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證論》~ 卷六 (22)
卷六 (22)
1. 附抱兒癆論
既可以免。而腠理之熱。屬血分者。並不關於二經。人身腠理之氣。乃三焦所司。三焦屬相火。內寄於肝膽。而下藏於胞室。今胞室既為胎所佔。則相火上壅而為嘔吐。失血者往往而然。相火之氣。循經外達。壅於腠理。則生寒熱。甚則骨蒸。推原其故。以胞室為胎所佔。相火不得任意遊行。
是以壅遏。此時不能奪去其胎。只得清泄胞中之氣。使相火有所泄。斯不與大壅耳。宜四物湯。加黃柏知母赤茯苓澤瀉山萸肉甘草梢肉蓯蓉。此是治胞室。以滋相火之本也。外用小柴胡湯。以和其腠理。蒸熱之甚者。可用清骨散以瀉之。此是治少陽。以清相火之標也。是時胞宮不便重治。
只合多清少陽。以重治其標。即不全愈。而亦殺其病氣矣。如欲胞室腠理。面面兼治。則宜四物湯。合柴胡清骨散治之。夫抱兒癆之病。根雖在胞。而其受病。則在於肺。惟其肺金津虛。無以轉輸於下。是以胞中之水。皆得泛上而為病。無論咳熱諸證。總宜大滋其肺。使肺津得調。
肺氣得降。則胞中之水火。雖欲上逆。而亦不為害。救肺湯。紫菀散。太平丸。保和湯。人參清肺湯。阿膠瀉白散。可常服之。第胞宮之水火上逆。則病見肺。而水火之實。又實根於腎中。胞宮之相火。腎中之陽也。胞宮之陰水。天癸之水也。須極力滋補其腎。使水化則不為痰。
陰足則不動火。此為正本清源之治。腎中陰虛。而火動者。則水結為痰。為咳為腫。為淋閉骨蒸。地黃湯。加杏仁五味子麥冬桑皮黃柏知母以清之。腎中陽虛不化水者。則水停為飲。為咳為腫。為淋閉。清穀不化。宜地黃湯。加故紙杜仲艾葉附片臺烏藥沉香木通以溫其陽。若腎中痰火上逆之至。
喘咳不止。胎亦上逼。照上用六味地黃湯。加龍骨牡蠣鐘乳石牛膝半夏五味子麥門冬川貝母治之。此墜降之藥。各書俱云墮胎。然無病之胎。固忌此等。今既有腎氣逆上之病。高者抑之。有病受墜而下之。乃適當其胎之正位。胎反其位。而不上逼。何墮之有。至於氣逆之極。
發動吐血。嘔咳呃噦。諸般上逆之證。宜降氣者。枳殼厚朴葶藶子檳榔。任量而施。宜降火者。酒大黃胡黃連知母黃柏龍膽草。隨宜取用。亦所不妨。況乎胎中吐血。多因素有瘀血阻滯。胎氣兩不相容。是以動血。欲去瘀血。凡桃仁丹皮五靈脂紅花延胡索等。皆宜用之。若徒守拘禁。
與養癰成患無異。醫者果能破除俗見。而參透其所以然。於治抱兒癆。何難起死回生哉。
又曰。用藥雖不必徒守拘禁。然亦須審病。中病而止。勿毫無顧忌。而不知輕重也。慎之。
產母之所以系胎者。帶脈也。帶脈解則胎墜矣。若見腰痛之證。則早用當歸白朮熟地淮山藥杜仲故紙山萸肉龜膠黃柏黃耆知母菟絲子甘枸杞續斷雲茯苓治之。其餘帶脈治法。詳經血產血門。產母既病抱兒癆。困憊之極。胎不能保。則亦無須存胎。但以安保產母為急。歸芎湯。
白話文:
如果可以避免,體表皮膚的熱,屬於血分的問題,和肝膽經沒有關係。人體皮膚的氣,是由三焦所掌管。三焦屬於相火,內寄於肝膽,下藏於子宮。現在子宮被胎兒佔據,那麼相火就會向上壅塞而導致嘔吐,失血的情況常常發生。相火之氣循經向外發散,壅滯在皮膚,就會產生忽冷忽熱的現象,嚴重的話就會骨蒸潮熱。追究其原因,是因為子宮被胎兒佔據,相火無法隨意運行,所以被阻礙了。
