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醫學源流論》~ 卷下 (2)

回本書目錄

卷下 (2)

1. 針灸失傳論

《靈》、《素》兩經,其詳論臟腑經穴疾病等說,為針法言者,十之七八。為方藥言者,十之二三。上古之重針法如此,然針道而方藥易,病者亦樂於服藥,而苦於針。所以後世方藥盛行,而針法不講。今之為針者,其顯然之失有十,而精微尚不與焉。兩經所言,十二經之出入起止,淺深左右,交錯不齊;其穴隨經上下,亦參差無定。

白話文:

《靈樞》和《素問》這兩本經典,詳細論述了臟腑、經穴和疾病等等。其中談論針灸之法的,大約佔了十分之七八;談論藥方醫術的,大約佔了十分之二三。由此可見,古代非常重視針灸之法。然而,針灸難學,而藥物治療相對容易,病人也更喜歡服藥,而害怕針灸。因此,後世藥方醫術盛行,而針灸之法逐漸衰落。現在的針灸醫生,公開的錯誤就已經有十種,更不必說那些精細微小的錯誤了。這兩本經典所談到的,十二條經脈的出入、起止、深淺、左右、交錯,並不一致;穴位隨著經脈的上下而有不同,也是參差不齊的。

今人只執同身寸,依左右一直豎量,並不依經曲折,則經非經而穴非穴,此一失也。兩經治病,云某病取某穴者固多,其餘則指經而不指穴。如《靈樞》終始篇云: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補足厥陰;厥病篇云:厥頭痛,或取足陽明、太陰,或取手少陽、足少陰;耳聾取手陽明,嗌乾取足少陰。皆不言其穴,其中又有瀉子補母等義。

白話文:

現在的人只憑藉身體的直線距離,順著左右一直測量,而不考慮經脈的曲折,這樣經脈就不是經脈,穴位也不是穴位,這是第一個錯誤。兩條經脈治療疾病,說某個疾病取某個穴位肯定有很多,其餘的則是針對經脈而不是穴位。例如《靈樞》的《終始篇》說:人迎穴飽滿時,瀉出足少陽經的氣血,補足厥陰經的氣血;《厥病篇》說:頭暈耳鳴,可以取足陽明經、足太陰經,或取手少陽經、足少陰經;耳聾取手陽明經,喉嚨乾燥取足少陰經。這些都沒有說明穴位,其中還包含了瀉子補母等意義。

今則每病指定幾穴,此二失也。兩經論治,井、滎、輸、經、合最重。冬刺井,春刺滎,夏刺輸,長夏刺經,秋刺合。凡只言某經,而不言某穴者,大者皆指井滎五者為言。今則皆不講矣,此三失也。補瀉之法《內經》云:吸側內針,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氣為故;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為瀉。

白話文:

現在看病時只指定幾個穴位,這是兩種錯誤。根據「兩經」理論,井、滎、輸、經、合穴位最重要。冬刺井穴,春刺滎穴,夏刺輸穴,長夏刺經穴,秋刺合穴。凡是隻說某經而不說某穴的,一般都指的是井滎五穴。現在都不講究這些了,這是第三種錯誤。

補瀉的方法,《內經》中提到:吸氣時針刺到穴位裡面,不要讓氣逆;慢慢地久留,不要讓邪氣擴散。吸氣時轉動針,目的是獲得氣感;等呼氣時拔針,呼氣結束後才拔出來,這樣大氣都能出來,起到瀉的作用。

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為補。又必迎其經氣,疾內而徐出,不按其痏為瀉;隨其經氣,徐內而疾出,即按其痏為補。其法多端。今則轉針之時,以大指出為瀉,搓入為補,此四失也。納針之後,必候其氣。

白話文:

呼氣時將針插進,保持不動一會兒,等到氣息到達後再拔出;等待吸氣時再插針,氣息無法排出,就把針停留在原處,關閉它的門戶,讓神氣留存,大氣停留在身體裡就是補法。一定要迎合經絡的氣息,快速插針緩慢拔出,不刺激病竈就是瀉法;順著經絡的氣息,緩慢插針快速拔出,刺激病竈就是補法。這種方法有很多種。現在行針時,大指按出去就是瀉法,反手搓回來就是補法,這都是錯誤的。針刺後,一定要等待氣息到達。

刺實者,陰氣隆至乃去針;刺虛者,陽氣隆至乃出針。氣不至,無問其數,氣至即去之,勿復針。《難經》云:先以左手壓按所針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來如動脈之狀,順而刺之。得氣因推內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今則時時轉動,俟針下寬轉,而後出針,不問氣之至與不至,此五失也。

白話文:

