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證論》~ 卷二 (15)
卷二 (15)
1. 咳血
一虛咳。肺為嬌臟。無論外感內傷。但一傷其津液。則陰虛火動。肺中被刑。金失清肅下降之令。其氣上逆。嗽痰咳血。變為肺痿重病。吐白沫如米粥。咽痛聲啞。皮毛灑淅。惡寒憎熱。皆金損之證。不易治也。此病無論寒久變火。火鬱似寒。總以十藥神書保和湯治之。蓋肺金火甚。
則煎熬水液而為痰。水液傷。則肺葉不能腴潤下垂。其在下之肝腎。氣又熏之。肺葉焦舉。不能制節。故氣逆為咳。氣愈逆。所以久咳不止也。此方潤肺滌痰。止血和氣。無論寒久變火。火鬱似寒。痰血痿燥等證。皆統治之。凡由外傷。變作虛咳勞證者。以此方為第一。又有肺中陰虛。
本臟氣燥。生痰帶血。發為痿咳。以及失血之後。肺燥成痿。痰凝氣鬱。久咳不止。此乃內傷所致。不必治其餘病。但補其肺。諸病自愈。用清燥救肺湯。甘涼滋潤。以補胃陰。而生肺金。肺金清潤。則火自降。痰自祛。氣自調。咳自止。血枯加生地。火甚加犀角。痰多加貝母。
帶血加蒲黃。以上二方。於肺經虛火治法綦詳。失血之人。多是陰虛火旺。照上治法者。十居八九。亦有一二屬肺經虛寒者。內經云。形寒飲冷則傷肺。肺惡寒。多漩唾上氣。仲景用甘草乾薑湯治之。然金匱自言遺溺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則明見有虛冷遺溺之實據。
乃用甘草乾姜以溫之。且其脈必沉弦遲微。痰必清稀泛溢。不似清燥保和二湯所治。故主溫藥。吾謂可用六君子為主。再加當歸白芍炮姜五味。則於止咳止血皆宜。脾經虛寒。痰動咳嗽者。此方亦宜。若脾經虛火。生痰帶血。則宜逍遙散。加寸冬藕節蒲黃。若肝經虛火生痰帶血。
亦宜逍遙散。加丹皮山梔五味。又有腎經虛火。生痰帶血者。另詳唾血咯血門。肝腎虛證。均詳吐血門。降沖氣條。並詳見六卷咳嗽門。
一痰咳。肺中痰飲實熱。氣逆而咳血者。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瀉肺丸主之。夫咳血之證。未有不與痰為緣者。人身之氣以運血。人身之血。即以載氣。血少。則氣多不能載之。壅於內而為熱。熱則水津被灼。煎熬成痰。是以火旺則痰盛。痰盛。則滯氣之往來。氣阻則壅積。
而益生其熱。故痰甚而火益旺。此時補虛。則助邪。此時逐邪。則重虛。是惟攻補兼用。庶幾兩得其治。先用十藥神書消化丸。臨臥。用飴糖拌吞。以攻其實。即噙化太平丸以補之。攻補兼施。為除暴安良之妙法。時醫但事滋補。豈不誤了多人。若病家兢業。不敢用消化丸者。
可用二陳湯以初解之。二陳降氣利水。為祛痰通劑。若欲兼利肺氣。加杏仁蘇子桑皮。咳逆倚息不得臥者。為水飲沖肺。肺葉不得下降。加葶藶大棗。若火甚者。加栝蔞霜黃芩老連。火輕者加寸冬知母。兼理風寒。加柴胡荊芥防風。兼理血分。加當歸白芍丹皮桃仁。上方皆是去實痰之治法。
白話文:
咳血分為虛咳和痰咳兩種情況:
虛咳:肺是嬌嫩的臟器,無論是外感還是內傷,只要損傷了肺的津液,就會導致陰虛火旺,火氣會傷害肺,使肺失去清肅下降的功能,導致氣逆上行,引起咳嗽、咳痰帶血,甚至發展成肺痿重病。患者可能會吐出像米粥一樣的白沫,喉嚨痛,聲音沙啞,皮膚會發冷顫抖,時而怕冷時而發熱,這些都是肺氣受損的表現,不容易治療。
