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博議》~ 卷之三 (1)
卷之三 (1)
1. 述病部上
古人察病之源。推病之自。審病之確。莫過內經。後世務為支離。故昧厥所由。而不能知陰陽臟腑之所以然。今聚內經十六卷之文。總其散見。合而述之為病情八章。使後學得所指歸焉。
白話文:
古時候的醫師探查疾病的根源,推論疾病的來源,確認疾病的性質,沒有比《黃帝內經》更詳盡的。後世的人只注重支離破碎的細節,所以無法瞭解陰陽、臟腑的運作原理。現在整理《黃帝內經》十六卷的內容,綜合散落的章節,歸納成八章「病情論」,讓後人能從中找到指引。
2. 陰陽第一
病之大綱。不外陰陽。陽衛外者也。陽不密則不能衛外而為固。故風寒六淫之邪得以入之。入之則外感之諸症生焉。陰為陽守者也。陰弗營則不能宅陽以藏神。故內傷神志筋骨之病居之。居之則內傷臟氣之有餘不足種種興焉。識病必先辨陰陽。陰陽辨而後能察病矣。
白話文:
疾病的總綱,不外乎陰陽。陽氣為衛外之氣,陽氣不固則不能防衛外部而形成屏障。所以,風寒等六淫邪氣得以入侵。入侵後就會產生外感性疾病。陰氣是陽氣的守護者,陰氣不充盛則不能涵養陽氣以藏神。所以,內傷神志、筋骨的疾病會產生。產生後,就會出現臟腑氣血餘不足的問題。辨識疾病一定要先分清陰陽,分清陰陽後才能觀察病情。
所謂陽者。欲如運樞。運樞者。開閤和調而不凝滯也。若起居如驚。則自致煩擾。而神氣乃浮矣。浮則神內散而出。邪外伺而入。於是有因寒因濕因暑因氣之外感。內經先舉此四端。而一切外感六淫之邪俱可知也。因於寒者。則為病熱。故體若燔炭。必汗以散之。是以外感風寒。
白話文:
所謂「陽氣」應該像車輪軸承的運轉,開闔調和而不再凝滯。如果起居行動像受了驚嚇一樣匆忙,就會自找麻煩,神氣就會浮動。神氣浮動就會神志散亂,外邪有機可乘而侵入。因此,各種因寒、濕、暑、風的外感疾病由此產生。《內經》首先提出這四種原因,而其他各種外感六淫的邪氣也都可以由此推知。因寒邪所致,就會出現發熱的症狀,所以身體會像火炭一樣發燙。必須出汗來散發寒邪,所以外感風寒時會發汗。
必以發表為第一義。蓋以風寒之入。始於牢持衛氣而不得散。若不發其汗。勢且從而犯內也。因暑則別。人傷火熱之邪矣。火熱入則直入臟腑。而劫心劫肺劫胃。故煩汗喘渴四症。一齊俱見。靜則多言者。心主言。心不勝外火。而神不舉。故靜失其守而多言也。因濕者。濕既從表。
白話文:
治療的首要目標是發汗。因為風寒入侵人體後,會牢牢固守衛氣,導致衛氣無法宣散。如果不發汗,邪氣很可能會進一步入侵內臟。而夏季的情況則有所不同。人體遭受火熱之邪入侵時,邪氣會直接進入臟腑,侵犯心、肺、胃。因此,煩躁、出汗、喘息、口渴四種症狀會同時出現。而安靜時多說話的人,是因為心主言語,心臟被外熱所侵,神志不能發揮作用。所以靜下來時,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而出現多言的情況。至於因濕邪導致的疾病,濕邪通常從皮表入侵。
先犯太陽。故首如裹。既而入內。必鬱於陽明。陽明鬱則不能行太陰之氣於三陽三陰。此必先病筋膜。故大筋緩短。小筋弛長。為拘為痿之症生矣。若夫因氣。氣固非外至也。然以內之陽氣不能振其綱。則將紐解而失其維。是以四維相代為用。所謂左枝而右梧也。四維如是。
內氣之餒敗可知矣。夫外感之起。千條萬緒而內經先揭此四端者。蓋以明陽不衛外。遂有外感之患也。
白話文:
疾病一開始侵犯太陽經,所以頭部會像被包住一樣沉重。之後病邪入裏,必然會鬱結在陽明經。陽明經氣鬱結,就不能把太陰經的氣血運行到三陽經和三陰經,這必定會先引起筋膜病變。所以大筋會鬆弛或拘緊,小筋會鬆弛或拉長,從而產生拘攣和痿軟的症狀。
至於說到氣鬱,氣本來不是從外部入侵的。但是由於體內的陽氣不能振奮它的綱領,綱領就會解開,失去維繫作用。因此,四肢的陽氣互相替代發揮作用,就像左邊的樹枝往右邊生長,右邊的樹枝往左邊生長一樣。四肢陽氣運行順序如果是這樣,就會產生病理變化。
蒼天之氣清靜。順之則陽氣固。若陽不固。不止易於外感。而亦已內傷。故曰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張者如弓之張。精絕者。陰精之絕也。弓矢張則干強筋疲。弓之體必脫。陽之煩勞而張象之。故精絕也。夫陽欲固以衛外。乃以煩勞敝之。陰之起亟者。將何以副。故既失其所以固陽之道。
白話文:
宇宙的氣息清淨空靈,順應它,陽氣就會穩固。如果陽氣不穩固,不僅容易受到外邪侵襲,也會損傷內部。因此說,陽氣因為過度勞累而奮發,精氣就會耗竭。奮發就像弓弦被拉開,精氣耗竭就像弓弦斷裂。弓弦拉得太緊,弓身就會折斷。陽氣過度勞累而奮發,就像弓弦拉得太緊一樣,所以精氣會耗竭。陽氣想要穩固來抵禦外邪,卻因過度勞累而損壞了。如果是這樣,陰氣怎麼能夠支援?所以,一旦失去了固陽的方法,陽氣就會失守。
則闢積於夏矣。闢。偏也。陽擾陰虧。已成偏熱。故至夏益甚。所謂甚者。五心煩熱。如煎如熬。此孤陽外浮而真氣內奪也。故曰煎厥。如是則肝血不榮而為目盲。腎精不致而為耳閉。身若壞都。散解而不可憑藉。凡此者陽張而至敗。斯陰絕而失守也。
白話文:
到了夏季,就會出現陽氣過盛的積熱。積熱就是偏頗,陽氣過剩、陰氣衰弱,已經形成偏熱的狀態。所以到了夏季會更加嚴重。所說的嚴重,就是五心(手心、腳心、胸腔)發熱,就像在油鍋裡煎炸或用烈火熬煮一樣。這是因為孤陽(過剩的陽氣)外浮,真正的元氣卻被奪走。所以叫做煎爍。這樣一來,肝血得不到滋養就會導致失明,腎精無法上達就會導致耳聾。身體就像一團散沙,無法依靠。出現這種情況都是因為陽氣過盛而導致衰敗,陰氣虛弱而無法維持。
陽氣者。喜氣也。和氣也。好和而惡奸。若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大怒者。陽之厲氣也。肝寒主之。其橫溢之至。能使十二官失職。氣窒則菀血。故鬱於上也。薄。迫也。厥。逆也。大怒則氣遂於上而不下。故薄厥也。且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今薄厥則不精不柔。
白話文:
陽氣指的是喜悅的氣息,和諧的氣息。它喜歡和諧,討厭欺詐。如果大怒,則形氣斷絕,血液瘀積在上部,導致人昏厥。大怒時,陽氣異常暴怒,由肝寒主導。這種暴怒之氣過於充盛,會導致十二官失職。元氣受阻,就會瘀血,所以鬱積在上部。薄,指迫近;厥,指昏厥。大怒時,元氣只向上沖,不往下行,所以會出現昏厥。此外,陽氣精純,可以滋養精神;平和,可以滋養筋脈。現在如果發生昏厥,那麼陽氣就既不精純,也不平和了。
眾禍方起。何以言之。失其柔則傷筋。筋所以束骨而利機關。今有傷於筋則縱緩不收。手足無措。若不客者矣。失其柔則又偏於為剛。而汗出偏沮。偏沮者。半與營和而半否也。偏枯之症起矣。又衛氣不固則玄腑方開。寒水乘之。熱鬱玄腑。甚則痤癤。微亦疿疹。或膏粱肥甘。
白話文:
各種疾病災禍才剛開始。為什麼這麼說呢?失去了柔潤就會損傷筋腱。筋腱的作用是束縛骨頭,讓關節靈活運作。現在有損傷筋腱的情況,就會導致筋腱鬆弛無力無法收縮。手腳失去作用,就像癱瘓一樣。如果再不重視的話,會失去柔潤而走向剛強。這樣就會出汗過多且偏於一側。偏於一側者,一半與營氣協調,一半則不然。偏枯之症就會產生。另外,衛氣不固守,腹腔就會虛弱。寒邪乘虛而入,腹腔內鬱熱。嚴重的話,會形成痤瘡或癤腫。輕微的也會引起皮疹或瘡瘍。或者縱情於美食佳餚,導致肥胖。
剛而傷陰。與陽為亢。則變生大疔。而受如持虛者。以陽不能柔而與陰為剛也。況乃形勞汗出當風。使寒氣薄之。自當液凝為鼓急。甚則痤矣。此非陽氣之不固使然歟。不特是也。陽不能柔則開合不得。寒氣從而陷脈為痿。至於留連肉腠。使經絡俞穴合之氣化薄。則不精之至。
白話文:
過於剛強會損傷陰液,與陽氣相激奮,就會演變成大膿瘡。發病時像虛寒體質的人,這是因為陽氣不能溫柔,而和陰液形成剛性所致。尤其是在形體勞累、汗出當風的情況下,寒氣乘虛而入,自然會導致液體凝結腫脹。嚴重的就會化膿。這難道不是陽氣不強所致嗎?不僅僅如此。陽氣不能柔順,就會導致開合失調。寒氣趁機侵入經脈,導致痿弱。直到寒氣留存在肌肉之間,使經絡俞穴的氣化變弱,就會導致精氣不足。
而內傳之為善畏驚駭。蓋俞有傳送之義。今使寒陷經俞。氣化為迫。侵及臟腑。所謂氣一能動志也。善畏驚駭。非神志之動乎。而不精之至微焉矣。夫陽氣被傷而不柔不精。遂至廢筋骨。亂神明。皆不密之為也。
白話文:
而內部傳導的邪氣卻容易引起驚嚇恐懼的反應。這是因為「俞」有傳送的意思。現在讓寒氣陷入經絡傳導的通路,「氣」的變化變得急迫,侵犯到臟腑。「氣」的變動能夠影響心志。「善畏驚駭」,不就是心志的激動嗎?但是,這種變化微妙到極點。「陽氣」受到傷害,變得不柔順不細微,最後導致筋骨廢弛,神志混亂。這些都是邪氣不密所造成的。
所謂陰者。體魄五官百駭筋骨血肉津液皆陰也。養陰之道。在和五味。經曰。陰之所本在五味。陰之五官。傷在五味。原其然者。陰食味。陽食氣。五味出於地。故能生五臟之陰。然一或偏與不節。則所刺反能傷陰。傷陰亦能病及於陽。何以言之。凡在內者皆陰為之主也。不惟陽密足以固陰。
白話文:
所謂「陰」,是指身體五官、骨骼、肌肉、血液、津液等。養陰之道,在於調和五味。經書說:「陰的根源在於五味」。五官屬陰,容易受到五味所傷。其原因是:陰食入五味,陽食入五氣。五味生於大地,因此能滋養五臟之陰。然而,如果偏重某種味道或不節制,反而會損傷陰。陰受損,也會影響到陽。為何如此?因為凡在體內的,皆由陰為主導。不僅陽氣充足才能固陰,
而亦陰強乃能壯陽。故岐伯極言養陽而後。續言養陰。以備陰陽之全義。其言味以養陰。而受傷於偏。至此固其大者矣。而如煩勞大怒。飲食起居之不節。至於煎厥。與形氣絕。要豈細故哉。陰不養則不可以扶陽。若其本不和則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矣。此養陰之義也。
白話文:
而如果陰氣強壯,才能壯陽。所以岐伯極力主張先養陽,然後再養陰。這是為了兼顧陰陽兩者的整體意義。他提到用味道來養陰,但如果過度偏頗,就會受到傷害。以至於像疲勞、暴怒、飲食作息不規律,都可能導致陰虛,甚至造成元氣耗盡。這些情況怎麼可能算不上大問題呢?如果陰氣得不到滋養,就無法扶助陽氣。如果陰陽本身就不協調,陽氣就會散失,陰氣也會消亡。這就是養陰的道理。
失於陰陽。則四時之氣更傷五臟。是以春傷於風。則邪氣留連。乃為洞泄。洞泄者。外傷於風。則內之風木亦動。合內風與外風交煽。是以留連至久。必侵脾土而為洞泄也。夏傷於暑。秋為痎瘧。夏以淒滄水寒感之而鬱熱。秋風乘之則瘧病成矣。秋傷於濕。上逆為咳。發為痿厥。
