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海

《血證論》~ 卷六 (14)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4)

1. 食復

失血家。胃氣清和。津液自生。火自降。痰自順。而病亦自愈矣。若傷飲食。則中宮壅滯。氣與火不得順利。上衝於肺。則為咳嗽。外蒸肌肉則發熱。內鬱於心則為煩。由是血不得寧。因之復發。名為食復。宜甲己化土湯。加枳殼厚朴梔子麥芽為主。咳者加紫菀麥冬五味子杏仁

白話文:

失血後的身體:

胃氣清和,津液自行產生,虛火自然降低,痰液順暢,疾病也會自行痊癒。

然而,如果飲食不當:

胃腸會壅滯,氣血和虛火不能順利運行。氣血和虛火上衝肺部,就會導致咳嗽。虛火蒸發肌肉,就會發熱。虛火鬱積於心,就會煩躁。

由此,失血後的身體無法安定,導致病情復發。這種情況稱為「食復」。

治療宜用「甲己化土湯」,主要加入枳殼、厚朴、炒梔子、麥芽。如果咳嗽,再加入紫菀、麥冬、五味子、杏仁。

發熱者加石膏知母。心煩者加黃連當歸。腹痛者加酒大黃。已動血者。加桃仁蘇木。或用逍遙散。照上加減法。亦調和胃氣善方。小柴胡湯亦可。仲景治食復。言有宿食者。皆主芍藥大黃。義取二物力能推蕩。蓋宿食不去。不獨阻新食之進。且傷氣壅邪。轉生諸疾。故主大黃以速去之。

白話文:

發燒的加上石膏和知母。心煩的加上黃連和當歸。腹痛的加上酒大黃。已經動血的。加上桃仁和蘇木。或者用逍遙散。根據上面的方法加減用藥,也可以調和胃氣,是好方子。小柴胡湯也可以用。仲景在治療過度飲食時說,有宿食的,都以芍藥和大黃為主。意在取這兩味藥的推動作用。因為宿食不去,不僅阻礙新食物的攝入,而且損傷氣血,鬱積邪氣,轉生各種疾病。所以用大黃迅速排除宿食。

以免傷其正氣。勝查麴之功千萬。醫者須知此理。臨證庶有膽識。夫失血之人。所以易於停食者。多是胃中有熱。貪多飲食。既食之後。脾津枯少。不能糜爛消化。是以易於停食。宜四君子湯黃精山藥玉竹天花粉麥芽白芍生地黃枸杞子當歸麥冬山楂萊菔汁煎服。此等治法。

白話文:

避免損傷人體的正氣,這比使用麴黴素的功效重要得多。醫生必須瞭解這個道理,在臨牀上才能具備膽識和判斷力。失血的人容易停食,大多數是因為胃中有火熱,貪吃太多。飲食過後,脾胃津液不足,不能充分消化分解食物,所以容易停食。此時應該服用四君子湯,並添加黃精、山藥、玉竹、天花粉、麥芽、白芍、生地黃、枸杞子、當歸、麥冬、山楂、蘿蔔汁煎服。這類治療方法

但讀東垣脾胃論者。斷不能知。

白話文:

但是僅讀東垣的《脾胃論》,絕對無法了解這一點。

2. 勞復

(怒復)

白話文:

(憤怒回應)

靜則氣平而生陰。動則氣躁而生陽。煩熱喘咳。隨之而作。失血病。因勞動而復發者。十之五六。亟宜調息瞑目。以收斂浮動之氣。使陰生陽秘。而血乃不復動矣。人參固本湯。加蒲黃蘇木治之。煩熱甚者。宜用地骨皮散。加炒梔子蒲黃。喘咳甚者。宜人參清肺湯治之。或三才湯。

白話文:

當靜止時,氣息平穩,產生陰氣。當運動時,氣息急促,產生陽氣。煩躁、發熱、咳嗽隨之而來。失血癥由於勞動而復發的情況,大約佔50%到60%。必須立刻調整呼吸,閉目養神,以收斂浮動的氣息。這樣,陰氣滋生,陽氣隱藏,失血就不會再發作了。用人參固本湯,並加入蒲黃、蘇木治療。如果煩躁、發熱嚴重,應使用地骨皮散,並加入炒梔子、蒲黃。如果咳嗽、氣喘嚴重,應使用人參清肺湯或三才湯治療。

