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證論》~ 卷六 (7)
卷六 (7)
1. 腫脹
腫脹者。水病也。氣病也。失血家往往水腫氣腫。抑又何哉。蓋以血之與氣。水之與火。互相倚伏。是二是一。吾於水火血氣論。及調經去痰諸條。已言之。茲復不憚煩勞曰。氣即水也。血中有氣。即有水。故肌肉中有汗。口鼻中有津。胞中有水。是水與血。原並行不悖。失血家。
白話文:
腫脹是因為水病或是氣病。失血的人常常會出現水腫或氣腫。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血液和氣,水和火互相依附。它們是二合一的東西。我在「水火血氣論」和「調經去痰」等文章中已經說過這一點。
現在我再詳細解釋一下:氣就是水。血液中有氣,就有水。所以肌肉中有汗液,口鼻中有津液,子宮中有水液。因此,水和血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
對於失血的人,由於血液減少,氣血不足,水液就會停滯不流,導致腫脹。
其血既病。則亦累及於水。水蓄胞中。則為尿結。水淫脾胃。則為脹滿。水浸皮膚。則為水腫。治法。皮膚水腫者。宜從肺治之。以肺主皮毛故也。肺為水之上原。肺氣行則水行。宜瀉白散。加杏仁桔梗紫蘇茯苓。五皮飲亦治之。大腹脹滿者。宜從脾治之。補土利水。則水行而土敦。
白話文:
當血液出現異常時,也會連帶影響水分。水分積聚在膀胱中,就會形成尿結石。水分過度滯留於脾胃,就會導致腹脹。水分浸潤皮膚,就會引起水腫。
治療方法如下:
- 皮膚水腫:宜從肺部治療,因為肺主皮毛。肺是水液升降的源頭,肺氣運轉順暢,水液就能正常運行。建議使用瀉白散,並加入杏仁、桔梗、紫蘇、茯苓。五皮飲也可以用於治療。
- 腹脹:宜從脾臟治療,補益脾氣,利水消腫。這樣脾氣健旺,水液就能順利排出。
胃苓湯主之。六君子湯。加苡仁防己亦主之。胞中水結。小腹脹滿者。五苓散治之。豬苓湯亦治之。諸水又皆腎之所主。腎氣化。則上下內外之水俱化。宜六味地黃丸。
白話文:
- 胃苓湯主治:胃脹、消化不良、腹滿。
- 六君子湯:添加薏苡仁和防己,也主治胃脹、消化不良、腹滿。
- 胞中水結:小腹腫脹。五苓散可治療。豬苓湯也可以治療。
- 諸水:是指身體內的水液積聚。腎臟主管水液代謝。
- 腎氣化:腎臟功能正常。如果腎氣化,則上下內外水液都會正常代謝。建議服用六味地黃丸。
以上所舉之方。皆平劑也。醫者又須審別陰陽。隨加寒熱之品。乃能奏效。審其口渴溺赤。喜涼脈數者。為陽水。則知柏芩連山梔石膏天冬麥冬。可加入。審其口和溺清。喜熱脈濡。為陰水。則桂附乾薑吳萸細辛。可加入。失血家陽水居多。陰水最少。醫者須臨時細審。
白話文:
上面提到的藥方都是平衡的。醫生還必須仔細區分陰陽。根據寒熱體質加入相應的藥物,才能見效。如果病人口渴、小便發紅、喜涼、脈象數者,即是陽水,則可加入柏子仁、黃芩、黃連、山梔子、石膏、天冬、麥冬。如果病人口不渴、小便清澈、喜熱、脈象濡潤者,即是陰水,則可加入桂枝、附子、乾薑、吳茱萸、細辛。失血的人多為陽水,陰水較少。醫生需根據具體情況仔細判斷。
