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證論》~ 卷五 (7)

回本書目錄

卷五 (7)

1. 胎氣

婦人以血養胎。血或不足;或不和。於是有胎氣諸證。此與本書血證不涉。然亦血分中事,不類而類,因並論以啟人之悟。

孕婦胎中,止有水血二者而已。水即是氣。故生產時,水衣先至,後下血衣。行經時,亦先下漿水,後下鮮血。水者氣之所化。氣屬陽,血屬陰。水先乎血,是為陽先乎陰也。故行經也,必天癸之水至於胞中,而後衝任之血應之亦至胞中,於是月事乃下。其受胎也,亦必天癸先交,而沖血後聚。故不曰男女構血,而曰男女構精。精者,水與血混合之名也。既成胎後,腎中之陽氣則化水以養胎;胃中之水穀則取汁化血,從衝任兩脈下注胞中以養胎。胎中水足,則血不燥;胎中血足,制氣不亢。水血調和,則胎孕無病。所以有病者,皆水與血不和之故。

胎病多端。吾且斬斷葛藤,但就水血二者立法,可以通一畢萬矣。

惡阻者何也?胎中之水火,上逆入胃故也。衝任乃胞脈,皆上屬於陽明。陽明之氣,下行為順。今因有胎,子宮收閉,沖氣不得下泄,轉而上逆,挾胞中之水以干胃土,則為痰水上溢,因而嘔吐。治宜調胃利痰。二陳湯,加枳殼砂仁生薑藿香治之。香砂六君子湯亦治之。水降則氣降,胃得安而不嘔吐矣。又或胞氣上逆,上合陽明燥氣而為火,亦致吐逆,嘔苦嘔酸、噦氣拒食。胎塞於下,氣逆於上,多生火證。故世謂胎前不宜熱藥,以此之故。法宜清胃降火。小柴胡湯主之;麥門冬湯亦治之。

子嗆者何也?胎中之水火,上干於肺故也。養胎全賴水與血二者。若水不足以濡血,則血燥;血不足以濟水,則氣熱。燥熱相合,是為胎火。胎火循衝脈而上,干犯肺金,則咳喘交作,兩頰發赤、咽喉不利、氣嗆咳嗽。故名子嗆。仲景麥門冬湯治之。時方玉女煎,加五味子亦妙。

方中牛膝,正取其降沖逆。半夏降沖逆,降水也;牛膝降沖逆,降火也。皆以墮胎之藥安胎,用之得宜,正無畏縮。又有胎中之水上泛為痰,沖肺作咳,以致子嗆者;於法又宜去水。蘇子降氣湯、六君子湯,加五味炮姜細辛治之。若是水火兼動而致咳嗽,宜瀉白散,加杏仁、栝蔞霜、白前、黃芩、枳殼、甘草。或葶藶大棗瀉肺湯治之。但葶藶猛,不可多用。

孕婦少腹痛,仍分水分、血分兩端。在水分者:膀胱之氣不能化水,則子臟脹滿,水不得泄;必見小便短澀、脹喘諸證。審是熱結不行者,導赤散加山梔、防己以清之。審系寒結而陽氣不化者,五苓散治之。取其水利,則少腹之痛自止。橘核丸加茯苓亦治之。在血分者:胞為肝腎所司。肝陽不達於胞中,則胞血凝滯而痛。四物湯加艾葉、香附、阿膠、茴香。腎陽不達於胞室,則胎冷痛,上連腰脊。四物湯加杜仲、故紙、臺烏、艾葉。此名胞阻,謂胞中陰血與陽氣阻隔也。重則用腎氣丸;輕則用膠艾四物湯。

白話文:

胎氣

婦女懷孕靠血液滋養胎兒,若血液不足或運行不暢,就會出現各種胎氣相關的症狀。這與本書中所述的血液疾病不盡相同,但仍屬於血液方面的事,雖然不同卻有相通之處,因此放在一起討論,以啟發讀者領悟。