白話文:
如果人體陰陽失調,那麼四季的氣候變化就會損傷五臟。春季感染風邪,邪氣就會在體內滯留,導致腹瀉。這是因為風邪侵襲人體後,體內的肝木之氣也會隨之激動,與外在風邪相互作用,導致腹瀉長期不癒,最終侵犯脾土而導致腹瀉。夏季感染暑熱,秋天就會得瘧疾。這是因為夏季受到寒濕之氣的影響,導致鬱熱。秋天風氣盛行,就會引發瘧疾。秋季感染濕邪,濕氣會上逆導致咳嗽,甚至發展成痿厥。
秋濕者。濕土用事未退。肺金感之。不得清肅。故氣逆為咳。肺氣不勝不行。則五臟鬱熱亦不退。必將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蓋冬不臟精。是以寒邪易入。寒氣既藏於陰分。至春陽氣上升。新邪外應則為溫病。夫風暑寒濕。迭相勝負。而皆感之者。內氣不守。故外邪皆得以犯之。
況病久則傳化耶。若陰平陽秘。骨正筋柔。豈至有是。
白話文:
秋天濕氣過重,是因為濕土的影響還沒有消退,導致肺金受累,無法正常運作。氣息不能順暢排出,導致逆行成咳。肺氣受阻,運行不暢,五臟鬱熱也不能消退,就會引發痿厥(四肢無力,神志不清)。
冬天受寒,到了春天就會得溫病。這是因為冬天沒有好好養精蓄銳,寒邪就容易侵入。寒氣藏在陰分,等到春天陽氣升起,新的邪氣從外部呼應,就形成了溫病。
風、暑、寒、濕這些外邪,互相消長。能被人體侵害,都是因為人體內氣不強,外邪才得以趁虛而入。
陰陽不和。陰爭陽擾。則害及表裡。爭者。五臟氣爭也。陰氣營於五臟。而九竅皆稟五臟之氣。爭則陰邪獨盛。所謂陰無陽則戰者是也。擾者。魄汗不藏也。陽氣起於四末。陽擾則四逆而起。蓋陰爭則必陽擾也。一為臟病於內。一為經病於外。內外交病。而肺為五臟六腑之長。
白話文:
陰陽失衡,陰氣過盛,陽氣躁動,就會影響身體內外。爭是指五臟之氣爭鬥。陰氣運行於五臟,而九竅都接受五臟之氣。如果陰氣過盛,就會導致陰邪獨盛,所謂的「陰無陽則戰」就是這個道理。擾是指魄汗不守。陽氣發於四肢末端,如果陽氣躁動,就會四逆而起。因為陰氣過盛,必然會導致陽氣躁動。
所以,這種情況下,既有內臟的疾病,也有經絡的疾病。內外同時發病,而肺是五臟六腑的中心。
元氣之主。內外兩非。則必肺獨受之。故喘鳴之候興焉。皆以營衛下竭。孤陽獨浮。斯不能克耳。後學不辨其疾在陰陽。而動以發肺治肺朦矣。
白話文:
元氣是人體的主宰。如果身體內外都不正常,那麼肺臟肯定會獨自承擔這些問題。因此,喘鳴的症狀就會出現,因為營氣和衛氣已經耗盡,只有陽氣獨自浮在上。這樣就無法戰勝病邪。後世的醫者辨不清是陽證還是陰證,卻動不動就發汗、治肺,這就糊塗了。
有三陰三陽之氣各病者。內經不拈臟腑絡經。緣三陰三陽。先天各有分部位次所由。以立臟腑。而要非臟腑經絡之所出。故病止從陰陽氣血生。不因經絡臟腑生也。然其間有單病。有合病。有並病。單病。一氣病也。合病。陰陽齊病也。並病。此勝而並其負也。此皆人之大陰陽病。
白話文:
有「三陰三陽」之氣,不同的病症對應不同的氣。內經沒有明確指出具體的臟腑和經絡,因為「三陰三陽」在出生前就已存在,根據其不同的位置和次序形成不同的臟腑。但臟腑和經絡並不是「三陰三陽」直接產生的。所以,疾病只會由陰陽之氣和氣血產生,不會由經絡和臟腑產生。
在這些疾病中,有一些是單獨的病症,有一些是陰陽兩氣同時的病症,還有一些是某一氣盛而壓制另一氣的病症。這些都是人體主要的陰陽之氣所造成的疾病。
其病未嘗不及臟腑。而要非經絡臟腑之為病。後學不明正陰陽所病。動以表裡臟腑陰陽混詮。矇昧千載。可嘆也。
白話文:
他們的病症不可能不涉及臟腑。但其實並非經絡臟腑本身出了問題。後學者不明正邪陰陽所發生的病症,任意用表裡臟腑陰陽混亂詮釋。矇蔽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令人遺憾。
單病者。如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二陽。陽明也。陽明。位太陰之表而居中於腑。則胃當之。非大腸之以經絡為陽明比也。其病發心脾者。胃與心。為生土之母子。而脾與胃。為行津液之表裡。發者。發足之義。人之情欲。本以傷心。勞倦憂思。本以傷脾。
白話文:
單獨的疾病。例如二陽的病症影響心脾。有無法隱藏的症狀。女子不來月經。二陽,指陽明。陽明位於太陰的外面,在腑臟中居於中間位置。因此,胃與它相應。而不是大腸與它通過經絡相配。其病症影響心脾是因為:胃和心,是生養之母與子的關係。而脾和胃,是運行津液的內外關係。發,表示發作。人的情慾,最初會損傷心。勞累和憂思,最初會損傷脾。
母既病則必連及於子。臟既傷則必連及於腑。故凡內以傷精。外而傷形。皆能病及於胃。此二陽之病。發自心脾也。夫陽明為生化之本。其氣盛。其精血下行化營衛而潤宗筋。今化源既病。則陽道外衰。故不得隱曲。在女子為不月。此其候也。病久而傳。則傳為風消。又傳為息賁。
白話文:
母親生病,必然會傳染給孩子。內臟受傷,必然會影響到腑臟。因此,無論是內部損傷精氣,或外部損傷形體,都能使胃部發生疾病。這類病症屬於陽盛之病,是由於心脾功能失調引起的。
陽明經是生化的根本。陽明之氣旺盛,其精血就會下行化生營衛之氣,滋潤筋骨。現在化生的根源已經生病,陽氣在體外衰竭,所以不能隱藏在體內。在女性身上則表現為月經不調,這是其徵兆。疾病持續時間長久且傳染的話,就會傳變成消瘦症,再傳變成呼吸急促。
