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證論》~ 卷四 (3)
卷四 (3)
1. 尿血
膀胱與血室,並域而居。熱入血室,則蓄血;熱結膀胱,則尿血。尿乃水分之病,而亦干動血分者,以與血室並居,故相連累也。其致病之由,則有內外二因。
一外因,乃太陽陽明傳經之熱,結於下焦。其證,身有寒熱,口渴腹滿,小便不利,溺血疼痛。宜仲景桃仁承氣湯治之;小柴胡湯,加桃仁丹皮牛膝,亦治之。
一內因,乃心經遺熱於小腸,肝經遺熱於血室。其證,淋秘割痛,小便點滴不通者,呼赤淋。治宜清熱。治心經遺熱,虛煩不眠,或昏睡不醒,或舌咽作痛,或怔忡懊憹,宜導赤飲,加炒梔連翹丹皮牛膝;治肝經遺熱,其證少腹滿,脅肋刺痛,口苦耳聾,或則寒熱往來,宜龍膽瀉肝湯,加桃仁丹皮牛膝鬱金。
尿血治心與肝而不愈者,當兼治其肺。肺為水之上源,金清則水清,水寧則血寧。蓋此證原是水病累血,故治水即是治血。人參瀉肺湯,去大黃,加苦參治之;清燥救肺湯,加藕節蒲黃亦治之。
以上結熱之證,其血溺出,皆有淋滴不通之象,乃尿血之實證也。此外又有虛證,溺出鮮血,如尿長流,絕無滯礙者,但當清熱滋虛,兼用止血之藥,無庸再行降利矣。蓋前陰有二竅,一為水竅,一為血室之竅。血竅在女子,則為胎孕之門;血竅在男子,則為施精之路。故女子血室之血,
能由此崩漏而下;男子血室之血,亦能由此走泄而出。是以血尿之虛證,與女子崩漏之證無異。宜用四物湯加減治之。肝如鬱火者,加丹皮炒梔子柴胡阿膠芥灰;心經血虛火旺者,加黃連阿膠血餘;脾氣虛寒,不能攝血者,四肢清冷,脈微遲,面黯淡,加魚鰾黃耆人參艾葉黑姜甘草五味治之。
房勞傷腎,加鹿膠海螵蛸發灰散治之。又有肺虛,不能制節其下,以致尿後滲血者,審系肺陰虛,則兼氣逆痰咳口渴等證,人參清肺湯主之;若肺陽虛,不能治下,則必有遺溺足冷,水飲喘嗽之證,甘草乾薑湯治之。
白話文:
尿血
膀胱和血室這兩個器官緊鄰而居。如果熱邪侵入血室,就會導致蓄血;熱邪積結在膀胱,就會導致尿血。尿液本身是水分的問題,但也可能影響到血分,這是因為膀胱和血室緊密相連,所以彼此會互相牽連。導致尿血的原因,可以分為內因和外因兩種。
外因是太陽經或陽明經的熱邪傳導到下焦,這種情況的症狀有:身體發冷發熱、口渴、腹脹、小便不順暢、排尿時帶血且疼痛。這種情況適合用仲景的桃仁承氣湯來治療,也可以用小柴胡湯加上桃仁、丹皮、牛膝來治療。
內因是心經的熱邪遺留到小腸,或是肝經的熱邪遺留到血室。這種情況的症狀是:排尿困難、疼痛、小便滴滴答答無法順暢排出,稱之為赤淋。治療原則是清熱。針對心經遺留熱邪,可能出現心煩失眠,或昏睡不醒,或舌頭咽喉疼痛,或心悸不安的症狀,適合使用導赤飲,並加入炒梔子、連翹、丹皮、牛膝來治療。針對肝經遺留熱邪,可能出現少腹脹滿、脅肋刺痛、口苦、耳鳴,或忽冷忽熱的症狀,適合使用龍膽瀉肝湯,並加入桃仁、丹皮、牛膝、鬱金來治療。
如果治療心、肝的相關問題仍無法治好尿血,就應該考慮同時治療肺。肺是水液的上游源頭,肺氣清淨則水液清澈,水液安定則血液也安定。因為尿血本質上是水液的問題連累到血液,所以治療水液的問題也就等於治療血液的問題。可以使用人參瀉肺湯,去除大黃,加入苦參來治療。也可以用清燥救肺湯,加入藕節、蒲黃來治療。
以上提到的熱邪引起的尿血,排尿時通常會有淋漓不盡的現象,屬於尿血的實證。此外,還有一種虛證,排出的鮮血就像水流一樣,沒有阻礙。這種情況應該以清熱滋陰為主,同時使用止血藥,不需要再用藥物來促進排泄。前陰有兩個孔竅,一個是排尿的孔竅,另一個是血室的孔竅。血室的孔竅在女性是懷孕的門戶,在男性則是排出精液的通道。因此,女性血室的血可以經由此處崩漏而出,男性血室的血也可以由此洩出。所以,尿血的虛證,和女性崩漏的症狀很相似。適合用四物湯加減來治療。如果肝火過旺,可以加入丹皮、炒梔子、柴胡、阿膠、芥灰;如果心經血虛火旺,可以加入黃連、阿膠、血餘;如果脾氣虛寒,無法固攝血液,出現四肢冰冷、脈象微弱遲緩、面色暗淡,可以加入魚鰾、黃耆、人參、艾葉、黑薑、甘草、五味子來治療。
