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海

《血證論》~ 卷二 (1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6)

1. 咳血

又有虛痰。乃肺經陰虛。燥氣生痰。黏著喉間。滯澀聲音。喘咳發熱。脈細數者。不宜滲利。再傷水津。但宜滋潤以生津。津生則痰豁。宜保和湯。清燥救肺湯。紫菀散。如喉中有痰核氣核。哽塞不得吞吐者。為梅核證。乃心火凝痰。宜豁痰丸加牛蒡子。香蘇飲加桔梗枳殼尖貝雲苓旋覆甘草。

亦治之。又有胃中疼氣動膈。證見胸脅逆滿。咳喘噦呃者。失血家往往有之。宜用礞石滾痰丸治之。若胃中氣虛挾痰飲者。宜旋覆代赭石湯。兼治血分。則加當歸白芍蘇木。兼治火熱。則加寸冬枯芩。噦呃詳六卷。茲論痰咳。未及備載。痰咳之證。又在肝氣上逆。干犯肺經。

挾痰滯氣。以致咳嗽。其證口苦頭痛。頰赤多怒。兩脅作痛。宜溫膽湯。加青皮白芥柴胡山梔。若肝火橫決怒逆者。加薑黃大黃。若肝經虛火鬱而生痰。宜用丹梔逍遙散。加龍骨牡蠣阿膠貝母。夫痰飲之病。其標在肺。其本在腎。腎水上泛。是為痰飲。痰飲沖肺。乃生咳嗽。

故治痰飲以腎為主。腎經陽虛。不能鎮水。水氣泛上。振寒喘咳者。用真武湯。加細辛乾薑五味。若腎水因寒而動。上凌心火。心悸喘咳。虛陽上浮。咽痛面熱。宜用苓桂朮甘湯。加細辛五味。溫寒利水。然此乃單為痰飲立法。血家陰虛陽亢。多忌剛燥。往往以此等藥劑為忌。

即系腎陽不能化水。以致便短。喘咳。痰飲上干。亦只宜腎氣丸。從陰化陽。溫而不烈。此方自宋元來。莫不珍為至寶。謂失血虛癆。上熱下寒。陽浮於外。陰孤於內。唯此方引陽入陰。用藥神妙。顧腎陽虛浮者。此方誠為至寶。若腎陰虛浮者。此方又非所宜。夫失血之人。

浮熱昏煩。痰喘咳嗽。多是真陰內虛。陽無所守。究陽之所以不守。實由陰虛使然。非陽虛也。徑投此方。陰未生而陽愈亢。名為以陽生陰。實則以陽促陰也。如果上熱下寒。外陽內陰之證。則尺脈必微弱。大小便必溏泄。手足必清冷。即渴欲飲。亦是飲一溲二。乃用此方最為神效。

設純是陰虛。則此方又不宜用。即欲以陽生陰。亦只可少用桂附。以反佐之。如滋腎用知柏各五錢。而桂只五分。藉以從陽引陰耳。豈可多用桂附。而助陽以敵陰哉。若是腎中陰虛。火上水升。凝滯為痰。則宜豬苓湯主之。地黃湯。加麥冬五味旋覆阿膠杏仁蛤蚧牛膝。亦仲景豬苓湯意。

而滋補之功尤多。參看咯血門更詳。

一氣咳。無痰無血。但是氣嗆作咳。乃失血家真陰虛損。以致肺氣不斂。腎氣不納。其病至重。最為難治。審其由肺氣不斂者。其人不能仰臥。臥則氣逆而咳。咳則心下煽動。或肺葉偏枯。則側臥一邊。翻身則咳不休。俱宜用清燥救肺湯。加百合五味琥珀鐘乳石。以鎮補肺金。

白話文:

咳血,又伴隨虛弱的痰,這通常是肺經陰液不足,乾燥的氣體產生痰液。這些痰液黏稠地附著在喉嚨,使聲音阻塞不暢。患者會出現喘氣、咳嗽、發熱,且脈象細數。這種情況不宜使用利尿藥,以免損耗體液,應該用滋潤的方式來生津液。津液充足,痰液自然容易排除。可以選用保和湯、清燥救肺湯或紫菀散。如果喉嚨裡有像痰核或氣核的異物,吞不下也吐不出,這是梅核氣,屬於心火凝結成痰。可以選用豁痰丸,並加入牛蒡子;或是用香蘇飲,再加入桔梗、枳殼、尖貝母、雲苓、旋覆花和甘草來治療。

