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源流論》~ 卷下 (4)
卷下 (4)
1. 傷風難治論
凡人偶感風寒,頭痛發熱,咳嗽涕出,俗語謂之傷風。非《傷寒論》中所云之傷風,乃時行之雜感也。人皆忽之,不知此乃至難治之疾,生死之所關也。蓋傷風之疾,由皮毛以入於肺,肺為嬌臟,寒熱皆所不宜。太寒則邪氣凝而不出;太熱則火爍金而動血。太潤則生痰飲;太燥則耗精液。
太泄則汗出而陽虛;太澀則氣閉而邪結。並有視為微疾,不避風寒,不慎飲食,經年累月,病機日深,或成血證,或成肺痿,或成哮喘,或成怯弱,比比皆然。誤治之害,不可勝數。諺云:傷風不醒變成勞。至言也。然則,治之何如?一驅風,蘇葉、荊芥之類。二消痰,半夏、象貝之類。
三降氣,蘇子、前胡之類。四和榮衛,桂枝、白芍之類。五潤津液,蔞仁、元參之類。六養血,當歸,阿膠之類。七清火,黃芩、山梔之類。八理肺,桑皮、大力子之類。八者隨其症之輕重而加減之,更加以避風寒,戒辛酸,則庶幾漸愈,否則必成大病。醫者又加以升提辛燥之品,如桔梗、乾薑之類。
不效,即加以酸收,如五味子之類,則必見血,及見血。隨用熟地、麥冬,以實其肺,即成勞而死。四十年以來,我見以千計矣,傷哉!
白話文:
傷風難治論
一般人偶爾受風寒侵襲,出現頭痛發熱、咳嗽流涕的症狀,俗稱傷風。這與《傷寒論》中所說的傷風不同,而是當時流行的各種感染疾病。人們往往輕忽它,不知道這是非常難治的疾病,關係到生死攸關。因為傷風之疾,從皮膚毛髮侵入肺部,而肺是嬌弱的器官,寒熱都不適合它。太寒冷,邪氣就會凝滯而不散;太熱,就會灼傷肺金,導致出血。太濕潤,就會產生痰飲;太乾燥,就會耗損精液。
太過於瀉下,就會出汗導致陽氣虛弱;太過於澀滯,就會氣機閉塞,邪氣凝結。有些人把傷風視為小病,不避風寒,不注意飲食,日積月累,病情日益加重,最終可能發展成血證、肺痿、哮喘或體虛,這種情況屢見不鮮。錯誤治療的危害,更是數不勝數。俗話說:「傷風不治變成癆病。」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錯。那麼,應該如何治療呢?
第一,驅除風邪,可用蘇葉、荊芥等藥物。第二,消除痰濕,可用半夏、象貝等藥物。第三,降逆氣,可用蘇子、前胡等藥物。第四,調和營衛,可用桂枝、白芍等藥物。第五,滋潤津液,可用蔞仁、元參等藥物。第六,養血,可用當歸、阿膠等藥物。第七,清熱瀉火,可用黃芩、山梔等藥物。第八,調理肺氣,可用桑皮、大力子等藥物。這八種方法要根據病情輕重加減用藥,再加上避風寒,戒除辛辣酸苦食物,這樣才能慢慢痊癒,否則必定會變成大病。有些醫生又會加入升提辛燥的藥物,如桔梗、乾薑等。
如果仍然無效,就再加入酸斂的藥物,如五味子等,這樣就會出現出血。出現出血後,再用熟地、麥冬滋陰補肺,最終就會變成癆病而死。四十年來,我見過這種情況數以千計,實在令人痛心!