又有瘀血流注。亦發腫脹者。乃血變成水之證。此如女子胞水之變血。男子胞血之變精。瘡科血積之變膿也。血既變水。即從水治之。宜照上所舉諸方。分寒熱加減。再加琥珀三七當歸川芎桃奴蒲黃。以兼理其血。斯水與血源流俱治矣。古稱婦人錯經而腫者。為水化為血。名曰水分。
白話文:
如果還有瘀血流動,並發生腫脹,那就是血變成了水的證狀。這就像女性的子宮水變成血,男性的子宮血變成精,瘡科中的血積變成膿一樣。血既然變成了水,就要從水這個角度進行治療。應該按照上面提到的處方,根據寒熱情況加減用藥。再加琥珀、三七、當歸、川芎、桃仁、蒲黃,以兼顧調理血。這樣血和水這兩個來源都得到治療了。古時候有人說,女性經期不規律而出現腫脹,是因為水變成了血,叫做「水分」。
經水閉絕而腫者。為血化為水。名曰血分。其實治法。總宜從水治之。方證加減。舉不外此也。觀於婦人水分血分之說。則知血家所以多腫脹者。亦是水分血分之病也。此與雜證水腫有別。勿妄用舟車丸。及消水聖愈湯等。另詳血臌門。
白話文:
婦女經血閉塞導致腫脹,是因為血液轉化為水液。這稱之為「血分」。治療方法總體上應從利尿化水著手。方劑證候加減不外乎此。從女性水分血分的說法來看,女性常發生腫脹,也是水分血分的疾病所致。這與雜證水腫有所不同。不要隨便使用舟車丸和消水聖愈湯等藥。詳細內容請參見「血臌」篇。
2. 怔忡
俗名心跳。心為火臟。無血以養之。則火氣衝動。是以心跳。安神丸清之。歸脾湯加麥冬五味子以補之。凡思慮過度。及失血家去血過多者。乃有此虛證。否則多挾痰瘀。宜細辨之。
白話文:
民間俗稱心悸。心臟為火屬的臟器。若是缺乏血液滋養,就會導致火氣過盛而衝動。因此才會出現心悸。安神丸可以清除火氣。歸脾湯加上麥冬和五味子可以補充氣血。凡是因為思考過度,或者失血過多的人,才會出現這種虛弱的症狀。否則,大多數心悸是由痰飲和血瘀所引起的。需要仔細辨別。
心中有痰者。痰入心中。阻其心氣。是以心跳動不安。宜指迷茯苓丸。加遠志菖蒲黃連川貝母棗仁當歸治之。硃砂安神丸。加龍骨遠志金箔牛黃麝香治之。
白話文:
心中有痰時,痰會進入心臟,阻礙心氣運行。因此,患者會出現心悸不安的症狀。
- 適合的治療方法:
- 指迷茯苓丸,加上遠志、菖蒲、黃連、川貝母、棗仁、當歸
- 硃砂安神丸,加上龍骨、遠志、金箔、牛黃、麝香
這些藥方可以安神定氣,化解痰濕,緩解心悸不安的症狀。
又有胃火強梁。上攻於心。而跳躍者。其心下如築牆然。聽之有聲。以手按其心下。復有氣來抵拒。此為心下有動氣。治宜大瀉心胃之火。火平則氣平也。瀉心湯主之。或玉女煎加枳殼厚朴代赭石旋覆花以降之。再加鬱金莪朮以攻之。使血氣火三者皆平。自不強梁矣。
白話文:
另外,胃火過盛強勁,向上攻入心臟,會導致心臟跳動異常。此時,心臟下方會感到硬如築牆,並發出聲音。用手按壓心臟下方,還會感覺到一股氣體抵擋。這是因為心臟下方有氣體積聚。治療的方法應該是大力瀉下心胃的火氣。火氣平息後,氣體也會平息。可以使用瀉心湯來治療。或者可以使用玉女煎,並加入枳殼、厚朴、代赭石和旋覆花來幫助下降氣體。再加入鬱金和莪朮來攻破氣滯。這樣一來,氣血火三者都能平衡,胃火也不會過盛了。
