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醫學源流論》~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病同因別論

凡人之所苦謂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謂之因。如同一身熱也,有風、有寒、有痰、有食、有陰虛火升,有鬱怒,憂思、勞怯、蟲病,此謂之因。知其因則不得專以寒涼治熱病矣。蓋熱同而所以致熱者不同,則藥亦迥異。凡病之因不同,而治各別者盡然,則一病而治法多端矣。而病又非止一症,必有兼症焉。

如身熱而腹痛,則腹又為一症,而腹痛之因,又復不同,有與身熱相合者,有與身熱各別者。如感寒而身熱,其腹亦因寒而痛,此相合者也。如身熱為寒,其腹痛又為傷食,則各別者也。又必審其食為何食,則以何藥消之。其立方之法,必切中二者之病源而後定方,則一藥而兩病俱安矣。

若不問其本病之所因,及兼病之何因,而徒曰某病以某方治之,其偶中者,則投之或愈;再以治他人,則不但不愈而反增病,必自疑曰何以治彼效而治此不效?並前此之何以愈?亦不知之,則幸中者甚少,而誤治者甚多!終身治病,而終身不悟,歷症愈多而愈惑矣。

白話文:

凡人所受的痛苦,我們稱之為疾病,導致疾病的原因,我們稱之為病因。例如,全身發熱,可能是因為風、寒、痰、飲食積滯、陰虛火旺、鬱怒、憂思、過度勞累、體虛、蟲病等等,這些都是病因。明白了病因,就不能單純用寒涼的藥物治療發熱的疾病。因為發熱的原因不同,導致的發熱症狀雖然相同,但所需的藥物卻完全不同。各種疾病的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也就各自不同,所以同一種疾病,治療方法可能有很多種。而且疾病往往不只一種症狀,一定會有併發症。

例如,發熱又伴隨腹痛,腹痛就是一種併發症,而腹痛的原因又各有不同,有的與發熱的原因相同,有的與發熱的原因不同。例如,因受寒而發熱,腹痛也是因為受寒引起的,這就是病因相同的例子。但如果發熱是因為受寒,而腹痛卻是因為飲食積滯引起的,這就是病因不同的例子。還必須仔細診察積滯的是哪種食物,才能用相應的藥物來消除。制定處方的方法,必須準確地針對這兩種疾病的病因,才能確定處方,這樣才能用一種藥物治癒兩種疾病。

如果不探究疾病本身的病因,以及併發症的病因,而只是說某種疾病用某個方子治療,如果偶然治癒了,可能是碰巧奏效;如果再用同樣的方子治療其他人,不僅不會治癒,反而會加重病情。這時就會懷疑為什麼治癒了那個人卻治不好這個人?之前為什麼能治癒?也不知道原因,這樣碰巧治癒的機會很少,而誤診的機會很多!終生行醫,卻終生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遇到的病例越多,就越迷惑不解。

2. 亡陰亡陽論

經云:奪血者無汗,奪汗者血。血屬陰,是汗多乃亡陰也。故止汗之法,必用涼心斂肺之藥,何也?心主血,汗為心之液,故當清心火;汗必從皮毛出,肺主皮毛,故又當斂肺氣,此正治也。惟汗出太甚,則陰氣上竭,而腎中龍雷之火隨水而上。若以寒涼折之,其火愈熾,惟用大劑參附,佐以咸降之品如童便、牡蠣之類,冷飲一碗,直達下焦,引其真陽下降,則龍雷之火反乎其位,而汗隨止。此與亡陰之汗,真大相懸絕。

故亡陰亡陽,其治法截然,而轉機在頃刻。當陽氣之未動也,以陰藥止汗。乃陽氣之既動也,以陽藥止汗;而龍骨、牡蠣、黃耆、五味收澀之藥,則兩方皆可隨宜用之。醫者能於亡陰亡陽之交,分其界限,則用藥無誤矣。

