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

《內經博議》~ 卷之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3)

1. 脹卒痛腸澼如瘧積消癉病第七

脹,鼓脹之因經以病。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又曰。五臟陽已竭。又曰合之於真。三合乃得。夫厥氣在下者。此病根也。人身上下。陽布陰生則肺行而腎納。何有厥。厥氣在下。此肺不行而腎失納也。大氣既厥。則營衛之流行經絡者留止。

白話文:

腫脹是由於病邪在經絡中停留。病氣沉降在下方,導致營衛之氣不能正常運行。寒氣上逆,與正氣相爭,兩股氣息相互搏擊,於是形成腫脹。

另一種說法認為,五臟的陽氣已經衰竭。還有一種說法是,包括真氣在內的三種氣息同時受損,才會導致腫脹。

病根在於病氣沉降在下方。正常情況下,人的上下位置,陽氣分佈在上方,陰氣生發在下方,因此肺臟進行呼吸,腎臟負責攝納。但是,當病氣沉降在下方時,就會導致肺臟無法正常呼吸,腎臟也失去了攝納功能。由於大氣(營衛之氣)已經衰弱,因此在經絡中運行的營衛之氣也滯留在原處,無法正常運行。

而無根之陰氣於是逆上。與真氣相搏。寒氣留而不行。乃合為脹也。又藏陽即光氣運之氣。今藏陽已竭。則諸停而不行可知也。又曰合之於真三合而得。經既以脹為衛逆於營。而曰三合而得。則雖在血脈而合經絡合臟合腑。固陰陽俱有矣。然而要言之。則厥氣在下。此脹之本也。

白話文:

但是虛弱的陰氣會因此逆流而上,與正氣搏鬥。寒氣停滯不走,於是形成了脹症。而儲藏在體內的陽氣就是光明的運動之氣。現在體內的陽氣已經耗盡,那麼各種病症會停滯而不通,這是不言而喻的。還有說法是將虛弱的陰氣與正氣結合,形成三合之氣才能得病。經典上既然把脹症看作是衛氣逆流入營氣,而說三合之氣才能得病,那麼雖然是發生在血脈之中,卻連接了經絡、臟腑。肯定有陰陽兩氣。然而總的來說,虛弱的陰氣在下,這是脹症的根本原因。

故診之其脈大堅以澀者。脹也。大者。邪氣之盛。堅者。邪氣之實。兩氣相攻。脹而已成。故其脈大堅。此厥於陽而實也。澀者氣血之虛不能流利。此陰氣之衰。陰氣。真氣也。此厥於陰而虛也。陰虛陽堅。中氣已損。其脹必矣。是以澀而堅者。知其為陰在臟。大而堅者。知其為陽在腑。

白話文:

因此在診脈時,如果脈搏又大又硬且澀的話,就是脹氣了。脈搏大,說明邪氣旺盛;脈搏硬,說明邪氣充實。這兩股氣勢互相衝撞,脹氣就形成。所以他的脈搏又大又硬,這是陽氣過盛和邪氣充實的緣故。脈搏澀,說明氣血虛弱不能暢通,這是陰氣衰弱的緣故。陰氣就是人體的真氣。這是陰虛陽盛,導致中氣受損。這種情況下,脹氣是必然的。所以,脈搏澀而硬,表明陰氣在臟腑內;脈搏又大又硬,表明陽氣在臟腑外。

皆以三合而得。於是有脈脹。膚脹。五臟脹。六腑脹。而又有水脹。鼓脹。腸覃。石瘢。石水之別。要在明知逆順。補虛瀉實。所謂其道在一也。

白話文:

所有水腫皆由三種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因此有脈脹、膚脹、五臟脹、六腑脹。此外,又有水脹、鼓脹、腸覃、石瘢、石水等不同類型。關鍵在於清楚瞭解正逆關係,對虛症補益,對實證瀉之。所謂治病之道,皆循此原則。

五臟六腑。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狀。營色循脈衛氣之逆為脈脹。衛氣並脈循分為膚脹。夫營行脈中。其精專。未必即脹。衛則悚疾滑利而行分肉。故必由衛氣之逆而後病及於營。則為脈脹。是以凡脹皆發於衛。若衛氣逆而並於脈。復循分肉之間。則為膚脹。然脹無常所。既脹於皮膚。

