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醫學源流論》~ 卷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下 (5)

1. 治病不必顧忌論

凡病人或體虛而患實邪,或舊有他病與新病相反,或一人兼患二病,其因又相反,或外上下各有所病,醫者躊躇束手,不敢下藥,此乃不知古人制方之道者也。古人用藥,惟病是求。藥所以制病,有一病,則有一藥以制之。其人有是病,則其藥專至於病所而驅其邪,決不反至無病之處,以為禍也。

白話文:

各種病症都有許多複雜的狀況,例如:虛弱的體質患上實症、舊病和新病的症狀相反、一個人同時患有兩種病,但兩者的病因又相反、或身體上下各處都有病症。許多醫者遇到這些情況都會猶豫不決,不敢開藥。原因是他們不瞭解古人用藥的原則。古人用藥,只針對特定的病症。每一種病症,就配一種藥物來治療。如果病人患有某種病症,特定的藥物就會直達病竈,驅除邪氣。這些藥物絕不會跑到沒有病症的地方,造成額外的困擾。

若留其病不使去,雖強壯之人,遷延日久,亦必精神耗竭而死,此理甚易明也。如怯弱之人,本無攻伐之理。若或傷寒而邪入陽明,則仍用硝黃下藥,邪去而精氣自復。如或懷妊之婦,忽患癥瘕,必用桃仁大黃以下其瘕,瘀去,臺自安。或老年及久病之人,或宜發散,或宜攻伐,皆不可因其血氣之衰,而兼用補益。

白話文:

如果不治療疾病,任其發展,即使是強壯的人,經過長時間的拖延,也會精神衰竭而死,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對於身體虛弱的人,原本就不應該使用攻伐的方法。但如果傷寒邪氣侵入陽明經,就依然要用硝黃類藥物來瀉下,邪氣排出後,精氣自然就會恢復。又比如懷孕的婦女,突然患上癥瘕,必須用桃仁、大黃等藥物來下其癥瘕,瘀血排出後,胎兒自然安穩。或者老年人及長期患病的人,有的適合發散,有的適合攻伐,都不能因為他們的血氣衰弱,就同時使用補益的方法。

如傷寒之後,食復、女勞復,仲景皆治其食,清其火,並不因病後而用溫補。惟視病之所在而攻之,中病即止,不復有所顧慮,故天下無束手之病。惟不能中病,或偏或誤,或太過,則不病之處亦傷,而人危矣。俗所謂有病病當之。此歷古相傳之法也。故醫者當疑難之際,多所顧忌,不敢對症用藥者,皆視病不明,辨證不的,審方不真,不知古聖之精義者也。

白話文:

如果得了傷寒或產後虛勞的病,仲景都用治療飲食的方法,讓身體清火,不會因為生病後就用溫熱補品治療。只根據病竈所在進行治療,病症消失即停止,不再顧慮其他,所以天下沒有難治的病。只是無法準確找出典型的病症,有時候偏頗或誤診,或者治療過度,就會傷及不生病的部位,導致病情惡化。俗話說「生病就對症治療」。這是歷代相傳的方法。因此,醫生在遇到疑難雜症時,會顧忌很多,不敢對症用藥的,都是看病不明,辨證不清,辨方不準,不瞭解古聖人的精髓。

2. 病深非淺藥能治論

天下有治法不誤,而始終無效者。此乃病氣深痼,非泛然之方藥所能愈也。凡病在皮毛榮衛之間,即使病勢極重,而所感之位甚淺,邪氣易出。至於臟腑筋骨之痼疾,如勞怯、痞隔,風痹痿厥之類,其感非一日,其邪在臟腑筋骨,如油之八面,與正氣相併。病家不知,屢易醫家,醫者見其不效,雜藥亂投,病日深而元氣日敗,遂至不救。

白話文:

在醫學界,有一些治療方法看似正確,卻始終無效。這是因為患者的病情根深蒂固,不是一般的藥方可以治療好的。如果疾病位於皮膚或表層,即使病情很嚴重,但所影響的部位較淺,邪氣容易排出。但是,如果是臟腑、筋骨方面的慢性疾病,比如勞累、怯懦、消化不良、風濕、麻痺等,這些疾病的形成並非一日之寒,邪氣深入臟腑、筋骨,就像油覆蓋了一切,與正氣糾纏在一起。患者不懂這些,一再更換醫生,而醫生見到治療無效,便亂開藥方,導致疾病更加嚴重,元氣越來越虛弱,最終難以救治。

不知此病,非一二尋常之方所能愈也。今之集方書者,如風痹大症之類,前錄古方數首,後附以通治之方數首,如此而已。此等治法,豈有愈期?必當遍考此病之種類,與夫致病之根源,及變遷之情狀,並詢其歷來服藥之誤否。然後廣求古今以來治此症之方,選擇其風上種種治法次第施之;又時時消息其效否,而神明變通之,則痼疾或有可愈之理。若徒執數首通治之方,屢試不效,其計遂窮,未有不誤者也。