五味子茯苓沉香甘草清燥救肺湯亦治之。血復止後。多飲獨參湯。熟睡以息之。

白話文:

再加入五味子、茯苓、沉香和甘草。也可以使用「清燥救肺湯」來治療。血止後,多喝人參湯。睡飽後,就可以休息了。

怒復者。怒氣傷肝。相火暴發。而血因奮興。當歸蘆薈丸以瀉之。龍膽瀉肝湯以清之。丹梔逍遙散以和之。小柴胡湯。加牡蠣青皮以抑之。血潮不止者。瀉心湯。加當歸白芍沉香香附降真香以止之。十灰散。用香附子檳榔童便醋調服以止之。去血過多。則陰愈傷。陽愈亢。怒氣愈不能平。宜當歸人參沉香香附子生地黃五味子。以大補之。少與之食。以消息之。

白話文:

當人發怒時,怒氣會損傷肝臟,導致肝火旺盛。此時,血液也會隨著肝氣的激動而激增。治療方法如下:

  • 使用當歸蘆薈丸來宣泄肝氣。
  • 使用龍膽瀉肝湯來清熱瀉肝。
  • 使用丹梔逍遙散來調和氣血。
  • 使用小柴胡湯,加入牡蠣和青皮來抑制肝火。

如果血崩不止,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 使用瀉心湯,加入當歸、白芍、沉香、香附子、降真香來止血。
  • 使用十灰散,用香附子、檳榔、童便、醋調和後服用來止血。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失血過多,會導致陰氣受損,陽氣亢盛,怒氣更難平息。此時需要使用當歸、人參、沉香、香附子、生地黃、五味子等藥材來大補元氣,同時減少飲食,以緩和身體的狀況。

總之。失血之人。戒勞更能戒怒。醫學考辨。有戒怒詩云。病家誤。戒忿怒。忿怒無非些小故。血隨氣上不循經。猶如輕車就熟路。吾臨血證多矣。每有十劑之功。敗於一怒。病家自誤。醫士徒勞。堪發一嘆。

白話文:

總而言之,對於失血的人來說,必須戒除勞累,更重要的是戒除發怒。在《醫學考辨》中,有一首題為「戒怒詩」的詩句:「病中誤犯了,戒除憤怒真重要。憤怒的事情多半是些小事,血隨氣上,不循經絡。就像輕車走慣路,血證多我見過,十劑藥方效力好。只因一怒,功盡廢,病人自誤惹煩惱。醫者白忙一場空,令人嘆息且悲傷。」

3. 時復

時復者。謂血家春夏得病。至次年春夏復發。秋冬得病。至次年秋冬。其病復發。值其時而仍病。故曰時復。夫人身五臟六腑。與天之氣運。呼吸相通。原是一體。故天之陰陽。能構人之疾病。其實非天病人也。乃人身氣血先有偏盛。故感天氣之偏盛。而病遂作焉。

白話文:

所謂「時復」,指的是在春天或夏天得病的人,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或夏天病情復發;在秋天或冬天得病的人,到了第二年的秋天或冬天病情復發。也就是說,病情在特定季節復發,因此稱為「時復」。

人體的五臟六腑與天上的氣候變化相通,本質上是一體的。所以天上的陰陽變化會影響人體,進而造成疾病。其實,疾病並非是由天氣造成的,而是因為人體氣血原本就有盛衰失衡的情況,當遇到氣候偏盛的情況時,就會促使疾病發作。

血家病得於春者。乃肝經血虛火旺。春木之氣。內通於肝。肝經感木氣。而風動火發。故值春時。舊病復作。其已發吐血者。宜地骨皮飲。加蒲黃黃芩龍膽草杏仁柴胡荊芥。醋炒大黃治之。尚未發作者。須服五味逍遙散。加牡蠣阿膠龍骨香附五味子。或用左歸飲。加阿膠龜板牡蠣五味子。