孕婦胎兒體內只有水和血兩種物質。水就是氣,所以生產時,羊水先出來,然後才是胎盤。月經來潮時也是先排出宮水,然後才是鮮血。水是氣的轉化產物,氣屬陽,血屬陰,水先於血,也就是陽先於陰。所以月經來潮,必須先有天癸(指女子月經)的宮水到達胞宮,然後衝任二脈的血液隨之而至,到達胞宮,於是月經才會排出。受孕也是如此,必須先有天癸與精液交合,然後衝脈的血液才聚集。所以不說男女交合產生血液,而說男女交合產生精氣,精氣是指水和血混合的名稱。受孕後,腎臟中的陽氣化為水來滋養胎兒,胃中吸收的水穀精華則轉化為血液,通過衝任二脈下注胞宮來滋養胎兒。胎兒體內水分充足,則血液就不會乾燥;胎兒體內血液充足,則氣就不會亢盛。水血調和,胎兒就能健康成長,所以出現胎兒疾病,都是因為水和血不協調造成的。

胎兒疾病種類繁多,我們將其簡化,只從水和血兩種物質著手治療,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

孕吐(惡阻)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因為胎兒體內的水和火逆流上衝到胃部造成的。衝任二脈是胞宮的經脈,都向上通到陽明經。陽明經的氣機向下運行是順暢的,但由於懷孕,子宮收縮閉合,衝氣無法向下排出,轉而向上逆流,挾帶著胞宮的水分,干擾胃的運化,就會導致痰水溢出,因而嘔吐。治療應當調理脾胃,化解痰濁,可以用二陳湯加枳殼、砂仁、生薑、藿香;香砂六君子湯也可以治療。水分下降,則氣機下降,胃部舒適了,就不會嘔吐了。也可能是胞宮之氣上逆,與陽明經的燥熱之氣相合化為火,也會導致嘔吐,嘔吐物苦酸,呃逆,拒絕進食。胎兒在下,氣逆在上,大多是火證。所以俗話說懷孕初期不宜服用溫熱的藥物。因此,治療應該清胃瀉火,小柴胡湯主治,麥門冬湯也可以治療。

子嗆(胎兒肺熱)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因為胎兒體內的水和火上逆影響到肺部造成的。滋養胎兒完全依靠水和血兩種物質,如果水分不足以濡潤血液,則血液乾燥;如果血液不足以滋潤水分,則氣血就會燥熱。燥熱相合,就是胎兒的火症。胎火循衝脈向上,侵犯肺金,就會咳嗽喘息,兩頰發紅,咽喉不適,氣促咳嗽,所以稱為子嗆。仲景的麥門冬湯可以治療,時方玉女煎加五味子也很好。

方劑中牛膝,正是取其下降衝脈逆氣的作用;半夏也下降衝脈逆氣,降低水分;牛膝下降衝脈逆氣,降低火氣。這些都是墮胎的藥物,用於安胎,用得恰當,就不用害怕。還有一種情況是胎兒體內的水分上泛成痰,衝擊肺部而咳嗽,導致子嗆,治療上還應該去水,蘇子降氣湯、六君子湯加五味子、炮姜、細辛治療。如果是水火並盛而導致咳嗽,則可用瀉白散加杏仁、栝樓霜、白前、黃芩、枳殼、甘草;或葶藶大棗瀉肺湯治療,但葶藶藥性猛烈,不可多用。

孕婦小腹疼痛,也要區分水分和血分兩個方面。水分方面,膀胱之氣不能化水,則子宮脹滿,水分無法排出,就會出現小便短澀、脹滿喘息等症狀。如果確診是熱邪鬱結不通,則用導赤散加山梔子、防己來清熱;如果是寒邪凝滯,陽氣不能化水,則用五苓散治療,以利水,則小腹疼痛自然會止息。橘核丸加茯苓也可以治療。血分方面,胞宮由肝腎所主管,肝陽不達於胞宮,則胞宮血液瘀滯而疼痛,可用四物湯加艾葉、香附、阿膠、茴香;腎陽不達於胞宮,則胎兒寒冷疼痛,向上連及腰脊,可用四物湯加杜仲、續斷、台烏、艾葉。這叫做胞阻,是指胞宮中的陰血與陽氣阻隔。病情嚴重者用腎氣丸,病情輕者用膠艾四物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