這時候不能拿掉胎兒,只能疏泄子宮內的氣,讓相火有所發散,這樣就不會過於壅塞。應該用四物湯,加上黃柏、知母、赤茯苓、澤瀉、山萸肉、甘草梢、肉蓯蓉。這是治療子宮,滋養相火根本的方法。外用小柴胡湯,來調和皮膚。如果潮熱很嚴重,可以用清骨散來瀉熱。這是治療少陽經,清瀉相火標的方法。這時候子宮不適合過度治療,只適合多清瀉少陽經,來著重治療其標,即使不能完全治好,也能減輕病氣。如果想子宮和皮膚同時治療,就應該用四物湯,合併柴胡清骨散來治療。懷孕期間患勞癆這個病,病根雖然在子宮,但受病卻在肺部。因為肺金津液虛少,無法向下輸布,所以子宮中的水才會上泛而產生疾病。無論咳嗽發熱等症狀,都應該大力滋養肺部,使肺津得到調和,肺氣下降,那麼子宮中的水火,即使想要上逆,也不會造成危害。可以使用救肺湯、紫菀散、太平丸、保和湯、人參清肺湯、阿膠瀉白散等方子,可以經常服用。但是子宮中的水火上逆,病症表現在肺部,而水火的實質,又實際上根源於腎中。子宮的相火,是腎中的陽氣;子宮的陰水,是天癸之水。必須極力滋補腎,讓水可以化生,這樣就不會成為痰;陰氣充足,陽火就不會妄動。這是從根本上治理的方法。如果腎中陰虛,而陽火妄動,那麼水就會結為痰,導致咳嗽、腫脹、小便淋漓不盡、骨蒸潮熱等症狀。可以用地黃湯,加上杏仁、五味子、麥冬、桑白皮、黃柏、知母來清熱。如果腎中陽虛,不能化生水液,那麼水就會停滯形成痰飲,導致咳嗽、腫脹、小便淋漓不盡、不消化等症狀。應該用地黃湯,加上補骨脂、杜仲、艾葉、附子片、烏藥、沉香、木通來溫補陽氣。如果腎中痰火上逆,導致喘咳不止,胎兒也向上擠壓,可以用六味地黃湯,加上龍骨、牡蠣、鐘乳石、牛膝、半夏、五味子、麥門冬、川貝母來治療。這些都是下墜降逆的藥物,各種醫書都說會導致墮胎,但是沒有疾病的胎兒,當然忌用這些藥。現在已經有腎氣上逆的疾病,高位的就應該壓制,有病理的胎兒,順應其下墜,才是讓胎兒回歸正確的位置。如果胎兒位置不對,而不向上擠壓,又怎麼會有墮胎的情況呢。至於氣逆到極點,引發吐血、嘔吐、咳嗽、呃逆等各種上逆的症狀,應該用降氣的藥物,如枳殼、厚朴、葶藶子、檳榔,可以根據情況酌情使用。應該用降火的藥物,如酒大黃、胡黃連、知母、黃柏、龍膽草,也可以根據情況選用。何況懷孕期間吐血,多是因為本身就有瘀血阻滯,胎氣和身體不相容,所以才會動血。想要去除瘀血,凡是桃仁、丹皮、五靈脂、紅花、延胡索等,都應該使用。如果只是固守禁忌,不治療,和養癰成患沒有差別。醫生如果能破除世俗的偏見,並且徹底了解其原因,那麼治療懷孕期間的勞癆,又有什麼困難不能起死回生呢?
還有說法,用藥雖然不必拘泥於禁忌,但也必須審慎辨證,對症下藥就應該停止,不要毫無顧忌,而不知輕重。務必謹慎。
產婦之所以能維繫胎兒,靠的是帶脈。如果帶脈鬆弛,胎兒就會滑落。如果出現腰痛的症狀,應該及早使用當歸、白朮、熟地、淮山藥、杜仲、補骨脂、山茱萸肉、龜膠、黃柏、黃耆、知母、菟絲子、枸杞、續斷、雲茯苓來治療。其他治療帶脈的方法,詳見經血產血相關章節。產婦既然得了懷孕期間的勞癆,已經非常虛弱疲憊,如果胎兒無法保住,那麼也沒有必要勉強保留,應該以保全產婦的安全為優先。可以使用歸芎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