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醫學源流論》~ 卷下 (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6)

1. 防微論

病之始生,淺則易治,久而深入,則難治。《內經》云: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藥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傷寒論》序云:時氣不和,便當早言,尋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時治之,罕有不愈?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入臟,則難可制。昔扁鵲齊桓公,云病在腠理,三見之後,則已入臟,不可治療而逃矣。

歷聖相傳,如同一轍。蓋病之始入,風寒既淺,氣血臟腑未傷,自然治之甚易;至於邪氣深入,則邪氣與正氣相亂,欲攻邪則礙正;欲扶正則助邪,即使邪漸去,而正氣已不支矣。若夫得病之後,更或勞動感風,傷氣傷食,謂之病後加病,尤極危殆。所以人之患病,在客館道途得者,往往難治。

非所得之平凡獨重也,乃既病之後,不能如在家之安適,而及早治之;又復勞動感冒,致病深入而難治也。故凡人少有不適,必當即時調治,斷不可忽為小病,以致漸深;更不可勉強支持,使病更增,以貽無窮之害。此則凡人所當深省,而醫者亦必詢明其得病之故,更加意體察也。

白話文:

防微論

疾病剛開始的時候,症狀輕微,很容易治療;但時間久了,病邪深入,就難以治療了。《內經》說:「聖人不治已經發生的疾病,而治預防疾病。」等到疾病已經產生了才用藥物治療,就像口渴了才去挖井,戰爭爆發了才去鑄造兵器一樣,是不是太晚了!《傷寒論》的序言說:「如果時令氣候不調和,就要及早說明,追究疾病的來源,當病邪還停留在肌膚腠理之間時及時治療,很少有不痊癒的。但是病人忍著不說,過了幾天才就醫,病邪已經侵入臟腑,就難以控制了。」從前扁鵲醫治齊桓公,說疾病還在肌膚腠理之間,三次診治後,病邪已經侵入臟腑,無法治療,扁鵲就逃走了。

歷代醫家相繼傳承的治療方法都是一樣的。因為疾病剛開始的時候,風寒邪氣還很淺表,氣血和臟腑還沒有受到損傷,自然很容易治療;等到邪氣深入,邪氣和正氣互相混亂,想要攻邪就會妨礙正氣;想要扶助正氣就會助長邪氣,即使邪氣漸漸消退,正氣也已經衰竭了。如果得了病以後,又勞累或受風寒,損傷了氣血或飲食,叫做「病後加病」,就更加危險了。所以人在旅店或路途上得病,往往難以治療。

這並不是因為在旅途上得到的病就特別難治,而是因為生病後,不能像在家一樣舒適,不能及早治療;而且又勞累受風寒,導致疾病深入而難以治療。因此,任何人只要有一點不舒服,都應該及時調治,絕對不能因為是小病就忽視,導致病情加重;更不能勉強支撐,讓病情加重,留下無盡的禍患。這一點是所有的人都應該深刻反省的,醫生也必須詳細詢問病人得病的原因,更加用心體察。

2. 知病必先知症論

凡一病必有數症。有病同症異者,有症同病異者;有症與病相因者,有症與病不相因者。蓋合之則曰病,分之則曰症。古方以一藥治一症,合數症而成病,即合數藥而成方。其中亦有以一藥治幾症者,有合幾藥而治一症者,又有同此一症,因不同用藥亦異,變化無窮。其淺近易知者,哪吐逆用黃連、半夏;不寐用棗仁、茯神之類,人皆知之。

至於零雜之症,如《內經》所載,喘滿噫語,吞欠嚏嘔,笑泣目瞑,嗌乾,心懸善恐,涎下涕出,齧唇齧舌,善忘善怒,喜握多夢,嘔酸魄汗等症,不可勝計。或由司天運氣,或由臟腑生克,或由邪氣傳變,《內經》言之最詳。

後之醫者,病之總名亦不能知,安能於一病之中,辨明眾症之淵源?即使病者身受其苦,備細言之,而彼實茫然,不知古人以何藥為治,仍以泛常不切之品應命,並有用相反之藥,以益其疾者。此病者之所以無門可告也。學醫者,當熟讀《內經》,每症究其緣由,詳其情狀,辨其異同,審其真偽,然後遍考方書本草,詳求古人治法。一遇其症,應手輒愈。

不知者以為神奇,其實古聖皆有成法也。

白話文:

知病必先知症論

所有疾病一定會有許多症狀。有些疾病症狀相同,但病因不同;有些症狀相同,但疾病不同;有些症狀與疾病互相因果關係;有些症狀與疾病沒有關係。總體來說,症狀組合起來就叫做疾病,將疾病的症狀拆解開來就叫做症狀。古代的醫方,是用一種藥物治療一種症狀,數種症狀組合起來形成疾病,就用數種藥物組合成藥方。其中也有用一種藥物治療幾種症狀的情況,也有用幾種藥物治療一種症狀的情況,還有的同一種症狀,因為病因不同而用藥也異,變化無窮。像一些容易理解的,例如嘔吐逆氣用黃連、半夏;失眠用棗仁、茯神之類,大家都知道。

至於零散雜亂的症狀,例如《黃帝內經》中記載的:呼吸困難、胸悶、呃逆、吞咽困難、欠伸、噴嚏、嘔吐、哭笑、閉目、咽喉乾燥、心慌害怕、流口水、流鼻涕、咬嘴唇咬舌頭、健忘易怒、喜歡握物、多夢、嘔吐酸水、盜汗等等症狀,數量多到數不清。這些症狀有的源於自然界的氣候變化,有的源於臟腑之間的相互影響,有的源於邪氣的傳變,《黃帝內經》中對這些都解釋得非常詳細。

後世的醫生,連疾病的總名稱都搞不清楚,怎麼能在一個疾病中,辨明各種症狀的根源呢?即使病人親自說明病情,醫生也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古人用什麼藥物治療,只能用一些通用的、不對症的藥物應付,甚至還用相反的藥物,加重病情。這就是病人求醫無門的原因。學習醫術的人,應該熟讀《黃帝內經》,對於每種症狀都要探究其原因,詳細了解其表現,辨別其異同,審察其真偽,然後遍覽醫方典籍和藥物書籍,仔細研究古人的治療方法。一旦遇到這種症狀,就能立即治癒。

不懂的人以為這是神奇的醫術,其實古代聖賢都有其成熟的治療方法。

3. 補藥可通融論

古人病愈之後,即令食五穀以養之,則元氣自復,無所謂補藥也。神農、仲景之書,豈有補益之方哉?間有別載他書者,皆託名也。自唐《千金翼》等方出,始以養性補益等各立一門。遂開後世補養服食之法。以後醫家,凡屬體虛病後之人,必立補方,以為調理善後之計。若富貴之人,則必常服補藥,以供勞心縱欲之資;而醫家必百計取媚,以順其意。

其藥專取貴重辛熱為主,無非參、朮、地黃、桂、附、鹿茸之類,託名秘方異傳。其氣體合宜者,一時取效;久之必得風痹陰痼等疾,隱受其害,雖死不悔。此等害人之說。固不足論。至體虛病後補藥之方,自當因人而施,視臟腑之所偏而損益之。其藥亦不外陰陽氣血,擇和平之藥靈敏十種,相為出入,不必如治病之法,一味不可移易也。故立方只問其陰陽臟腑,何者專重而已。

況膏丸合就,必經月經時而後服完。若必每日視脈察色,而後服藥,則必須一日換一丸方矣。故凡服補藥,皆可通融者也。其有神其說,過為艱難慎重,取貴僻之藥以可以卻病長生者,非其人本愚昧,即欲以之欺人耳!

白話文:

補藥可通融論

古人病好之後,就讓他們吃五穀雜糧來恢復元氣,根本不需要額外的補藥。神農、張仲景的醫書裡,哪裡有專門的補益藥方呢?其他書上記載的補藥方子,大多是偽造的。直到唐代《千金翼方》等醫書出現,才開始將養生、補益等內容單獨列為一門學問,從此才有了後世各種補藥和食療的方法。

後世的醫生,只要遇到體弱多病或病後恢復的人,就一定會開補藥處方,當作調養身體的善後之計。如果是有錢有勢的人,更是經常服用補藥,來彌補勞累和縱慾的損耗;而醫生們則會想盡辦法討好他們,順從他們的意願。

這些補藥多半選用珍貴、辛辣溫熱的藥材,比如人參、白朮、熟地黃、桂枝、附子、鹿茸等等,還故意起些神秘的藥名,說是秘方、祖傳秘方。雖然有些藥材搭配得當,能一時見效,但長期服用,必定會導致風濕痹痛、陰虛等慢性疾病,暗中危害身體健康,即使因此喪命也不後悔。這些害人的說法,根本不值得一談。

至於病後服用補藥,應該根據個人的情況,觀察臟腑的虛弱偏向,再調整藥物劑量。藥材也無非是調整陰陽、氣血,選擇平和有效的藥物,靈活運用十幾種藥材,相互配合使用,不必像治療疾病那樣,藥方一成不變。所以開補藥處方,只需要考慮陰陽、臟腑的虛實偏盛就可以了。

況且,膏藥、丸藥的服用,通常需要一個月經周期才能服用完畢。如果非要每天把脈看面色,再決定服藥,那豈不是每天都要換一粒藥丸?因此,服用補藥,其實是可以根據情況靈活調整的。那些宣稱有神奇效果,非要搞得很複雜、很慎重,還用一些珍貴稀有的藥物來保證長生不老的說法,不是那些人本來就愚昧無知,就是故意欺騙他人!