3. 驚悸
悸者。懼怯之謂。心為君火。君火宣明。則不憂不懼。何悸之有。心火不足。則氣虛而悸。血不養心。則神浮而悸。仲景建中湯。治心氣虛悸。炙甘草湯。治心血不足而悸。今則以養榮湯代建中。以歸脾湯代炙甘草。一治氣虛。一治血虛。又有飲邪上干。水氣凌心。火畏水克而悸者。
白話文:
心悸,就是恐懼膽怯的意思。心臟是身體的火源,猶如君王。君王之火光明宣揚,那麼就不會憂愁恐懼,何來心悸之說?如果心火不足,就會氣虛而導致心悸。血不能滋養心臟,就會神思浮動而導致心悸。
仲景的「建中湯」,可以治療心氣虛弱引起的心悸;「炙甘草湯」,可以治療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現在的醫家多用「養榮湯」代替「建中湯」,用「歸脾湯」代替「炙甘草湯」。一個治療氣虛,一個治療血虛。
除此之外,還有飲邪上犯,水氣侵襲心臟,水能克火,使火畏懼而導致心悸的。
苓桂朮甘湯治之。失血家多是氣血虛悸。水氣凌心者絕少。又曰正虛者。邪必湊之。凡是怔忡驚悸健忘恍惚。一切多是痰火沃心。擾其神明所致。統用金箔鎮心丸主之。
白話文:
苓桂朮甘湯可以治療這種情況。失血的人大多是氣血虛弱而心悸。水氣上衝到心臟而導致這種情況的極少。又說:正氣虛弱的人,邪氣必定會侵襲。凡是精神恍惚、心悸、健忘、頭腦不清等症狀,大多是痰火擾亂心神所致。統統可以用金箔鎮心丸來治療。
驚者。猝然恐惕之謂。肝與膽連。司相火。君火虛則悸。相火虛則驚。蓋人之膽壯則不驚。膽氣不壯。故發驚惕。桂枝龍骨牡蠣甘草湯治之。恐畏不敢獨臥者。虛之甚也。仁熟散治之。又凡膽經有痰。則膽火上越。此膽氣不得內守。所以驚也。溫膽湯。加龍骨牛黃棗仁琥珀柴胡白芍治之。
白話文:
驚悸
驚指的是突然受驚嚇導致恐懼。肝臟和膽囊相連,掌管相火。如果君火虛,就會心悸;如果相火虛,就會驚恐。一般來說,膽氣壯的人不容易驚嚇。膽氣不壯時,就會出現驚悸。可以用桂枝龍骨牡蠣甘草湯來治療。
對於恐懼不敢獨自睡覺的人,那是虛症的嚴重表現。可以用仁熟散來治療。
此外,膽經有痰時,膽火就會上湧。這是由於膽氣不能內守,所以會驚嚇。可以用溫膽湯加上龍骨、牛黃、棗仁、琥珀、柴胡、白芍來治療。
復有陽明火盛。惡聞人聲。聞木音則驚者。此內經所謂氣並於陽。故發驚狂者也。乃肝膽木火脾土。法宜大瀉陽明之火。大柴胡湯治之。當歸蘆薈丸亦治之。血家病驚。多是陽明火盛。病虛驚者。亦復不少。用以上諸方。須兼顧血證。以盡其化裁。勿執桂甘龍牡等湯。而不知宜忌也。
白話文:
另外,還有陽明經火氣過盛的,一聽到人類說話聲音就討厭,只要聽到木頭敲擊的聲音就會害怕的人。這是古代醫書《黃帝內經》中所說的氣滯留於陽明經,所以才會發狂。這類人是肝膽屬木,火旺克土,應當用大瀉陽明火氣的方法治療。可用大柴胡湯或當歸蘆薈丸來治療。血虛、氣虛的人容易受驚,這類人中也有不少陽明火旺的。治療時除了考慮陽明火旺的證狀,還需兼顧氣血虛弱的證狀,靈活運用各種方藥。不要執著於用桂甘龍牡等湯,而不考慮是否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