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博議》~ 卷之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9)

1. 瘧痿咳病第六

則病每相關,為本末。於是有寒熱水火兩症。如腎火虛,水泛則侮肺溢肺,而為寒痰上壅之咳;腎水虛,火沸則挾肝刑金,而為肺痿喉瘖之咳。他若龍火起肝,挾心火上逆而咳;脾氣不運,上焦不通而咳;胃受飲食之火,上通於咽而咳;以火移肺而咳。此又五臟非時之熱,能移於肺之咳。

其發亦兼五臟之見症,與風邪不殊,不可不察也。治之之法:自表入者,宜辛溫發散;自內傳者,其陰已傷,陰虛於下則陽浮於上,水涸金枯,治宜甘以養陰,潤以養肺,而兼治根本之真陰,則肺自寧矣。然形氣病氣俱虛者,又當培補其中氣;而命門陽虛不能納氣者,則亦當溫氣以化水。

不然無濟也。

白話文:

瘧疾、痿病、咳嗽等疾病,往往彼此相關,互為因果。因此會出現寒熱、水火兩種症狀。例如腎臟的火氣不足,水氣泛濫就會侵犯肺臟,導致肺氣壅塞,出現寒痰引起的咳嗽;腎臟的水氣不足,火氣旺盛就會影響肝臟,進而傷害肺臟,導致肺痿、喉嚨嘶啞的咳嗽。其他還有肝火旺盛,挾帶心火逆流而引起咳嗽;脾胃運化功能失調,上焦不通暢而引起咳嗽;胃部因飲食導致的火氣上逆至咽喉而引起咳嗽;火氣移至肺臟而引起咳嗽。這些都是五臟的火熱之氣在不適當的時候,轉移到肺臟而引起的咳嗽。

這些咳嗽發作時,也伴隨五臟的症狀表現,和風邪引起的咳嗽症狀相似,不可不仔細辨別。治療方法,如果是從體表入侵的,應該使用辛溫的藥物發散;如果是從內部傳來的,則說明陰氣已經受損,下焦陰虛,陽氣就會上浮,水液枯竭,金氣衰弱。治療應當用甘甜的藥物滋養陰氣,潤澤肺臟,同時治療根本的真陰不足,則肺自然會安靜下來。但是如果形體和氣血都虛弱的人,還應該補益中氣;如果命門的陽氣不足,不能納氣的人,則也應該溫補陽氣來化解水液。

否則,治療就沒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