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源流論》~ 卷下 (8)
卷下 (8)
1. 《脈經》論
王叔和著《脈經》,分門別類,條分縷晰,其原亦本《內經》,而漢以後之說,一無所遺。其中旨趣,亦不能劃一,使人有所執持。然其彙集群言,使後世有所考見,亦不可少之作也。愚按:脈之為道,不過驗其血氣之盛衰,寒熱和邪氣之流,在何經何臟,與所現之症,參觀互考,以究其生克順逆之理,而後吉凶可憑。所以《內經》、《難經》及仲景之論脈,其立論反若甚疏,而應驗如神。
若執《脈經》之說,以為某病當見某脈,某脈當得某病,雖《內經》亦間有之,不如是之拘泥繁瑣也。試而不驗,於是或咎脈之不準,或咎病之非真,或咎方藥之不對症,而不知皆非也。蓋病有與脈相合者,有與脈不相合者,兼有與脈相反者。同一脈也,見於此症為宜,見於彼症為不宜。
同一症也,見某脈為宜,見某脈為不宜。一病可見數十脈,一脈可現數百症,變動不拘。若泥定一說,則從脈而症不合,從症而脈又不合,反令人彷徨,無所適從。所以古今論脈之家,彼此互異,是非各別。人持一論,得失相半,總由不知變通之精義,所以愈密而愈疏也。
讀《脈經》者,知古業談脈之詳密如此,因以考其異同,辨其得失,審其真偽,窮其變通,則自有心得。若欲泥脈以治病,必至全無把握。學者必當先參於《內經》、《難經》及仲景之說而貫通之,則胸中先有定見,後人之論,皆足以廣我之見聞,而識力愈真。此讀《脈經》之法也。
白話文:
《脈經》論述
王叔和所著《脈經》,內容分類明確,條理清晰,其根本依據是《內經》,並涵蓋了漢代以後的所有脈學理論。然而,《脈經》的觀點並非完全一致,容易讓人過於執著。但它彙集了眾多學說,讓後世可以參考考證,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
我的看法是:脈診的根本,在於診斷血氣的盛衰,寒熱邪氣的流注位置,以及與所表現的症狀相互參照,探究臟腑之間的生克順逆關係,從而判斷吉凶。因此,《內經》、《難經》和張仲景的脈診論述,雖然立論看似簡略,卻能準確應驗。
如果過於拘泥於《脈經》的說法,認為某種疾病必然出現某種脈象,某種脈象必然是某種疾病,即使《內經》中偶爾也有這樣的論述,卻不如《脈經》那樣拘泥繁瑣。如果診斷結果與實際不符,就會歸咎於脈診不準、疾病診斷錯誤或用藥不對症,其實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因為疾病有的與脈象相符,有的不相符,甚至有的與脈象相反。同樣一種脈象,在不同的疾病中,可能適用也可能不適用;同樣一種疾病,不同的脈象,可能適用也可能不適用。一種疾病可以出現許多種脈象,一種脈象也可能出現在許多種疾病中,變化多端,並無定則。如果死板地遵循某一種說法,就會導致脈象與症狀不符,症狀與脈象也不符,讓人茫然無措。所以,古今脈學家之間的觀點各有不同,對錯也各不相同。一個人堅持一種理論,往往成敗參半,都是因為不懂得變通的精髓,所以越是深入研究,反而越容易迷惑。
閱讀《脈經》的人,應該了解古代脈學理論的詳盡與複雜,以此來比較異同,辨別其得失,審察其真偽,探究其變通之理,才能有所收穫。如果想單純依靠脈象來治病,必然會毫無把握。學習者必須先研讀《內經》、《難經》和張仲景的脈學理論,融會貫通,才能在心中形成明確的判斷,之後再參考後人的論述,就能拓展見聞,提高識力。這就是閱讀《脈經》的正確方法。
2. 《千金方》《外臺》論
仲景之學,至唐而一變。仲景之治病,其論臟腑經絡,病情傳變,悉本《內經》。而其所用之方,皆古聖相傳之經方,並非私心自造,間有加減,必有所本。其分兩輕重,皆有法度。其藥悉本於《神農本草》,無一味遊移假借之處。非此方不能治此病,非此藥不能成此方,粗微深妙,不可思議。
