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博議》~ 卷之二 (5)
卷之二 (5)
1. 手少陰心臟病論
心臟應天少陰君火。為神明之主。生之本。神之居。十二經皆拱向聽命。而咸輸其氣以應之。貢其精以養之。故心為血之主。脈之宗。蓋神以氣存。氣以精宅也。其精常滿。故能分神於四臟。其氣常充。故能引精於六腑。而腎家一臟。又實為心居之尾閭。經云。心舍脈其主腎也。
白話文:
心臟屬於天部,是少陰君火之臟。它是主宰神明的地方,是生命的根本,神靈的住所。十二條經脈都向著心臟拱手聽命,並匯聚自己的氣血來應和心臟。它們貢獻各自的精華來滋養心臟。因此,心臟是血脈的主宰,脈絡的宗主。可見,精神依賴氣血而存在,氣血依賴精氣而寄居。心臟的精氣充足,才能分神於四臟六腑。而腎臟又實質上是心臟活動的依託。經文明確指出,「心舍脈其主腎也」,說明心臟與腎臟有著密切的聯繫。
腎為心主。則必腎水足而後心火融。故養心之法有二。寡思慮。守恬愉。使心無過量之用。無留根之事。此養之以氣也。常握固戒多欲。使腎無淫佚之失。無相火之乘。此養之以精也。若用神無方。則傷其氣。傷其氣並傷其精。而神遂歸於空飛。守腎無節。則傷其精。傷其精遂傷其氣。
白話文:
腎臟作為心臟的主人,必須腎水充足,心火才能溫潤。因此,養護心臟的方法有兩種:
養心之氣:
- 少思慮,保持心境平和,避免過度用腦和留有過多心事。
養心之精:
- 經常握緊拳頭,戒除過度慾望,避免腎臟受損和相火的侵襲。
如果養心方法不當,會損傷心氣,而損傷心氣同時也會損傷心精,導致精神空虛。如果養腎不當,會損傷心精,而損傷心精也會損傷心氣。
而水不能制火。陰不為陽宅。而水氣遂至凌心。是心病之始始於此也。是以心氣未嘗不有餘。稍失血則為不足。心之不足有餘。皆系乎血之盛衰。血盛則耳目聰明。而神能寂照。血衰則慮易志耗。而昏妄交集。故凡火有餘之症。皆為血不足。而血不足之候。又皆能使火不足。
白話文:
但水無法控制火。陰不為陽之居所。因此水液便會上升到心臟。這是心臟疾病的起因。所以心氣總是充足的。如果稍微失血就會不足。心氣的不足或充足,都取決於血氣的盛衰。血氣旺盛,耳目就會靈敏,精神也能安靜而明澈。血氣衰弱,就會憂慮易怒,精神昏亂。因此,凡是火氣過盛的症狀,都是血虛所致。而血虛的症狀,又都會導致火氣不足。
其有餘不足。皆不得與運氣司天之火。淫火鬱從乎火者同候。治要在養陰凝神。守精馭氣。以匡政其有餘不足而已矣。經曰。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肩背胛悶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蓋心為血脈之主。其神明不受病。故或實或虛。皆不見本臟。
白話文:
當人體氣血陰陽平衡失調時,無論是過剩還是不足,都不能與天地運行和火的活動相協調。過剩或不足的症狀與火邪壅滯所致的虛火症狀相似。治療的重點在於滋養陰氣,凝神定志,控制精氣,調整身體的陰陽平衡。
《黃帝內經》中說,心臟病的症狀包括胸痛、肋骨脹滿、肋下疼痛、肩背胛骨疼痛和兩臂內側疼痛。如果心臟虛弱,胸腹會膨大,肋下和腰部會互相牽引疼痛。這是因為心臟主管血液循環,它的功能不受病邪的直接影響。因此,無論是心臟過盛還是不足,都無法直接從心臟本身的症狀中發現。
而唯在血脈。其在血脈。必先以在經絡者病之。如胸中痛以及腹腰脅之間。皆手少陰手厥陰脈之所及。故先病於本經也。若當其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又緣脾胃之不上輸氣。腎之不上貢精。故病亦相連耳。又非止經脈之故也。若心經絡病者。為是動則嗌乾心痛。渴而欲飲。
白話文:
重點在於血脈。血脈有問題,病症一定先出現在經絡上。例如,胸痛、腹痛、腰痛和肋間痛等,這些都是手少陰手厥陰脈所經過的部位。所以,這些病症都是源於經絡的病變。如果經絡虛弱,就會導致胸腹脹大,肋下和小腹會牽扯著疼痛。此外,還會影響脾胃不上輸氣,腎不上貢精,所以這些病症之間也會互相影響。而且,不只是經脈的緣故。如果是心經絡有問題,就會出現心動了就嗓子乾、心痛、口渴想喝水的症狀。
以及所生病。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此皆正經絡病也。而其病又能及心。要其本末然也。嗌乾者。其支脈挾咽也。心火炎故心痛。火炎則陰耗。而心液干。且心部在陽明。心痛而熱及陽明。故渴而欲飲也。目黃以下至掌中熱痛。皆心脈熱逆也。又精氣並於心。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出現眼睛發黃、脅肋疼痛、手臂內側後方疼痛發麻、手掌發熱疼痛等症狀,這些都是正經絡病變的表現。而且,這些病變還會影響到心臟,所以必須追究病情的根源和發展過程。喉嚨乾燥是因為心臟的支脈連接到咽喉,心火旺盛導致心痛,火旺則陰氣虧損,心液也會乾燥。再加上心臟位於陽明經,心痛的熱氣會蔓延到陽明經,所以病人會感到口渴想要喝水。眼睛發黃到手掌發熱疼痛,都是心脈熱氣逆流所致。另外,精氣也匯聚在心臟。
則喜驚而奪精。汗出於心。與憂思傷心者。心喜勝而惡負。並於心。則心有餘故喜。乃心之浮陽也。若驚者肝膽失不利。能為心捍。而心氣內涸。故奪精。神不守營。故汗出。心之官則思。思而不勝則憂。甚而不已則神明內空。空而不已。則神明內亂。故憂思皆足以傷心也。
白話文:
如果突然感到開心驚喜,就會過度消耗精氣。這時會出汗,是因為心氣太旺盛的緣故。那些因為憂思而導致心臟受傷的人,往往是因為心臟的喜悅感戰勝了負面情緒,同時也壓抑了心臟。這樣一來,心臟就會因為氣息過剩而感到開心,這其實是心臟的浮陽現象。如果突然受到驚嚇,則肝膽會失去平衡,無法保護心臟。這樣一來,心氣就會內部枯竭,所以會導致精氣流失。神氣無法鎮守營衛,所以會出汗。心臟負責思考。思考太多就會產生憂,憂思過度就會導致神明內空。內空持續不斷就會導致神明內亂,所以憂思都會損傷心臟。
2. 足陽明胃腑病論
頭腫、喉痹、斑黃、狂亂、譫妄、潮熱。登高而呼。棄衣而走。罵詈不避親疏。凡其在經在絡在腑。無不以氣實血熱顯症。此仲景所謂胃家實也。然亦有虛與寒者。則必以相火之虛。故胃怯而不支。為病洒洒振寒。善申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
白話文:
頭脹痛、喉嚨腫痛、皮膚發黃、精神錯亂、胡言亂語、潮熱發燒。登高呼喊、脫衣亂跑。罵人、不分親疏。無論是經絡、臟腑,都是因為氣血壅滯、過於燥熱導致的症狀。這就是仲景所說的「胃家實也」。
不過,也有一些虛寒的病人,是因為腎陽虛,導致胃氣不足,所以出現精神不振、身體發冷、頻繁打呵欠、面色黑黃。發作時害怕與人接觸,怕見火,聽到木頭的聲音會害怕。同時還有心悸、神不守舍。
獨閉戶牖而處。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脹。此則陽明之虛。不可不察也。要之胃家為營衛之大主。五臟之宗主。其氣騰而上盛。則脈倍見於人迎。其精充以下輸。則脈湧盛於趺陽。仲景察病必先診兩夾喉動脈之人迎。及兩足趺之衝陽。以知人之死生間甚。蓋以足陽明及足少陰為先後天之根本故也。
白話文:
把門窗關閉待在屋子裡。身體前部都感到寒顫。胃中發脹發寒。這是陽明虛寒。不可不仔細探察。總之,胃是營氣和衛氣的大主管。五臟的宗主。它的氣向上蒸騰而盛,那麼脈搏在人迎穴就顯得倍加有力。它的精氣充實向下輸送,那麼脈搏在趺陽穴就顯得脈動有力。張仲景診病一定先診脈兩側喉嚨處動脈的人迎穴和雙腳腳背動脈的趺陽穴。從而知曉人的生死之間差距大。這是因為足陽明經和足少陰經是人先天和後天的根本所在。
