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博議》~ 卷之三 (2)
卷之三 (2)
1. 虛實第二
虛實者。百病之定體。所謂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二者而已。然而標本逆從之治。皆起於此。不可無緩急有無之辨。以進求其詳也。緩急者。察虛實之緩急也。無虛則急在邪氣。多虛則急在正氣。微實則雖治實而當固守根本。微虛則雖治虛而當兼防不測。有無者。察邪氣之有無也。
白話文:
虛實是所有疾病的根本。所謂的「邪氣盛」就是實,而「正氣不足」就是虛。疾病只有這兩種情況。然而,中醫治療上所謂的標本逆從之治,都是從虛實的辨證開始的。所以,辨別虛實的緩急和有無非常重要。
緩急: 判斷虛實的緩急。如果沒有虛證,那麼急於治療的是邪氣;如果虛證較多,那麼急於治療的是正氣。如果邪氣很重,即使治療實證,也要固守根本(滋補正氣);如果虛證較輕,即使治療虛證,也要兼顧防止意外。
有無: 判斷邪氣的有無。
表裡臟腑。邪有所居。永得其本。而直取之。是有為。邪之實也。情欲傷內。勞倦傷外。非邪似邪。病在元氣。而明辨之。是無為。真之虛也。苟不審此。以逆為從。以標作本。傾人命矣。
白話文:
人體的表裡臟腑,是邪氣容易寄居的地方。如果能掌握病邪的根本,直接找出病因並加以治療,這就是「有為」的方法,對應的是邪氣實證。
如果情志的過激和勞累的損傷傷及人體內部,這些非邪似邪的病症,則病在元氣。辨證時需要仔細分辨,這屬於「無為」的方法,對應的是正氣虛證。
如果不能仔細辨別這兩種情況,把逆證當作順證,把標證當作本證來治療,就會危及人的生命。
虛有脈象。岐伯曰。氣虛。肺虛也。氣逆者。足寒也。人之元本。主在元氣。而元氣之主在肺。故氣虛則肺虛。肺虛而一身之元氣。無不皆虛矣。虛則必見氣逆。其氣逆者。足寒也。人之陰陽。其氣皆起於足。若足寒則陽不足而陰乘之可知矣。凡虛宜以此為斷也。
白話文:
沒有實際脈象。岐伯說:這是氣虛。肺虛也會導致氣虛。氣逆,是因為足寒。人的根本,在於元氣。而元氣的主人在肺。所以氣虛,就會導致肺虛。肺虛了,體內所有的元氣,都會虛弱。虛弱了,必定會出現氣逆。氣逆,是因為足寒。人的陰陽之氣,都從足部開始。如果足寒,那麼陽氣就不足,陰氣就會乘虛而入。凡是虛弱的,都可以以此作為判斷依據。
有重虛者。經曰、脈虛上虛尺虛。是謂重虛。脈虛者。不象陰也。氣虛者。言無常也。尺虛者。行步恇然。重虛蓋謂陰陽兩虛。故引此條為兩虛之榜樣。其一在脈。而云不象陰者。脈出於陰分之營。營衰則神脫。神脫則不能如五臟應四時之象。其不應時而反應病。甚至不應病而又不應時。
白話文:
有「重虛」的徵象。醫經上說,脈搏虛弱、寸脈虛、尺脈虛,這稱為「重虛」。脈搏虛弱,並不是像陰脈那樣沉細。氣虛,是指脈搏跳動不定。尺脈虛弱,表現為行動時猶豫不決、步履不穩。「重虛」是指陰陽兩虛。所以引用這段話來作為兩虛的典型例子。其中脈象虛弱一條,提出「不象陰」的說法,這是因為脈搏是由陰分營氣產生。營氣衰敗,則神氣離散。神氣離散,就不能像五臟那樣應合四季變化。因此,脈搏有時不應時而出現病徵,甚至不出現病徵時也不應時。
則全失其陰象矣。故曰。不象陰也。其一在上。即謂肺虛。肺虛則氣逆。恆見之上而脈氣不定。故言無常。其一在尺。尺腎脈也。腎主骨與精。所以固肌膚之會。筋骸之束。今行步恇然。將根本傾撥。不能立矣。占虛者以此三事。所謂虛者盡此矣。
白話文:
這樣肺部的陰像就完全消失了。因此說,不像是陰虛。一個症狀在上面,就是肺氣虛。肺氣虛就會氣逆,經常出現在上面,脈搏氣息不定,所以說沒有脈象規律。一個症狀在寸口,寸口是腎經的脈。腎主導骨骼和精氣,能固護皮肉的結合和筋骨的束縛。現在走路晃晃悠悠的,好像根本的基礎快要傾斜毀壞,不能站立了。判斷虛證就用這三種症狀。所謂虛證,就包括這些症狀。
