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證論》~ 卷一 (4)
卷一 (4)
1. 男女異同論
(參看經血胎產門)
世謂男子主氣,女子主血。因謂男子血貴,女子血賤。並謂男子之血,與女子不同。而不知皆同也。其不同者,女子有月信,男子無月信,只此不同而已矣。夫同是血也,何以女子有月信,而男子無月信哉?蓋女子主血,血屬陰而下行,其行也,氣運之而行也。女子以血為主,未嘗不賴氣以運血。氣即水化,前論已詳。氣血交會之所,在臍下胞室之中。男子謂之丹田,女子謂之血室。則肝腎所司,氣與血之總會。
氣生於水而化水。男子以氣為主,故血入丹田,亦從水化,而變為水。以其內為血所化,故非清水,而極穠極稠,是謂之腎精。女子之氣,亦仍能復化為水。然女子以血為主,故其氣在血室之內,皆從血化,而變為血,是謂之月信。但其血中仍有氣化之水液,故月信亦名信水。且行經前後,均有淡色之水,是女子之血分,未嘗不借氣分之水,以引動而運行之也。
知此,則知男子之精屬氣屬水,而其中未嘗無血無火。且知女子之經,屬血屬火,而其中未嘗無氣無水。是以男子精薄,則為血虛;女子經病,則為氣滯也。問曰:男子主氣,女子主血,其中變化,誠如茲之所云矣。而女子何以必行經,男子何以不行經?答曰:經血者,血之餘也。夫新生舊除,天地自然之理。故月有盈虧,海有朝汐。
女子之血,除舊生新,是滿則溢,盈必虧之道。女子每月,則行經一度,蓋所以泄血之餘也。血主陰而下行,所以從下泄,而為經血也。至於男子,雖無經可驗,然亦必泄其餘。男子以氣為主,氣主陽而上行,故血餘不從下泄,而隨氣上行,循衝任脈,上繞唇頤,生為髭鬚。是髭鬚者,即所以泄血之餘也。所以女子有月信,上遂無髭鬚;男子有髭鬚,下遂無月信。
所主不同,升降各異,只此分別而已矣。義出內經,非創論也。世謂男女血迥不同,豈知變化之道哉?夫必明氣血水火變化運行之道,始可治氣血水火所生之病。女子要血循其常,男子亦要血循其常。若血失常道,即為血不循經,在女子雖無崩帶,亦不受胎;男子雖無吐衄,亦不榮體。至失常之至,則女子未有不崩帶,男子未有不吐衄者也。故女子血貴調經,男子亦貴調血。
但男子吐衄,乃上行之血;女子崩帶,乃下行之血,不可例論耳。然使女子吐衄,則亦與男子無殊;男子下血,則亦與崩帶無異。故是書原非婦科,而於月經胎產尤為詳悉。誠欲人觸類引伸,於治血庶盡神歟?
又曰:女子胞中之血,每月一換,除舊生新,舊血即是瘀血。此血不去,便阻化機。凡為醫者,皆知破血通經矣。獨於男女吐衄之證,便不知去瘀生新之法。抑思瘀血不行,則新血斷無生理。觀月信之去舊生新,可以知之。即瘡科治潰,亦必先化腐而後生肌。腐肉不化,則新血亦斷無生理。且如有膿管者,必爛開腐肉,取去膿管而後止。
白話文:
世人說男子以氣為主,女子以血為主,因此認為男子的血珍貴,女子的血低賤,還說男子的血和女子的血不一樣,卻不知道其實都是一樣的。唯一的不同在於,女子有月經,男子沒有,僅此而已。既然都是血,為什麼女子有月經,男子卻沒有呢?因為女子以血為主,血屬陰性,向下運行,而運行的動力是氣。女子雖然以血為主,卻也必須依靠氣來運行血。氣的來源是水,之前已經詳細論述過。氣血交會的地方,在肚臍下方的胞室之中,男子稱之為丹田,女子稱之為血室,都是肝腎所掌管,是氣血匯集的地方。氣由水產生並化為水,男子以氣為主,所以血進入丹田後,也會從水變化,變成水狀。但因為它是血轉化的,所以不是清水,而是非常濃稠的,這就是腎精。女子的氣也能化為水,但因為女子以血為主,所以她們的氣在血室內,都從血變化,變成血,這就是月經。不過,月經中仍然有氣化的水液,所以月經也叫做「信水」,而且在月經前後,都會有淡色的水狀液體,這是因為女子的血分,也需要藉助氣分的水來引導運行。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男子的精屬氣屬水,其中並非沒有血和火;而女子的月經,屬血屬火,其中也並非沒有氣和水。因此,男子精液稀薄,是血虛的表現;女子月經不調,則是氣滯的表現。
