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博議》~ 卷之二 (3)
卷之二 (3)
1. 陽密乃固論
天藏德。而以日為光明。人心藏神。而以陽氣為固密。陰陽之道。必有所先養生之本。亦必有所謹。此內經原病之所起。必眷眷於陰陽之論也。而又曰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夫人身之陰陽皆欲固也。而必曰陽密乃固。其道維何。蓋陽者皆氣而近浮。浮則在上。故曰陽因而上。
白話文:
身懷德性,以陽光獲得光明。人心承載精神,依靠陽氣維持穩固。陰陽之道,必定有先後順序。養生之根本,也必定有所謹慎。這是《內經》原病的起點,必然重視陰陽的論述。又說陰陽的關鍵,在於陽氣的密實。人體的陰陽都應當固實,但是為什麼特別強調「陽密乃固」呢?這是什麼道理?這是因為陽氣屬氣,而且浮動,浮動就會升騰,所以說陽氣趨於上升。
然陽有高明之體。高明在上。此為真陽。而不可謂之浮陽必散而在外。散則周遍。故曰陽以衛外。然陽有純一之道。純一而健。此為純陽。而不可謂之外。非浮與外。則陽有元亨之隆也。不外不浮。則陽有利貞之用也。是故陽之積。運之以生神明。而充奉之。是以精則養神。
白話文:
但是,陽氣有至高無上的本質。至高無上,位居於上。這纔是真正的陽氣,而不能稱之為浮陽,必須散佈在外。散佈後就會遍及全身,所以說陽氣用來保護身體的外部。然而,陽氣有純粹統一的特性。純粹統一,而且強健。這纔是純陽,而不能說是外部。既不是浮也不是外,那麼陽氣就有元亨利貞的興盛之德。不外不浮,那麼陽氣就有利貞的功效。所以陽氣的積蓄,用來生成神明,並且充實奉養它們。因此精華才能滋養神明。
陽之運。倡之以為物先。而煦嫗之。是以柔則養筋。斯則陽之所事也。而必以密為固者。陽非不能固也。其失在不密也。致不密者有三。起居如驚。而神氣乃浮也。措情躁擾。與物駘宕。陽乃飛越而不歸。則內之恬愉失。而元府不閉。風寒暑濕遂乘之以起。故外無禦侮。內必受兵。
白話文:
陽氣的運作,它最早發動,滋育萬物。所以溫暖和煦,可以滋養筋骨,這是陽氣的作用。但是一定要守住密閉性,因為陽氣本身並不是不能固守,而是由於不密閉所導致。造成不密閉的原因有三:
- 起居不規律,導致精神浮動。
- 情緒激動,與人交往疏忽大意。
- 陽氣過於外散而不能歸位,導致內心的安寧愉悅失去,元府不能閉合。風寒暑濕趁機入侵,所以外不能抵禦外邪,內必受其侵犯。
此不密之故一。煩勞則張而精絕也。夫陰為精。藏精而起。亟以赴陽。人若不知節息。每強力用之。且煩且勞。煩則不靜。勞則不息。而陽乃張矣。張如弓之久滿。而不知弛。則弓力竭而筋干為傷。故精絕。馴致其道。必至目盲耳背。潰若壞都。此不密之故二。大怒則形氣絕。
白話文:
這是不節制的一個原因:疲勞過度會導致精氣耗竭。陰氣化生精氣,精氣儲藏後供生長發育。如果過度耗費精氣,頻繁地為陽氣服務,人在不知節制的情況下,經常全力以赴。這樣既煩躁又疲勞。煩躁則不能安靜,疲勞則不能休息,陽氣因此變得旺盛。旺盛就像弓長時間拉滿而不鬆弛,那麼弓的力氣會耗盡,筋骨也會因拉傷而受損。因此精氣就會耗竭。按照這樣的途徑發展,必定會導致眼睛失明,耳朵失聰,身體衰敗不堪。這是不節制的第二個原因。
大發雷霆會導致形氣斷絕。
而血菀於上也。大怒則傷陽。陽既郁逆。則無所行。而菀於上。故有吐血數升而殞者。有疽發於背者。皆薄厥之至也。此不密之故三。三者一起於外。而外得侮之。一困於內而內竭。為一乘於猝而暴厥焉。則何能精則養神。而柔則養筋哉。然則如何而密。曰陽氣者若天與日。
白話文:
由於氣血停滯在上方。大怒會損傷陽氣。陽氣鬱結不暢,就會凝滯於上方。因此,有些人會吐血數升而亡,也有些人背上會長瘡,都是陽氣衰竭到極點的表現。這就是不精密的第三個原因。三種情況都從體外開始,然後從體外入侵。一種困擾於內在,導致內在衰竭。一種則猝不及防地襲來,導致陽氣衰竭。這樣,怎麼能夠專心養神,溫柔地養筋呢?那麼,如何做到精細呢?陽氣就像天空和太陽。
天藏德而以日光明。則當清謐以寧心。固精以養神。節勞以養筋。而陽倡陰和矣。陽健運則陰奠定。夫是之謂能固。
白話文:
身懷德行的人,會讓自己像日頭一樣散發光芒。因此,要保持心靈安寧祥和,固護精氣以養神,適度勞作以保養筋骨。這樣,才能讓陽氣生發,陰氣安定。這纔是真正的「固本培元」。
2. 氣歸權衡論
人之所以舉一身者以氣耳。氣之所至為運。運氣之所煦為和暖。以至腐熟水穀。給散精血。上下之所充。肌膚之所衛。無非是氣。然是氣者。必有宗主焉。本根焉。以統攝之而不亂。然後能為神明之共給指使而不傾。此氣之所以必歸於權衡也。本經謂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
白話文:
人之所以能運動身體,是由於氣。氣流到某個部位,就會產生運動。被氣流溫暖的地方就會溫暖,以至於腐熟食物穀物,提供精血給身體。身體上下所有部位的供給,皮膚的保護,都離不開氣。然而,這股氣必須要有主宰它的地方,有根源的地方,來統一控制而不混亂。這樣,氣才能作為精神意識的共同供應者和指揮者而不傾倒。這就是氣必定要歸於平衡的道理。本經書中說:食物所含的氣進入胃後,精氣會散佈到肝臟,過剩的氣會進入筋脈中。
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此謂食氣之能生氣血。贍養臟腑。故肺得其職。而五臟之氣齊平。氣乃歸於權衡也。然大要舉其得氣之養如是耳。其所以然則猶未之詳焉。何則。
白話文:
體內的濁氣歸於心臟,精氣流於脈絡之間。脈絡內的氣血運行流暢,經絡內的氣血又歸於肺部。肺部與全身百脈相通,能將精氣輸送到皮膚毛髮的細小血管。這些細小血管聚集精氣,並將氣血運送到各個臟腑器官。臟腑得到了氣血的滋養,精神就會明朗。氣血留存在四臟之中,並歸於調節全身氣血平衡的樞紐——脾胃。
這段話表明,飲食中的精氣可以生化氣血,滋養臟腑器官。當肺部功能正常,五臟氣血就能保持平衡,氣血進而歸於脾胃。不過,這段話只簡要描述了通過飲食獲得氣血滋養的過程,而沒有詳細闡述其中的機理。
人身之氣。根本於太衝。太衝者。先天之根柢。其氣上升而為巨陽。下散於三焦。積於膻中。此元氣之本也。原其始則氣之未動時。起於先天坎中之陽。而動於子半。以為少陽膽家之氣。而遊部於膽家之間。此所謂生氣。亦所謂和氣也。然後胃家以飲食倉廩。積其精華。騰其穀神。
白話文:
人體的元氣,根源在太衝穴。太衝穴是先天的根基。它的元氣向上升起,形成巨陽之氣;向下散佈到三焦,積聚在膻中。這就是元氣的根本。追溯元氣的源頭,當氣息尚未運轉時,它起源於先天腎臟中的陽氣,並在子時半開始運轉,形成少陽膽經的氣息,並在膽經之間運行。這股氣息稱為「生氣」,也稱為「和氣」。接著,脾胃作為飲食的倉庫,積蓄精華,升騰出穀神。
於以供給臟腑經絡之用。以為之副。此則後天之穀氣。於以配先天之生氣。而合之為一。先天能始之。後天能終之。其功用未嘗有分焉。要其能如是者。殆有權衡存乎其間。所謂權衡者。肺腎是也。肺主上焦。腎主下焦。肺主降。腎主升。肺主呼。腎主吸。肺主出氣。腎主納氣。
白話文:
這些物品用來提供臟腑經絡所需的營養,作為後天的補充。這後天的營養之氣,與先天的生氣相配合,成為一體。先天的生氣能夠開始,後天的營養之氣能夠完成,它們的功能並無區別。之所以能夠如此,大概有某種平衡的存在其中。所謂的平衡,便是指肺和腎。肺主導上焦,腎主導下焦。肺主降,腎主升。肺主呼,腎主吸。肺主出氣,腎主納氣。
凡一身之氣。其經緯本末出納之序。皆二臟為之。一散氣而持其平。若衡然。輕重緩急出入不差累黍。一鎮氣而歸其根。若權然。上下升降不使斷續間歇。是二臟權衡之用也。難者曰。營衛本出中焦胃氣。衛以充體。營循隧道。脾以㪚之膽。以行之。亦各舉其職以為平耳。何曰氣歸於權衡。
白話文:
人體的氣,它的流動和運行次序,都是由兩臟(心臟和腎臟)所控制的。一臟負責散發氣,維持身體的平衡,就像秤桿一樣,輕重緩急出入,絲毫不差。另一臟負責鎮守氣,使氣歸於根本,就像秤砣一樣,上下升降,不使中斷或間歇。這就是心臟和腎臟權衡的功能。
有人提出疑問:運行於身體的營養物質(營氣)和保護身體的物質(衛氣)本來是源自中焦的胃氣。衛氣用於充實身體,營氣循行於經脈,脾臟將它們運輸,膽臟推動它們運行。這些臟腑各自履行職責,以維持身體平衡。為什麼說氣歸於權衡呢?