另外,也有因為胃部疼痛的氣往上衝,導致胸脅脹滿、咳嗽喘氣、打嗝等症狀,這在失血的人身上經常出現。可以使用礞石滾痰丸治療。如果胃部氣虛,又夾雜痰飲,則可以使用旋覆代赭石湯。治療血分問題可以加入當歸、白芍和蘇木;治療火熱問題則加入麥冬和黃芩。至於打嗝的詳細情況,請參考第六卷。這裡主要討論痰咳,無法詳盡描述。痰咳的病因,有時是肝氣上逆,侵犯肺經,挾帶著痰和氣滯,導致咳嗽。這種情況會有口苦、頭痛、臉頰發紅、容易發怒、兩脅疼痛等症狀。可以選用溫膽湯,並加入青皮、白芥子、柴胡和山梔子。如果肝火過旺,則加入薑黃和大黃。如果肝經虛火鬱結而生痰,則選用丹梔逍遙散,並加入龍骨、牡蠣、阿膠和貝母。痰飲的病,病症表現在肺,但病根在腎。腎水上泛,就形成痰飲。痰飲衝擊肺部,就會產生咳嗽。

所以治療痰飲要以腎為主。腎陽虛弱,無法控制水液,水氣上泛,就會出現發冷、喘氣、咳嗽等症狀,可以用真武湯,並加入細辛、乾薑和五味子。如果腎水因為寒冷而動盪,向上侵犯心火,就會心悸、喘咳、虛陽上浮,咽喉疼痛、臉面發熱。這種情況可以使用苓桂朮甘湯,並加入細辛和五味子,來溫暖身體、驅散寒氣、利水。不過這只是針對痰飲的治療方法。失血的人陰虛陽亢,大多忌諱使用過於剛烈燥熱的藥物。往往把這些藥物當成禁忌。

如果是腎陽無法運化水液,導致小便減少、喘咳、痰飲向上干擾,也只能使用腎氣丸,從陰中化生陽氣,溫和而不猛烈。這個方子從宋元以來,都被視為至寶。認為失血虛勞的人,會出現上熱下寒,陽氣浮於外,陰液孤立於內。只有這個方子能引導陽氣回到陰中,用藥十分精妙。如果腎陽虛浮,這個方子確實是至寶。但如果腎陰虛浮,這個方子就不適宜。失血的人,如果出現浮熱、昏煩、痰喘咳嗽,大多是真陰內虛,陽氣失去了依附。探究陽氣失去依附的原因,實際上是因為陰虛所致,而不是陽虛。直接使用腎氣丸,陰液還沒生出來,陽氣反而更亢奮,這種做法雖然說是「以陽生陰」,但實際上是「以陽促陰」。如果上熱下寒,外陽內陰的狀況,則尺脈一定會微弱,大小便一定會溏泄,手腳一定會冰冷,即使口渴想喝水,也是喝一點就很快排泄掉。這種情況使用腎氣丸最為有效。

但如果是純粹陰虛,這個方子就不適宜使用。即使想用陽藥來生陰,也只能少量使用桂附,以起到反佐的作用。例如,滋養腎陰可以用知母、黃柏各五錢,桂枝只用五分,借此來引導陽氣進入陰液之中。怎麼可以多用桂附,來助長陽氣對抗陰液呢?如果是腎陰虛弱,導致虛火上炎,水液逆行,凝滯成痰,則可以使用豬苓湯。或者用地黃湯,加入麥冬、五味子、旋覆花、阿膠、杏仁、蛤蚧、牛膝。這也是仲景豬苓湯的意旨,而且滋補的效果更好。可以參考咯血章節,有更詳細的說明。

還有一種咳嗽,沒有痰也沒有血,只是因為氣逆而咳,這也是失血病人真陰虧損,導致肺氣不能收斂,腎氣不能納氣。這種病很嚴重,最難治療。如果是肺氣不斂導致的,患者無法仰臥,一躺下就會氣逆而咳,咳嗽時心下會跳動。或者肺葉偏弱,只能側臥一邊。一翻身就會咳嗽不止。這些情況都應該使用清燥救肺湯,並加入百合、五味子、琥珀、鐘乳石,來鎮定和補養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