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證論》~ 卷七 (5)
卷七 (5)
1. 卷七
喻嘉言曰。諸氣膹郁之屬於肺者。屬於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氣鬱之方。用辛香行氣。絕無一方治肺之燥者。諸嘔喘痿之屬於上。亦屬於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法。以痿嘔屬胃經。以喘屬肺。是則嘔與痿屬之中下。而惟喘屬上矣。所以亦無一方及於肺之燥也。即喘之屬於肺者。非行氣。
即泄氣。間有一二用潤劑。又不得肯綮。今擬此方。名清燥救肺。大約以胃為主。胃土為肺金之母也。其天冬知母。能清金滋水。以苦寒而不用。至苦寒降火之藥。尤在所忌。蓋肺金自至於燥。所存陰氣不過一線。倘更以苦寒下其氣。傷其胃。尚有生理乎。誠仿此增損。以救肺燥。
變生諸證。庶克有濟。
保和湯
甘草(二錢),阿膠(三錢),百合(三錢),知母(三錢),貝母(三錢),五味子(一錢),天冬(三錢),麥冬(三錢),桔梗(三錢),薄荷(一錢),飴糖(三錢),薏苡仁(三錢),馬兜鈴(二錢)
肺經之津足。則痰火不生。而氣衝和。若津不足。則痰凝火鬱。痿咳交作。而氣失其和矣。方用飴糖甘草阿膠。補胃以滋肺津。復加清火祛痰斂浮解鬱之品。凡以保護肺金。使不失其和而已。葛可久此方。雖不及救肺湯之清純。然彼以滋干為主。此以清火降痰為主。各方用意不同。無相詆訾。
麥門冬湯
麥冬(二兩),半夏(六錢),人參(四錢),甘草(四錢),粳米(一盞),大棗(十二枚)
參米甘棗四味。大建中氣。大生津液。胃津上輸於肺。肺清而火自平。肺調而氣自順。然未逆未上之火氣。此固足以安之。而已逆已上之火氣。又不可任其遲留也。故君麥冬以清火。佐半夏以利氣。火氣降。則津液生。津液生而火氣自降。又並行而不悖也。用治燥痰咳嗽。最為對症。
以其潤利肺胃。故亦治隔食。又有沖氣上逆。挾痰血而干肺者。皆能治之。蓋衝脈起於胞中。下通肝腎。實則麗於陽明。以輸陽明之血。下入胞中。陽明之氣順。則沖氣亦順。胞中之血與水。皆返其宅。而不上逆矣。此方與小柴胡合看更明。小柴胡是從胃中引沖氣上行。使火不下郁之法。
此方是從胃中降沖氣下行。使火不上干之法。或去粳米加蜜。更滋潤。
四磨湯
人參,烏藥,檳榔,沉香(各等分)
上藥磨水煎服。治上氣喘急。取人參滋肺。以補母之氣。取沉香入腎。以納氣之根。而後以檳榔烏藥。從而治之。瀉實補虛。洵為調納逆氣之妙法。蓋肺為陽。而所以納氣下行者。全賴陰津。故用人參以生津。腎為陰。而所以化氣上行者。全賴真陽。故用沉香以固陽。為沉其水。故能直納水中之陽也。
桂苓五味甘草湯
桂枝尖(三錢),雲茯苓(四錢),炙甘草(二錢),五味子(一錢)
白話文:
喻嘉言說,各種氣鬱結的病症,如果歸屬於肺,那是因為肺太乾燥了。但是古今治療氣鬱的方子,都用辛香藥材來行氣,完全沒有一方是治療肺乾燥的。各種嘔吐、氣喘、身體痿軟無力的病症,如果表現在上方,也屬於肺太乾燥的緣故。但古今的治療方法,認為痿軟和嘔吐屬於胃經,而氣喘屬於肺。這樣一來,嘔吐和痿軟就屬於中下,只有氣喘屬於上方了。所以也完全沒有一方是針對肺乾燥的。即使是屬於肺的氣喘,也不是靠行氣,而是要洩氣。偶爾有一兩種用潤劑的,又沒有抓到要點。現在我擬出這個方子,叫做「清燥救肺」,主要以胃為重點,因為胃土是肺金的母親。其中的天冬和知母,能夠清肺金、滋養肺水,因為它們是苦寒性質,所以不適合多用。至於苦寒降火的藥材,更是要避免使用,因為肺金會變得乾燥,所剩的陰氣已經很微弱,如果再用苦寒藥來降它的氣,傷害它的胃,還會有生機嗎?如果能夠仿照這個方子來增減藥材,就能夠治療肺燥所引發的各種病症,或許可以有效。
保和湯
甘草(二錢),阿膠(三錢),百合(三錢),知母(三錢),貝母(三錢),五味子(一錢),天冬(三錢),麥冬(三錢),桔梗(三錢),薄荷(一錢),飴糖(三錢),薏苡仁(三錢),馬兜鈴(二錢)
如果肺經的津液充足,就不會產生痰火,氣也會平和。如果津液不足,就會痰凝火鬱,痿軟和咳嗽同時發作,氣也會失去平和。這個方子用飴糖、甘草、阿膠來補胃,以滋養肺的津液,再加入清火、祛痰、收斂、解鬱的藥材,都是為了保護肺金,讓它保持平和的狀態。葛可久的方子雖然沒有救肺湯那麼清純,但他是以滋養為主,而這個方子是以清火降痰為主,每個方子的用意不同,不應該互相詆毀。
麥門冬湯
麥冬(二兩),半夏(六錢),人參(四錢),甘草(四錢),粳米(一盞),大棗(十二枚)
人參、粳米、甘草、大棗這四味藥材,能夠大補中氣,大量產生津液,胃的津液向上輸送到肺,肺清涼了,火氣自然就平息。肺調和了,氣自然就順暢。但是,對於還沒逆向上衝的火氣,這個方子確實可以安撫;但對於已經逆向上衝的火氣,又不能任由它停留。所以,用麥冬來清火,用半夏來利氣。火氣下降,津液就會產生,津液產生後,火氣自然也會下降。兩者同時進行,不會互相妨礙。這個方子用來治療燥痰咳嗽,最為對症。
因為它能滋潤肺和胃,所以也可以治療食積。還有氣上衝,挾帶痰血侵犯肺部的,這個方子也都能治療。因為衝脈起於胞中(子宮),向下通肝腎,實際上附屬於陽明(胃經),由它輸送陽明的血液,向下進入胞中。陽明的氣順暢了,衝氣也就會順暢,胞中的血液和水,都會回到它們原本的位置,而不會向上逆衝。這個方子和小柴胡湯一起看會更明白。小柴胡湯是從胃中引導衝氣向上走,讓火氣不會向下鬱積的方法。
這個方子是從胃中引導衝氣向下走,讓火氣不會向上干擾的方法。可以去掉粳米,加入蜂蜜,會更滋潤。
四磨湯
人參,烏藥,檳榔,沉香(各等分)
把上面的藥材磨成粉,用水煎服。用來治療氣喘急促,取人參來滋養肺,補足母親(肺)的氣;取沉香進入腎,來納氣歸根;然後用檳榔和烏藥來治理。瀉實補虛,確實是調和納氣的好方法。因為肺屬陽,而能夠納氣向下走的,完全依靠陰津,所以用人參來產生津液;腎屬陰,而能夠化氣向上走的,完全依靠真陽,所以用沉香來固守陽氣,沉降水,所以能夠直接納入水中的陽氣。
桂苓五味甘草湯
桂枝尖(三錢),雲茯苓(四錢),炙甘草(二錢),五味子(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