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也。曰。太衝為十二經之海。統十二經以使之皆升。而肺以一臟秉相傳之權。持其平而不使之亢而不下。是氣升於上者。使非肺為上之衡。則必有愆陽之患矣。手太陰為元氣治節之主。亦既指使循環。節宣百節經隧。使非腎臟以納氣之原。藏其用而歸於精之宅。
白話文:
通過肺的衡量平衡氣息。氣息綿延一寸,決定著生死。經文說:太衝穴是十二經脈匯集之地,控制著十二經脈的氣機上升。而肺臟憑藉其獨特的臟腑特性,掌握著氣機平衡的權柄,保持氣機平衡而不過盛或過虛。因此,氣息能上升,是因為肺臟像秤砣一樣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否則就會出現陽氣過盛的病症。手太陰肺經是元氣運行的主宰,負責指引氣機循環,疏通全身經脈。而腎臟是納氣的根本,將氣機儲藏起來,化為精氣。
不使為無本之施。是無其權。而氣不歸下。則必有絕陰之事矣。唯其上不愆上。下有守下。而後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則氣口成寸以決生死也。是義者實人身之大權。醫家之定衡。而養氣之旨亦從可知也。
白話文:
若不讓身體成為沒有根基的施予,則它(人體)就沒有自主權。而氣流不歸於下,則必定會出現絕陰症狀。唯有上部(頭面)不偏頗於上,下部(腹部)守住下,那麼氣流才能歸於權衡(中焦)。權衡(中焦)平衡,則氣口(脈搏)會成寸脈,由此可以判斷生死。因此,義守(調和陰陽)實際上是人體的大權,是醫家確立衡定的標準。而養護氣流的要旨也由此可知。
3. 神轉不回論
經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息。又曰陰陽不測之謂神。是神者不測之道。而為陰陽氣血出入之主。所謂神也。神不可見。從其機見之。如水之行。如環之轉。而莫之所遏。夫唯順而已矣。唯順乃轉。唯轉乃順。其出入往復皆合於機。而以為人之神。故古人之神。必有妙於其轉者焉。
白話文:
經典上說:陰陽氣血的出入受阻,神機就會萎靡不振。又說:陰陽難以預料,這就是所謂的「神」。因此,神是一種難以揣測的規律,是主導陰陽氣血出入的。神無形無影,但是可以從它的作用中窺見。就像水在流動,像車輪在轉動一樣,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它們。這一切都是因為它們遵循了規律。只有順從規律,才能旋轉;只有旋轉,才能順從規律。它們的出入往復都符合規律,從而成為人體的神祕力量。所以,古代的養生達人,一定對這種旋轉規律有深刻的理解。
然有數大端。不可不察也。一者經絡營衛之轉。衛。衛外而為固也。平旦目開。而下行六陽。日入注少陰。而夜行六陰。其氣與陽俱動。與陰俱靜。而不越其候。亦如天地之生息無間。若稍回則滯於陰而陽病。壅於陽而陰病。經所謂謹察衛氣。為百病母是矣。營之行。亦自平旦出手太陰。
白話文:
不過有幾個重要的方面,不能不觀察。第一個是經絡營衛的運轉。衛氣,是衛護外表的,起到固護的作用。早早打開眼睛,衛氣下行於六陽經。太陽落山,衛氣進入少陰經,夜間行於六陰經。衛氣和陽氣一起活動,和陰氣一起靜止,不超出它的規律。就像天地間的運作一刻不停歇。如果稍微偏離,則會滯留在陰經而出現陽氣方面的疾病,壅塞在陽經則出現陰氣方面的疾病。經書上所說的「謹慎觀察衛氣,是百病之源」,正是這個道理。營氣的運行,也從清晨開始在手太陰經。