內經言百病之生。皆有虛實。皆生於五臟。而必皆見於神氣血肉志凡五者。至於邪之入。亦即此五者而診其先後次第焉。凡根本虛實。與邪入虛實。莫不從此辨治。故心藏神者也。若有餘則笑不休。不足則悲肺藏氣者也。有餘則喘咳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肝藏血者也。有餘則怒。
白話文:
中醫經典《內經》記載,所有疾病的產生都有虛實之分,且都源於五臟,但必然會在神、氣、血、肉、志這五個方面表現出來。至於病邪的入侵,也要從這五個方面來診斷其先後順序。所有疾病的根本虛實和病邪入侵的虛實,都必須從這五個方面辨證治療。因此,心臟藏神,神氣充足的人會笑個不停,神氣不足的人會悲傷。肺臟藏氣,氣息充足的人會氣喘咳嗽,氣息不足的人會呼吸微弱氣短。肝臟藏血,血氣充足的人會發怒,血氣不足的人會面色蒼白。
不足則恐。脾主內以為形也。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不足則四肢不用。腎藏志者也。有餘則腹脹飧泄。不足則厥。此其有餘。所謂邪氣盛則實。此其不足。所謂正氣奪則虛也。至若風邪之猝入。亦必先犯此五者。而自其形層次第以入之。仲景分六經以治傷寒。稟此法也。是以經於邪入之。
白話文:
脾氣
- 過多:腹脹,小便不利。
- 不足:四肢乏力。
腎氣
- 過多:腹脹,腹瀉。
- 不足:手腳冰冷。
這過多和不足的現象,就是古人說的:「邪氣盛則實,正氣奪則虛。」
而外來的風邪突然入侵,也一定會先侵犯這五臟,從表層層層深入。張仲景把傷寒分為六經,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法,就是遵循這個原理的。因此,在辨證的時候,要考慮邪氣的入侵部位。
又每曰血氣未並。五臟安定。見邪必自外而入。不遽內並也。故曰。邪客於形。則灑淅起於毫毛。以未入經絡也。故命曰神之微。夫心部於表。腎部於裡。自神至腎。所部有表裡之分。方邪客之灑淅起毫毛。則神先覺。是故命曰神微。次則入皮膚。皮膚微病。犯肺之氣矣。命曰氣微泄。
白話文:
此外,每天當氣血未完全順暢時,五臟安定,邪氣必定從外部進入,不會立即內部散播。因此,當邪氣客於體表時,會從毫毛開始發散,因為它還未進入經絡。所以稱之為「神之微」。心部位於表,腎部位於裡。從心經到腎經,所屬的部位都有表裡之分。當邪氣客於表時,從毫毛開始散發,這時心神會首先覺察。因此稱之為「神微」。接著邪氣會進入皮膚。皮膚發生輕微病變,肺氣就會受到影響。此時稱為「氣微泄」。
又次則邪入孫絡。孫絡外溢。犯肝之血矣。所謂動其營也。故曰維有留血。又次則邪犯肌肉。肌肉蠕動。此犯在分肉之間。脾之所主矣。命曰微風。又次骨節有動。則邪入經而動骨節。惟志覺之。所謂動志也。邪入乃深矣。然所謂神先覺者。愴然悽然。不快不樂之謂。所謂氣者。
白話文:
其次,邪氣進入脈絡的末端,末端脈絡溢出,侵犯肝臟的血液。這叫做影響了營氣。所以說,脈象上會出現瘀血的表現。
再其次,邪氣侵犯肌肉,肌肉蠕動。這說明邪氣侵犯到了肌肉,而肌肉屬於脾臟管轄。這叫做微風。
再其次,骨節發生活動,說明邪氣已經深入經絡,使得骨節運動。只有精神意識能夠覺察到。這叫做影響了志。邪氣已經侵入了較深的部位。
然而,所謂神先覺察到的,是指一種難受、不快樂的感覺。這說明氣受到了影響。
畏寒畏風之類。所謂血者。翕翕發熱之類。所謂形者。轉輾疼痛之類。所謂志者。煩而不安之類。皆邪之次也。內經按次五層以針法。循次五治。豈非後世所謂表法解法耶。觀其虛實。則五臟之有餘不足如彼。循其治法。則形層之淺深次第如此。後之治邪。思過半矣。
白話文:
怕冷怕風之類的症狀,屬於「血證」。意思是指身體發熱的情況。轉動和疼痛之類的症狀,屬於「形證」。意思是指身體疼痛。心煩意亂之類的症狀,屬於「志證」。意思是指精神不安定的情況。這些都是邪氣侵襲人體的階段性表現。
《內經》根據這五個層次,用針灸的方法,依次進行五種治療。這難道不是後世所說的表證、解表的方法嗎?觀察患者的虛實,就可以看出五臟的盈虛。遵循治療方法,就可以知道形證的淺深次第。後世的治病理論,已經思考得非常完善了。