死不治。蓋陽明既病。則表邪起而勝之。邪勝則精血不榮。故肌體風消。又胃病則肺失其養。故氣息奔迫。氣竭於上。精虧於下。陽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風消息賁。勢必敗及五臟。故曰死不治也。蓋人身有真陰。有真陽。心脾為真陰之主。胃為真陽之主。傷及真陰。必使真陽無守。
白話文:
(這病)治不了。因為陽明經已經生病,導致外邪入侵並壓制陽氣。邪氣得勢後,精血就無法滋養身體,所以肌肉和體格會消瘦。此外,胃病也會導致肺部失去滋養,所以呼吸會急促。上半身氣力耗盡,下半身精氣不足。陽氣虛弱會導致外在寒氣入侵,陰氣虛弱會導致內在熱氣產生。風氣忽強忽弱,最終必定會敗壞五臟。所以說這是治不好的。人的身體有真陰和真陽。心臟和脾臟是真陰的主人,胃是真陽的主人。如果真陰受傷,真陽就無法守住身體。
二陽既病。則倉廩匱乏。餉道絕運。是胃實為生死之關也。而要必自真陰之傷為之。故心脾之病。不待好色之傷而始。有不得隱曲與不月也。
白話文:
當人體的陽氣衰弱時,就像倉庫裡的糧食耗盡,運輸通道中斷了。胃部是否健康,是生死攸關的大事。而陰氣受傷,是陽氣衰弱的主要原因。因此,心脾的疾病不一定是因為好色造成的,還可能是因為:
- 隱曲:指女性生殖器官的閉塞不通。
- 不月:指女性月經不調或閉經。
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及痿厥腨痛。傳為索澤癩疝。三陽太陽也。太陽為三陽主氣。起少陰而居其上以主巔頂。又主衛外為固。以陽盛且浮。故在上又在外也。夫太陽主表。於經則膀胱納之。而內經拈其病。終不言膀胱者。以膀胱止州都之官主表。既非其事。而太陽體用。
白話文:
當三陽經有病時,會出現發冷發熱的症狀,也會導致癰腫、麻痺和肌肉疼痛。這些症狀可以傳變成抽搐、癩病和疝氣。
三陽經是指太陽經。太陽經是三陽經中的主氣,從少陰經開始,往上延伸到頭頂,主管頭部。太陽經還主管人體的防禦功能,因為陽氣旺盛且浮動,所以它既在上又在外。
太陽經主管人體的表面,在經絡系統中,膀胱經接受太陽經的影響。然而,在內經中,討論太陽經的病症時,並未提到膀胱經。這是因為膀胱經只是主管表面的官員,它並不在太陽經的權責範圍內。太陽經的功能範圍更廣泛。
終不歸於膀胱也。然則此云發寒熱者。以太陽主表。虛則不能捍風邪而衛外。是以邪入而發熱。若下為癰腫等。則為犯本及膀胱耳。糜爛為癰。凝結為腫。失力曰痿。冷逆曰厥。足肚痠疼曰腨痛。此皆由太陽經之衰颯而留寒壅熱之所至也。至於傳為索澤者。陽絡既虛。久為諸陰所不容。
白話文:
最終這些症狀不會轉變為膀胱的問題。但是,為什麼說發寒熱呢?因為太陽經主導人體表層。如果太陽經虛弱,就無法抵禦風邪,保護身體。因此,邪氣會入侵導致發熱。如果邪氣下行形成癰腫等症狀,那麼就是侵犯了太陽經的本源和膀胱。膿液腐爛形成癰,瘀血凝結成腫。肌肉失去力量,稱為痿。寒氣逆行,稱為厥。足部肌肉痠痛,稱為腨痛。這些情況都是由太陽經衰弱造成的,導致寒邪和熱邪滯留。如果傳變成索澤,是因為陽經已經虛弱,長期受到其他陰經的壓制。
則皮膚潤澤之氣也皆消散。是為索澤。索澤未嘗不與風消同。但彼出於內。陰消而陽散之。此則在其經之陽衰而陰枯也。至若㿗疝。本厥陰病。而太陽經之傷寒亦能致之。此為三陽之傳也。
白話文:
如果皮膚潤澤之氣全部消散,這就是「索澤」。「索澤」總是和「風消」同時出現。但「風消」是由內而外,陰液消散而陽氣外泄造成的。而「索澤」則是陽氣衰弱、陰液枯竭,導致經脈中的陽氣減弱。至於「㿗疝」原本是厥陰經的疾病,但太陽經的傷寒也可能導致「㿗疝」。這是三陽經氣傳變的結果。
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泄。一陽。少陽也。少陽為厥陰之表。起厥陰而遊行三焦。繞於心胞。故少陽為遊部為相火。其氣安則柔和。失守則火壯。火壯則食氣。故少氣火壯。則三焦之氣上逆傷肺。故善咳。少陽為木。木強必侮土。故善泄。然土以木為達。若木失其既達之職。
白話文:
當少陽經發病時,患者會出現氣虛、咳嗽和腹瀉的症狀。少陽經,也就是厥陰經的表層。它從厥陰經開始,運行於三焦,環繞心臟和心包。因此,少陽經被稱為遊走之經,也是相火的來源。
當少陽經氣和諧時,它會表現得溫和。但如果少陽經失守,相火就會旺盛。相火旺盛時,會消耗氣血,導致氣虛。而三焦之氣也會上逆,損傷肺氣,引起咳嗽。
少陽經屬木,木氣旺盛,必然會克土。所以患者還會出現腹瀉的症狀。然而,脾土需要木氣疏通才能發揮功能。如果木氣喪失了疏通脾土的職責,就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
則土必寒而不運。亦善泄也。病久而為心掣為膈者。相火與君火同氣。火亢失職。勢必熏心。心動不寧。若有所引。是名心掣。遊部失職。陽明腐熟無權。散精不得。壅滯不行。日久則三焦上下熱盛而血槁。是以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是名曰膈。故膈病有二。一為元氣虛而中不運。
則痰湧胃脘而脈微。一為血分乾枯。則熱鬱當胸而脈弦大。此皆素傷少陽之行令故也。
