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醫學源流論》~ 卷上 (22)
卷上 (22)
1. 乩方論
世有書符請仙而求方者,其所書之方,固有極淺、極陋、極不典,而不能治病且誤人者;亦有極高、極古、極奇、極穩,以之治病而神效者。其仙或託名呂純陽,或託名張仲景。其方亦宛然純陽、仲景之遺法。此其事甚奇,然亦有理焉。夫乩者,機也。人心之感召,無所不通,既慶心於求治,則必又能治病之鬼神應之。
雖非真純陽、仲景,必先世之明於醫理,不遇於時而死者,其精靈一時不散,遊行於天地之間,因感而至,以顯其能,而其人病適當愈,則獲遇之,此亦有其理也。其方未必盡效,然皆必有意義,反不若世之時醫,用相反之藥以害人。惟決死生之處,不肯鑿鑿言之,此則天機不輕泄之故也。
至於不通不典之方,則秘持乩之術不工,或病家之心不誠,非真乩方也。
白話文:
乩方論
民間流傳著請神寫符求藥方的做法,這些藥方有的非常淺陋、粗糙、不規範,不但治不好病還會害人;但也有些藥方高深莫測、古老奇特、療效穩定,用來治病效果奇佳。這些神明有時假託呂純陽,有時假託張仲景之名,藥方也確實像是純陽、仲景的遺方。此事雖然神奇,卻也合乎情理。所謂「乩」,就是機緣。人心的感應,沒有什麼是通不過的,既然病人誠心求治,那麼必然會有能治病的神靈回應。
即使不是真正的呂純陽、張仲景,也可能是古代精通醫理,卻生不逢時而英年早逝的醫生,他們的靈魂一時未散,遊蕩在天地之間,因為感應而來到人間,展現他們的醫術,治癒了患者的疾病,於是就有了這種奇遇,這也是有道理的。這些藥方不見得都能有效,但一定都有其醫理依據,反倒比不上那些庸醫,用相反的藥物害人。只是在決定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乩童不肯明確說明,這是因為天機不可輕易洩露的緣故。
至於那些不通順、不規範的藥方,則是因為乩童的技法不精湛,或者病人不夠誠心,那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乩壇所寫出的藥方。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