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三 (1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6)

1. 標本第六

六氣標本,所從不同。(六氣者,風、寒、暑、濕、火、燥,天之令也。標,末也。本,原也。)有從本者,有從標本者,有不從標本者也。少陽、太陰從本,(六氣少陽為相火,是少陽從火而化,故火為本,少陽為標;太陰為濕土,是太陰從濕而化,故濕為本,太陰為標。二氣之標本同,故經病之化,皆從乎本。

)少陰、太陽從本從標,(少陰為君火,從熱而化,故熱為本,少陰為標,是陰從乎陽也;太陽為寒水,從寒而化,故寒為本,太陽為標,是陽從乎陰也。二氣之標本異,故經病之化,或從乎標,或從乎本也。)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陽明為燥金,從燥而化,故燥為本,陽明為標;厥陰為風木,從風而化,故風為本,厥陰為標。

但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故以太陰為中氣,而金從濕土之化;厥陰與少陽為表裡,故以少陽為中氣,而木從相火之化,是皆從乎中也。)故從本者,化生於本;從標本者,有標本之化;從中者,以中氣為化也。(六氣之太過不及,皆能為病。病之化生,必有所因,故或從乎本,或從乎標,或從乎中氣。

知其所從,則治無失矣。)有脈從而病反者。(謂脈之陰陽必從乎病,其有脈病不應而相反者也。)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陽病見陽脈,脈至而從也。若浮、洪、滑、大之類,本皆陽脈,但按之不鼓,指下無力,便非真陽之候,不可誤認為陽。凡諸陽證得此者,似陽非陽皆然也,故有為假熱,有為格陽等證,此脈病之為反也。

)諸陰之反,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陰病見陰脈,脈至而從矣,若雖細小,而按之鼓甚有力者,此則似陰非陰也。凡諸陰病而得此,有為假寒,有為格陰。表裡異形,所以為反。凡此相反者,皆標本不同也。如陰脈而陽證,本陰標陽也;陽脈而陰證,本陽標陰也。故治病當必求其本。

)百病之起,有生於本者,有生於標者,有生於中氣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標而得者,有取中氣而得者,有取標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中氣,中見之氣也。如少陽、厥陰互為中氣,陽明、太陰互為中氣,太陽、少陰互為中氣,以其相為表裡,故其氣互通也。取,求也。

病生於本者,必求其本而治之;病生於標者,必求其標而治之;病生於中氣者,必求中氣而治之;或生於標,或生於本者,必或標或本而治之。取有標本,治有逆從。以寒治熱,治真熱也;以熱治寒,治真寒也,是為逆取。以熱治熱,治假熱也;以寒治寒,治假寒也,是為從取。

)逆,正、順也;若順,逆也。(病熱而治以寒,病寒而治以熱,於病似逆,於治為順,故曰:「逆,正、順也。」病熱而治以熱,病寒而治以寒,於病若順,於治為反,故曰:「若順,逆也。」逆者正治,從者反治。)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不知是者,不足以言。

白話文:

標本第六

六種氣候對人體的影響,其作用的著眼點有所不同。(這六種氣候,指風、寒、暑、濕、火、燥,是自然界的規律。標,指末梢、表面;本,指根本、內在。)有些疾病的病因來自根本,有些來自表面和根本,還有些則既非來自根本也非來自表面。少陽、太陰的病因來自根本,(少陽屬火,少陽的病變由火引起,所以火是根本,少陽是表面;太陰屬濕土,太陰的病變由濕引起,所以濕是根本,太陰是表面。這兩種氣的根本和表面一致,所以經絡病變的發展,都來自根本。)少陰、太陽的病因則來自根本也來自表面,(少陰屬君火,由熱引起,所以熱是根本,少陰是表面,這是陰從陽的關係;太陽屬寒水,由寒引起,所以寒是根本,太陽是表面,這是陽從陰的關係。這兩種氣的根本和表面不同,所以經絡病變的發展,有時來自表面,有時來自根本。)陽明、厥陰則不從根本或表面著手,而是從中間著手。(陽明屬燥金,由燥引起,所以燥是根本,陽明是表面;厥陰屬風木,由風引起,所以風是根本,厥陰是表面。

但是陽明和太陰互為表裡,所以以太陰為中間氣候,金氣的變化依賴於濕土;厥陰和少陽互為表裡,所以以少陽為中間氣候,木氣的變化依賴於相火,這些都是從中間氣候入手。)所以,病因來自根本的,則疾病的產生源於根本;病因來自表面和根本的,則疾病的產生有表面和根本的變化;病因來自中間的,則以中間氣候的變化為疾病的產生原因。(六種氣候的過度或不足,都會導致疾病。疾病的產生必定有其原因,所以病因或來自根本,或來自表面,或來自中間氣候。

知道疾病的病因,治療就不會出錯。)有些疾病的脈象與病症相反。(意思是說,脈象的陰陽屬性必定與疾病相符,但有些疾病的脈象與疾病的表現相反。)脈象正常,但按之無力,諸陽皆是如此。(陽證出現陽脈,脈象正常。如果脈象浮、洪、滑、大等,本來都是陽脈,但按之無力,指下感覺不到力量,就不是真正的陽證,不能誤認為是陽證。凡是陽證出現這種脈象的,看起來像是陽證卻不是陽證,例如假熱、格陽等證,這就是脈象與病症相反。

)諸陰的相反情況是,脈象正常,但按之有力。(陰證出現陰脈,脈象正常。如果脈象雖然細小,但按之有力,這就是看起來像是陰證卻不是陰證。凡是陰證出現這種情況的,例如假寒、格陰等證。表裡不同,所以會出現相反的情況。凡此種相反的情況,都是因為根本和表面不同。例如陰脈而陽證,是本陰標陽;陽脈而陰證,是本陽標陰。所以治療疾病必須找到根本原因。

)百病的產生,有的源於根本,有的源於表面,有的源於中間氣候,有的通過治療根本而痊癒,有的通過治療表面而痊癒,有的通過治療中間氣候而痊癒,有的通過治療表面和根本而痊癒,有的通過反向治療而痊癒,有的通過順向治療而痊癒。(中間氣候,是指中間顯現的氣候。例如少陽、厥陰互為中間氣候,陽明、太陰互為中間氣候,太陽、少陰互為中間氣候,因為它們互為表裡,所以氣息互通。取,指尋找。

疾病源於根本的,必須尋找根本原因治療;疾病源於表面的,必須尋找表面原因治療;疾病源於中間氣候的,必須尋找中間氣候原因治療;疾病或源於表面或源於根本的,則必須或治表面或治根本。治療有順逆之分。用寒治熱,治療的是真熱;用熱治寒,治療的是真寒,這是反向治療。用熱治熱,治療的是假熱;用寒治寒,治療的是假寒,這是順向治療。

)逆,指正、順;順,指逆。(疾病發熱而用寒藥治療,疾病發寒而用熱藥治療,對疾病來說像是反向的,對治療來說是順向的,所以說:「逆,指正、順。」疾病發熱而用熱藥治療,疾病發寒而用寒藥治療,對疾病來說像是順向的,對治療來說是反向的,所以說:「順,指逆。」逆向治療是正確的治療,順向治療是錯誤的治療。)了解表面與根本,治療就不會危險;明白順逆,正確的治療方法就沒有問題。不明白這些的,不足以談論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