4. 輕藥愈病論

古諺有:「不服藥為中醫」之說自宋以前已有這。蓋因醫道失傳,治人多誤,病者又不能辨醫之高下,故不服藥;雖不能愈病,亦不至為藥所殺。況病苟非死症,外感漸退,內傷漸復,亦能自愈,故云中醫。此過於小心之法也。而我以為病之在人,有不治自愈者,有不治難愈者,有不治竟不愈而死者。

其自愈之徉,誠不必服藥;若難愈及不愈之疾,固當服藥。乃不能知醫之高下,藥之當否,不敢以身嘗試,則莫若擇平易輕淺,有益無損之方,以備酌用。小誤亦無害,對病有奇功,此則不止於中醫矣。如偶感風寒,則用蔥白蘇葉湯,取微汗。偶傷飲食,則用山楂、麥芽等湯消食。

偶感暑氣,則用六一散、廣藿湯清暑。偶傷風熱,則用燈心竹葉湯清火。偶患腹瀉,則用陳茶佛手湯和腸胃。如此之類,不一而足。即使少誤,必無大害。又有其藥似平常,而竟有大誤者,不可不知。如腹痛嘔逆之症,寒亦有之,熱亦有之,暑氣觸穢亦有之。或見此症,而飲以生薑湯,如果屬寒,不散寒而用生薑熱性之藥,至寒氣相鬥,已非正治,然猶有得效之理。其餘三症,飲之必危。

曾見有人中暑,而服濃薑湯一碗,覆杯即死。若服紫蘇湯,寒即立散,暑熱亦無害。蓋紫蘇性發散,不拘何症,皆能散也。故雖極淺之藥,而亦有深義存焉。此又所宜慎也。凡人偶有小疾,能擇藥性之最輕淡淡者,隨症飲之,則服藥而無服藥之誤,不服藥而有服藥之功,亦養生者所當深考也。

白話文:

輕藥愈病論

古人有句諺語:「不服藥為中醫」,這句話宋代以前就有了。這是因為醫術失傳,治療病人常常出錯,病人又分辨不出醫生醫術的高低,所以寧可不服藥;即使不能治癒疾病,也不至於被藥物害死。況且,如果病情不是危急重症,外感疾病逐漸減輕,內傷也逐漸恢復,也能夠自行痊癒,所以才說「不服藥為中醫」。這是一種過於小心的方法。

但我認為,人體疾病,有不治而自愈的,有不治而難以痊癒的,有不治而最終不愈而致死的。

那些可以自愈的疾病,確實不必服藥;但對於難以痊癒或無法痊癒的疾病,就應該服藥。只是因為不能分辨醫生的醫術高低,藥物的適宜與否,不敢拿自己的身體去嘗試,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選擇平易、簡單、有益無害的藥方,以備不時之需。即使用藥稍有偏差,也沒有什麼危害,而且對疾病還有奇效,這樣就不止於「不服藥為中醫」了。例如偶爾感受風寒,就用蔥白蘇葉湯,微微出汗即可;偶爾飲食不當,就用山楂、麥芽等煮湯消食;偶爾中暑,就用六一散、藿香正氣散清暑;偶爾傷風熱,就用燈芯竹葉湯清熱;偶爾腹瀉,就用陳茶佛手湯調理腸胃。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即使用藥略有不當,也不會造成大的危害。

但是,也有一些看似平常的藥物,卻可能造成很大的錯誤,這一點必須要注意。例如腹痛嘔吐的症狀,寒症有之,熱症有之,暑熱夾雜穢濁之邪也有之。如果遇到這種症狀,就服用生薑湯,如果屬於寒症,用生薑這種熱性的藥物,反而會使寒邪內斂,與寒邪對抗,這就不是正治之法,但仍然有可能見效。但對於其他三種情況,服用生薑湯必定危險。

曾經見過有人中暑,服用了一碗濃薑湯,立刻就死了。如果服用紫蘇湯,寒症立刻就能散去,暑熱也沒有害處。因為紫蘇性味辛溫,具有發散作用,不論何種症狀,都能起到散邪的作用。所以,即使是很簡單的藥物,也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這一點也應該謹慎。一般人偶爾有小病,能夠選擇藥性最輕、最溫和的藥物,根據症狀服用,就能在服藥的同時避免用藥錯誤,達到不服藥卻有服藥的效果,這也是養生者應該仔細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