白話文:

五臟六腑各有自己的邊界,它們的病症各有不同的形狀。營血沿著脈絡循行,衛氣逆行就會導致脈脹。衛氣和脈血並行在分肉之間,就會導致皮膚腫脹。營血在脈絡中運行,它的精氣專一,並不會立刻導致腫脹。但衛氣運行快速、滑利,在分肉之間運行,所以當衛氣逆行時,會影響到營血,導致脈脹。因此,所有腫脹都源於衛氣。如果衛氣逆行並進入脈絡中,又沿分肉之間運行,就會導致皮膚腫脹。但是,腫脹的位置不一定固定,有時會在皮膚上出現腫脹。

則排臟腑而廓胸脅。凡膻中心主之宮城。胃之太倉。咽喉小腸之傳逆。胃之閭里門戶。及五竅廉泉玉英之津道無不受脹也。故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肺脹者。虛滿而喘嗽。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小腹。脾脹者。善噦。四肢煩悗體重。不勝衣。臥不安。腎脹者。腹滿引腎。

白話文:

如果內臟功能失調,就會導致胸悶氣短。膻中是心臟所主之地,猶如皇宮。胃是儲藏五穀的地方,猶如糧倉。咽喉是小腸經氣逆行的通道,是胃部的門戶。加上五官和體表的經脈,都會受到腫脹的影響。

因此,心臟腫脹的人會煩躁心悸,氣短難以入睡。肺部腫脹的人會感覺虛浮發脹,咳嗽氣喘。肝臟腫脹的人會感到右脅下脹滿疼痛,甚至牽扯到小腹。脾臟腫脹的人會經常嘔吐,四肢感到沉重無力,穿衣服都覺得累,難以入睡。腎臟腫脹的人會感到腹部脹滿,牽扯到腰部和腎臟。

央央然腰髀痛。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飧泄不化。小腸脹者。少腹䐜脹引腰而痛。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癃。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而不堅。膽脹者。脅肋下痛。口中苦。善太息。

白話文:

腰和髖骨疼痛,像是空虛無力。胃部脹滿,腹痛,胃脘疼痛。聞到焦臭味,影響食慾。大便困難,大腸脹滿,腸子發出鳴響並疼痛。冬天容易受寒,吃下去的食物就消化不良,腹瀉不止。小腸脹滿,下腹部脹痛,疼痛感傳到腰部。膀胱脹滿,下腹部飽滿,排尿困難。三焦脹滿,氣體充盈在皮膚中,摸起來鬆軟不堅實。膽囊脹滿,脅肋下疼痛,口苦,容易嘆氣。

水脹之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腫脹。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水與膚脹。下六事病異而形相似。宜有以別之。目之下為目窠。頸脈之陽明人迎也。水邪乘胃。故頸脈動。水之標在肺。故時咳。劂陰邪結於陰分。故陰股間寒。按水囊必隨手而起。故病水者亦若是。

白話文:

水腫的初期症狀:

  • 眼窩微微腫脹,像剛睡醒一樣。
  • 頸部動脈搏動時會咳嗽。
  • 陰股部位發冷。
  • 腳踝腫脹。
  • 腹部逐漸變大。
  • 用手按壓腹部,會感覺到像水袋一樣隨手而起。

這些是水腫的徵兆。

水腫和皮膚腫脹有六種疾病症狀不同,但外表相似。需要找出區別的方法。

  • 目下為眼窩。
  • 頸脈是指陽明人迎穴。
  • 水邪積聚在胃中,所以頸脈會動。
  • 水邪的上焦症狀出現在肺部,所以會咳嗽。
  • 寒邪凝結在陰部位,所以陰股間發冷。
  • 按壓水囊時,會隨手而起。患有水腫的病人也會出現這種現象。

膚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𪔣𪔣然不堅。腹大身盡腫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寒氣客於皮膚。則陽氣不行。氣在氣分。故有聲若鼓。氣本無形。故不堅。氣無所不至。故腹大身盡腫。若因於水。則有水處腫。無水處不腫。然有水則皮澤而薄。無水則皮厚。氣在膚腠。按而散之。不能猝聚。故窅而不起。腹色不變者。皮厚故也。

白話文:

皮膚浮腫:

這是因為寒氣滯留在皮膚之間,導致皮膚鬆弛不結實。腹部膨大,全身浮腫,皮膚變厚。按壓腹部時,會感覺空虛而無法回彈,腹部顏色沒有變化。這些都是此病的症狀。

寒氣滯留在皮膚,阻礙陽氣運行。陽氣運行於氣分,因此會發出鼓脹的聲音。氣體本身沒有形狀,因此不結實。氣體可以瀰漫到全身,因此會導致腹部膨大、全身浮腫。

如果浮腫是由於水腫引起的,則只有有水的地方纔會浮腫,沒有水的地方不會浮腫。但是,如果水腫,皮膚會比較潤澤且薄,而如果沒有水腫,皮膚會比較厚。

氣體滯留在皮膚腠理中,按壓時會將氣體分散,無法突然聚集。因此,按壓腹部時會感覺空虛而無法回彈。腹部顏色沒有變化,是因為皮膚變厚了。

鼓脹者。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色蒼黃者。赤皮厚腹也。即不變之義。但腹有筋起為稍異耳。此病亦在氣分。故名鼓脹也。

白話文:

鼓脹病,是指腹部脹大,全身也浮腫。浮腫的程度和皮膚的腫脹差不多。面色蒼黃,腹部的筋脈可見。這些都是鼓脹病的徵狀。

面色蒼黃,說明皮膚下有積水,而且腹壁增厚。這是因為脾氣虛弱,不能運化水濕,導致水濕停留在體內。雖然患者的身體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但腹部出現筋脈突起的現象,這是與一般的水腫不同的。

鼓脹病的病因在於氣分,因此稱為鼓脹。

腸覃者。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因有所繫。著惡氣乃起。瘜肉乃生。大如雞卵。及其成也。如懷子之狀。大者離臟。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覃延布而深也。寒氣與衛氣蓄積不行。汁沫所聚。留於腸外。致癖積瘜肉生。離臟者越臟也。然邪客於腸外。不在胞中。故無妨於月事。

白話文:

腸覃

腸覃是一種疾病,是寒氣停留在腸道外面,與身體的防禦氣相碰撞。由於有東西阻隔,導致惡氣產生,於是生出息肉。息肉大如雞蛋,長成後就像懷孕一樣。大的息肉會脫離臟器,按壓時很硬,推動時會移動。月經會按時來潮。腸覃會蔓延、擴散,深入腸道內部。這是因為寒氣和防禦氣積聚在一起,無法運行,體液積聚在腸道外面,導致息肉產生。脫離臟器是指息肉長在臟器之外。然而,邪氣停留在腸道外面,不在子宮中,所以不影響月經。

石瘕者。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衃血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行。皆生於女子。可導以下。胞即子宮也。男女皆有。男謂精室。女謂血海。寒既相搏。則子門閉塞。衃血留止。其堅如石。故曰石瘕。此妨月事。唯女子有之。

白話文:

石瘕:是指產生的於子宮中的寒氣,阻滯在子宮口,導致子宮口閉塞,氣血不通,本應排出的惡血未能排出,淤血滯留,日積月累,逐漸增大,形狀像懷有身孕,導致月經不來,這些症狀都只會發生在女性身上。

可以採用導引的方式治療。子宮又稱胞,男女皆有。男子的子宮稱為精室,女子的子宮稱為血海。寒氣與內部組織相搏鬥,導致子宮口閉塞,淤血滯留,其堅硬如石頭,因此稱為石瘕。這種情況會阻礙月經,這是隻有女性纔會發生的。

石水一症。岐伯本章無答。必闕文也。陰陽別論曰。陰陽結斜。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其義即此。述見陰陽中。

白話文:

石水病症。岐伯在《靈樞》中沒有說明。肯定有缺失的文章。而《陰陽別論》中說:陰陽偏斜,陰氣過盛,陽氣不足,就是石水病。小腹腫脹。這個意思就是這樣。詳細的說明請參照《陰陽中》。

按內經治腫脹。首義以去菀陳莝。開鬼門。潔淨府。去菀陳莝者。開其鬱積也。開鬼門。發汗也。潔淨府。利水也。其治以表裡上下分消為主。而至真大要論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水熱穴論曰。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聚水也。又曰。腎者。胃之關也。關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

