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蘭蓀

《邵蘭蓀醫案》~ 史序

回本書目錄

史序

1. 史序

張仲景著《金匱玉函經》,為萬世醫學之準繩;司馬遷為淳于意立傳,即後世醫案之權輿。但歷代醫案,類多自己編述,殊少遺方於人。其中發明新理,表示心得者,固屬不少。然而誇張虛語,欺誑後學者,亦所難免。蓋完全是功則歸己,過則諉人之心理。一經治愈,即稱驗案,此種自負之通弊,甚無功效之足言。

惟葉香岩之醫案,錄自門人之手,細心參玩,精義環生,洵堪稱為臨證之指南焉。

但江浙為濱海之邦,居溫帶之地,溫熱之症,十中可佔八九,傷寒之病,百中只得二三。良由地勢卑下,氣候多溫,以西金肅殺之氣,北風凜冽之威,感之而多傷寒之症者,不同也。所以葉香岩極少傷寒之案,王孟英善用清涼之劑,而當世服其卓識,良有以也。

吾紹先哲有邵蘭蓀先生者,系王馥原先生之高足。其臨證則四診必詳,而處方則率多桴應,所以名噪浙東者,垂四十年。且其診箋,遵喻嘉言之《寓意》,仿葉天士之程式。方上立案,案中擬方。對於病家,既可徵明病象之進退,若逢同道,亦可討論治法之步驟。今不佞與曹炳章先生,兼搜並蓄,共得其方案約計二百餘十則,雖未能窺其全豹,而立法處方,大致楚楚,堪與葉案媲美。惟治傷寒之案,尚付闕如,誠如《醫宗金鑑》所謂大江以南多傷溫之意夫。

倘如同志尚有珍藏者,希即續行刊布,俾以嘉惠來茲。今不佞不揣譾陋,略分門類並附管窺之見,以冀高明之教正焉。是為序。

民國二十二年十月紹興史久華介生識於右軍祠畔之寓次

白話文:

史序

張仲景的《金匱玉函經》是萬世醫學的典範;司馬遷為淳于意作傳,則是後世醫案的開端。但歷代醫案大多是自己編寫的,很少將有效的處方公開分享給他人。其中雖有不少發明新理論、表達心得體會的,但誇大其詞、欺騙後學的現象也難以避免。這主要是因為人們普遍存在著成功便將功勞歸於自己,失敗則推卸責任的心理。只要治癒了病人,就立刻稱之為驗方,這種自滿的通病,實在沒有什麼可說的功效。

唯有葉香岩的醫案,是由其弟子記錄整理的,細心研讀,處處充滿精妙的醫理,的確可以作為臨床治療的指南。

然而,江浙地區地處濱海溫帶,溫熱病十分常見,佔病例的八九成,而傷寒病則只佔一兩成。這是因為江浙地勢低窪,氣候溫暖,不像北方受西風肅殺之氣和北風凜冽之威的影響,所以傷寒病例較少。因此,葉香岩的醫案中傷寒病例很少,王孟英善於使用清涼藥物,世人推崇他的獨到見解,是有道理的。

我的先師邵蘭蓀先生是王馥原先生的高徒,他診病時必詳細四診,開處方則往往藥到病除,因此在浙東地區享有盛譽近四十年。而且他的診箋,遵循喻嘉言《寓意》的風格,模仿葉天士的格式,在處方上方註明病例,並在病例中說明處方。這樣既方便病人了解病情進展,也可以與同行討論治療步驟。如今我和曹炳章先生共同收集整理了他的二百多個病例,雖然還不能完全了解他的全部醫術,但其立法處方,大體清晰明瞭,可以與葉氏醫案媲美。只是關於傷寒的病例還很缺乏,正如《醫宗金鑑》所說:「大江以南多溫病」。

如果各位同道還有珍藏的病例,希望可以繼續刊印發表,以造福後世。如今我雖才疏學淺,但還是略微分類整理,並附上一些個人的淺見,希望能得到高明的指正。是為序。

民國二十二年十月 紹興 史久華 識於右軍祠畔之寓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