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

《內經博議》~ 卷之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3)

1. 寒熱順逆第三

病之體以陰陽。病之勢以寒熱。而寒熱必有由。然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原夫陽受氣於上焦以溫分肉皮膚。寒威卒襲之。使上焦不通。斯內陽無所出而寒獨留於外。此陽虛外寒也。勞倦形衰則傷肝氣。木鬱而乘脾。致穀氣不盛。穀氣不盛。而上焦不行。

白話文:

疾病的本質是由陰陽失衡引起的。疾病的勢態則表現為寒熱,而且寒熱必定有根源。陽虛則外在表現為寒冷,陰虛則內中有熱。陽盛則外在表現為熱,陰盛則內中有寒。本來陽氣從上焦接受氣機,溫暖周身皮膚肌肉。如果寒邪突然襲來,導致上焦不通,那麼內陽無法外散,寒氣就滯留在外。這就是陽虛外寒的道理。過度勞累,身體虛弱,就會損傷肝氣。肝氣鬱結而去剋制脾氣,導致穀氣不足。穀氣不足,上焦氣機運行不暢。

下脘不通。則胃氣熱而留於胸中。是脾不行而內熱也。此陰虛生內熱也。又情欲不節。五臟失守而傷精。精傷則水虧。此亦陰虛之內熱也。陽盛外熱者。寒邪既壅上焦。則肌表固閉。衛氣鬱聚而為外熱。以其能盛格寒而為外熱也。陰盛內寒者。厥氣上逆。寒留中焦。陽氣乃去。

白話文:

下脘不通

如果下脘不通暢,胃氣就會鬱熱,停留在胸中。這是因為脾氣虛弱,導致體內鬱熱。這是陰虛造成的內熱。

情慾不節

如果情慾過度,五臟就會虛弱受損,從而損傷精氣。精氣受損,腎水就會虧虛。這也是陰虛造成的內熱。

陽盛外熱

陽氣過盛而引起的外熱。當寒邪鬱積在上焦時,肌表就會固閉不通。衛氣鬱積就會產生外熱。這是因為陽氣過盛,能夠阻擋寒氣而形成外熱的緣故。

陰盛內寒

如果陰氣過盛,就會引起內寒。厥氣上逆,寒邪停留在中焦,陽氣就會消退。

其脈盛大以澀。寒邪壅中。故脈盛大滯。而不行故澀。皆陰盛所致。故陰盛生內寒也。

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寒陰能傷血。故傷形。熱陽能傷氣。故傷氣。氣無形。故傷之而病痛。血有形。故傷之而病腫。

白話文:

寒冷會損傷身體結構。燥熱會損傷氣血。氣血受損會疼痛。身體結構受損會腫脹。寒冷之陰寒可以損傷血氣,所以損傷身體結構。燥熱之陽熱可以損傷氣血,所以損傷氣血。氣血沒有形體,所以損傷氣血則疼痛。血氣有形體,所以損傷血氣則腫脹。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寒氣生濁陰。熱氣生清陽。此其正也。乃清陽在下。則生飧泄者。邪熱不殺穀。完穀而出。是為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者。濁邪實於膻中。膻中不能化氣。是謂腹脹。所謂陰陽反作者也。

白話文:

極寒會產生熱。極熱會產生寒。寒氣產生污濁的物質。熱氣產生清亮的物質。寒氣產生陰濁之氣。熱氣產生陽清之氣。這是正常的現象。然而,如果陽清之氣在下,就會產生食物不能消化的腹瀉;這是因為邪熱沒有來消滅食物,導致完整的食物直接排出體外。如果污濁之氣在上,就會產生腹部脹滿;這是因為濁邪充斥在胸膈之間,胸膈不能將食物轉化為氣,因此導致腹脹。這種情況就是所謂的陰陽反常。

陰勝則寒。陽勝則熱。重寒則熱。重熱則寒。陰陽以不相勝為和平。陰勝是水襲而火滅。陽勝是火灼而水乾。寒極則熱。熱極則寒。陰極則陽生。冬至是也。陽極則陰生。夏至是也。此可知其旨矣。

白話文:

陰氣過盛就會感到寒冷,陽氣過盛就會感到炎熱。過於寒冷就會轉化為炎熱,過於炎熱就會轉化為寒冷。陰陽互相配合,不互相勝過,纔是平衡的狀態。陰氣過盛就像水襲滅火一樣,陽氣過盛就像火灼乾水一樣。寒冷極致就會轉化為炎熱,炎熱極致就會轉化為寒冷。陰氣極盛時,陽氣就會產生,就像冬至時一樣。陽氣極盛時,陰氣就會產生,就像夏至時一樣。由此可知其中的道理。

寒熱相傾。有所以感之不同。有所以受之不同。則亦其所感所受之多少而分焉。有熱而煩滿者。以其人陰氣少。陽氣勝。故陽邪實於陰分也。有寒從中生者。以其人正氣素不行而多痹。是以陽氣少。陰氣多。營衛不能充達。故寒從中生。所謂寒痹也。有四肢逢風寒而如炙如火者。

白話文:

寒熱交替,有的是受到不同外因引起的,有的是個人體質不同而導致的。因此,發生的寒熱症狀也就有所不同。有些人發熱時會感到煩躁和胸悶,這是因為他們體內的陰氣較弱,陽氣較強,導致陽邪實於陰分。有些人會產生內寒,這是因為他們本身的正氣虛弱,氣血不通暢,陽氣不足,陰氣過多,營衛之氣無法運行通達,導致寒氣從內部產生。這就是所謂的寒痹。還有些人會在四肢接觸風寒後,感到如火灼燙般灼熱。

其人陰氣虛。陽氣盛。四肢之陽與外相得。而少水不能滅盛火。故陽獨勝而止耳。是其如炙如火當肉爍也。更有奇者。前寒中為痹病矣。乃更有身寒。而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溫。然不凍凓者。以其人之素恃以水為事。使太陽氣衰。腎脂枯涸不長骨髓。不充氣。外內皆涸。故令寒。

白話文:

這個人陰氣虛弱,陽氣旺盛。四肢的陽氣與外在環境相得益彰,但缺少水氣來滅掉旺盛的火氣。因此,陽氣獨自行使作用,導致病情停滯不前。這就好比火放在肉上灼燒一樣。更有奇怪的地方。前面是寒氣中導致的痹病,現在又出現了身體寒冷,但熱水和火都不能使他感到溫暖,厚重的衣服也無法使他感到溫暖。但是他沒有凍死,是因為這個人平時過度依賴水。這樣會導致太陽氣衰弱,腎脂枯竭不充盈骨髓和氣血。身體內外都乾涸了,所以會導致寒冷。

甚至骨。然腎家一水既竭。肝心兩火獨存。是陰氣已虛於內外。而浮陽獨持於中。故雖寒而不凍凓。是名骨痹。骨痹。當攣節也。生於病熱而有所痛者。則以陽明入陰也。病熱者。陽脈人迎一盛少陽。二盛太陽。至三盛極於陽明矣。陽明盛極。必入於陰。夫陽入於陰。則陰與陽俱盛。

白話文:

甚至骨頭也會受到影響。然而,腎臟的水分一旦耗盡,肝臟和心臟的火氣就會獨存。這是因為陰氣已經在內外虛弱,而浮陽獨自維持在身體內,所以儘管寒冷,也不會凍結或灼傷。這就是骨痹。骨痹應該伴隨著攣縮關節。如果發生在患有發燒並且有疼痛的情況下,則是由於陽明經絡進入陰經。發燒的情況下,陽脈人迎一次盛則少陽盛,兩次盛則太陽盛,到三次盛達極點就是陽明盛。陽明盛到極點,必定會進入陰經。陽經進入陰經,那麼陰經和陽經都會旺盛。

是以病在頭與腹。乃腹脹而頭痛也。

有氣厥而臟腑寒熱皆能相移者。人氣和則陰陽和。陰陽和則氣血不至淖與剛。至淖與剛。則陰陽不相入而相勝矣。所謂回則不轉而氣皆厥也。故淖與淖。剛與剛遇必致相移。相移者相傾也。止一氣厥而諸病生焉。故篇名氣厥。其移者如下文所云也。

白話文:

當人的氣息虛竭時,臟腑的寒熱狀態會相互轉移。人體氣息協調,則陰陽協調。陰陽協調,則氣血不會過於柔弱或硬直。如果氣血過於柔弱或硬直,則陰陽無法相合,反而會相互對抗。所謂「回」是指氣息無法迴轉,而導致氣息虛竭。因此,過於柔弱的氣血遇到過於柔弱的氣血,過於硬直的氣血遇到過於硬直的氣血,必定會相互轉移。這種相互轉移就是相互傾覆。只要出現一種氣息虛竭,就會衍生出各種疾病。所以這篇章節的名稱叫「氣厥」,而氣息轉移的狀況如以下文章所述。