2. 攻補寒熱同用論
虛證宜補,實證宜瀉,盡人而知之者。然或人虛而證實,如弱體之人,冒風傷食之類;或人實而證虛,如強壯之人,勞倦亡陽之類;或有人本不虛,而邪深難出;又有人已極虛,而外邪尚伏。種種不同。若純用補,則邪氣益固;純用攻,則正氣隨脫。此病未愈,彼病益深,古方所以有攻補同用之法。
疑之者曰:兩藥異性,一水同煎,使其相制,則攻者不攻,補者不補,不如勿服。若或兩藥不相制,分途而往,則或反補其所當攻,攻其所當補,則不惟,無益,而反有害,是不可不慮也。此正不然。蓋藥之性,各盡其能,攻者必攻強,補者必補弱,猶掘坎於地,水從高處流下,必先盈坎而後進,必不反向高處流也。
如大黃與人參同用,大黃自能逐去是堅積,決不反傷正氣;人參自能充益正氣,決不反補邪氣。蓋古人制方之法,分經別臟,有神明之道焉。如瘧疾之小柴胡湯,瘧之寒熱往來,乃邪在少陽,木邪侮土,中宮無主,故寒熱無定。於是用柴胡以驅少陽之邪,柴胡必不犯脾胃;用人參以健中宮之氣,人參必不入肝膽。
則少陽之邪自去,而中土之氣自旺,二藥各歸本經也。如桂枝湯,桂枝走衛以祛風,白芍走榮以止汗,亦各歸本經也。以是而推,無不盡然。試以《神農本草》諸藥主治之說細求之,自無不得矣。凡寒熱兼用之法,亦同此義,故天下無難治之症。後世醫者不明此理,藥惟一途。
若遇病情稍異,非顧此失彼,即遊移浮泛,無往而非棘手之病矣。但此必本於古人制方成法,而神明之。若竟私心自用,攻補寒熱,雜亂不倫,是又殺人之術也。
白話文:
攻補寒熱同用論
虛症應該補,實症應該瀉,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有的人虛弱卻表現出實症的症狀,例如體弱的人受風寒傷食;有的人強壯卻表現出虛症的症狀,例如強壯的人過度勞累導致陽氣虧損;還有人本身不虛,但邪氣深重難以去除;也有人已經極度虛弱,但外邪仍然潛伏。情況複雜多樣。如果只單純補益,邪氣就會更加鞏固;如果只單純攻邪,正氣就會隨之耗損。這樣,原來的病沒治好,反而產生新的更嚴重的疾病。所以古方才有攻補同用的方法。
有人質疑:兩種藥性相反,一起煎煮,會互相抵消作用,攻邪的藥就不攻邪了,補益的藥就不補益了,還不如不服用。如果兩種藥不相克,各自發揮作用,可能反而補了該攻的,攻了該補的,這樣不僅無益反而有害,這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藥物的特性,各個發揮其作用,攻邪的藥必然攻伐強盛之邪,補益的藥必然補益虛弱之處,就像挖地基引水,水會從高處流向低處,必然先充滿低窪的地方後才能繼續流動,絕不會逆流而上。
例如大黃和人參一起使用,大黃能有效清除積滯,絕不會損傷正氣;人參能充實益補正氣,絕不會補益邪氣。這是因為古人制方的方法,根據經絡臟腑,有其精妙的道理。例如治療瘧疾的小柴胡湯,瘧疾的寒熱往來,是因為邪氣在少陽,木邪侮土,中焦失調,所以寒熱不定。因此用柴胡驅除少陽的邪氣,柴胡不會影響脾胃;用人參健脾益氣,人參不會影響肝膽。
這樣,少陽的邪氣自然去除,中焦的氣機自然旺盛,兩種藥各歸其經。例如桂枝湯,桂枝走表祛風,白芍養血止汗,也都是各歸其經。以此類推,都是如此。如果仔細研讀《神農本草經》中各種藥物的功效主治,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凡是寒熱並用的方法,都遵循這個道理,所以天下沒有難治的病症。後世醫生不明白這個道理,用藥只走一條路。
如果遇到病情稍微不同,不是顧此失彼,就是猶豫不決,那麽無論遇到什麽病症,都將束手無策。但是,這必須建立在理解古人制方方法,掌握其精妙之處的基礎上。如果只是憑借個人的主觀臆斷,胡亂使用攻補寒熱之法,那就成了殺人術了。
3. 臨病人問所便論