故胃雖與腑為陽明。胃土也。而當相火居止之地。其地為兩陽合明。合明者。太陽少陽二部之地分。相合於此而明之也。凡三焦少陽膽之所遊部。手心主胞絡之所總督。皆與陽明為腐熱水穀之用。故本經曰。陽明者午也。午為夏令之中氣。而相火之本職。又三陽合之氣也。其腑氣旺。
白話文:
胃雖然和腑屬於陽明。胃屬土。但是相火寄居的地方,它的位置是兩陽會合而明亮的地方。會合而明亮是指太陽和少陽兩部的區域在此會合而顯現的。凡是三焦、少陽膽經循行的區域、手心主、胞絡總管的地方,都與陽明經一起作用於腐化熱化水穀。因此,《本經》說:「陽明經屬午。」午是夏季中氣,而相火的主要職能又是三陽會合之氣。它的腑氣旺盛。
血多熱盛。故能應夏令而主相火。凡心胞絡之代心而主相火者。其建功緻用。皆以陽明也。仲景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夫胃家之實。非謂大便之硬。與中下焦之燥。陽堅實。蓋謂其腑為兩陽合明之盛。得病必為氣血兩實之症耳。是以凡胃病之來。其病氣無有不實。而其熱甚則為狂。
瘧、濕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而其脈能大見於寸口。而立一陽藏於五陰之間。凡以此也。
白話文:
由於氣血旺盛、體質偏熱。因此,在夏季能對應相火,並主宰相火。凡是心包經代替心而主宰相火的,其功能發揮,都是依靠陽明經。張仲景說:陽明經的病變,是胃中有實熱。胃中實熱,並不是指大便乾燥,也不是指中下焦乾燥、堅硬。而是說胃腑是兩陽經會合之地,陽氣旺盛。如果得了病,一定會出現氣血兩實的症狀。所以,凡是胃病,其病氣無一不實。而熱盛則會導致狂躁症狀。
3. 足太陰脾病論
脾位三陰。為六經之內主。以地德而上承乎天。故廣明之下。即為太陰太陰掌太倉之出入。為心君儲精待用之府。所以散精微贍運用。為胃行精液者也。其職主運。故以升為德。其部當水穀之海。故以濕為苦。若有餘不足。而為病淫與郁。則水火二氣皆能病之。水病則壅。壅則傷氣。
白話文:
脾臟位於人體內三條陰經的位置,是六條經絡中最重要的。它以地上的德行來承載天上的德行,所以在地面以下,就是太陰。太陰掌管著太倉的收支,是心君儲存精氣以備使用的倉庫。因此,脾臟可以將精微物質散發到全身,並用於各種活動。脾臟的功能主要是運轉,所以它的特性是向上升。脾臟所在的部位是水穀的聚集之地,所以它的苦味來自於濕氣。如果脾臟機能過剩或不足,就會導致病邪入侵和鬱積,這時水氣和火氣都會致病。如果水氣病變,就會導致氣機壅滯,進而損傷正氣。
虛而不運。腹滿脹。胃脘痛。腸鳴飧泄。食不化。身體皆重。上為大寒。火病則不濡。不濡則傷血。血枯而燥。胃氣乃厚。善飢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腳下痛。舌本強。食則嘔。食不下。煩心。水閉黃疸脾約。必也常使少陽和氣常動於其中。則土潤而升。不傷於燥。土健而運。
白話文:
身體虛弱,氣血不順。腹部脹滿,胃部疼痛。腸鳴水瀉,食物不消化。全身沉重。上焦(胸部以上)有寒氣。有熱症時,身體不會得到濡養。得不到濡養就會傷血。血液枯竭乾燥,胃氣就會過度旺盛。經常感到飢餓,肌肉萎縮。腳步不能正常行走。容易抽筋。腳底疼痛。舌根僵硬。吃東西就會嘔吐,食物無法下嚥。心煩意亂。水腫、黃疸、脾臟肥大。必須經常使少陽之氣運行於其中。這樣,脾胃就能得到濡養,不會受到乾燥的傷害。脾胃功能強健,氣血運轉正常。
不傷於濕。斯為得其平矣。然其居中央孤臟。以灌四旁。而主四末。病則必淪於四臟。而四臟有病。亦必待養於脾。若脾絕、則四臟即無以為生。是後天之本絕。較捷於先天之根絕也。故治四臟者。不可以不養脾。調停脾胃。醫中之王道也。其曰腹滿䐜脹。支膈胠脅。下厥上冒。
白話文:
不受到濕氣的損傷,這纔是脾胃平衡的狀態。但是脾胃位於身體中央,是一個孤獨的臟器,它負責滋潤四肢和主管四肢末端。如果脾胃生病了,必然會影響到其他四臟;而如果其他四臟生病了,也必須依靠脾胃來調養。如果脾胃虛弱到極點,其他四臟就無法生存了,這就相當於後天的根本被摧毀,比先天的根基被摧毀還要嚴重得多。因此,治療其他四臟的疾病,不可不調養脾胃。調和脾胃,是醫術中的王道。如果出現腹部脹滿、積食脹氣、支氣管和橫膈膜受阻、下肢水腫、上半身虛弱等症狀,