白話文:

對於這種疾病,不是用一兩個普通的方子就能治好的。現在編纂醫書的人,在治療風痹等大病時,往往在前面抄錄幾首古方,後面再附上一些通治的方子,就完事了。這種治療方法,怎麼可能治得好病呢?必須詳細瞭解這種疾病的種類、病因、病情的變化,以及病人服用過的藥物是否錯誤。然後廣泛蒐集古今以來治療這種疾病的方子,選擇其中對應風上證型的方法依次使用。同時,時時觀察藥物的效果,靈活變通,這樣頑固的疾病纔有可能治癒。如果只是一味堅持使用幾個通治的方子,屢試無效,就認為無計可施了,那肯定是誤診了。

故治大症,必學問深博,心思精敏,又專心久治,乃能奏效。世又有極重極久之病,諸藥罔效,忽服極輕淡之方而愈,此乃其病本有專治之方,從前皆系誤治。忽遇對症之藥,自然應手而痊也。

白話文:

因此想要治療大病,就必須學問淵博,思維敏捷,還要專心致志地長期治療,才能收效。世上也有極端嚴重、久治不愈的疾病,各種藥物都無效,但忽然服用一些很清淡的藥方就治好了。這是因為這種疾病本來就有專門的治療方法,之前都是誤治了。忽然遇到對症的藥,自然就能手到病除。

3. 愈病有日期論

治病之法,自當欲其速愈。世之論者,皆以為治早而藥中病,則愈速,治緩而藥不中病,則愈遲;此常民。然亦有不論治之遲早,而愈期有一定者。《內經》臟氣法時論云:夫邪氣之客於身也,以勝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其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其他言病愈之期不一。

白話文:

治病的方法,自然應該希望它能快速痊癒。世俗的議論者,都認為治療得早且藥物對症,那麼痊癒得就快,治療得晚且藥物不對症,痊癒得就慢。這是一般人的看法。然而也有不論治療早晚,而痊癒時間卻有規律的。《內經》中關於臟氣法時的論述說:邪氣侵犯人體後,會因為盛而相加,到達它所生長的時段就會痊癒,達到它無法戰勝的時間就會加重;到達它所生長的時段而得到控制,自然就能得到它的位置而痊癒。除此之外,書中所說的疾病痊癒時間並非一種。

《傷寒論》云: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又云: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此皆宜靜養調攝以待之,不可亂投藥石。若以其不愈,或多方以取效,或更用重劑以希功,即使不誤,藥力勝而元氣反傷。更或有不對症之藥,不惟無益,反有大害,此所宜知也。

白話文:

《傷寒論》中提到:發病於陽氣盛的時候,七天就能痊癒;發病於陰氣盛的時候,六天就能痊癒。又說:風寒表證解除不徹底的,十二天就能痊癒。這些情況都應該靜心調養身體,等待病情的自然好轉,不要胡亂用藥。如果因為病症沒有好轉,就嘗試各種方法或用強力藥物來治療,即使不弄錯症狀,藥力過強也會損傷元氣。更或者使用不對症的藥物,不僅不會有益,反而會造成很大的危害,這是需要知道的。

況本源之病,必待其精神漸復。精民有驟長之理?至於外科,則起發成膿,生肌收口,亦如痘症,有一定之日期。治之而誤,固有遷延生變者。若欲強之有速效,則如揠苗助長,其害有不可勝言者。乃病家、醫家,皆不知之。醫者投藥不效,自疑為未當;又以別方試之,不知前方實無所害,特時未至耳。

白話文:

對於身體機能失調的疾病,必須等候身體機能逐漸恢復。人的精神豈能突然好轉?而對於外科疾病,從發作到化膿、長出新肉、傷口癒合,也像天花一樣,都有固定的時間期限。如果治療方法不當,可能會導致病情拖延或發生變化。如果是想讓病情快速好轉,這就像拔苗助長一樣,後果不堪設想。然而,病人和醫生往往都不明白這個道理。醫生用藥無效,就懷疑處方不對,於是換別的藥方來試驗,卻不知道前面的藥方其實沒有問題,只是時機未到而已。

乃反誤試諸藥,愈換而病愈重。病家以醫者久而不效,更換他醫。他醫遍閱前方,知其不效,亦復更換他藥,愈治愈遠。由是斷斷不死之病,亦不救矣。此皆由不知病愈有日期之故也。夫病家不足責,為醫者豈可不知,而輕以人嘗試乎?若醫者審知之,而病家必責我以近效,則當明告之故,決定所愈之期。倘或不信,必欲醫者另立良方,則以和平輕淡之藥,姑以應病者之求,待其自愈。

白話文:

結果亂試各種藥物,越換藥病情就越嚴重。病人認為醫師治療很久卻不見效,於是轉而求診其他醫師。新醫師檢查了之前的藥方,知道那些藥無效,也換了其他藥物,但病情卻離痊癒越來越遠。因此,原本不會致命的疾病,也無法挽救了。這些都是因為不知道疾病痊癒需要時間的緣故。病人不知道無法責怪,但身為醫師的怎麼可以不知道,而草率地用人來試藥呢?如果醫師明白這個道理,但是病人一定要求醫師快速見效,那麼醫師就應該清楚說明原因,並確定痊癒所需的時間。如果病人還是不信,一定要醫師另開妙方,那麼醫師就可以開一些平和、輕淡的藥物,先應付病人的要求,等待病人自行痊癒。

如更不信,則力辭之,斷不可徇人情而至於人如此。則病家一時或反怨謗,以後其言果驗,則亦知我識高而品崇矣。

白話文:

如果你還是不相信,那就堅決辭謝,絕對不能為了迎合別人而做出這種事。這樣或許病人當時會抱怨和批評,但是以後如果我的話應驗了,他們也會明白我的見識很高,品德也很高尚。

4. 治人必考其驗否論

天下之事,惟以口舌爭,而無從考其信否者,則是非難定。若夫醫則有效驗之可徵,知之最易。而為醫者,自審其工拙亦最易。然而世之擇醫者與為醫者,皆憒憒而莫之辨,何也?古人用藥,苟非宿病痼疾,其效甚速。《內經》云:一劑知,二劑已。又云:覆杯而臥。《傷寒論》云:一服愈者,不必盡劑。

白話文:

世界上發生的事情,往往只有口舌之爭,無法從中考證其真假,因此是非很難判斷。唯獨醫術,有顯著的療效可以證明,最容易辨別真偽。而作為醫生,也最容易評估自己的水平好壞。然而世間的人,無論是尋醫的人,還是作為醫生的,都糊裡糊塗,無法辨別好壞,這是為什麼呢?古人用藥,如果不是長年累月的頑疾,其效果往往很快。《內經》中說:服用一劑後,可以看出效果,兩劑後可以痊癒。又說:服藥後,蓋好被子,蓋住碗筷入睡。《傷寒論》中說:服用一劑而痊癒的,不必吃完所有藥。

可見古人審病精而用藥當,未有不一二劑而效者。故治病之法,必宜先立醫案,指為何病,所本何方,方中用某藥專治某症,其論說本之何書。服此藥後,於何時減去所患之何病;倘或不驗,必求所以不驗之故,而更思必效之法。或所期之效不應,反有他效,必求其所以致他效之故;又或反增他症,或病反重,則必求所以致害之故。而自痛懲焉。

白話文:

可見古代醫師辨證精準,用藥得當,還沒吃幾劑藥就見效。所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必須先建立病歷,指出是什麼疾病,根據哪個方子,方子中的哪味藥專治哪個症狀,其論述依據於哪本書。服用此藥後,在什麼時候減輕了什麼疾病;或者沒有效果,必尋求無效的原因,再思考萬無一失的方法。或者所期待的效果沒有出現,反而有其他效果,必探究其產生其他效果的原因;又或者反而增加了其他症狀,或病情加重,則必探究其產生不良影響的原因。從而自我反省和改進。

更復博考醫書,期於必愈而止。若其病本不能速效,或其病只可小效,或竟不可治,亦必預立醫案,明著其說,然後立方,不得冒昧施治。如此自考,自然有過必知,加以渚心好學,其道日進矣。今之醫者,事事反此,惟記方數首,擇時這藥數種,不論何病何證,總以此塞責,偶爾得效,自以為功;其或無效,或至於死,亦諉於病勢之常,病家亦相循為固然,全不一怪。

白話文:

我再詳細查閱醫書,以治好病為目標。如果病的性質無法快速見效,或只會稍微好一點,甚至無法治癒,也一定要先寫好病歷,清楚說明這些原因,纔可以開藥方,不能貿然治療。如此自省,自然會知道不足之處,再配合好學不倦,醫術就會日漸進步。現在的醫生,都與此相反,只記住幾個藥方,隨意挑選一些藥物,不管什麼病或症狀,都用這些來應付,偶爾見效,就自以為了不起;如果沒有效果,甚至導致死亡,也推說是病情本來就常有的變化,病家也都習以為常,一點都不奇怪。

間有病家於未服藥之前,問醫者服此藥之後,效驗若何,醫者答云:且看服後何如,豈有預期之理?病家亦唯唯自以為失言,何其愚也!若醫者能以此法自考,必成良醫;病家以此法考醫者,必不為庸醫之所誤,兩有所益也。

白話文:

有時候,在還沒開始服藥之前,病人會問醫生吃了這藥之後會有什麼效果。醫生回答說:先吃了再看效果怎麼樣,怎麼可能事先就知道呢?病人也只好默默認為自己問了個傻問題。但其實,如果醫生能夠用這種思維來自我審視,他一定能成為一個好醫生;如果病人用這種方法來評判醫生,就不會輕易被平庸的醫生誤導,對雙方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