這種病,無論是寒邪久了轉化為火,還是火氣鬱積像寒邪一樣,都應該用十藥神書的保和湯來治療。因為肺的火氣太旺,就會煎熬水液形成痰,水液受損,肺葉就不能滋潤下垂。位於下方的肝腎之氣又會向上熏蒸,使肺葉焦灼上舉,不能正常運作,所以導致氣逆而咳嗽。氣逆越嚴重,咳嗽就越難止住。保和湯能潤肺、化痰、止血、調和氣息,無論是寒邪久了轉化為火、火氣鬱積像寒邪、還是痰血痿燥等症狀,都能夠一起治療。如果是外傷導致的虛咳勞損,這個方子是首選。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肺陰虛,肺本身就乾燥,會產生帶血的痰,導致痿咳。或者失血後,肺變得乾燥成痿,痰液凝結,氣機鬱結,導致久咳不止。這種情況屬於內傷所致,不需要治療其他疾病,只要補養肺,其他病症就會自然痊癒。可以使用清燥救肺湯,它性味甘涼滋潤,能補養胃陰,滋養肺金。當肺金清潤,火氣自然會下降,痰液會消除,氣息會調和,咳嗽也會停止。如果血枯竭,可以加生地;火氣旺盛,可以加犀角;痰多,可以加貝母;痰中帶血,可以加蒲黃。
以上兩個方子詳細說明了治療肺經虛火的方法。失血的人,大多是陰虛火旺,按照上面的方法治療,十有八九都會有效。但也有一兩個屬於肺經虛寒的情況。《內經》說:“形體受寒,喝冷飲會損傷肺。”肺怕寒冷,多會出現吐口水、氣喘等症狀。張仲景用甘草乾薑湯來治療這種情況,但《金匱要略》中提到,這種情況也可能伴隨尿頻或遺尿,這是因為肺虛不能控制下部。這就明確指出有虛寒和遺尿的證據。可以用甘草乾薑湯來溫補。而且這種情況的脈象一定是沉弦遲微,痰液也一定是清稀泛溢,不同於清燥保和湯所治療的情況。所以這種情況應該用溫補的藥物來治療。我認為可以用六君子湯為主,再加當歸、白芍、炮姜、五味子,這樣對止咳止血都有效。如果是脾經虛寒,痰多咳嗽,這個方子也適用。如果脾經虛火,產生帶血的痰,則可以用逍遙散,加寸冬、藕節、蒲黃;如果是肝經虛火,產生帶血的痰,也可以用逍遙散,加丹皮、山梔、五味子。還有腎經虛火,產生帶血的痰,則另在唾血咯血的章節詳細說明。肝腎虛症狀,則在吐血的章節,降沖氣的條目,以及第六卷的咳嗽篇都有詳細說明。
痰咳:肺中有痰飲實熱,氣逆導致咳血,這時光是表面止咳是沒用的,必須從根本解決問題。應該用瀉肺丸來治療。咳血的症狀,沒有不與痰有關的。人體的氣用來運行血,血用來承載氣。血少了,氣就不能被充分承載,就會積聚在體內形成熱。熱會灼燒水液,使其煎熬成痰。所以火氣旺盛,痰液就多。痰液多,會阻礙氣的運行,氣機阻塞就會積聚,進而產生更多的熱。所以痰越盛,火氣就越旺。這時如果補虛,就會助長邪氣;如果驅除邪氣,又會使虛更加嚴重。所以應該攻補兼施,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可以先用十藥神書的消化丸,臨睡前用飴糖拌著吃,以攻其痰實。然後含化太平丸來補虛。攻補兼施,是除去暴亂,安定秩序的絕妙方法。現在的醫生只知道滋補,實在是耽誤了很多人。如果病人謹慎,不敢用消化丸,可以用二陳湯來初步緩解。二陳湯能降氣利水,是祛痰的通用方劑。如果想兼顧肺氣,可以加杏仁、蘇子、桑白皮。如果咳嗽劇烈,喘息不能躺臥,是因為水飲衝擊肺,導致肺葉無法下降,可以加葶藶、大棗。如果火氣很旺,可以加瓜蔞霜、黃芩、黃連;如果火氣較輕,可以加寸冬、知母。如果同時有風寒,可以加柴胡、荊芥、防風;如果同時影響血分,可以加當歸、白芍、丹皮、桃仁。以上這些方子都是治療實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