藥味不過五六品,而功用無不周。此乃天地之化機,聖人之妙用與天地同。不朽者也。《千金方》則不然,其所論病,未嘗不依《內經》,而不無雜以後世臆度之說。其所用方,亦皆採擇古方,不無兼取後世偏雜之法。其所用藥,未必全本於《神農》,兼取雜方單方,及通治之品。
故有一病而立數方,亦有一方而治數病。其藥品有多至數十味者,其中對症者固多,不對症者亦不少,故治病亦有效有不效。大抵所重,專在於藥,而古聖制方之法不傳矣。此醫道之一大變也。然其用藥之奇,用意之巧,亦自成一家,有不可磨滅之處。至唐·王燾所集《外臺》一書,則纂集自漢以來諸方,匯萃成書,而歷代之方,於焉大備。
但其人本非專家之學,故無所審擇,以為指歸,乃醫方之類書也。然唐以前之方,賴此書以存,其攻亦不可泯。但讀之者,苟胸中無成竹,則眾說紛紜,群方淆雜,反茫然失其所據。故讀《千金》《外臺》者,必精通於《內經》、仲景、本草等書,胸中先有成見,而後取其長而舍其短,則可資我博深之益。否則反亂人意,而無所適從。
嗟乎!《千金》、《外臺》且然,況後世偏駁雜亂之書,能不惑人之心志哉?等而下之,更有無稽杜撰之邪書,尤不足道矣。
白話文:
張仲景的醫學理論,到了唐代發生了變化。仲景治病,論述臟腑經絡、病情變化,都以《內經》為基礎。他所用的方劑,都是古聖先賢相傳的經方,並非自己憑空創造,偶爾加減藥物,也一定有根據。藥物的輕重劑量,都有法度可循。所用的藥物,都出自《神農本草經》,沒有任何臆測或借用的成分。特定的病症,非用此方不可治;此方,非用此藥不可組成。其精妙之處,令人難以想像。
藥方中藥味不過五六種,功效卻十分全面。這是天地間的化育機制,是聖賢運用天地之道的妙法,是永恆不朽的智慧。而《千金方》則不同,它論述疾病雖然也依據《內經》,但也不乏摻雜後世臆測的說法。它所用的方劑,也多採擷古方,卻又兼用後世偏頗雜亂的方法。所用的藥物,也不一定完全出自《神農本草經》,還兼用了雜方、單方及通治的藥物。
因此,同一個病症,會有好幾個不同的方子;一個方子,又可以治療好幾種病症。有些藥方,藥物多達數十味,其中雖有不少是對症的藥物,但也有一些是不對症的,所以療效有好有壞。總體來說,《千金方》更重視藥物本身,而古聖先賢制方的方法卻失傳了。這是醫學發展上一個重大的轉變。然而,《千金方》在用藥的奇特之處,以及用藥巧妙之處,自成一家之言,其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唐代王燾所編纂的《外臺秘要》一書,則蒐集了從漢代以來各種方劑,匯集成書,歷代的方劑,幾乎都在這本書中收錄了。
但王燾本身並非醫學專家,所以對這些方劑沒有進行審慎的甄別和歸納,因此,《外臺秘要》只是一部醫方類的彙編書籍。然而,唐代以前的許多方劑,都依靠此書得以保存,它的貢獻也是不可磨滅的。但閱讀此書的人,如果心中沒有既定的醫學見解,面對眾說紛紜、方劑混雜的情況,反而會迷茫不知所措。所以,閱讀《千金方》和《外臺秘要》的人,必須精通《內經》、《傷寒雜病論》和《神農本草經》等書籍,心中先要有自己的見解,然後才能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從中獲益匪淺。否則,反而會被它們混亂的內容所迷惑,不知所從。
唉!《千金方》、《外臺秘要》尚且如此,更何況後世那些偏頗雜亂的醫書,難道不會迷惑人們的心志嗎?更不用說那些無稽之談、杜撰而成的邪書,更是不值一駁。
3. 《活人書》論
宋人之書,能發明《傷寒論》,使人所執持而易曉,大有功於仲景者,《活人書》為第一。蓋《傷寒論》不過隨舉六經所現之症以施治,有一症而六經皆現者,並有一症而治法迥別者,則讀者茫無把握矣。
