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博議》~ 卷之三 (14)
卷之三 (14)
1. 風寒邪氣熱病第四
風、八風。得其正則無邪,唯不得其正,則為邪氣,而能中於人。然其中者,要各以四時之勝氣襲之。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而於所勝之入,則又必隨臟隨時而為病,以內氣不守,外疾得入也。
故春氣病在頭,夏氣病在臟;在臟者心通夏氣,為諸臟之主,故病在臟。秋氣病在肩背,冬氣病在四肢。唯病在頭,故春善鼽衄;夏邪通心,故善病胸脅;長夏犯脾,土氣動擾,積風為寒,故善病洞泄、寒中。秋暑汗不出而風襲膚腠,故善病風瘧;冬寒邪犯四肢,故善病痹厥。
原其然者,人身之精,真陰也,為元氣之本;唯冬能藏精,則根本內實,而邪不易犯;雖夏之暑邪,亦得汗出而邪不入矣。若冬不藏精,與夏暑汗不出,則兩失其疏泄閉藏之道;故春當病溫,秋必風瘧。所以隨時隨臟而病也。此則風邪所犯之由也。
風善行而數變;苟一襲於人,則所傷為病,變態不一。是以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癘風,或為偏枯;病雖異名,皆風之變。
為寒熱者,風藏皮層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又善行數變,俟腠理開則衛失守,而灑然寒;玄府閟則陽內壅而熱煩悶。此所以為寒熱也。其寒則能衰飲食,其熱則能消肌肉;至使怢慓不食,此寒熱交作之劇也。
其為寒中熱中者,風與陽明入胃,胃居中焦,其脈上行至目眥內;其人肥則邪不得出,留為熱中,而目黃;其人瘦則外泄而寒,為寒中,而泣出也。
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脈俞,散行分肉之間,與衛相干;故能使肌肉憤䐜而有瘍。若氣凝不行,則又能使肉有不仁也。
至夫癘者,營氣熱胕,其氣不清;故能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則風之入深矣。
若風中五臟六腑之俞,則亦各入其門戶;故隨俞之左右,而偏中之則為偏風。循風府而上入腦戶,則為腦風;入於眼系則為目風;酒飲後玄府易開而中之,汗漏不止則為漏風;入房汗出,內耗春精,而中之則為內風;新沐而中之則為首風;風不外散,傳變而入,則為腸風,熱則下血,寒則飧泄;在腠理而汗泄不止,亦為泄風。自循風府至此,凡七種,所以明其成為風也。
風入五臟,變為諸症,其受病形狀各有不同。
肺受風之狀:多汗惡風而色皏然白。凡傷風必惡風,其多汗者,風開腠理;凡風入而傷,皆皏然微白貌,肺色也。肺變動為咳,為風所迫,必短氣。晝日差,暮則甚;晝猶與衛氣相和,暮則與陰入內,故甚也。其診在眉上色白。
心受風狀:則多汗惡風,焦絕善怒,赤色。蓋風木心火相薄,木與火交熾,神志潰亂,故或為善怒;赫赤甚,則言不可快。心病則舌本強也。心和則能知味,故診在口。
肝受風狀:則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嗌乾,善怒。肝為風而風反勝之,則內氣不勝,故善悲;動其本氣,故又善怒。
白話文:
風寒邪氣熱病第四
風,為八風之一。若人體正氣充足,則邪氣無法侵犯。但若正氣不足,邪氣便能入侵人體。邪氣入侵,需依據四季的盛氣而作祟。春天克制長夏,長夏克制冬天,因此,邪氣入侵的部位和時間,都會隨著臟腑和季節而有所不同,這是因為人體內氣不足,導致外邪入侵。所以,春天病在頭,夏天病在臟腑(心臟通於夏氣,為諸臟之主,故病在臟腑),秋天病在肩背,冬天病在四肢。春天容易流鼻血,夏天邪氣入侵心臟,容易胸脅疼痛,長夏犯脾,土氣紊亂,積聚風邪而致寒,容易腹瀉。秋天暑熱,汗液不出,風邪侵犯肌膚,容易患風瘧。冬天寒邪侵犯四肢,容易患痹厥。
其根本原因在於人體精氣,也就是真陰,是元氣的根本。只有冬天才能收藏精氣,使根本內實,邪氣不易入侵。即使夏天的暑邪,只要能汗出,邪氣也不會侵入。但若冬天不藏精,夏天又汗不出,則喪失了疏泄閉藏的機制,春天就容易得溫病,秋天就容易得風瘧。所以,疾病的發生都與季節和臟腑有關,這就是風邪侵犯人體的原因。
風性善行而變化多端,一旦襲擊人體,所造成的疾病變化多端,或寒或熱,或熱中,或寒中,或癘風,或偏枯。雖然病名不同,都是風的變化。寒熱者,因風邪滯留於皮膚之間,內外不得通暢,又善行數變,待毛孔張開,衛氣失守,則感寒;而汗孔閉塞,陽氣內壅則熱煩悶,所以出現寒熱交替。
寒則影響飲食,熱則消損肌肉,導致食慾不振,這就是寒熱交作的厲害之處。寒中、熱中者,因風邪與陽明經氣入侵胃部,胃居中焦,其脈上行至目眥內,肥胖者邪氣不易排出,留滯則成熱中,目黃;瘦弱者邪氣外泄則成寒中,流淚。風氣與太陽經氣一同入侵,行經脈俞,散佈於肌肉之間,與衛氣相干,所以能使肌肉腫痛而生瘡瘍。若氣血凝滯不通,則會使肌肉失去知覺。
癘風,是營氣熱盛,氣機不清,導致鼻樑壞死,面色敗壞,皮膚潰瘍。風邪客於脈絡而不去,稱之為癘風,這是風邪深入的表現。風邪入侵五臟六腑的經絡俞穴,則各從其門戶而入,所以沿經絡左右而侵犯,局部受邪則為偏風;循風府穴而上入腦戶,則為腦風;入於眼系則為目風;酒後汗孔易開而受邪則為漏風;房事後汗出,耗損精氣而受邪則為內風;新沐後受邪則為首風;風邪不外散,傳變而入則為腸風,熱則下血,寒則腹瀉;在腠理而汗液不止,亦為泄風,自循風府上行。以上七種,都是風邪的變證。
風邪入五臟,會變為各種症狀,其病症表現各有不同。肺受風邪,則多汗惡風,面色蒼白。凡傷風必惡風,多汗者,因風邪使毛孔開張。凡風邪入侵而致病,都面色蒼白,這是肺的顏色。肺受風邪則咳嗽,因風邪阻塞,必氣短,白天較輕,晚上加重,白天衛氣與風邪相對抗,晚上陰氣內盛,故而加重。其診斷可在眉毛上方察看顏色是否蒼白。心受風邪,則多汗惡風,煩躁易怒,面色赤紅,這是因為風木與心火相搏,木火交熾,神志紊亂,所以易怒。赤紅嚴重,則言語不清。心病則舌根強硬,心氣平和則能知味,所以診斷可在口中觀察。肝受風邪,則多汗惡風,易悲傷,面色微青,咽喉乾燥,易怒。肝主風,但風邪過盛,則內氣不勝,所以易悲傷;動其本氣,所以又易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