以為過在太陰陽明者。太陰土壅。則本經不運。而陽明之氣不騰。是以不能出營衛以升達於上下。不達於下。則腎氣獨沉。故下厥。不升於上。則肺氣不行。故上冒。此為中氣不足。中州之病。是以甚則入脾也。
白話文:
認為是太陰和陽明經出問題了。太陰屬土,如果氣血瘀滯,就會導致本經運行不暢,而陽明之氣也無法升騰。因此,營衛之氣無法輸布到全身,上下不和。不和於下,腎氣就會獨自沉降,所以會下厥。不和於上,肺氣就會運行不暢,所以會上冒。這是中氣不足,中州(脾胃)生病。所以嚴重的話,會波及脾臟。
4. 足少陰腎臟病論
腎在人身為陰中之少陰。應天時而主冬令。故太陽寒水司氣。不歸膀胱而歸腎。蓋以腎之為氣。主蟄伏。主歸藏。天地斂藏之氣。必歸於此。是以寒水唯腎得主之也。顧其臟位為先天根柢。與心火為對待。故又為陰中之太陰。而先天真火亦涵於此。是雖各以為體。寒為位。而實以火為用也。
白話文:
在人體中,腎屬於陰氣中的少陰之氣。它與天時相應,主導冬天的氣候。因此,太陽寒水司掌氣候。這些寒水不在膀胱中停留,而是歸屬於腎。因為腎之氣的主要功能是潛藏,是收藏天地萬物斂藏之氣的地方。所以,寒水只有歸屬於腎才能得到控制。然而,腎臟的部位是先天根基,與心火相對應。因此,它又被稱為陰氣中的太陰。先天真火也蘊藏在腎中。雖然寒水和真火各有其性質,寒水為腎臟的部位,但實際上,腎臟是以真火為功能的。
易象坎。畫一陽入二陰之間。為體陽而用陰。其性流行。又體陰而用陽。人身之腎。其堅滑者水之體。其流動者火之用。得水火兩具。而藏命門真火於至陰之中。坎之象也。夫陽氣生於陰中。靜極而動。能升陰精以上奉離宅。所謂升坎填離之妙。乃先天之大本大源也。以其火藏水中。
白話文:
從易經的「坎卦」來看,它是將一陽藏於兩陰之間,所以具有陽性的身體,卻表現出陰性的作用。它的本質是流動的,又具有陰性特質,卻能發揮陽性作用。人體的腎臟,其堅固滑溜的部分是水性,流動的部分是火性作用。只有將水火調和,才能藏住命門的真火在極陰之處,這就是「坎卦」的意象。陽氣生於陰中,由靜而動,能將陰精提升至上,供養心包(離宅)。所謂「升坎填離」的奧妙,就是先天之本源。因為火藏於水中。
水昇天上。故常以水為海。火為龍。水暖而龍潛。水寒而龍起。是以腎家之病。不止水衰為土所克。而又有水火兩病也。如濕淫寒淫所勝。則胕腫、骨痛、陰痹、頭項痛、時眩、飢不欲食。寒氣自傷。則清厥。意不樂。腹大脛腫。喘嗽身重。寢汗出。龍火為患。則面如漆紫。
白話文:
水往高處流,所以常以水代表海洋,而火代表龍。水溫暖時龍潛伏,水寒冷時龍甦醒。因此,腎臟疾病不只是水衰弱被土剋制,還有水火兩方面的問題。
如果濕氣和寒氣過重,就會出現浮腫、骨痛、陰部麻痺、頭頸部疼痛、時常眩暈、食慾不振等症狀。寒氣傷身,則會出現手足冰冷、情緒不佳、腹大、小腿腫脹、喘咳、身體沉重、睡覺出汗。如果是火龍作祟,則會出現面如漆紫的症狀。
咳吐則有血。喝喝而喘。心如懸。口熱咽乾。煩心之類。皆腎家寒濕之淫。與水空火騰之為患也。至於水藏土中。而所以為蟄藏者。實藉土封之力。經云、腎合精其主脾。是封藏必在脾氣。故不曰克而曰生。此前人補腎。用六味入茯苓山藥之妙理也。先哲之言曰。腎家水不足。
勿熄其火。須滋陰之源以配火。腎家火不足。勿傷其水。須益火之主以配水。有旨哉。
白話文:
咳嗽吐血,喘鳴有聲。心神不寧,口熱咽乾。煩躁不安等症狀,都是腎臟陰寒濕邪侵犯,以及水氣上騰,虛火亢盛所致。水藏於土中,得以潛藏,依靠的是土的封藏之力。經典醫書說:「腎與精相合,其主為脾。」因此封藏功能必須依靠脾氣。所以不說「剋制」,而說「生」。這就是前人補腎時,使用六味地黃丸加上茯苓山藥的道理。古人說:「腎中水液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