白話文:
如果脾胃虛寒,就會運行不暢。脾胃虛寒也容易腹瀉。病情久了,脾胃虛弱,就會導致心臟和膈肌受到牽拉。相火和君火屬同氣。火氣過旺,就會失職,勢必會燻蒸心臟。心臟就會動個不停,好像有什麼東西在牽扯它一樣。這就是所謂的心掣。胃部也不正常,陽明經陽氣不足,不能腐熟食物。不能把精微物質輸布出去,就會壅塞不暢。時間久了,三焦上下都會熱盛,血脈乾枯。導致上焦運行不暢,下脘不通。這就是所謂的膈。所以膈病有兩種:一種是元氣虛弱,中焦不能正常運行;
按三陽為人身大氣。所以綱維振作為生氣為生理者也。一及於病。則群陰受病。故傷陽必傷陰也。仲景著三陽之病曰。太陽病。頭項強痛而惡寒。陽明病。胃家實。少陽病。口苦咽乾目炫。與內經不同。蓋以外感起論。故必以形層部位先之。不暇及本氣也。何為本氣。如少陽則一陽生於下。
白話文:
根據中醫理論,人體陽氣分為三陽,是身體的重要氣機,貫通全身,維持生命活動。一旦陽氣受損,陰氣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傷陽必傷陰。
仲景記載的三陽病證,症狀與《內經》不同,因為他是以外感病邪引起的疾病來討論的,所以必須先以身體部位來區分,暫時不涉及本氣。那麼什麼是本氣呢?例如少陽,它是一陽生於下方。
遊行三焦而上之。其氣無所不遍。仲景則屬之半表半裡。於經則兩脅及耳也。陽明為兩陽合明。主中氣而為身之維。仲景則屬之太陽之內一層。主在經及腑也。三陽則統主上下。以及衛外為固。此以身之衛氣當之。仲景則以其經之顛頂項背分部也。仲景論外感。故舉以形層。
內經論大氣。故究及體用。各有攸當耳。
白話文:
經絡氣血運行的路徑遍佈三焦及上部。它的氣勢無所不達。仲景則將它歸屬為半表半裡。在經絡上就是兩脅和耳朵。陽明是兩個陽經結合而稱為明。主宰中氣,是身體的支柱。仲景則將它歸屬太陽經的內一層。主宰經絡和腑。三陽則總領著上半身和下半身。並且衛護外表使其固守。這是用身體的衛氣來當之。仲景則以它的經絡頂點分佈在頭項背部。仲景討論外感,因此舉出形層。
二陽結。謂之消。此所謂結。乃結於本氣。陽明氣盛熱壯。然血多津守。未嘗有所結也。今言結者。則以陽邪盛而傷陰。枯其津液。故結在中焦也。陽明亢甚。必消穀善飢。食而不飽。又熱亢能消。津液不榮肌肉。故名曰消。此所謂中消症也。消有三。此其一。
白話文:
二陽凝結稱為消。這裡所說的凝結,是指陽氣凝結在人體本氣內。陽明經氣盛熱強壯,然而其中有充足的津液滋潤,所以不會出現凝結的情況。現在所說的凝結,是因為陽邪過盛而損傷陰氣,導致津液枯竭,所以凝結出現在中焦。陽明經氣過於亢盛,必定會導致消化不良、容易飢餓、吃飯後也不覺得飽足。而且陽氣過盛,會消耗津液,導致肌肉失去滋潤,所以被稱為消。這就是所謂的中消症。消證有三個類型,這是其中一種。
三陽結。謂之隔。三陽氣盛而為周身大氣之經。其氣磅薄四達。故有並至如風雨之證。而此云結者。是並於陰分也。經又曰。並於陰則上下無常。薄為腸澼。是蓋陽郁陰中。陰不敢遏。故上下無常。鬱而為熱。薄於大腸。故為腸澼。是亦並於陰也。而其氣尚未結也。其氣若結。
白話文:
三陽經氣瘀阻,稱為「膈」。三陽經的氣勢強盛,是全身陽氣運行的大經脈。它的氣勢浩大,四處通達。因此,會出現像風雨一樣忽然爆發的症狀。這裡說的「結」,是指陽氣鬱積在陰經的某一部位。經典中說,陽氣鬱積在陰經,就會上下不定。輕微的會出現噁心嘔吐,這是因為陽氣鬱積在陰經之中,陰氣不敢阻遏,所以氣機上下不定。鬱積的陽氣化為熱氣,薄於大腸,所以表現為噁心嘔吐。這也是陽氣鬱積在陰經,但尚未結實的表現。如果陽氣鬱積到一定程度,形成結實,就會出現以下症狀:
則必結於小腸膀胱。此則並於陰而甚焉者也。蓋小腸膀胱為三陽之本經。其邪既結。則傳化之官失用。而升降之通乃隔。上為陽不化氣。下為津液不行。故與少陽失職。俱名為隔。以上皆所謂單病者也。
白話文:
那麼邪氣一定會聚集在小腸和膀胱。這種情況是陰邪過盛造成的。小腸和膀胱是三陽經的根本所在。邪氣聚集後,傳化功能會喪失,氣血升降不通。向上會導致陽氣不能化生津液,向下會導致津液運行受阻。所以這種情況與少陽經失調類似,都被稱為「隔」。以上所說的都是單獨的疾病。
有合病者。陰陽兩病也。或兩氣同病。偶然相合。或兩致其虛。因而相合。皆合病也。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二陽。陽明。一陰。厥陰也。俱病則二部本氣俱逆而不下。陽明逆。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厥陰逆。主發驚駭。是二者。皆主驚駭矣。況合病。
白話文:
有同時患有多種疾病的人。這些疾病可能包含陰證和陽證。有時兩種不同的氣同時受損,偶然同時發病。有時兩者互相影響導致虛弱,從而同時發病。這些都是合併症。
陽明經、少陽經和厥陰經一起發病,會出現驚恐、背痛、喜嘆息、喜呵欠的症狀。這種病情稱為「風厥」。陽明經、少陽經屬陽,厥陰經屬陰。三者同時發病,就會導致這三個經絡的本氣向上逆行,而不向下運行。陽明經氣逆行,聽到木聲就會受到驚嚇。厥陰經氣逆行,會導致驚恐。這兩種疾病的症狀都很相似。更何況現在是兩種疾病同時發作,病情就會更加嚴重。