白話文:

根據《內經》治療腫脹的方法:

首先要清除體內積聚的陳舊廢物。

「開鬼門」指發汗排毒。

「潔淨府」指利水消腫。

治療方法主要分為表裡、上下消解。

《至真大要論》說:各種濕熱腫滿,都與脾臟有關。

《水熱穴論》說:腫滿的根源在腎臟,末端在肺臟,都是水液積聚。

《內經》還說:腎臟與胃相連通,如果這個通道不通暢,就會導致水液積聚。

內經之言鼓脹。不惟五臟六腑。凡五運六氣。司天在泉。勝復淫郁。無不皆有。然無有不幹於脾肺腎三臟者。蓋脾主運化精微。肺主氣而行治節。腎主五液而行水。故五氣所化之液。悉屬於腎。五液所行之氣。悉屬於肺。轉輸二臟。利水生金。悉屬於脾。所以腫脹之生。無不由三者之失職。

白話文:

《內經》中所說的腫脹,不僅與五臟六腑有關。凡是天上的五行和地上的六氣,以及大氣的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都不會沒有影響。但是,沒有哪一種不影響脾、肺、腎這三臟的。因為脾負責運輸和轉化精微物質;肺負責調節氣息;腎負責管理五液和調節水液代謝。所以,五行變化所產生的液體,全部屬於腎;五液運行所需的氣,全部屬於肺;脾負責轉運這兩個臟腑,促進水液的代謝,生成金氣。所以,腫脹的發生,都是由於這三臟功能失調所致。

然又必先由腎氣不足。下氣厥上。三合而成。故其症虛實不倫。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行其實當顧其虛。補其虛毋忘其實。而卒歸於大補脾腎以培根本。則得之矣。張介賓脹論。可以熟玩。姑舉其要附此。

白話文:

不過此症必定是由於腎氣不足,下氣反衝而上,三者結合所致。因此,其症狀虛實相兼,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在治療時,採取實症時也要顧及虛症,補充虛症時不要忘記實症。最終歸結到大大補養脾腎來培補根本,就能治療此症。張介賓在《脹論》中對此有詳細論述,可以好好研究一下。現在簡單舉出其主要觀點並附在這裡。

卒痛,卒痛諸症。種種不同。皆本寒邪之入經脈。環周不休。變而積留凝泣。或在脈外。或在脈中。或在腸胃膜原。或在衝脈。或在厥陰。或在小腸。膜原絡血之中。或五臟陰氣厥逆。或從腸胃厥逆而上。或留為痹熱堅干於小腸。是以其證多端。在脈外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

白話文:

突然疼痛,各種突然疼痛的症狀

各種疼痛症狀不盡相同,但都源於寒邪進入經脈,不斷環繞,變為凝結停留在體內。有的在經脈外,有的在經脈中,有的在腸胃膜原,有的在衝脈,有的在厥陰經,有的在小腸,有的在聯繫著血液的膜原中,有的因五臟陰氣逆亂,有的因腸胃陰氣逆流向上,有的則停留在小腸,導致小腸瘀熱乾結。因此,疼痛症狀表現多樣。

在經脈外的疼痛

突然疼痛,遇熱則疼痛立即停止。

惟重中於寒則痛久不散。在脈中者。與炅氣相薄則脈滿。故痛不按。甚則寒氣稽留。炅氣從上則脈充大而血氣亂。故痛甚不可按。在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而痛止。在衝脈者。隨腹直上。寒逆而不通。故喘動應手。其在夾脊者。其氣深。按亦不及。

白話文:

若寒邪過重,則疼痛會持續較久而不消散。

寒邪存在於脈中,與陽氣相交會,導致脈絡充盈,疼痛按壓不斷。嚴重時,寒氣滯留,陽氣上逆,脈象會顯得又大又滿,血氣混亂,疼痛加劇,按壓無效。

寒邪在肌肉層之下,血氣無法流通,小血管緊縮牽引而導致疼痛。按壓後,血氣得以疏通,疼痛就能緩解。

寒邪在衝脈中,從腹部直通胸腹,寒氣逆行不暢,所以會有喘息、按壓時回應的手感。

寒邪在夾脊穴處,氣很深,按壓也達不到。

按無益也。其客背俞者。脈泣血虛。血虛則痛。而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若按之則熱氣至而痛亦止。客於厥陰之脈者。厥陰部脅肋小腹。血泣脈急。故脅肋與小腹相引而痛也。客於陰股上及少腹上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若寒氣客於五臟。其陰氣厥逆上泄。陽氣未入。故卒然痛。