有人問道,男子以氣為主,女子以血為主,其中的變化,確實如你所說,但為什麼女子一定要來月經,男子卻不用來月經?我回答說,月經是血的剩餘。新陳代謝是天地自然的道理,所以月亮有圓缺,海水有潮汐。女子的血,也是除舊生新,這是滿則溢,盈必虧的道理。女子每個月都會來一次月經,目的是為了排洩多餘的血。血屬陰性,向下運行,所以從下面排出,成為月經。至於男子,雖然沒有月經可以驗證,但也一定會排出多餘的。男子以氣為主,氣屬陽性,向上運行,所以多餘的血不從下面排出,而是隨著氣向上運行,沿著衝脈、任脈,繞過嘴唇和下巴,長成鬍鬚。所以,鬍鬚也是為了排洩多餘的血。因此,女子有月經,所以上面沒有鬍鬚;男子有鬍鬚,所以下面沒有月經。只是所主不同,升降各異,差別就在這裡。這些道理出自《內經》,不是我個人的創見。世人說男女的血截然不同,卻不知道變化的道理啊!一定要明白氣血水火變化運行的道理,才能治療氣血水火所引起的疾病。女子要血按照正常的規律運行,男子也要血按照正常的規律運行。如果血失去了常態,就是血不循經。在女子,即使沒有崩漏,也不能受孕;在男子,即使沒有吐血,身體也不會強壯。如果情況嚴重,女子一定會出現崩漏,男子一定會出現吐血。所以,女子要重視調經,男子也要重視調血。但男子的吐血,是血向上運行;女子的崩漏,是血向下運行,不能相提並論。然而,如果女子吐血,也和男子沒有區別;男子下血,也和崩漏沒有區別。因此,這本書雖然不是婦科專著,卻對月經和生產問題詳盡論述,是希望人們觸類旁通,在治療血症上達到神妙的境界。
又說,女子胞宮中的血,每個月都會更換一次,除去舊的,產生新的,舊血就是瘀血。這些瘀血如果不清除,就會阻礙新陳代謝。凡是醫生,都知道要活血通經。但對於男女吐血的病症,卻不知道去除瘀血,產生新血的道理。試想,如果瘀血不去除,新血就無法產生。觀察月經的除舊生新,就可以明白這個道理。就像外科治療潰瘍,也必須先清除腐肉,然後才能長出新肉,如果腐肉不清除,新血也無法產生。而且,如果膿管存在,一定要把腐肉爛開,取出膿管,才能止住。治療失血,如果不去除瘀血,而一味地補血,就像治療潰瘍,不去清除腐肉,而一味地求長新肉一樣。其實,去除瘀血和產生新血並不是兩件事,當瘀血去除的時候,新血已經產生;當新血產生時,瘀血自然消失。兩者之間沒有間隔。就像月經下行,是瘀血被排出的時候,這時新血已經在血海中萌動,所以才能受孕。並不是月經排完後很久,才會重新產生新血。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去除瘀血就是為了產生新血,而產生新血也是為了去除瘀血。產生血的機制是這樣的。而產生血的根源,則在於脾胃。《內經》說,中焦受氣,提取食物中的精華,變化成紅色,這就是血。現在舉一個可見的例子來說,婦女的乳汁,就是脾胃消化食物後產生的,是中焦受氣所提取的精華。婦女有乳汁時,月經就不會來,因為這些精華已經從乳汁排出,就不會向下變成血了。等到斷奶之後,這些精華就會變成紅色,重新向下變成月經。人們都知道催乳需要補脾胃,卻不知道滋養血也需要補脾胃,因為血就是乳汁。知道催乳的方法,就應該知道補血的方法。但調理脾胃,必須分清陰陽。李東垣之後,重視脾胃的人,只知道要補脾陽,而不知道要滋養脾陰。脾陽不足,水穀固然不能消化,但脾陰不足,水穀同樣不能消化。就像釜中煮飯,釜底沒有火固然不能熟,但釜中沒有水也不能熟。我親眼見過脾胃不好,不想吃飯的人,用溫熱的藥反而會更差,用寒涼的藥反而會好轉。我也親眼見過催乳的人,用黃耆、白朮、鹿茸等藥而乳汁變多,也親眼見過催乳的人,用這些藥反而乳汁變少,這是因為有宜與不宜的區別。所以,應該補脾陽的人,即使是乾薑、附子也能生津液;應該補脾陰的人,即使是知母、石膏也能開胃。補脾陽的方法,前人已經說了很多,唯獨補脾陰的方法,古人很少闡明,所以我特別提出來,讓大家知道陰陽二者不可偏廢。
用補脾陰的方法來開胃促進食慾,是我在臨床上領悟到的,並且藉助《傷寒論》中「存津液」的說法作為依據,此外並沒有其他證據。這本書寫成後,我得到了泰西(西方)醫學的五種著作,裡面說胃消化食物,是通過胃液來消化的,而且還有甜肉汁、苦膽汁,都進入腸胃消化食物。所謂的汁,就是我說的津液。西醫論述臟腑,多注重物質而忽略道理,像這裡所說的,雖然只是指物質,但並不與道理相違背,反而恰好可以印證我所說的,所以我將它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