此書以經絡病因,傳為疑似,條分縷析,而後附以諸方治法,使人一覽瞭然,豈非後學之津梁乎?其書獨出機杼,又能全本經文,無一定混入己意,豈非好學深思,述而不作,足以繼往開來者乎?後世之述《傷寒論》者,唐宋以來,已有將經文刪改移易,不明不貫。至近代前《條辨》、《尚論編》等書,又復倒顛錯亂,各逞意見,互相辨駁,總由分症不清,欲其強合,所以日就支離。
若能參究此書,則任病情之錯綜反覆,而治法乃歸一定,何必聚訟紛紜,致古人之書,愈講而愈晦也。
白話文:
《活人書》論
宋代的這本書,能夠闡明《傷寒論》,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對張仲景的貢獻最大,當屬《活人書》。因為《傷寒論》只是隨便列舉六經病症的表現來施治,有些病症同時符合好幾經的症狀,或者同一個病症卻有完全不同的治療方法,讀者就會茫然不知所措。
這本書則以經絡病因作為基礎,逐一分析疑難病症,條理清晰地說明,然後再附上各種治療方法,讓人一目瞭然,豈不是後輩學習的橋樑嗎?這本書獨具匠心,又能完整保留經文原意,沒有夾雜作者個人的觀點,這不正是一位好學深思、只闡述而不妄加創作,足以繼承前人學說並開創新的局面的人才能做到的嗎?後世闡述《傷寒論》的書籍,從唐宋以來,已經有不少將經文刪改、移易,導致內容不明確、不貫通。到了近代之前的《條辨》、《尚論編》等書,更是顛倒錯亂,各自逞強,互相辯駁,根本原因就在於分不清症狀,強行牽強附會,所以這些書越來越支離破碎。
如果能夠參考研讀這本書,那麼即使病情錯綜複雜、反覆變化,治療方法也能歸於一定的原則,何必爭論不休,讓古代的醫書越講越晦澀呢?
4. 《太素脈》論
診脈以之治病,其血氣之盛衰,及風寒暑濕之中人,可驗而知也。乃相傳有《太素脈》之說,以候人之壽夭窮通,智愚善惡,纖悉皆備。夫脈乃氣血之見端,其長而臺厚者,為壽之徵。其短小而薄弱者,為夭之徵。清而有神,為智之徵。濁而無神,為愚之徵。理或宜然。若善惡已不可知,窮通則與脈何與?然或得壽之脈,而其人或不謹於風寒勞倦,患病而死;得夭之脈,而其人愛護調攝,得以永年。又有血氣甚清,而神志昏濁者;形質甚濁,而神志清明者。
即壽夭智愚,亦不能皆驗,況其他乎?又書中更神其說,以為能知某年得某官,某年得財若干,父母何人,子孫何若,則更荒唐矣!天下或有習此術而言多驗者,此必別有他術,以推測而幸中,藉此以神其說耳。若盡於脈見之,斷斷無是理也。
白話文:
《太素脈》論
透過診脈來治療疾病,可以驗證病人的氣血盛衰,以及風寒暑濕等外邪入侵的情況。相傳有一種叫做《太素脈》的診斷方法,據說可以預測人的壽命長短、命運好壞、智愚善惡,甚至細微之處都能預測。脈象是氣血的外在表現,脈象長而有力者,是長壽的徵兆;脈象短而虛弱者,是短壽的徵兆;脈象清晰有力者,是聰明的徵兆;脈象混濁無力者,是愚笨的徵兆。這些推論似乎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善惡是否能從脈象中得知?命運的好壞又與脈象有什麼關係呢?有些人雖然脈象顯示長壽,卻因為不注意保養,遭受風寒勞累而生病死亡;有些人雖然脈象顯示短壽,卻因為精心的保養調養而得以長壽。此外,也有一些人氣血非常清澈,但神志卻昏濁;有些人形體非常濁滯,但神志卻非常清明。
也就是說,壽命長短、智愚善惡也不能完全從脈象中判斷出來,更何況其他事情呢?書中更有一些誇張的說法,認為可以預測某一年會得到什麼官職,某一年會得到多少財富,甚至可以知道父母是誰,子孫如何,這就更加荒謬了!天下間或許有人學習這種方法,並聲稱預測很準確,這一定是另有其他方法,透過推測而偶然猜中,藉此來誇大這種方法的神奇而已。如果所有事情都能從脈象中看出,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5. 婦科論