白話文:

按壓無益。如果客氣在背部腧穴,脈象浮動而血虛。血虛則疼痛。而這些腧穴與心相連通,所以互相牽引而疼痛。如果按壓,熱氣到達,疼痛就會停止。如果客氣在厥陰脈,厥陰分佈在脅肋和小腹。血脈浮動,脈搏急促,所以脅肋和小腹互相牽引而疼痛。如果客氣在陰股上及少腹,上下互相牽引,所以腹痛會引發陰股疼痛。如果寒氣客於五臟,陰氣閉塞逆亂,上行而泄出,陽氣沒有進入,所以會突然疼痛。

死不知人也。至氣復反則乃生矣。客於腸胃。則厥逆上出。故痛而嘔。客於小腸。不能成聚。故腹痛後泄。又稽留其熱於小腸。則痹熱焦渴。腸中痛而堅幹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然此皆寒氣也。寒不入則脈不澀。脈不澀而氣乃流通矣。其徵於色部者。白為寒。青黑為痛。亦視而可知也。

白話文:

死的意思是不知道自己的身體了。直到氣血重新流動才能活過來。病氣聚集在腸胃,就會嘔吐。病氣聚集在小腸,無法成團,就會腹痛後拉肚子。熱氣停留在小腸裡,就會身體麻痹、發熱口渴。腸子裡面疼痛、乾燥,排不出大便,就會不通且疼痛。但這些都是寒氣造成的。寒氣不進入身體,脈就不會澀。脈不澀,氣血就能流通。從氣色上來看,白色代表寒氣,青黑色代表疼痛。也可以通過觀察氣色來判斷。

其痛處脈堅而泣。及陷下亦捫而可得也。治此者。溫之而已。其熱而閉者。斟酌下之而已。然有裡虛而痛者。陰不足也。非養陰不可。上虛而痛。心脾傷也。非補中不可。下虛而痛。脫泄亡陽也。非速救溫補命門不可。此又以溫而兼補之治也。孰云痛無補法哉。

白話文:

疼痛部位的脈象堅硬且疼痛。如果出現凹陷,觸摸也能感受到。治療方法就是溫補。如果出現熱閉的情況,需要酌情下瀉。

不過,有些人疼痛是因為體內虛弱,陰氣不足。治療必須滋養陰液。如果上焦虛弱而疼痛,是心脾受損。治療必須補益氣血。如果下焦虛弱而疼痛,是正氣不足。治療必須迅速溫補命門。這也是一種溫補兼施的治療方法。誰說疼痛就不能用補法治療?

腸澼,腸澼之成。以陰不勝陽。陽入陰而乘之。使熱鬱下焦。傳道之官失職。久而乃成。成則數欲大便而不得快。或刮積而痛。或下澼澼聲。聚如蟹𣺖。其病如今之痢。實痢之別種也。痢以暑邪及夏月飲食滯膩停積而成。及秋而發。亦有非時而發者。此非腸澼之厲也。腸澼。

白話文:

腸澼,就是患上腸澼病的過程。是由於陰氣不足,不能剋制陽氣。陽氣進入陰分,侵犯它,導致下焦熱氣鬱積。傳遞通道的功能失調。日積月累,就形成了腸澼病。

發病後,經常想大便,但無法暢快排泄。有的刮肚子時會疼痛。有的排便時會有澼澼聲。聚在一起像蟹殼一樣。這種疾病就像現在的痢疾,是實性痢疾的一種變種。

痢疾是由於暑邪或夏月飲食積滯停留在體內形成的。到了秋天發病。也有在非季節發病的。這不是腸澼病的症狀。

起足三陰厥熱。留滯與手少陰手厥陰熱邪移下而大腸受之。故其症雖與痢同。而實為諸陰根柢之邪所致。何則。陰者地氣也。其氣主內。若起居不時。飲食不節。積慮房勞。皆足傷陰。陰傷則一身之陽襲而下陷。因入五臟而乘陰位。陽陷於陰而不得舒升。則䐜滿閉塞。久為腸澼。