其亡陰亡陽之辨法如何?亡陰之汗,身畏熱,手足溫,肌熱,汗亦熱而味鹹,口渴喜涼飲,氣粗,脈洪實,此其驗也;亡陽之汗,身反惡寒,手足冷,肌涼汗冷,而味淡微黏,口不渴,而喜熱飲,氣微,脈浮數而空,此其驗也。至於尋常之正汗、熱汗、邪汗、自汗,又不在二者之列。

此理知者絕少,即此汗之一端,而聚訟紛紛,毫無定見,誤治甚多也。

白話文:

亡陰亡陽論

古籍記載:大量失血的人不會出汗,大量出汗的人則容易失血。血液屬陰,因此大量出汗就是陰氣虧損。所以止汗的方法,必須使用清心斂肺的藥物,為什麼呢?因為心主血,汗液是心的津液,所以要清心火;汗液從皮膚毛孔排出,肺主皮毛,所以又要斂肺氣,這就是正治之法。但是,如果出汗過度,陰氣就會耗竭,腎臟中的真陽之火就會隨著汗液上浮。如果用寒涼的藥物抑制它,反而會使火氣更盛,必須使用大量人參、附子等溫陽藥物,輔以具有鹹寒下降作用的藥物,例如童便、牡蠣等,再喝一碗冷飲,直達下焦,引導真陽下降,這樣真陽之火就能恢復正常位置,汗液自然就會停止。這種情況和陰虛引起的汗出,差別非常大。

所以,陰虛和陽虛引起的汗出,治療方法截然不同,而轉機往往就在一瞬間。當陽氣還沒有活動時,用滋陰的藥物止汗;當陽氣已經活動起來時,則用溫陽的藥物止汗;而龍骨、牡蠣、黃耆、五味子等收斂的藥物,則兩種情況都可以根據情況使用。醫生能夠在陰虛陽虛的交界點上,區分它們的界限,用藥就不會出錯了。

那麼如何區分陰虛和陽虛引起的汗出呢?陰虛引起的汗出,身體怕熱,手腳溫暖,皮膚發熱,汗液也熱而味鹹,口渴喜歡喝涼飲,呼吸粗促,脈象洪大有力,這就是它的特徵;陽虛引起的汗出,身體反而怕冷,手腳冰冷,皮膚涼,汗液冰冷而味淡略黏,不口渴,反而喜歡喝熱飲,呼吸微弱,脈象浮弱數而虛,這就是它的特徵。至於一般的正常汗、熱汗、病汗、自汗,則不在這兩種情況之列。

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很少,就單單是汗出這一個方面,就爭論紛紛,沒有統一的見解,誤治的情況很多。

3. 病有不愈不死雖愈必死論

能愈病之非難,知病之必愈、必不愈為難。夫人之得病,非皆死症也。庸醫治之,非必皆與病相反也。外感內傷,皆有現病,約略治之,自能向愈。況病情輕者,雖不服藥,亦能漸痊。即病勢危迫,醫者苟無大誤,邪氣漸退,亦自能向安。故愈病非醫者之能事也。惟不論輕重之疾,一見即能決其死生難易,百無一失,此則學問之極功,而非淺嘗者所能知也。夫病輕而預知其愈,病重而預知其死,此猶為易知者。

惟病象甚輕,而能決其必死;病勢甚重,而能斷其必生,乃為難耳。更有病已愈,而不久必死者。蓋邪氣雖去,而其人之元氣與病俱亡,一時雖若粗安,真氣不可復續,如兩虎相角,其一雖勝,而力已脫盡,雖良工亦,能救也。又有病不愈,而人亦不死者。蓋邪氣盛而元氣堅固,邪氣與元氣相併,大攻則恐傷其正,小攻則病不為動,如油入面,一合則不可復分,而又不至於傷生。此二者,皆人這所不知都民。

其大端,則病氣入臟腑者,病與人俱盡者為多;病在經絡骨脈者,病與人俱存者為多。此乃內外輕重之別也。斯二者,方其病之始形,必有可徵之端,良工知之自,自有防微之法。既不使之與病俱亡,亦不使之終身愈,此非深通經義之人,必不能窮源極流,挽回於人所不見之地也。

白話文:

治癒疾病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判斷疾病能否痊癒。人患疾病,並非都是絕症。庸醫治療,也不一定都與病情相悖。外感內傷,都有明顯的病症,大致治療,就能好轉。況且病情輕微者,即使不服藥,也能逐漸痊癒。即使病情危急,醫生只要不犯大錯,邪氣漸退,也能趨向康復。所以,治癒疾病並非醫生獨有的本事。

然而,無論輕重疾病,都能一眼判斷其死活難易,從無差錯,這才是醫學造詣的最高境界,不是淺學者所能理解的。病情輕微而預知痊癒,病情嚴重而預知死亡,這還比較容易判斷。

但病情極輕卻能判斷其必死,病情極重卻能判斷其必生,這才是真正的難點。還有一些人病雖然好了,但不久後卻會死亡。這是因為邪氣雖然已去,但其人的元氣也隨著疾病耗盡,雖然一時看起來恢復正常,但真氣無法恢復,就像兩隻老虎相鬥,即使一方獲勝,但也已筋疲力盡,即使是名醫也無力回天。還有一些人病沒治好,卻也沒有死亡。這是因為邪氣雖盛,但元氣卻很堅固,邪氣與元氣相互抗衡,大力治療恐怕會傷及正氣,輕微治療則病情沒有變化,就像油與水混合,一旦融合就無法分離,但卻又不至於危及生命。這兩種情況,都是一般人所不知道的。

總而言之,病邪侵入臟腑者,往往是疾病與生命一起終結;病邪停留在經絡骨脈者,往往是疾病與生命共存。這是內外輕重不同的表現。這兩種情況,在疾病初期就會有徵兆,名醫能及時發現,並有預防的辦法,既不讓疾病奪走生命,也不讓疾病伴隨終身,這需要深入了解經絡原理的人,才能追根究底,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挽回性命。

4. 卒死論

天下卒死之人甚多,其故不一。內中可救者,十之七八;不可救者,僅十之二三。惟一時不得良醫,故皆枉死耳。夫人內外無病,飲食行動如常,而忽然死者,其臟腑經絡本無受病之處,卒然感犯外邪,如惡風、穢氣、鬼邪、毒厲等物,閉寒氣道,一時不能轉動,則大氣阻絕,昏悶,迷惑,久而不通,則氣愈聚愈塞,如繫繩於頸,氣絕則死矣。若醫者,能知其所犯何故,以法治之,通其氣,驅其邪,則立愈矣。

又有痰涎壅,塞,阻遏氣道而卒死者,通氣降痰則蘇,所謂痰厥之類是也。以前諸項,良醫皆能治之,惟臟絕之症,則不治。其人或勞心思慮,或酒不節,或房欲過度,或惱怒不常,五臟之內,精竭神衰,惟一線真元未斷,行動如常,偶有感觸,其元氣一時斷絕,氣脫神離,頃刻而死,既不可救,又不及救。此則卒死之最急,而不可治者也。

至於暴遇神鬼,適逢冤譴,此又怪異之事,不在疾病之類矣。

白話文:

猝死的人很多,原因也各不相同。其中大部分(七八成)是可以救治的;真正無法救治的,只佔少數(二三成)。只是因為一時找不到好醫生,所以都白白枉死了。

有些人平時身體沒有任何毛病,飲食起居都正常,卻突然死去,這是因為他們的臟腑經絡原本沒有疾病,突然受到外邪侵犯,例如惡風、污濁的氣息、鬼邪、毒氣等,阻塞了身體的氣血運行通道,一時無法暢通,導致元氣阻滯,昏迷不醒,時間久了氣血阻塞得越厲害,就像繩子勒住脖子一樣,氣息斷絕而死亡。如果醫生能夠知道他所犯的是什麼原因,用正確的方法治療,疏通氣血,驅除邪氣,就能馬上痊癒。