婦人之疾,與男子無異,惟經期胎產之病不同,並多癥瘕之疾。其所以多癥瘕之故,亦以經帶胎產之血,易於凝滯,故較之男子為多。故古人名婦科謂之帶下,醫以其病總屬於帶下也。主治婦人,必先明衝任之脈。衝脈起於氣街,(在毛際兩旁。)並少陰之經兵臍上行,至胸中而散。
任脈起於中極之下,(臍下四寸。)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又云;衝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裡,為經脈之海。此皆血之所從生,而胎之所由系。明於衝任之故,則本原洞悉,而後其所生之病,千條萬緒,以可知其所從起。更參合古人所用之方,而神明變化之,則每症必有傳受,不概治以男子泛用之藥,自能所治輒效矣。至於如俗相傳之邪,如胎前宜涼,產後宜溫等論。
夫胎前宜涼,理或有之。若產後宜溫,則脫血之後,陰氣大傷,孤陽獨熾;又瘀血未,,結為蘊熱,乃反用薑桂等藥,我見時醫以此殺人無數。觀仲景先生於產後之疾,以石膏、白薇、竹茹等藥治之,無不神效。或云:產後瘀血,得寒則凝,得熱則行,此大謬也。凡瘀血凝結,因熱而凝者,得寒降而解;因寒而凝者,得熱降而解。
如桃仁承氣湯,非寒散而何?未聞此湯能凝血也。蓋產後瘀血,熱結為多。熱瘀成塊,更益以熱,則煉成乾血,永無解散之日。其重者陰涸而即死,輕者成堅反宗後人之邪說,皆足以害人。諸科皆然,不獨婦科也。
白話文:
婦科論
婦女的疾病,和男子的疾病並沒有本質區別,只是在經期、生產方面的疾病有所不同,而且婦女更容易患上癥瘕(指腹部腫塊)等疾病。婦女容易患癥瘕的原因,也是因為經血、產後血更容易凝滯,所以比男子多。因此古人將婦科稱為「帶下科」,認為婦科疾病大多屬於帶下病症的範疇。治療婦科疾病,必須先了解衝脈和任脈。衝脈起源於氣街(在恥骨聯合兩旁),與少陰經相並,沿著肚臍上方往上走,到達胸中而散開。任脈起源於中極穴之下(肚臍下四寸),向上經過恥骨聯合,沿著腹部內側,到達關元穴。還有人說:衝脈和任脈都起源於胞宮(子宮),向上沿著背部內側運行,是經脈的總匯。這些都是血液產生的來源,也是胎兒繫帶的所在。明白了衝脈和任脈的運行規律,就能掌握疾病的根本原因,那麼即使疾病千變萬化,也能找到其發生的根源。再參考古人使用的方劑,靈活運用,那麼每種病症都有可以遵循的治療方法,而不必一概而論地使用治療男子的藥物,這樣治療效果自然就會很好。至於民間流傳的一些錯誤說法,例如孕期宜涼、產後宜溫等等。
孕期宜涼,或許有一定的道理。但產後宜溫,卻是錯誤的。因為產後失血,陰氣受損嚴重,陽氣獨盛;而且瘀血未完全排出,形成蘊熱,這時反而使用薑、桂等溫熱藥物,我見過許多醫生用這種方法害死無數人。觀察張仲景先生治療產後疾病的經驗,他使用石膏、白薇、竹茹等藥物治療,效果都非常好。有人說:產後瘀血,遇到寒冷就會凝固,遇到溫熱就會運行,這是很大的錯誤。凡是瘀血凝結,因熱而凝結的,用寒涼之品可以使其化解;因寒而凝結的,用溫熱之品可以使其化解。
例如桃仁承氣湯,就不是寒涼的方劑嗎?從未聽說過這個方劑可以凝血。其實,產後瘀血,多半是由於熱結造成的。熱瘀結塊,再用溫熱之品,就會變成乾硬的瘀血,永遠無法化解。嚴重者陰液枯竭而死,輕者形成堅硬的腫塊。反對後世這些錯誤的說法,都是為了避免誤傷病人。各科疾病都一樣,不只是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