白話文:

起因: 起因於足三陰經(脾胃腎)熱邪鬱結不散。

病機: 熱邪向下轉移,停留在手少陰心經和手厥陰心包經,導致大腸受邪。

症狀: 雖然症狀與痢疾相似,但實際上是由諸陰經根源的邪氣所致。

解釋: 陰經屬地氣,主導身體內部活動。如果不注意起居作息,飲食無度,思慮過度,房事過勞,都會損傷陰氣。陰氣受損,全身的陽氣就會乘虛而下,進入五臟,佔據陰位。陽氣陷入陰中,無法升發,就會導致腸道閉塞,積滿腸道中的水液,形成腸澼。

夫下氣厥而上。陽不勝陰則為䐜脹。陰自乘陰。寒氣聚沫留著則為澼積。唯五臟陰傷。陰不勝陽。遂致陽陷下焦而阻其傳道。是以為腸澼也。經曰。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此症以熱鬱食塞。陽氣不能流散而下乘尻陰。故為痔。痔亦腸澼之類也。推此可以知矣。然其症傷陰特甚。

白話文:

當氣往下降而往上升。陽氣不足以克服陰氣,就會導致腹脹。陰氣過度積聚。寒氣凝聚,液體停留不能排除,就會變成腸道積塊。只有五臟陰氣受損,陰氣不足以克服陽氣。導致陽氣下陷到下焦,阻礙氣血運行。所以叫做腸道積塊。經書上說:如果暴飲暴食,筋脈會橫向撕裂。腸道積塊就會變成痔瘡。這種疾病是由於熱氣鬱結,食物積塞。陽氣不能散發,而下流到臀部的陰部。所以形成痔瘡。痔瘡也可以認為是腸道積塊的一種。推究原因,就是因為損傷陰氣特別嚴重。

故多下血。而唯腎傳脾者為最甚。以酒色兩傷之故也。顧心肝澼亦下血。而以酒傷脾者為酒積。所謂下白沫者。如酒積之類。下純血者。如手少陰足厥陰則乘之類。下膿血者。如腎移脾之類也。大約治法。腸胃自傷者。調節飲食。升其陽氣以和其陰。自肝來者。於土中瀉水。

自腎來者。溫養命門。以升中土。此其法矣。

白話文:

因此,常會有血便。而其中以腎氣傳到脾氣最為嚴重。這是因為縱慾過度所致。若心肝受損也會出現血便。其中,因飲酒而損傷脾氣的稱為「酒積」。所謂下白沫,類似於酒積一類的。下純血,例如手少陰足厥陰被侵犯時會出現此狀。下膿血,例如腎氣轉移到脾氣會出現此狀。治療方法的原則:若腸胃自傷,則調整飲食,提升陽氣以調和陰氣。若由肝臟而來,則在脾胃中瀉去水氣。

如瘧,如瘧者。內因正氣不足。肝脾相乘。傷於營衛。而厥陰少陽心主寒熱。又以司天六氣勝復會遇之時因而感發。如有瘧狀。或一日發。或間日發。大約陰氣多而陽氣少。其發日遠。陽氣多而陰氣少。其發日近。此勝復相搏。盛衰之節。應亦同法。蓋寒熱者陰陽之氣也。遲速者。

白話文:

如同瘧疾、與瘧疾相似的病症。內因是正氣不足,肝臟和脾臟功能失衡,損傷了營衛之氣。厥陰肝經和少陽膽經主導寒熱,又因受六氣(風、寒、暑、濕、燥、火)交替影響,因此發病。

症狀類似瘧疾,可能一天發作一次,也可能隔日發作。一般來說,陰氣較多而陽氣較少,發作間隔較長;陽氣較多而陰氣較少,發作間隔較短。這是六氣相生相剋交替的結果,與瘧疾的發作規律相類似。

寒熱是陰陽之氣的表現,發作緩慢或快速。

陰陽之性也。人之陰陽。則水火也。營衛也。內而心腎不交。木土相剋。則水火營衛。偏勝不和。陰陽和則血氣勻。表裡治。陰陽不和。則勝復之氣。會遇之時刻制見矣。陽入之陰。則陰不勝陽而為熱。陰出之陽。則陽不勝陰而為寒。以陰陽之多少。為發作之遲速。然所謂正瘧亦同者。