還有些人是因為痰液阻塞,堵塞了氣道而猝死,只要疏通氣道、化解痰液就能夠救活,這就是所謂的「痰厥」。前面提到的這些情況,好醫生都能治癒,但唯獨臟腑功能衰竭的病例,是無藥可救的。有些人可能是因為操勞思慮過度,或者酗酒,或者房事過度,或者經常發怒,導致五臟精氣耗竭,神衰力弱,只剩下最後一點真氣尚存,行動看起來還算正常,但只要稍有觸動,真氣就會瞬間斷絕,元氣耗盡,神識離散,頃刻間就會死去,根本來不及治療。這是猝死中最緊急、也最無法治療的情況。

至於突然遇到神鬼,或者遭遇冤魂索命,這又是很怪異的事情了,已經不在疾病的範疇之內了。

5. 病有鬼神論

人之受邪也,必有受之之處,有以召之,則應者斯至矣。夫人精神完固,則外邪不敢犯;惟其所以御之之具有虧,則侮之者斯集。凡疾病有為鬼神所憑者。其愚魯者,以為鬼神實能禍人;其明理者,以為病情如此,必無鬼神。二者皆非也。夫鬼神,猶風寒暑濕之邪耳。衛氣虛,則受寒;榮氣虛,則受熱;神氣虛,則受鬼。

蓋人之神屬陽,陽衰,則鬼憑之。《內經》有五臟之病,則現五色之鬼。《難經》云:脫陽者見鬼。故經穴中有鬼床、鬼室等穴。此諸穴者,皆賴神氣以充塞之。若神氣有虧,則鬼神得而憑之,猶之風寒之能傷人也。故治寒者,壯其陽;治熱者,養其陰;治鬼者,充其神而已。

其或有因痰、因思、因驚者,則當求其本而治之。故明理之士,必事事窮其故,乃能無所惑而有據,否則執一端之見,而昧事理之實,均屬憒憒矣。其外更有觸犯鬼神之病,則祈禱可愈。至於冤譴之鬼,則有數端。有自作之孽,深仇不可解者,有祖宗貽累者,有過誤害人者,其事皆鑿鑿可徵,似儒者所不道,然見於經史,如公子彭生伯有之類甚多,目睹者亦不少。此則非藥石祈禱所能免矣。

白話文:

病有鬼神論

人受到邪氣侵害,必定有受邪的部位,並且自身有招惹邪氣的原因,邪氣才會入侵。人的精神飽滿強健,外邪就不敢侵犯;只有當抵禦外邪的能力有所不足,邪氣才會乘虛而入。許多疾病都像是被鬼神附身一樣。愚昧的人,認為鬼神真的能害人;聰明的人,則認為病情如此,就一定沒有鬼神作祟。這兩種看法都不正確。鬼神,就像風寒暑濕等邪氣一樣。衛氣不足,就容易受寒;榮氣不足,就容易受熱;神氣不足,就容易被「鬼」所侵。

人的神氣屬陽,陽氣衰弱,鬼就會附身。《內經》記載,五臟有病,就會顯現出五種顏色的「鬼」。《難經》說:陽氣脫失的人就會看見鬼。所以經穴中有一些穴位,名稱就包含「鬼床」、「鬼室」等等。這些穴位,都依靠神氣來充盈。如果神氣不足,鬼神就能趁虛而入,就像風寒能傷害人一樣。所以治療寒症,就要壯陽;治療熱症,就要滋陰;治療「鬼症」,就要充實神氣而已。

有些疾病是由於痰、思慮、驚嚇引起的,就要追究其根本原因來治療。所以有智慧的人,一定會追究事情的根源,才能不迷惑而有依據,否則只執著於片面的看法,而忽略事情的真相,都是糊塗的做法。此外,還有一些觸犯鬼神而引起的疾病,則可以用祈禱來治療。至於冤魂厲鬼作祟,則有幾種情況:有的是自作孽,結下深仇大恨無法解開;有的是祖宗遺留下來的禍患;有的是因為過錯傷害他人所致。這些事情都有確鑿的證據,似乎是儒家不願談論的,但卻見於經史典籍,像公子彭生伯的故事之類很多,親眼見證的人也不少。這種情況,就不是藥物和祈禱所能解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