病者之愛惡苦樂,即病情虛實熱之徵。醫者望色切脈而知之,不如其自言之為尤真也。惟病者不能言之處,即言而不知其所以然之故,則賴醫者推求其理耳。今乃病者所自知之平凡,明明為醫者言之,則醫者正可因其言,而知其病之所在以治之。乃不以病人自知之真,對症施治,反執己之偏見,強制病人,未有不誤人者。
如《傷寒論》中雲:能食者為中風,不能食者為中寒。則傷寒內中風之症,未嘗禁其食也。乃醫者見為傷寒之症,斷不許食。凡屬感證,皆不許其食。甚有病已半愈,胃虛求食,而亦禁之,以至因餓而死者。又《傷寒論》云:欲飲水者,稍稍與之。蓋實火煩渴,得水則解,未嘗禁冷水也。
乃醫家凡遇欲冷飲之人,一概禁止。並有伏暑之病,得西瓜而即愈者。病人哀求欲食,亦斷絕不與,至煩渴而死。如此之類,不可枚舉。蓋病者之性情氣體,有能受溫熱者,有能受寒涼者;有不受補者,有不禁攻者,各有不同。乃必強而從我意見,況醫者之意見,亦各人不同,於是治病之法,無一中肯者矣。
《內經》云:臨病人問所便。蓋病人之所便,即病情真實之所在。如身大熱,而反欲熱飲,則假熱而真寒也;身寒戰,而反欲寒飲,是假寒而真熱也。以此類推,百不失一。而世之醫者,偏欲與病人相背,何也?惟病人有所嗜好,而與病相害者,則醫者宜開導之。如其人本喜酸,或得嗽症,則酸宜忌;如病人本喜酒,得濕病,則酒宜忌之類。
此則不可縱欲以益其疾。若與病證無礙,,病人之所喜,則從病人之便,即所以治其病也。此《內經》辨證之精義也。
白話文:
臨病人問所便論
病人喜歡或厭惡、苦或樂,就能反映病情虛實寒熱的徵兆。醫生觀察面色、切脈雖然可以知道病情,但病人自己說出來的症狀更為真實可靠。只有病人無法表達的地方,或者表達了卻不清楚原因,才需要醫生去推測其道理。現在,病人自己能清楚感知的症狀,明明已經告訴醫生了,醫生就應該根據病人的描述,了解病症所在而對症下藥。然而,醫生卻不相信病人自己真實的感受,不對症治療,反而堅持自己的偏見,強迫病人接受,這樣做必然會誤治病人。
例如,《傷寒論》中說:「能吃東西的是中風,不能吃東西的是中寒。」因此,傷寒病中屬於中風的症狀,從來不禁止病人飲食。但有些醫生看到是傷寒的症狀,就斷然不允許病人吃東西。凡是屬於感冒的症狀,都禁止病人吃東西。甚至病人病情已經好了一半,胃口虛弱想吃東西,醫生也禁止,以至於病人餓死。同樣,《傷寒論》又說:「想喝水的人,要少量地給他喝。」這是因為實熱煩渴,喝水就能解除,從來沒有禁止喝冷水。
但是,很多醫生遇到想喝冷飲的人,一概禁止。甚至有中暑的病人,吃了西瓜就痊癒了,病人哀求想吃,醫生卻斷然不給,以至於病人因為煩渴而死。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因為病人的體質和性格各不相同,有的能承受溫熱,有的能承受寒涼;有的不能進補,有的不能服用攻邪的藥物,情況各有不同。醫生卻一定要強迫病人按照自己的意見去做,況且醫生們的意見也各有不同,所以治療方法沒有一個是真正有效的。
《內經》說:「要仔細詢問病人的感受。」病人的感受,就是病情真實的所在。比如,身體發熱,卻反而想喝熱飲,這是假熱而真寒;身體發冷發抖,卻反而想喝冷飲,這是假寒而真熱。以此類推,這樣判斷,幾乎不會有錯。但是,世上的醫生,卻偏偏喜歡和病人反著來,這是為什麼呢?只有病人嗜好某些東西,而這些東西又會加重病情時,醫生才應該加以勸導。例如,病人本來喜歡吃酸的東西,得了咳嗽,就應該忌口酸的東西;病人本來喜歡喝酒,得了濕病,就應該忌酒等等。
這些情況是不能縱容病人的慾望,以免加重病情。如果病人的嗜好和病情沒有衝突,就應該順從病人的意願,這也是治療疾病的方法。《內經》的辨證精義就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