又木強土疏乎。故主驚駭也。厥陰。陰之根。陽明。陽之本。根本俱病。則下逮沖督。上虛胃氣。背痛善欠者沖督病。善噫者胃病。皆氣逆而不引不下也。名曰風厥者。厥陰病則木強而風起。陽明病則又不能下行三陽。於是逆者。兼內風鼓而逆上。故名風厥也。
白話文:
此外,如果肝氣強盛,脾胃功能虛弱,就會出現驚嚇。肝經為陰經之根,胃經為陽經之本。如果這兩個基本系統都生病,就會影響到任脈和督脈,導致胃氣不足。背痛和經常打哈欠是任督二脈有病的表現;經常打嗝是胃有病的表現。這些都是氣逆而不下降的症狀。如果肝經生病,就會導致肝氣過盛,風氣升起,稱為「厥陰病」。如果胃經生病,又不能引氣下行到三陽經脈,就會導致氣逆,同時內風鼓動而向上逆行,因此稱之為「風厥」。
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善氣。二陰。少陰為里。一陽。少陽為遊部。然一陰為先天生氣之原。是為生陰。一陽為地雷之後。是為生陽。俱在下而能上騰精氣。以養火金土者也。二者交病。是人之根柢病也。根柢既病。則所謂升者不升。而火金土皆遂矣。是故木氣欠和則脾不疏達。
故善脹。真陰不升則心無所養。轉見寒決。故心滿。三焦少氣。則肺亦失其治節。故善氣。此陰陽兩虛之症也。
白話文:
陰陽交替,陰氣為二,陽氣為一。生病時常有腹脹,胸中氣機充盈。陰氣中,少陰為內裡;陽氣中,少陽為外遊。但其中一股陰氣為先天生氣的源頭,稱為「生陰」;一股陽氣為後天陽氣的源泉,稱為「生陽」。它們都處於下部,但能向上輸送精氣,用來滋養心、肺、脾等臟腑。陰陽失調,是人體健康根基的病變。根基一旦有病,原本應上升的氣機就無法上升,心、肺、脾等臟腑都會受損。因此,如果肝氣失調,脾臟就會運化不暢。
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三陽。太陽。三陰。太陰脾也。此條為人之太陰陽兩虛之症。三陽太陽主表。不能衛外而為固。三陰太陰主裡。不能出營衛。行津液而灌溉肢肌。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不識此者。謂為中風癱瘓。而非也。內經明拈此條以示後學。後人尋諸中風之門。謂之菑人耳。
白話文:
三陽和三陰失衡,導致疾病發生偏癱或肌肉萎縮。四肢癱瘓。三陽包括太陽經,三陰之一為太陰脾經。這段話描述了人體太陰陽氣兩虛的症狀。三陽太陽經主表,不能保護身體外部而形成屏障。三陰太陰經主裡,不能輸送營衛之氣,調動津液灌溉四肢肌肉。因此導致偏癱或肌肉萎縮,四肢癱瘓。如果不瞭解這個原理,就會認為是中風癱瘓。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醫學典籍《內經》明確指出這個原理,用來指導後學。後人卻把它歸類於中風,誤導了許多人。
結陽者。腫四肢。六陽皆起於四肢。故四肢為諸陽之本。結者。聚而不行也。陽未有不行者。今其氣結而不行。是陽不用也。陽不用。必壅於所起。故腫必於四肢。四肢皆腫。以知諸陽之結矣。
白話文:
結陽症:四肢腫脹。六條陽經都起始於四肢,因此四肢是諸多陽經的本源。結,指氣血聚在一起而不能運行了。陽氣本來不會不運行的,現在它的氣結住了不運行,說明陽氣沒有發揮作用。陽氣不發揮作用,必定會壅塞在它起始的地方,所以腫脹必定發生在四肢。四肢都腫了,就知道是諸多陽經都結住了。
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陰主血。邪結六陰。其傷在血。而足三陰為根柢。蓋足三陰皆主於下。故當便血。言一升者。去血之多也。去血如是。其結當解。若不解而再結。則其邪必盛。故便二升。又不解則邪為尤甚。故曰三結三升。此與陰絡傷則血內溢。相似不同。
白話文:
遭受陰邪內聚的人。首次便血一升。第二次便血二升。第三次便血三升。陰經主血,邪氣凝聚六條陰經。其損傷在血液,而足三陰經(太陰脾經、少陰腎經、厥陰肝經)是根本。因為足三陰經都主司身體下部,所以會出現便血。說一升,是表示出血量多。出血如此,其凝聚的邪氣理應消散。如果不解散而再次凝聚,則證明邪氣一定盛行。所以便血二升。若仍不解散,則邪氣更盛。所以說三結三升。這與陰經脈絡受傷,導致內出血的情況相似,但是又有不同。
此以邪壅。彼以衝任脫也。又與腸澼下血相承而不同。腸澼下血不多而徐。此以邪甚驟下而多也。二條偏病陰陽。然實諸陰諸陽合病。亦致合病也。
白話文:
這種情況是因為邪氣鬱結。而另一種情況是因為衝任兩脈脫位。這兩種情況與腸澼下血相關,但又有所不同。腸澼下血出血量少而緩慢。而這種情況是因為邪氣猛烈,突然大量出血。這兩種病症偏重於陰或陽。然而,實際上諸陰諸陽的病症一起發作,也會導致合病。
陰陽斜結。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斜。邪同。陽結腫四肢。乃在陽之發處。結陰使血病在陰之聚處。今邪交入陰陽。而交結之勢必結於陰陽之所共生處矣。生陰唯腎。生陽唯膽。皆根源下焦。而腎職行水。若兩家交壅。正所謂不能通調水道也。然陰多陽少。則腎病為多。
白話文:
陰陽氣血相互交錯而糾結。陰氣多而陽氣少,就會導致小腹腫脹,並伴有斜氣。陰陽之氣交會糾結,陽氣就會在陽氣發作的地方結聚成腫塊,陰氣就會在陰氣聚集的地方結聚成血病。現在陰陽兩氣交相侵犯,交結的部位必定在陰陽兩氣共生的地方。生陰之氣的地方只有腎臟,生陽之氣的地方只有膽臟,它們都根源於下焦。而腎臟的功能是運行水液,如果陰陽兩氣交結壅塞,就會導致水液運行不暢。但是,如果陰氣多而陽氣少,那麼腎臟疾病就會比較多。
腎病則陰之真水沉寒。而無陽以化氣。此病固不在膀胱而在腎。腎既流水不能化精。故石堅一處而不及他所。唯見少腹腫耳。此亦水證之別也。
白話文:
腎臟疾病是指陰寒凝聚,陽氣無法轉化為氣。這種疾病並不在膀胱,而在腎臟。腎臟的機能無法化水為精液,所以會導致一處的結石,不會影響其他部位。只見腹部下方腫脹,這也是水腫症狀的一種。
三陰結。謂之水。三陰為六經之主。三陰邪結。是坤土不能運精矣。土不運精。則二陰之水氣益甚。勢必反來侮土。且水氣盛則陽不得入。陽不得入則肺氣不得通調。斯寒水不行而為壅。故為水也。蓋中州結則氣壅而關門不利。不利則聚水而從其類。類者。本在腎。末在肺也。
白話文:
所謂「三陰結」,是指水氣停滯。三陰是六經的根本,若三陰邪氣聚集,說明坤土不能運化精氣。土不運化精氣,則少陰和厥陰兩陰的水氣會更加旺盛。勢必反過來侵害坤土。水氣旺盛,陽氣就無法進入。陽氣無法進入,肺氣就不能通暢。這樣,寒水無法運行,就會瘀滯。所以稱為「水」。當中央的脾胃結滯,氣機就會瘀阻,關門(大腸)不利。不利就會聚水,水氣就會歸類於其同類。其同類,最初在腎,最終在肺。
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厥陰。少陽。一主風木。一主相火。膽肝心胞三焦皆所共也。均為熱化而風煽之。四結之脈。皆絡於喉。風火逆上而不得發。必於喉乎結之。是成喉痹也。
白話文:
陰陽相交而壅塞,稱為喉嚨腫痛。厥陰(肝經)和少陽(膽經)這兩條經脈,一主風木,一主相火。膽、肝、心、胞、三焦這些臟腑都涉及其中,因為風火併發而造成熱化,四條經脈都連接於喉嚨。當風火邪氣逆行上行而無法發散時,必定會在喉嚨處壅塞,這就是喉嚨腫痛的形成原因。
有並病者。凡人之陰陽內外雌雄。必相輸應。是以陰陽相致。得其和平。若既兩病。則各經之陰陽。必錯迕違逆。相遇則搏而敗。必並於勝。故不謂之合病。而謂之並病。並者有所歸也。
白話文:
有同時患有多種疾病的人。正常人體內的陰陽、內外、雌雄之間必須相互調和、相互配合,所以陰陽能協調配合,達到平衡。如果同時患了兩種疾病,那麼各經絡中的陰陽就會錯亂、相逆,相遇時就會相互對抗和損傷,必定會同時偏向於某一方,所以不稱為合病,而稱為並病。並病是有所偏向的。
二陽一陰。陽明主病。不勝一陰。脈耎而動。九竅皆沉。陽明全有穀神營衛之盛氣。厥陰則任獨使而布行之。合兩家同病。而中州氣餒。是陽明主病矣。乃中州氣餒。而風木失和。將厥陰之戾。反克於中州。嗣此陽明之脈不復搏大而見耎。氣不昌而內郁見動。則所以宣之九竅無俾也。故皆沉。此則陽明之病甚矣。是謂並病也。
白話文:
陽明和厥陰兩條經絡受阻,陽明經絡受阻較重。導致脈象微弱但動脈跳動。九個孔竅都陷下去。陽明經絡原本有充足的氣血來運作,而厥陰經絡則負責傳輸和分配氣血。兩條經絡都有病,但脾胃的氣血虛弱。這是因為陽明經絡受阻所致。脾胃氣血虛弱,導致肝膽失和。於是厥陰經絡的病氣反過來剋制脾胃。從此,陽明經絡的脈象不再強而有力,只表現出微弱跳動。氣血不足,內鬱而動,不能供給九個孔竅,所以孔竅都陷下去。這是陽明經絡的病症很嚴重,屬於並發症。
三陽一陰。太陽脈勝。一陰不能止。內亂五臟。外為驚駭。一陰主筋膜之氣。又主三陰之闔。能為太陽之守。莫一陰若也。乃三陽一陰俱病。而太陽之脈且勝。夫太陽之病。在脈浮。病而脈勝。則浮大中空。無陰可知。無陰則太陽之上下無常方。風雨並至而為病。而豈無氣之一陰能止之乎。
白話文:
三陽一陰,太陽脈勢盛。一陰不足以制約,在體內擾亂五臟,在體外表現為驚駭。一陰主宰筋膜的氣,又主管三陰的閉合,能夠守衛太陽。沒有任何一陰像它這樣。現在三陽一陰同時發病,而太陽脈勢頭更勝。太陽病的表現,在於脈浮。病中脈象盛大,則脈浮大中空,無陰可察。無陰,則太陽之氣上下無常序。風雨交加因而致病,難道沒有氣之一陰能夠制止它嗎?
於是內氣不守。則內亂五臟。本臟神怯。則外為驚駭也。二陰二陽。病在肺。少陰脈沉。勝肺傷脾。外傷四肢。二陰主裡而藏精。病則真精內虛。二陽起穀神而朝津液。病則津液枯竭。於是氣逆火盛。必傷於肺。故曰病在肺。若見少陰脈沉者。是謂腎氣不衡。而無根之浮火逆而上乘。
則上勝於肺。中州不能遏其逆。則熱燥傷脾脾病則不能授氣於四關。故並外傷四肢也。
白話文:
因此內氣無法固守,就會擾亂五臟的功能。五臟的精氣虛弱,就會導致外在的驚恐。兩條陰經兩條陽經的病根在肺部,少陰脈沉滯,會影響肺部損傷脾臟,導致四肢外傷。兩條陰經主導人體內部,儲藏精氣,一旦生病,就會造成真精內虛。兩條陽經滋養精神,運送津液,一旦生病,就會使津液枯竭。此時氣血上逆,虛火旺盛,必定會損傷肺部。所以說病根在肺部。如果發現少陰脈沉滯,說明腎氣失衡,虛浮的邪火升騰而上,侵犯肺部。
二陰二陽皆交至。病在腎。罵詈妄行。顛疾為狂。前證明陽氣虛內熱。腎氣不衡。故有勝肺傷脾之見。今內傷之氣皆交至。而定為病在腎者。此係腎家水空火不守。而上發與陽明熱邪相併。使心無所主。故神惑志失。而罵詈妄行。太陽無內。故顛疾。神明內亂。故為病狂。此症之見。似宜皆在陽明。然實腎精不守。不能主裡。使心火自焚。與陽明並也。