腎移寒於脾。壅腫少氣者。所謂淖與淖也。腎中內蘊真火。不惟能溫寒水。而亦能為土母以使之化物。所謂命門真火也。今止存寒水之氣。反傳所勝。侵汨脾土。是脾土亦久失溫燥之氣矣。故壅腫少氣。蓋寒盛則陽微無以化氣也。

白話文:

腎臟的寒氣轉移到脾臟。造成腹脹少氣的症狀,這是因為腎臟和脾臟之間「水克土」的關係。腎臟原本有內蘊的真火,不只能溫暖寒水,還能滋養脾土,讓脾土發揮作用。所謂的命門真火就是指這個腎中陽氣。現在只剩寒水之氣,反而反制過來,侵犯脾土。因此脾土也長期失去了溫暖乾燥的特性,才會導致腹脹少氣。因為寒氣旺盛,陽氣就衰弱,無法生成氣血。

脾移寒於肝。壅腫筋攣。肝之木。溫達而疏脾也。然木食米於土。亦賴中州之養。今中土寒勝。是土既失其震發。而木乃無氣以升。勢必移寒於肝。土寒故壅腫。木廢則筋寒。故為拘攣。

白話文:

脾氣寒氣轉移到了肝臟。導致肝臟腫脹,筋脈抽搐。肝臟屬木,溫煦通達,可以疏通脾臟。然而,木生長於土(脾臟),也依賴脾臟的滋養。現在脾臟寒氣過盛,脾臟功能受損,無法溫暖和疏通肝臟。因此,導致寒氣轉移到了肝臟。脾臟寒氣過盛導致腫脹,肝臟功能受損導致筋脈寒涼,所以會發生抽搐。

肝移寒於心。狂。隔中。心藏神。而其火受生於肝。是肝之藏榮。正心之為榮也。今乃受其寒逆。則榮與神俱失。是以亂而為狂。且心主血脈為陰。抑而不行。則將壅於膻中。是為屯膏。故又隔中也。

白話文:

肝氣寒邪侵襲到心臟。造成狂躁症狀。心臟藏神,而心火由肝氣生出。因此肝臟是滋養心臟的,也是維持心臟功能正常的關鍵。現在心臟受到肝寒侵襲,導致心血和心神同時受損。因此心神失常,出現狂躁症狀。此外,心臟主導血脈運行,屬陰。如果受寒阻滯,血脈運行不暢,就會鬱結在膻中部位(胸骨後、膈肌上)。這就是所謂的「屯膏」,也是造成隔中的原因。

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肺主氣。而通調水道。其能調之有制者。賴溫氣以行不也。故內經曰。肺之合皮也。其主心也。豈非賴心時與以溫氣。而為之主以潤燥金者耶。今心火不足。不惟不能溫養肺金。而移之以寒。寒與金化則金冷矣。金冷則氣沉而不得升。

白話文:

當心臟的寒氣轉移到肺部時,會導致肺部損傷(肺消)。肺消的症狀是口渴一次,小便兩次。這種情況是致命的。

肺臟主宰氣息,同時也調節體內水液的代謝。肺臟能夠調節水液,是因為它依賴溫熱的氣息來運行。因此,《黃帝內經》中說:「肺部與皮膚相應,與心臟相主。」

這難道不是因為心臟可以隨時給肺部提供溫熱的氣息,使肺部得以滋潤金屬性的燥氣嗎?現在,如果心火不足,不僅不能溫養肺金,還會將寒氣轉移給肺金。寒氣與金氣相結合,就會使肺金變得寒冷。肺金一冷,氣息就會沉降,無法上升。

下有溝瀆而上無雨露。故飲一溲二也。肺氣以下而枯索。是肺消。死不治。夫心肺主膻中為君相之尊。神明之輔。今兩寒失志。此豈特本原日竭。門戶失守而已哉。肺移寒於腎。謂之湧水。湧水者。水氣客於大腸。如囊盛漿也。夫形寒飲冷。肺氣不足則肺寒。母病傳子。則寒可移於腎。

白話文:

如果身體下部有水溝,而上部沒有露水滋潤。所以只能喝一次水,小便兩次。肺氣向下枯竭萎縮,這是肺部消瘦的徵兆,難以治癒。心肺主宰胸中,是人體的高貴君主和輔佐,具有神明輔助的作用。現在心肺都受寒,導致意志消沉。這不僅僅是身體機能衰竭,更重要的是保護機制失效了。肺寒傳遞到腎臟,稱為「湧水」。湧水是指水氣堆積在大腸中,就像裝滿液體的袋子一樣。如果身體受涼,飲用冷飲,肺氣不足就會導致肺寒。母親生病傳染給孩子,寒氣就可以傳遞到腎臟。

腎為寒水。以寒濟寒。故水氣不升而為湧。湧不於腎而客於大腸者大腸為肺之下流。歸於腑也。如囊者裹而不能散也。

白話文:

腎臟是寒性的,用寒氣來滋養寒氣。因此水氣無法上升而會向外湧出。如果這些向外湧出的水氣不是來自腎臟,而是來自大腸,那是因為大腸是大腸是肺部的下游,屬於臟腑。就像一個袋子,包裹著而無法散開。

寒可移。熱亦可移。所謂以剛乘剛。陽氣散破也。故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脾移熱於肝。為反傳所勝。此土燥木枯。熱之甚也。肝不足。病主驚駭。今土燥移木。傷其藏血。故主驚又主衄也。

白話文:

寒氣可以傳移,熱氣也可以傳移。這是所謂的「以剛克剛」,也就是陽氣將寒氣散開。因此,脾臟將熱氣傳遞給肝臟,就會導致驚厥和鼻出血。這是因為脾臟移熱給肝臟,導致肝臟虛弱,無法抵禦衝擊。這種情況下,脾土乾燥,肝木枯萎,熱氣過盛。肝臟虛弱,則會導致驚駭。現在脾土乾燥而傳熱給肝木,損傷了肝臟儲藏血液的功能,所以會導致驚厥和鼻出血。

肝移熱於心則死。肝藏血而以熱。是肝枯不能貢榮於心也。今乃以風熱相移。則心榮亦枯。而木火相燔。是腎水之所不能救。而唯君火自焚而已。故死也。

白話文:

如果肝臟過熱會熱傳到心臟就會死亡,因為肝臟儲藏血液和熱能,現在是肝臟枯竭無法滋養心臟,現在又用風熱來傳導,心臟的養分也枯竭,而肝木與心火互相灼燒,這種情況腎水也無法挽救,只能靠君火自焚,因此會死亡。

心移熱於肺。傳為鬲消。肺本燥金。心復以熱移之。是火燥相即也。因而鬲上焦煩。飲水多而善消也。上文肺消因於寒。此言鬲消因於熱。可見消有陰陽。不可不辨。

白話文:

心臟的熱氣轉移到肺部,會導致膈肌萎縮。肺本身屬性是乾燥的金屬性,而心臟再次用熱氣影響它,這就形成了火熱和乾燥的特徵。因此,膈膜會上焦燥熱,喝很多水後症狀就能得到緩解。上文提到肺萎縮是由於寒氣,而這裡說的膈肌萎縮是由於熱氣。由此可見,萎縮有陰陽之分,它們之間的區別不可不分清。

肺移熱於腎。傳為柔痙。腎主骨。為作強之官。肺以熱移之。則必精鑠而骨痠。是精無裨也。故為柔痓。

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澼。死不可治。腎移熱於脾者。陰火上炎也。邪熱在下。真陰虧損。而上挾勢熱以扶脾。是陰虛反克。水土俱敗。故為腸澼。若是者。其始傳已虛。而又淫熱傷脾。何不敗之有。

白話文:

腎臟的熱氣轉移到脾臟,導致脾虛。這種情況會導致腸道功能失調,無法治癒而死亡。

腎臟的熱氣轉移到脾臟,是因為陰火上升,邪熱在下方,而真正的陰氣不足。邪熱乘虛而上,助長脾臟的熱氣,導致陰虛反制,水土失衡。因此,出現了腸道功能失調。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一開始脾臟已經虛弱,又受到邪熱的侵害,脾臟怎麼能不敗壞呢?

