡聞食臭也。(胃無氣,胃氣敗也。胃氣所以敗者,腎為胃關,腎中真火不足,不能溫養化原,故胃氣虛而惡聞食臭也。此即前章飢不欲食之義。臭,許救、尺救二切。)所謂面黑如地色者,秋氣內奪,故變於色也。(色以應日,陽氣之華也。

陰勝於陽則面黑色變,故應秋氣。此即前章面如漆柴之義。)所謂咳則有血者,陽脈傷也,陽氣未盛於上而脈滿,滿則咳,故血見於鼻也。(陽脈傷者,上焦之脈傷也。陽氣未盛於上而脈滿,則所滿者皆寒邪也。蓋腎脈上貫肝膈入肺中,故咳則血見於口,衄則血見於鼻也。以上諸義出前章足少陰經病。

厥陰所謂㿗疝、婦人少腹腫者,厥陰者辰也,三月陽中之陰,邪在中,故曰㿗疝少腹腫也。(辰,季春也。五陽一陰,陰氣將盡,故屬厥陰。陰邪居於陽末,則為㿗疝少腹腫,故應三月之氣。)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俛仰者,三月一振,榮華萬物,一俛而不仰也。(三月一振,陽氣振也,故榮華萬物。

然余寒尚在。若陰氣或勝則陽屈,俛而不仰,故病為腰脊痛,亦應三月之氣。俛,俯同,又音免。)所謂㿗癃疝膚脹者,曰陰亦盛而脈脹不通,故曰㿗癃疝也。(此復明癃疝腫脹之由,在陰邪盛也。陰盛則陽氣不行,故為此諸證。)所謂甚則嗌乾熱中者,陰陽相搏而熱,故嗌乾也。

白話文:

十一、六經病解

少陰經所說的腰痛,是因為少陰對應腎臟,十月時萬物的陽氣都受損,所以會腰痛。(腰是腎的居所,寒邪侵入腎就會導致腰痛。純陰之氣在下,因此對應十月的氣候。)

所說的嘔吐、咳嗽、氣喘,是因為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陽之氣浮越,無所依附,所以會嘔吐、咳嗽、氣喘。(陽氣根植於陰,陰氣根植於陽,兩者互相依存。如果陰中無陽,沈而不升,則孤陽在上,浮而不降,無所依附,因此會出現嘔吐、咳嗽、氣喘。)

所說的身體不適,無法久站久坐,起身時眼前昏花看不清,是因為萬物陰陽未定,未有主導力量。秋氣剛到,微霜初降,開始肅殺萬物,陰陽之氣內耗,所以雙眼昏花看不見。(「色色」是誤寫,應為「邑邑」,形容心神不安的樣子。秋氣到來,微霜降下,萬物衰敗,陰陽未定,因此內無所主,坐立不安,眼睛昏花看不清。因陰氣肅殺、陽氣衰微,精氣內耗,故對應深秋十月的氣候。)

所說的氣短易怒,是因為陽氣運行失常,陽氣不暢則無法外達,肝氣本應調暢卻受阻,所以易怒。易怒的症狀稱為「煎厥」。(陽氣不調和,則肝氣易逆,無法舒暢,因此易怒而形成煎厥,所謂「陰盛者多怒」。)

所說的恐懼如被人追捕,是因為秋氣尚存,萬物尚未完全衰敗,陰氣漸少,陽氣侵入,陰陽相爭,因而恐懼。(陰氣指腎氣,陽氣指邪氣。陰氣將藏而未藏時,陽邪侵入,陰陽相爭,則傷腎而產生恐懼,故亦對應秋氣。)

所說的厭惡聞到食物氣味,是因為胃氣虛弱,所以厭惡食物氣味。(胃氣虛弱即胃氣衰敗。胃氣衰敗的原因是腎為胃的關卡,腎中真火不足,無法溫養脾胃,所以胃氣虛弱而厭惡食物氣味。這與前章提到的「飢不欲食」意義相同。)

所說的面色黑如泥土,是因為秋氣內耗,所以面色改變。(面色反映陽氣的光華,若陰勝於陽,則面色發黑,故對應秋氣。這與前章「面如漆柴」的意義相同。)

所說的咳嗽帶血,是因為陽脈受損。陽氣未充盛於上,但脈象卻滿脹,滿則咳嗽,所以血見於鼻。(陽脈受損指上焦脈受損。陽氣未盛而脈滿,則滿脹的是寒邪。因腎脈上貫肝膈入肺中,所以咳嗽時血從口出,流鼻血則是血從鼻出。以上解釋皆出自前章足少陰經病。)

厥陰經所說的「㿗疝」、婦人小腹腫脹,是因為厥陰對應辰,即三月,此時陽中帶陰,邪氣在中,所以稱為㿗疝與小腹腫。(辰指季春,三陽之中夾一陰,陰氣將盡,故屬厥陰。陰邪居於陽末,則形成㿗疝與小腹腫,故對應三月的氣候。)

所說的腰脊痛難以彎腰或仰頭,是因為三月陽氣振作,使萬物繁榮,但有時陰氣過盛則陽氣受抑,只能彎腰無法仰頭,所以腰痛難屈伸,也對應三月的氣候。(「俛」同「俯」。)

所說的「㿗癃疝」與皮膚腫脹,是因為陰氣過盛,脈絡脹滿不通,所以稱為㿗癃疝。(此再次說明癃疝腫脹的原因在於陰邪過盛。陰盛則陽氣不暢,因此產生這些症狀。)

所說的嚴重時咽乾與內熱,是因為陰陽相爭而生熱,所以咽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