如果因為房事勞累損傷腎氣,可以加入鹿膠、海螵蛸、發灰散來治療。還有一種情況是肺虛弱,無法約束下焦,導致排尿後滲血。如果確認是肺陰虛,同時會出現氣逆、咳嗽、口渴等症狀,可以使用人參清肺湯來治療。如果是肺陽虛,無法約束下焦,則一定會有遺尿、腳冷、水腫、氣喘等症狀,可以用甘草乾薑湯來治療。
2. 經血
婦科已有專書。然男女血本同原。故並論之。經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能有子。天癸者。謂先天腎中之動氣。化生癸水。至者。謂至於胞中也。水為陽氣所化。陽倡而陰必隨之。血者陰也。衝任主之。故應癸水。而即輸血於胞中。血之應水而下。
是謂以陰從陽。衝任兩脈。皆起胞中。上屬陽明。陽明乃後天水穀之海。居中宮稱戊土。
化氣取汁。變赤為血。隨衝任兩脈。以下合癸水。是謂戊與癸合。男女皆然。男子主氣。故血從水化而為精。女子主血。故血從水化而為經。血是男子之精。水中有血。女子之經。血中有水。故行經前後。俱有水漿可驗。夫此水乃腎中衝陽之氣所生。氣亢則水竭。而血不濡。
熱證於是乎生矣。氣寒則水冷。而血不運。寒證於是乎生矣。故凡調血。先須調水。調水即是調氣。氣生於腎。而主於肺。血生於胃。而藏於肝。以血海為肝之部分。肺金司氣之制節。又為水之上源。調血調水。人當知所從事矣。故或調氣中之水以滋血。或調血中之氣而利水。
是女子調經之法。即凡為血證之治法。學者宜鑑觀之。
血熱者。水之不足也。因見行經趲前。發熱口渴諸證。四物湯。加天冬麥冬黃芩花粉柴胡阿膠牛膝等藥。以滋水者濡血。或用六味地黃湯。以滋肺腎。亦能啟水之源。此以滋水為養血之法也。血寒者。水不溫也。因見經水後期。黯淡清冷之狀。以及凝滯疼痛兼作。四物湯。加茯苓甘草桂枝黑姜附子等藥。
以溫水者行氣。氣行則血行也。血虛者。行經太少。以及乾枯淡薄。諸虛證。猶雜出難言。審系腎中天癸之水不足者。必骨熱氣逆。足痿脈數。子宮乾澀。經血前後。均無漿水。宜左歸飲。加菟絲龜板阿膠麥冬五味蓯蓉。以滋天癸之水。審系胃虛。陽明衝任之血不足者。經水必淡。
只有水漿。而少鮮血。宜炙甘草湯。養榮湯。酌而用之。以補生血之源。而血虛可治矣。
血滯者。瘀血阻滯。因見身痛腹脹。寒熱帶漏。散經閉經諸證。總是瘀血阻滯其氣。若無瘀血。則經自流通。安行無恙。何緣而錯雜變亂哉。凡此之類。故總以去瘀為要。四物湯。加元胡桃仁香附乳香沒藥主之。有熱。加黃芩黃連。有寒。加乾薑附片。王清任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皆宜。瘀血之甚者。非仲景土瓜根下瘀血等湯不治。另詳瘀血門。
總而論之。血氣二者。原不相離。血中有氣。氣即是水。吾於本條。及水火氣血論。已詳言之。知此。則如瘀血阻滯者。乃血阻其氣。是血之咎。故破散其血而氣自流通。桃仁丹皮五靈脂等。在所必用。血分有熱者。乃氣分之水不足以濡血。故令血熱。用梔芩等以瀉火。瀉火即是滋水也。
血分有寒者。乃氣分之水。水凝濕滯而不化。故濡滯不流通也。吳茱萸細辛桂枝艾葉。以溫水者溫血。水溫則氣和。氣和則血和。觀此。可知男子瘀血。熱結寒凝。治法與此皆無異矣。觀於生天癸以生血之法。則知男子滋腎養血之法。觀於補陽明以補血之原。則知男子補血之原矣。
觀於滋肺以養血之法。則知男子生津以養血之法。以至血熱而水凝為痰。血虛而水溢為汗。同類異情。無不畢見。
白話文:
婦科疾病已有專門書籍記載,但男女的血本質上是相同的,所以在此一併討論。
《黃帝內經》說,女子十四歲時,腎氣開始旺盛,任脈暢通,太衝脈也強盛,月經會按時來潮,因此能夠生育。所謂「天癸」,是指先天腎臟中的動氣,它化生為癸水。「至」的意思是指癸水到達子宮。水是由陽氣轉化而來,陽氣上升,陰氣必然跟隨。血屬陰,由衝脈和任脈主管,所以會呼應癸水,並將血輸送到子宮中。血隨著癸水而下,這就是陰隨陽的道理。