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胞。子宮也。男為精海。女為血室。命門火盛。則胞宮移熱於膀胱。故小便不利為癃。甚則溺血。蓋相火妄動。逆而不通。多患此也。

白話文:

子宮的熱氣轉移到膀胱,就會導致小便不通,甚至帶血。子宮,就是男性的精海和女性的血室。命門火旺,就會使子宮的熱氣轉移到膀胱,所以小便會不通,嚴重的話就會帶血。這是因為相火(肝火)亂動,導致經脈不通暢,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問題。

膀胱移熱於小腸。鬲腸不便。上為口糜。膀胱之熱不解。則移於小腸。小腸之經。循咽下鬲。故受熱為鬲腸不便。如是則否塞不通。壅遏於經。上侵咽頰。為口糜也。

白話文:

膀胱的熱氣蔓延到小腸,導致小腸不通暢。小腸的經絡通過咽喉、食道,所以受了熱氣影響,就會導致食道和腸胃不通暢。如果這樣下去,經絡就會堵塞不通,熱氣向上侵犯咽喉、臉頰,就會出現口瘡。

小腸移熱於大腸。為虙瘕。為沉。小腸之熱下行。則移於大腸。將下焦之滯熱不散。必留鬱於曲折之處。是為虙瘕。沉者。沉而在下也。

白話文:

小腸的熱氣轉移到大腸,會形成虙瘕。虙瘕是沉著於下的。小腸的熱氣向下運行,就會轉移到大腸。這使得下焦停留的熱氣無法散發,必定會停滯在彎曲的地方,形成虙瘕。沉著於下,就是沉。

大腸移熱於胃。喜食而瘦。又謂之食㑊。大腸移熱於胃。燥熱上行也。故善消穀。陽明主肌肉。今陽明燥熱故瘦。是謂食㑊。

白話文:

大腸的熱氣會轉移到胃裡,導致人食慾旺盛卻變瘦。又叫做「食臌」。大腸的熱氣轉移到胃裡,是燥熱往上移動所致。因此食物會被很好地消化。陽明經主管肌肉。現在陽明經燥熱,所以會變瘦。這就是「食臌」。

胃移熱於膽。亦曰食㑊。膽以少陽和氣遊行三焦。為胃腐熟水穀。乃陽明本經熱甚。反移熱於膽。此為木火合邪。豈能生脾。故亦當食多而瘦。為食㑊也。

白話文:

胃部虛熱上移到膽。也稱為「食積」。膽經屬少陽,具有和煦的氣,運行於三焦。幫助胃部消化食物。然而,如果陽明經(胃經)熱氣過盛,就會反過來影響膽經。這是木火合邪,不利於脾臟生化。因此,也會導致飲食過多,卻身體消瘦。這就是「食積」的緣故。

膽移熱於腦。則辛額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辛額者。下時額痠。乃下也傳為衄蔑瞑目。膽以其經上抵頭角。腦者。玄珠之府。腎之精也。少陽連腎。故其熱隨沖督。並其經以入腦。腦不勝。則辛額辣氣先在額戶。乃有濁涕注下。或濁黃水者。皆鼻淵也。熱而不止。則傳為蔑衄瞑目矣。凡此以上寒熱數條。皆得之氣厥也。

白話文:

膽經的熱氣上移到腦部。會導致鼻子流辛辣的鼻涕,鼻涕不斷流出來。辛辣的鼻涕,流出來時額頭會酸脹。接著會變成鼻血,甚至眼睛緊閉。因為膽經的上端連接到頭部和腦部。腦部是腎精的所在。少陽經和腎經相連。所以膽經的熱氣會隨著沖脈和督脈,沿著膽經進入腦部。腦部無法承受,就會先在額頭出現辣氣,然後流出辛辣或濁黃色的鼻涕,這些都是鼻淵的症狀。熱氣持續不斷,就會變成鼻血,甚至眼睛緊閉。以上這些寒熱症狀,都是因為氣厥引起的。

凡陰陽之勝有見證。陽勝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腹滿死。陰勝身寒。汗出常清。淅然厥。厥至腹滿死。陽邪作實。內外皆邪。是為陰絕。故死。陰寒用事而至腹滿。又為陰邪作實。內外皆陰。是為陽絕。故死。蓋諸證而至腹滿。則陽明亦絕。無復能支矣。故皆死也。

白話文:

凡是陰陽失衡,都有跡可循。陽氣過盛時,身體發熱,皮膚毛孔收縮,呼吸粗重,上下翻動,出不了汗卻持續發熱,牙齒乾澀,煩躁,腹部脹滿,最終死亡。陰氣過盛時,身體發寒,常出清汗,手腳冰冷,厥逆加重,最後腹部脹滿,導致死亡。陽邪發作後,內外均有邪氣,這是陰氣斷絕所致,故而死亡。陰寒作祟導致腹部脹滿,又是陰邪發作,內外都是陰,這是陽氣斷絕所致,故而死亡。蓋所有症狀導致腹部脹滿,則陽明經脈也斷絕了,再也支撐不住了,所以都會死亡。

諸病皆有順逆。察病必先於此。不可不知也。岐伯曰。腹脹身熱脈大。是一逆也。身熱脈大。邪盛於外也。而加以腹脹。是表裡之邪充塞也矣。即上章所謂腹滿死也。

白話文:

所有疾病都有順逆之分。觀察病情時,必須首先釐清這一點。不可不知。岐伯說:腹部脹滿、身體發熱、脈搏強大。這是一種逆症。身體發熱、脈搏強大,說明邪氣盛於體外。加上腹部脹滿,說明內外邪氣充塞。這正是上章所說的腹脹而死。

腹鳴而滿。四肢滿泄。其脈大。是二逆也。腹鳴且滿。四肢清兼泄。陰證備矣。脈不宜大而大者。格陽也。為二逆。衄而不止。脈大。是三逆也。鼻衄在陰脈大為陽。陽實陰虛。是為三逆。

白話文:

第一段: 肚子鳴叫且脹滿,四肢又脹又瀉。脈象很洪大。這是所謂的「二逆」。

第二段: 肚子鳴叫且脹滿,四肢又清又瀉。這時陰證已經齊全了。脈象不該洪大,但如果出現洪大的脈象,那是陽氣被阻了。這就是「二逆」。

第三段: 流鼻血不止,脈象洪大。這是所謂的「三逆」。流鼻血屬於陰,脈象洪大屬於陽。陽氣太盛,陰氣虛弱,這就是「三逆」。

咳且溲血脫形。其脈小勁是四逆也。咳溲血脫形。正氣已衰。脈勁急。邪氣仍在。邪正不相當。是謂四逆。

咳脫形身熱。脈小以疾。是五逆也。脫形身熱。真陰已虧而火猶不清。其脈細小疾數。邪盛正衰之候也。為五逆。

白話文:

久咳導致身體消瘦發熱。脈搏細小而跳動快。這是五逆之證。身體消瘦發熱,說明患者真陰已經虧損,但虛火仍然旺盛。脈搏細小急數,是邪氣盛而正氣衰的徵兆。屬於五逆之證。

其腹大脹。四末清脫泄甚。一逆也。腹大脹者。最忌中虛。見四肢清脫又泄甚。是脾元已敗。陽氣去也。此一逆。

白話文:

腹部脹大,四肢瘦弱、拉肚子嚴重。這是一種逆證。腹部脹大,最怕的是中氣不足。看到四肢瘦弱、又拉肚子嚴重,代表脾臟已經虛弱,陽氣散失了。這就是一種逆證。

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二逆也。脹與便血。陰病也。脈大時絕。孤陽將脫也。此二逆。

咳溲血形肉脫。脈搏。三逆也。咳而溲血。氣血俱病。形肉脫敗在脾。搏為真藏見。敗在胃。此三逆。

嘔血胸滿引背。脈大而疾。四逆也。嘔血胸滿引背。藏氣連於背也。脈見細小。尚留陰在。今大而疾。真元已虧矣。

白話文:

嘔吐鮮血,胸口脹滿疼痛並牽引到後背。脈搏又大又快。這是氣血倒錯的病證。嘔吐鮮血,胸口脹滿疼痛並牽引到後背。這是因為內臟之氣上連於背部。脈搏顯現細小,說明體內尚有陰氣存在。現在脈搏又大又快,說明體內的真正元氣已經虧損了。

咳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是五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時而死矣。上為嘔逆。中為腹脹。下為飧泄。三焦俱病。而脈至於絕者。有邪無正也。工不察此。是為逆治。

白話文:

咳嗽、嘔吐、腹脹以及腹瀉,這時(病人)的脈象已經斷掉了。這是五逆證啊。這種情況,活不了一個時辰就會死了。上焦的病證是嘔吐,中焦的病證是腹脹,下焦的病證是腹瀉。三焦都病了,脈象斷絕,這是邪氣重而正氣不足啊。醫生如果沒有仔細察明這一點,就會用錯誤的方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