白話文:
陰陽兩氣都交匯到腎臟。疾病出現在腎臟。會出現辱罵、胡亂行動。發作時像瘋子。前面證明瞭陽氣虛弱,內部有虛火。腎氣不調和。所以會有勝過肺臟,損傷脾臟的徵兆。現在內傷之氣都交匯到腎臟。而確定疾病出現在腎臟的原因是:這是因為腎臟水液不足,虛火不能守住。而虛火向上發作,與胃經的熱邪互相結合。導致心神失去依託,因此神志迷惑,出現辱罵、胡亂行動的症狀。大腸經沒有內氣,所以會出現癲狂。神明內部混亂,所以會表現為瘋病。這種症狀的表現,看起來似乎都屬於胃經。但實際上是腎精不守,不能控制內臟。導致心火自焚,與胃經的熱邪並發。
二陰一陽。病出於腎。陰氣客遊於心脘下。空竅堤閉不通。四肢別離。一陽連腎。上至肺。外連脾胃。然其根本出於二陰。今二陰腎家寒虛。少陽不足。故病出於腎。腎與膽氣皆寒虛。是以陰氣客遊於心脘下。陰氣既盛於中脘。則所以行津液出營衛以灌溉四末者。皆空竅堤閉不通矣。
白話文:
陰氣多而陽氣少,疾病源於腎臟。陰氣聚集在心腹以下,氣血循環受阻,四肢變得僵硬麻痺。陽氣與腎臟相連,向上通到肺部,向外連接到脾胃。然而,疾病的根本原因在於陰氣過多。現在陰氣過多,腎臟虛寒,陽氣不足,所以疾病源於腎臟。腎臟和膽氣都虛寒,導致陰氣聚集在心腹以下。陰氣在中腹過於旺盛,就會阻礙津液和營衛運化,無法滋潤四肢末端。
不通者。無陽則不通也。不通則四肢乃別離矣。此證近於單腹脹。而四肢如削者也。一陰一陽。代絕。此陰氣至心上下無常。出入不知。喉咽乾燥。病在脾土。一陰之陰。為作朔之陰。一陽之陽。為生生之陽。二脈皆代絕。是陰不為陽根。陽不為陰生矣。兩俱失職。則所以為遊部。
白話文:
經絡不通暢。沒有陽氣就會不通暢。不通暢就會導致四肢分離。這種症狀類似於腹脹,但四肢會變瘦。一陰一陽交替出現,但是中斷了。陰氣會上升到心臟,上下的運行沒有規律,出入也不知曉。喉嚨和食道乾燥。這種疾病主要在脾胃。一陰之陰,就是寒邪之陰。一陽之陽,就是生發之陽。這兩條經脈都中斷了,所以陰氣不再是陽氣的根基,陽氣也不再是陰氣的生源。兩者都失去了作用,那麼人體就會變成一具行屍走肉。
為獨使者。皆無根之陰氣也。心之下。自膻中至三焦。皆少陽生髮遊行上下之位。二部之生氣既已無根。故陰氣至心而上下無常。出入不知也。咽喉膽之使也。故干。脾土之沖和。亦賴膽肝之舒達。若脈皆代絕。是以死氣乘脾矣。其為中氣不續。中土衰敗可知。
白話文:
這都是因為陰氣沒有根源。心臟以下,從膻中到三焦,都是少陽生髮,運行於上下之間的位置。兩個部位的生氣既然沒有根源,所以陰氣到心臟時,上下都沒有規律,出入也不確定。咽喉是膽的使者,所以會乾涸。脾土的和諧,也依賴於膽肝的舒暢。如果脈搏都間斷了,那麼死氣就會侵襲脾臟。由此可知,中氣不連續,中土衰敗。
二陽三陰。至陰皆病。陰不過陽。陽氣不能止陰。陰陽並絕。沉為血瘕。浮為膿胕。二陽三陰。本脾胃也。而後云至陰者。以明此三陰屬於太陰肺。故分別言之。夫陽明居二陽中州氣盛。太陰脾常為之行氣於三陰。而陽明亦自能達氣於三陽。則手太陰肺常能為治節於其間。是以陰陽和同。
白話文:
「二陽」指的是胃經和膽經,「三陰」指的是脾經、肝經和肺經。當這五經中陰經過度虛弱時,就會導致疾病。陰經不能超過陽經,陽氣也無法抑制陰氣的過度增長。如果陰陽兩氣都極度衰弱,陽氣下降就會形成血塊,陽氣上升就會形成化膿。
「二陽三陰」原本指的是脾胃經,但這裡特別提到「至陰」,是因為這三個陰經都屬於太陰肺經。因此,作者特別將其區分說明。
陽明胃經位於「二陽」的中間,氣血旺盛。太陰脾經通常為「三陰」運送氣血,而陽明胃經也能將氣血輸送到「三陽」經。這樣一來,手太陰肺經就能調節其中的氣血平衡。因此,陰陽才能和諧平衡。
陽倡陰隨。陰守陽中。陽指陰使。今二陽三陰至陰皆病。其病氣皆見於其脈。則其象為陽浮而不能沉。陰沉而不能浮。是以陰不過陽。陽亦不能止陰。是陰陽離絕也。如是則沉伏於內者。有陰寒之病。血聚為瘕。浮顯於外者。有陽毒之病。壅盛膿胕。舊文作沉為膿胕。浮為血瘕。
白話文:
陽氣運作,陰氣隨之。陰氣收斂,陽氣蘊藏於其中。陽氣引導陰氣運行。現在陽氣(陽明、太陽)和陰氣(少陰、太陰、厥陰)極度失衡,都出現了病症。這些病症的氣息都反映在脈象上。因此,脈象表現為陽氣浮在上面,不能沉入脈中;陰氣沉在脈中,不能浮在脈上。所以,陰氣不能超過陽氣,陽氣也不能抑制陰氣。這是陰陽分離、脫離的徵兆。如果是這樣,沉降隱伏在內部的(有)陰寒的病症,血氣聚集形成腫塊。浮現發露在外面的(有)陽毒的病症,壅塞腫脹化膿成瘡。
有吳鶴皋正之。按內經無並病之文。然陰陽不和。兩戾相遇。勢必相戰。戰有勝負。則其病更有所歸。或歸勝。或歸負。必有為之主者。終非合病之條也。故另出言之。乃內經舉一隅耳。此陰陽之錯迕。臟腑之乘除。可不辨明乎。
白話文:
吳鶴皋老師進行了註解。我查閱《內經》,沒有找到「並病」的記載。但是,當陰陽失調,兩股相反的力量相遇,勢必會發生爭鬥。爭鬥會有勝負之分,那麼疾病的症狀就會有所偏重,或者偏向勝方,或者偏向負方。必定會有一個主導因素,這就和「合病」的原理不同。因此,我們特別說明這一現象,它只是《內經》中所舉例的一部分。陰陽的失衡交錯,臟腑之間的相互制約,難道可以不分清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