內外次傳。日五十營而無回迕。故見之於脈。五十動而無一代者。名曰平人。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臟無氣予之。短期代者。歇至與變更也。此所謂回矣。一者臟腑授氣。相生之轉。脾散精於肝以為血。濁氣歸心以為脈。脈氣流經歸肺。肺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而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臟。
白話文:
人體內外氣血運轉相傳。一天有五十次脈搏運行,沒有阻滯。所以把這種脈象稱為平脈。不到十次脈搏運行一次的,說明五臟之氣不足。脈搏運行時間過短的,表示氣血運轉過快或有變化。這就是所謂的回脈。
臟腑之間氣血相傳,形成相生的循環。脾臟將精氣輸布到肝臟,轉化為血液。濁氣歸於心臟,形成脈搏。脈氣運行到肺臟。肺臟將精氣輸布到皮膚毛髮。皮膚毛髮匯聚精氣,促進腑氣運行。腑氣運行後,精氣明潤,儲存在四臟之中。
氣歸權衡以成氣口。故脾散精氣。肺為行氣。腎主納氣。受五臟之精而藏之以養心君。此臟腑相生而轉之次也。不轉而回。則相剋侵陵之禍起矣。一者為四時五行之轉。其為天氣所在。則正月二月。人氣在肝。三四在脾。五六在頭。七八在肺。九十在心。十一十二在腎。其氣自地氣始發。
白話文:
氣血在體內運行,形成氣穴。所以脾臟散佈精氣。肺臟負責運行氣血。腎臟掌管納氣。接收五臟的精華,並儲存在心臟,用於滋養心神。這是臟腑相互生養和轉化的順序。如果不轉化,就會出現相互剋制和侵犯的禍害。第一種情況是四季和五行的轉換。隨著氣候的變化,人的氣血也會發生變化。正月二月,人的氣血在肝臟。三四月份在脾臟。五六月份在頭部。七八月份在肺臟。九十月份在心臟。十一十二月在腎臟。這個氣血的運行是由地氣開始發動的。
自下而上。故由肝及脾。自脾上頭。七八陰氣始進。自上而下。故由肺及心。自心歸腎。以為終始。其為脈應所在。則當春而弦。當夏而鉤。秋毛冬石。而一歸於微平者。以胃氣先壯。略帶令氣。乃為相和。而餘歲余時。亦無不奉令。此所謂轉也。一者回逆。則胃氣不營。而臟已病矣。
白話文:
從下向上運行:從肝到脾,從脾往上。陰氣開始上升,進入七八分。從上向下運行:從肺到心,從心回到腎,形成一個循環往覆。脈搏的應變反映出季節變化,春天脈弦緊,夏天脈鉤曲,秋天如毛髮般柔軟,冬天如石頭般硬實,但最終都歸於輕微平和的狀態。這是因為胃氣首先強壯,帶動其他臟腑的氣機,使它們保持和諧共處。其他時間,臟腑也都能夠遵守這個運轉規律。這就叫做「轉」。如果臟腑氣機逆轉,胃氣就不能正常運行,臟腑就會生病了。
一者為陰陽開闢之轉。三陽之開闢樞。合為一陽。陽所以能倡。三陰之開闢樞。合為一陰。陰所以能和。若其次稍失。則陰陽之內神有不和。而太過不及之氣見矣。故一身之氣。經絡之會。四時之應。臟腑之用。皆有神以為之轉。如天行之健。地氣之生。環不失次。而機之出入乃無或廢。
故曰神轉不回也。回則不轉。而神機之化息矣。於此察病。而觀其死生間甚。思過半矣。
白話文:
有一說是關於陰陽交替演變的。三陽之氣的開闢樞紐,結合為一陽。陽氣因此得以生發。三陰之氣的開闢樞紐,結合為一陰。陰氣因此得以調和。如果稍有失衡,那麼陰陽內部的精氣就會不調和,進而出現過盛或不足的現象。因此,一身之氣、經絡的會合、四時的變化、臟腑的功能,都有精氣在其中運行轉化。就像天體運行的健順、地氣的生發一樣,循環永不間斷,因此機器的出入也就不會停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