白話文:

患有血癥的人,在春天容易發病。這是因為肝經氣血不足,導致火氣旺盛。春天的木氣,與肝臟相通。肝經受到木氣的影響,就會引發風動火發。因此,到了春天,舊病容易復發。

如果已經出現吐血癥狀,可以使用地骨皮飲來治療。此外,還可以加入蒲黃、黃芩、龍膽草、杏仁、柴胡、荊芥和醋炒大黃。

如果還沒有出現吐血癥狀,則需要服用五味逍遙散。此外,還可以加入牡蠣、阿膠、龍骨、香附子、五味子。或者,也可以使用左歸飲。此外,還可以加入阿膠、龜板、牡蠣、五味子。

以滋養之。使肝腎陰足。則火伏而不動矣。凡冬日春時。得血病者。均宜用此法。以養肝腎。使陽氣封謐而不泄。斯病不發矣。又凡肝經火動者。必先有熱蒸口苦。魂夢不寧諸證。柴胡清骨散亦治之。

白話文:

用滋養的方法來治療,讓肝和腎的陰氣充足,那麼火氣就會平息不動了。凡是在冬天和春天得血病的,都適合用這個方法,以滋養肝和腎,讓陽氣封閉不外泄,這樣病就不會發作了。另外,凡是肝經有火氣活動的,必定先出現口乾舌燥、魂魄不寧等症狀。柴胡清骨散也可以治療這種情況。

失血之病。得於夏者。乃心經火旺。次逢夏月復發。宜瀉心湯。加丹皮蒲黃生地黃木通甘草梢降香牛膝。其未發時。若見煩熱。即宜預服生地黃散。以遏止之。或天王補心丹以養之。又按夏月暑盛。病多發於陽明。以陽明主燥熱。暑熱相合。故多屬陽明。病在陽明者。口渴身熱。

白話文:

失血癥狀。在夏季發病的人,是因為心經火氣旺盛,再加上夏季暑熱而復發。應服用瀉心湯,並加入丹皮、蒲黃、生地黃、木通、甘草梢、降香、牛膝等藥材。在症狀未出現時,如果感到煩熱,應立即服用生地黃散來預防。或服用天王補心丹來調理。

另外,夏季暑熱較盛,疾病多發於陽明經。因為陽明經主掌燥熱,暑熱相結合,因此多屬陽明經之病。陽明經病症的特徵是口渴、身體發熱。

煩躁便閉。惡聞人聲。脈勢洪大。以此為辨。其吐出之血。亦必甚多。宜犀角地黃湯。加葛根金銀花知母蒲黃大黃枳殼。若尚未動血。初覺發熱口渴者。玉女煎。加蟬蛻秦皮茵陳枳殼。或先服甘露飲。以養胃陰。免動燥氣。

白話文:

煩躁不安,大便祕結。厭惡聽到人的聲音。脈象洪大。以此作為辨別標準。吐出的血一定很多。宜用犀角地黃湯。加葛根、金銀花、知母、蒲黃、大黃、枳殼。

如果尚未動血,剛開始感覺發熱口渴的時候。用玉女煎。加蟬蛻、秦皮、茵陳、枳殼。或者先服甘露飲。以滋養胃陰。避免動燥氣。

秋乃金令。肺氣主之。凡失血家。至秋時皮毛收斂。未能秘密。往往外合風氣。內壅熱邪。發咳動血。尤為容易。病家醫家。皆須善為調理。庶可補天再造也。若是秋時得病。是病本得於肺。次逢秋月。本臟不潤。復發痿燥。而咳血者。清燥救肺湯。加生地蒲黃治之。人參清肺湯

白話文:

秋天是金屬主令的季節,由肺氣掌管。凡是失血過多的人,到了秋天,皮毛收斂,還不能完全閉合。常常會外受風氣,內鬱熱邪,導致咳嗽動血。尤其容易發生。因此,患者和醫生都要善於調理,纔有可能補救和治癒。如果是在秋天發病,那麼疾病的根源在於肺。然後又逢秋季,肺臟得不到滋潤,再次出現乾枯咳嗽。如果是咳嗽出血的,就用清燥救肺湯,加入生地、蒲黃來治療。人參清肺湯也可以用。