有相併之虛實。陰陽相傾。氣血以並。氣亂於衛。血逆於經。氣血離居。一實一虛。所以然者。血氣喜溫而惡寒。寒則留滯。溫則消散。此相傾以並之因也。故氣之所併為血虛。血之所併為氣虛。是以有者為實。無者為虛。如血並於陰。氣並於陽。為驚狂者。血並陰。是重陰也。
白話文:
人體內部因素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有虛有實。陰陽相互依存,氣血也相互依存。氣亂竄於衛氣之中,血逆流於經脈之外。氣血分離,一個偏盛、一個偏虛。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血氣喜溫惡寒。寒冷會使血氣凝滯,溫熱會使血氣消散。這就是陰陽相互依存的道理。
因此,氣偏盛的地方,血就會偏虛。血偏盛的地方,氣就會偏虛。所以,有血氣的地方是實,沒有血氣的地方是虛。比如血偏重於陰分,而氣偏重於陽分,這種情況就會導致驚狂病症。血偏重於陰分,是陰分過重。
氣並陽。是重陽也。重陰者顛。重陽者狂。故為狂驚。血並於陽。氣並於陰。為炅中者。陰在表則陰內虛。陽在裡則陽內熱。故為炅中。炅。熱也。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者。血並上則陰邪抑心。故煩惋。氣並下則火動於肝。故善怒。血並於下。氣並於上。神亂而喜忘者。
白話文:
氣和陽氣相合,是過度陽盛。過度陰盛的人會眩暈。過度陽盛的人會發狂。所以會表現出狂躁、驚厥的症狀。血液和陽氣相合,氣和陰氣相合,會導致熱毒在體內,陰氣在外則體內陰虛。陽氣在裡則體內陽熱。所以會導致熱毒在體內。炅,指發熱。血液往上走,氣往下走,會導致心煩、愛嘆息、容易發怒。血液往上走,說明陰邪壓制了心,所以會煩悶、愛嘆息。氣往下走,說明肝火旺盛,所以容易發怒。血液往下走,氣往上走,會導致精神錯亂、愛忘記事情。
血並下則陰氣不升。氣並上則陽氣不降。陰陽離散。故神亂而喜忘。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蓋血與氣相失則為血虛。與氣相併則為實。至夫氣血並走於上則上實下虛。下虛則陰脫。陰脫則根本離絕。下厥上竭。是為大厥。所以暴死。
若氣極而反。陰可漸回。一去不反。不能生矣。此相併之大概也。
白話文:
血液只向下流,陰氣就不能上升。氣只向上升,陽氣就不能下降。陰陽分離。所以神志錯亂,記憶力衰退。血液和氣一起上衝,就變成嚴重的昏厥。昏厥則會猝死。氣息重新回到體內就能生還。氣息不回歸就死亡。血和氣分離會導致氣血虛弱。血和氣混在一起就會出現實證。到於血和氣一起上衝,會導致上實下虛。下虛就會陰氣脫離。陰氣脫離就會根基斷絕。下部虛弱,上部枯竭。這便是嚴重的昏厥。所以會猝死。
有外感內傷之為虛實者。邪生於陽。得之風雨寒暑。此生於外也。為外感。邪生於陰。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此生於內也。為內傷。外感多有餘。內傷多不足。然有內傷而致外感者。則虛中微實。外感而仍內傷者。則實處多虛。此中之虛實。固當細辨。而要即外感內傷。亦各自有虛實。
白話文:
中醫有外感和內傷之分,它們有虛實之別。
外感
- 病邪來自陽氣,如風、雨、寒、暑等。
- 產生於體外,稱為外感。
內傷
- 病邪來自陰氣,如飲食、居處、情緒等。
- 產生於體內,稱為內傷。
虛實
- 外感多有餘邪,表現為較嚴重的症狀。
- 內傷多不足正氣,表現為虛弱的症狀。
虛實交錯
- 有時內傷導致外感,虛中微實。
- 有時外感導致內傷,實處多虛。
辨證
- 中醫的虛實之分非常重要。
- 外感和內傷各自都有虛實之別,應仔細辨別。