白話文:

陰陽是自然界中的特性,人體中的陰陽就是水火和營衛。如果內在的心腎不交,木屬肝臟和土屬脾胃相剋,那麼水屬腎臟和火屬心臟、營衛就不和諧。陰陽和諧則血氣平衡,表裡均治。陰陽不和諧,那麼正氣會在與邪氣相遇的時候受制而發作。陽氣進入陰氣,則陰氣無法勝過陽氣而產生熱性。陰氣進入陽氣,則陽氣無法勝過陰氣而產生寒性。發作的遲早取決於陰陽強弱的程度。然而,所謂的正瘧也是一樣的。

陰陽出入之理也。其不同者。有邪無邪之辨也。有邪則但由營衛之相會以為止作。無邪則直由水火之爭勝以為盛衰。一在治邪。一在持正。症同而治各不同矣。

白話文:

這是陰陽出入的道理。不同的取決於是否有外邪作祟。有外邪則只由營衛氣血的交會決定病情的緩解或復發。沒有外邪則直接由水火(腎水和心火)的勝負決定病情的盛衰。一種(有外邪)的治療方法在於治邪,一種(無外邪)的治療方法在於扶正。症狀相同,但治療方法卻截然不同。

積,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又曰。卒然多飲食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內溢。為役血。故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又曰。內傷於憂恐。則氣上逆。逆則六輸不通。

白話文:

結節的形成從一開始的堆積開始。受到寒氣就會形成。久積之下就形成了結節。還有一種說法,突然暴飲暴食會導致腸道脹滿。起居沒有規律,用力過度,就會損傷絡脈。陽絡受損,就會出現出血的現象。陰絡受損,就會出現內出血。這些被稱為「役血」。因此,腸胃的絡脈受損,就會導致血液溢出腸外。如果有寒氣、體液和血液混在一起,就會凝結成塊,無法散開,最後形成結節。還有一種說法,內心受到憂慮和恐懼的傷害,就會導致氣血逆行。氣血逆行就會導致六條經脈不通。

溫氣不行。且外中下寒。與此偕厥。凝血蘊里而不散。津液澀著而不去。則積皆成矣。夫經絡之氣。得寒則厥。內傷肝腎脾。外厥寒氣。兩厥別先逆於下。而為足悗悗。肢節痛而不便利也。於是足脛寒血氣凝澀。漸入腸胃。陽不化氣。而腸外汁沫迫聚不散。兼卒暴多食。使腸胃運化不及。

汁溢膜外。與血相搏。又或起居用力過度。絡傷血動。瘀血得寒。則食積血積所不免矣。

白話文:

溫暖的氣血運行不暢。再加上內外都有寒氣下行,導致身體發冷。由於寒氣滯留,凝固的血液積聚在體內而不散開。津液也變得粘稠,不能濡養身體,從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氣血瘀滯,凝結成塊。

經絡中的氣血,遇到寒氣就會發冷,導致身體發冷。如果肝臟、腎臟、脾臟受到內傷,再加上外來的寒氣,兩股寒氣先在身體下部逆行,導致足部冰冷、麻木,四肢關節疼痛,不便活動。

同時,足部的寒氣和凝滯的血液逐漸進入腸胃。陽氣不足,無法將食物轉化為氣血,導致腸胃之外積聚了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加上暴飲暴食,使腸胃運化不及,氣血瘀滯更加嚴重。

消癉,消癉之名。消則消鑠肌肉。癉為內有鬱熱。五臟之脈皆以微小者為消癉。是五臟之精氣不能充滿於營。而內有鬱熱以鑠之也。故診以脈實大者為順。雖病久可治。若脈虛小堅則精枯血竭。不能耐久矣。蓋消癉之疾。皆起於不足。是以靈樞言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夫皆柔弱者。

白話文:

消癉,疾病的名稱。消是消瘦肌肉的意思。癉是內有鬱積的熱氣。五臟的脈絡中,都很細小的稱為消癉。這是因為五臟的精氣不能充盈到營血中,而體內又有鬱積的熱氣灼傷它。因此,診斷時脈象實大的是順的。即使病久了也可以治癒。如果脈象虛小而堅硬,則精血枯竭,難以持久。消癉這種疾病,都是因為不足引起的。所以《靈樞經》中說,五臟都柔弱的人,容易得消癉病。柔弱的意思是指:

云是天元形體不充也。大氣不足。五臟氣餒。則陰虛生內熱。內熱不解。則外消肌肉。若肥貴人則膏粱甘脆發熱以致之。亦謂之消癉。此病與三消異。蓋此以心腎肝三經之陰虛生熱所致。故所謂熱中消中者。其不可服芳草石藥也。若服之則攖其發癲發狂。使急疾堅勁之氣。激之為剽悍。

不重使木剋土盡乎。故經以為服此者。甲乙日更論也。

白話文:

這是一種身體虛弱的疾病。由於體內氣血不足,五臟功能減弱,導致陰氣不足,產生內熱。內熱不散發,就會消耗肌肉。如果是肥胖的人,則是因為過度食用油膩和甜食,導致發熱而引起的。這種疾病與三消症有所不同。三消症是由心、腎、肝三經的陰虛所致。所以說「熱中消中」的患者,不能服用芳草類和石藥類的藥物。如果服用,就會導致抽搐、發瘋,使激烈的氣血變得更加兇猛。

內經消自為一種。即後世所謂三消也。如氣厥論之肺消鬲消。奇病論之消渴。此上消也。多飲而渴不止者也。脈要精微論。痹成為消中。師傳篇胃中熱則消穀。令人善飢。此中消也。溲便頻而膏濁不禁。肝腎主之。此下消也。夫三消之成。皆以水火不交。偏勝用事。燥熱傷陰之所致。

白話文:

內經中所說的消,自成一類,後世稱為「三消」。

  • 上消:氣厥論中的肺消與鬲消、奇病論中的消渴。症狀為多飲而口渴不止。
  • 中消:脈要精微論中的痺形成消中、師傳篇中胃中熱則消穀,導致人容易感到飢餓。
  • 下消:小便和排便頻繁且混濁不清,由肝腎主導。

三消的形成,都是因為水火失衡,一方偏盛,導致燥熱損傷陰液所致。

而要之五行之氣相乘。陽勝固能消陰。陰勝亦能消陽。如風木乘二陽胃為肌肉風消。心移寒於肺飲一溲二為肺消。則亢陽之衰而金寒水冷之為也。故由其燥熱傷陰而氣不化水為消。亦由陰邪偏盛。陽不帥陰而水不化氣為消。其謂一也。

白話文:

五行之氣互相影響。陽氣旺盛能化解陰氣,陰氣旺盛也能化解陽氣。例如:風木乘勝於二陽胃經,會造成肌肉的風消。心火移熱到肺經,飲水後出現小便一溲二的情況,代表肺經正在消瘦。這是因為陽氣過旺而導致金寒水冷。陽氣偏盛,燥熱傷陰,氣不能化水,就會導致消瘦。陰邪偏盛,陽氣不能控制陰氣,水不能化氣,也會導致消瘦。所以,消瘦的原因是一樣的。

癉又為一症。有脾癉。有膽癉。脾癉者。口甘肥美之所發也。肥令人內熱。甘令人中滿。中滿鬱熱。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內經治之以蘭。除陳氣也。蘭草性味甘寒。能利水道。其清氣能生津止渴。可除陳積蓄熱也。膽癉者。口苦。以肝取決於膽。而數謀慮不決則膽氣虛。虛則其氣上溢。而口為之苦。膽之脈會於咽也。

白話文:

糖尿病又是一種疾病。有脾引起的糖尿病和膽引起的糖尿病。脾引起的糖尿病,是由於吃甜食和肥甘所引起的。肥膩的食物會讓人內熱,甜食會讓人內裡飽滿。內裡飽滿產生鬱熱,鬱熱之氣上升,就會轉化為糖尿病。內經中用蘭草來治療糖尿病,是因為蘭草可以清除體內的陳舊之氣。蘭草性味甘寒,能利尿,清氣能生津止渴,也能清除陳積內熱。膽引起的糖尿病,會口苦。因為肝臟主導膽囊,過度思慮猶豫不決,就會導致膽氣虛弱。膽氣虛弱,氣就會上溢,口就會發苦。膽經的脈絡會連接到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