紫菀當歸蒲黃亦可。葛可久太平丸。既滋肺陰。兼清風痰。尤治肺良方。若肺氣鬱而不布。衛陽不外達。津液不下降。皮毛灑淅。寒熱作咳者。宜小柴胡。加荊芥防風桔梗杏仁蒲黃蘇木栝蔞根麥冬桑皮陳皮枇杷葉治之。風寒客於肺中。久咳不止者。宜千金麥門冬湯。其麻黃搗茸炙過。

白話文:

如果咳嗽伴有胸悶,可以加用紫菀、當歸、蒲黃。葛可久太平丸可以同時滋養肺陰,又可以清熱化痰。這是治療肺部疾病的良方。

如果肺氣鬱結不暢,衛陽不向外擴散,津液不下降,皮膚毛孔開闔失常,導致寒熱交替並伴有咳嗽,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入荊芥、防風、桔梗、杏仁、蒲黃、蘇木、栝蔞根、麥冬、桑皮、陳皮和枇杷葉進行治療。

如果風寒侵襲肺中,久咳不愈,可以使用千金麥門冬湯。將麻黃搗碎,炙烤後使用。

以搜陳寒。或重用太平丸。重加薄荷。亦和散之法。

白話文:

通過搜尋陳舊寒邪,或者重用太平丸,再加重使用薄荷,也是和散的一種方法。

冬令屬水。腎氣主之。此時陰氣堅凝。則陽氣潛藏。龍雷不作。若陰氣不足。則陽氣不潛。況此時陽氣皆入於內。人身陰虛者。既多內熱。加以陽氣入內。兩熱相合。致失冬令寒熱之象。此與冬行夏令無異。是以火迫血動。而復發也。治法。宜滋腎陰。泄內熱。使其陰凝陽秘。

白話文:

冬季屬於水行,由腎氣主宰。此時,陰氣堅實凝固,陽氣便隱藏起來。此時若陰氣不足,陽氣便無法潛藏。況且此時陽氣都已經進入體內。對於體內陰虛的人來說,已經有許多內熱,再加之陽氣進入體內,兩者結合,就會失去冬季寒熱的現象。這與在冬季有夏季的現象一樣。因此,火熱迫使血液運行,內熱復發。治療方法應該滋養腎陰,排出內熱,使陰氣凝固,陽氣收斂。

覆成為大冬之令。斯病愈矣。已動血者。玉女煎。加蒲黃丹皮蘇木。繼服大補陰丸。六味丸。以收功。乘其未發。先用麥味地黃湯滋之。火之不藏。如三冬不雪。臘月鳴雷。潛納陽氣。皆可加龍骨牡蠣。吾於衝脈言之甚詳。須參看。

白話文:

進入大冬天,此病就痊癒了。如果已經動血(出血),就服用玉女煎,並添加蒲黃、丹皮、蘇木。接著服用大補陰丸、六味丸,以鞏固療效。趁著疾病還沒發作時,先用麥味地黃湯來滋養,就像冬天沒下雪、臘月打雷一樣,陽氣潛藏。在各種方劑中,都可以添加龍骨和牡蠣。我在談論衝脈(經絡)時已說得很詳細,請參考。

凡物有根者。逢時必發。失血何根。瘀血即其根也。故凡復發者。其中多伏瘀血。以及遇節氣。遇陰雨。而即蒸熱發動者。均是瘀血為病。宜血府逐瘀湯。加乾漆桃奴治之。或用仲景大黃䗪蟲丸。少少與之。此理須知。方不為血證所瞞。

白話文:

所有有根源的事物,在適當時機必定會發生。失血後,根源何在?瘀血就是根源。所以,凡是復發的疾病,其間大多隱藏著瘀血。以及遇上節氣、遇到陰雨天氣,卻突然發熱發動的疾病,都是由瘀血導致。適合使用血府逐瘀湯,加入乾漆桃仁來治療。或使用仲景氏的大黃䗪蟲丸,少量服用。這個道理必須清楚瞭解,纔不會被血證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