如風雨傷人。客毛滿絡。極於分腠。其脈堅大。此則為實。而寒濕之傷人。必傷衛氣。致皮膚不收而縱緩。肌肉堅緊而削瘦。營澀脈中。衛去脈外。此則為虛。又如內傷之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陰虛於下。而陽邪湊之。此則為實。然實因於虛。則實為假實也。若夫喜則氣下。
悲則氣消。下與消則脈空虛。或因飲食寒氣薰滿。則血澀氣去。此則為虛。此外感內傷之大概也。
白話文:
如果風雨侵入人體,客風會充斥在經絡中,深入皮肉之間,脈象會變得強勁有力。這屬於實證。
而寒濕入侵人體,必定會損傷衛氣,導致皮膚失於收斂而鬆弛,肌肉變得緊繃消瘦。營氣滯澀於脈中,衛氣運行於脈外。這屬於虛證。
再比如說內傷,由於喜怒情緒過度,則會導致陰氣上逆。上逆之後,下部陰虛,陽邪就會趁虛而入。這屬於實證,但這種實證是由虛證導致的,因此稱為假實證。
而如果喜樂情緒過度,則氣血會下行。
有主乎虛實之大要者。其一在氣。人之元氣。所以充形而統血。故氣實則形實。氣虛則形虛。若形氣相反。則偏實偏虛之病生矣。其一在穀氣。谷盛氣盛。谷虛氣虛。所謂食入於陰。長氣於陽者也。五臟六腑。皆已受氣。谷之謂矣。其一在脈。脈為血之府。脈實血實。脈虛血虛。
白話文:
關於虛實的總要,有三點必須注意。
第一,在氣方面。人的元氣,用來充實身體、統帥血液。所以氣足則身體強壯,氣虛則身體虛弱。如果身體和氣的狀態相矛盾,就會產生偏實偏虛的疾病。
第二,在飲食方面。飲食充足,氣血就會旺盛;飲食不足,氣血就會衰弱。所謂「食物進入陰分,滋養氣血於陽分」就是這個道理。五臟六腑都已經承受了食物的滋養,這就是「谷」的意思。
第三,在脈絡方面。脈絡是血液的倉庫。脈絡充實,血液就充實;脈絡虛弱,血液就虛弱。
常相應也。而時有反者。岐伯曰。氣盛身寒。此謂反也。氣虛身熱。此謂反也。夫氣盛為熱。虛為寒。今反寒反熱。此陽內鬱而陰外襲。陰內虛而邪外盛。皆形氣之相逆。故謂之反也。又其反者。谷入多而氣少。谷不入而氣多。一則二陽有餘。三陰不足。一則邪並肺胃也。又其反者。
脈盛血少。脈小血多。一為陽實陰虛。一為陽虛陰實也。
白話文:
一般來說,身體的狀況與氣候變化會相應應對。但是有時候會出現相反的情況。岐伯說,氣候炎熱時,身體卻發冷,這稱為反常。氣候寒冷時,身體卻發熱,這也稱為反常。因為氣候炎熱時,體內氣血會旺盛,身體就會感到熱;氣候寒冷時,體內氣血會虛弱,身體就會感到冷。如今出現相反的情況,就是陽氣在體內鬱積,陰氣從體外入侵。陰氣在體內虛弱,邪氣在體外盛行。這些都是身體狀況與氣候變化相反的情況,所以稱為反常。另外,還有一種反常的情況,就是吃很多東西,但身體吸收的氣血很少;不吃東西,但身體吸收的氣血卻很多。一種情況是陽氣過盛,陰氣不足;另一種情況是邪氣侵襲肺胃。
有診虛實之大概者。氣充滿於內。所為氣入。實也。氣滿泄於外。所謂氣出。虛也。氣為陽氣。實則陽實。必熱也。虛則陽虛。必寒也。此虛實寒熱之見於氣者。可診矣。
白話文:
掌握虛實寒熱的基本原則:
氣體充盈體內,稱為「氣入」,表示實症。氣體過度外泄,稱為「氣出」,表示虛症。
氣屬陽氣,實症則陽氣充盛,因此會有發熱的症狀。虛症則陽氣不足,因此會有怕冷的症狀。
由此可見,虛實寒熱的變化可以通過氣的表現診斷出來。
五實五虛。以決死生。何謂五實。脈盛皮熱腹脹及前後不通悶瞀。是也。何謂五虛。脈細皮寒氣少及前後泄利飲食不入。是也。備此者皆死。而有不死者。粥漿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其候也。
白話文:
五實五虛:用以判斷生死。
什麼是五實: 脈搏強盛,皮膚發熱,腹脹,大小便不通,胸悶,頭暈。
什麼是五虛: 脈搏微弱,皮膚發冷,氣息虛弱,大小便洩利,飲食不進。
出現以上症狀,一般都會死亡。但也有不會死亡的情況:
- 如果虛證患者喝了粥或流質食物,洩利停止,就有可能存活。
- 如果實證患者出汗後,大便通暢,也有可能存活。
- 這些都是判斷生死存亡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