衝脈和任脈都起於子宮,向上與陽明經脈相連。陽明經脈是後天水穀之海,位於身體中部,對應五行中的戊土。它將食物中的精華轉化為汁液,再變成紅色血液,經由衝脈和任脈向下與癸水會合,這就是「戊土與癸水結合」的道理,男女都是如此。男子以氣為主,所以血由水轉化成精液;女子以血為主,所以血由水轉化成月經。男子的精液中有血的成分,水中有血;女子的月經中有水的成分,血中有水。因此,月經來潮前後都會有水狀分泌物,可以驗證。
這種水是腎臟中衝動的陽氣所生。如果陽氣過盛,水液就會枯竭,導致血液無法滋潤,這時就會產生熱性疾病。如果陽氣虛寒,水液就會寒冷,導致血液運行不暢,這時就會產生寒性疾病。所以,要調理血液,必須先調理水液;而調理水液,其實就是調理氣。氣產生於腎臟,主導於肺臟;血產生於胃臟,儲藏於肝臟,並以肝臟的血海為其一部分。肺臟的五行屬金,負責調節氣的運行,也是水液的源頭。所以,要調理血液和水液,人們應該知道從何處著手。有時候,可以調理氣中的水液來滋養血液,有時候,可以調理血液中的氣來疏通水液。
這是女子調經的方法,同時也是治療一切血證的原則,學者們應該仔細研究。
血熱,是因為體內的水液不足。常見症狀有月經提前、發熱口渴等。可以用四物湯,加上天門冬、麥門冬、黃芩、花粉、柴胡、阿膠、牛膝等藥材,來滋養水液以滋潤血液;也可以用六味地黃湯來滋養肺腎,以啟動水液的源頭。這就是用滋養水液來養血的方法。
血寒,是因為體內的水液不溫。常見症狀有月經延後、顏色黯淡清冷,以及凝結疼痛等。可以用四物湯,加上茯苓、甘草、桂枝、黑姜、附子等藥材,來溫化水液以推動氣的運行。氣運行暢通,則血液運行暢通。
血虛,是指月經量過少,或顏色乾枯淡薄,以及其他虛弱症狀,情況複雜難以描述。如果判斷是腎中天癸之水不足,就會出現骨蒸潮熱、氣逆上衝、足痿無力、脈搏急促、子宮乾澀,以及經血前後均無水狀分泌物等症狀。應該用左歸飲,加上菟絲子、龜板、阿膠、麥門冬、五味子、肉蓯蓉等藥材,來滋養天癸之水。如果判斷是胃虛,導致陽明經脈和衝任經脈的血液不足,月經顏色就會淡薄,只有水狀分泌物而缺少鮮血。應該用炙甘草湯或養榮湯,根據情況選擇使用,以補充血液生成的源頭,這樣血虛的狀況就可以治療了。
血瘀,是因為瘀血阻礙了氣的運行。常見症狀有身體疼痛、腹部脹滿、忽冷忽熱、漏血不止、月經紊亂甚至閉經等。這些都是因為瘀血阻礙了氣的運行。如果沒有瘀血,經血自然會順暢流通,不會出現任何問題。所以,治療的關鍵是要去除瘀血。可以用四物湯,加上元胡、桃仁、香附、乳香、沒藥等藥材。如果有熱象,加上黃芩、黃連;如果有寒象,加上乾薑、附片。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湯和膈下逐瘀湯也都適用。如果瘀血嚴重,則非用仲景的土瓜根下瘀血等方劑不能治癒。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瘀血篇。
總而言之,氣和血是不可分割的。血中有氣,氣就是水。我已經在本篇以及《水火氣血論》中詳細闡述過了。明白這個道理,就會知道瘀血阻滯是血液阻礙了氣的運行,這是血的過錯。所以,只要疏通血液,氣自然會流通。桃仁、丹皮、五靈脂等藥材是必用的。血分有熱,是因為氣分的水液不足以滋潤血液,所以導致血熱。可以用梔子、黃芩等藥材來瀉火,瀉火其實也是在滋潤水液。血分有寒,是因為氣分的水液凝結濕滯而不流通,所以血也濡滯不暢。可以用吳茱萸、細辛、桂枝、艾葉等藥材來溫化水液以溫暖血液。水液溫暖,則氣和順;氣和順,則血液和順。由此可知,男子出現瘀血、熱結、寒凝等情況,其治療方法與此相同。
從產生天癸以產生血液的方法中,可以了解到男子滋養腎臟、養血的方法。從補養陽明經脈以補充血液的源頭的方法中,可以了解到男子補血的源頭。從滋養肺臟以養血的方法中,可以了解到男子產生津液以養血的方法。至於血熱而導致水液凝結成痰,血虛而導致水液外溢成汗等情況,其病理都是同類但情況各異,都已經被充分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