針刺實證,陰氣旺盛到極點時才起針;針刺虛證,陽氣旺盛到極點時纔出針。氣未到,不論針刺次數,氣到即起針,不要反覆針刺。《難經》說:先用左手按壓針刺處,彈動並用力,像用指甲往下壓。氣到時會像動脈跳動一樣,順勢刺入。得氣後,推動針尖往裡,這就是「補」。動針並伸出,這就是「瀉」。現在卻時時轉動針具,等針下寬鬆轉動後纔出針,不論氣到沒到,這是五種錯誤之一。

凡針之深淺,隨時不同。春氣在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肌肉,冬氣在筋骨,故春夏刺淺,秋冬制深,反此有害。今則不論四時,分寸各有定數,此六失也。古之用針,凡瘧疾、傷寒、寒熱咳嗽,一切臟腑七竅等病,無所不治。今則只治經脈形體痿痹屈伸等病而已,此七失也。

白話文:

針灸的深淺,隨著季節的不同而變化。春天氣息在皮膚表面,所以針刺要淺;夏天氣息在皮膚之下,因此針刺可以深一些;秋天氣息在肌肉裡,所以針刺要更深;冬天氣息在筋骨內,因此針刺要最深。所以春秋兩季針刺要淺,秋冬兩季要深,如果違背這個原則就會對身體有害。

現在有些醫家不分四季,對於針刺的深淺都有固定的標準,這是六種錯誤之一。

古代使用針灸,不管得了瘧疾、傷寒、寒熱咳嗽,還是臟腑疾病、七竅毛病,幾乎所有病症都可以治療。現在的醫家只用來治療經脈、形體麻痺、屈伸不適等問題,這是七種錯誤之一。

古人刺法,取血甚多,《靈樞》血絡論言之最詳。而頭痛腰痛,尤必大瀉其血,凡血絡有邪者,必盡去之。若血射出而黑,必令變色,見赤血而止,否則病不除而反有害。今人則偶爾見血,病者醫者已惶恐失據,病何由除?此八失也。《內經》刺法,有九變十二節。九變者,輸刺、遠道刺、經刺、絡刺、分刺、大寫刺、毛刺、巨刺、淬刺。

白話文:

古代針灸的方法會取較多血,《黃帝內經》的血絡論中記載得很詳細。尤其是頭痛腰痛,更需要大量放血,凡是血絡中有病邪的,都要徹底去除。如果放出的血是黑色的,必須讓它變色,看到紅色血才能停止,否則疾病不會痊癒反而有害。現在的人只要偶爾看到血,病人和醫生就驚慌失措,疾病怎麼可能治得好?這是八種錯誤之一。《黃帝內經》中的針灸方法,有九種變化和十二個節點。九種變化指:

  1. 輸刺:針刺輸穴
  2. 遠道刺:針刺遠處穴位
  3. 經刺:針刺經絡
  4. 絡刺:針刺絡脈
  5. 分刺:針刺分枝
  6. 大寫刺:大幅度放血
  7. 毛刺:輕微針刺
  8. 巨刺:深層針刺
  9. 淬刺:針刺後留針

十二節者,偶刺、報刺、恢刺、齊刺、揚刺、直針刺、輸刺、短刺、浮刺、陰刺、傍刺、贊刺。以上二十一法,視病所宜,不可更易,一法不備,則一病不愈。今則只直刺一法,此九失也。古之針制有九:鑱針、員針、鍉針、鋒針、鈹針、員利針、毫針、長針、大針,亦隨病所宜而用,一失其制,則病不應。今則大者如員針,小者如毫針而已,豈能治痼疾暴氣?此十失也。

白話文:

十二種針刺手法:

  1. 偶刺:刺入深度淺
  2. 報刺:刺入出針快速
  3. 恢刺:刺入距離較深
  4. 齊刺:刺入深度適中
  5. 揚刺:邊刺邊出針
  6. 直針刺:垂直刺入
  7. 輸刺:拔針時順勢刺入
  8. 短刺:刺入深度較短
  9. 浮刺:刺入皮膚淺層
  10. 陰刺:刺入穴位較深
  11. 傍刺:刺入穴位附近
  12. 贊刺:刺入穴位周圍

二十一種治療方法,必須根據患者病情選擇合適的,不能隨意變更。如果有一種方法不具備,就會有一種疾病無法治癒。現在的人只會直針刺一種方法,這是九種失誤之一。

古代針灸有九種規格:

  1. 鑱針:針身較粗
  2. 員針:針身較圓
  3. 鍉針:針身較鈍
  4. 鋒針:針尖較鋒利
  5. 鈹針:針身較細
  6. 員利針:針身較圓且鋒利
  7. 毫針:針身非常細
  8. 長針:針身較長
  9. 大針:針身較粗

也需要根據患者病情選擇合適的,如果使用規格不對,就無法治癒疾病。現在的人只有大如圓針和小如毫針兩種,怎麼能治療難癒的急症?這是十種失誤之一。

其大端之失已如引,而其成尤要者,更在神志專一,手法精嚴。經云:神在秋毫,屬意病者,審視血脈,刺之無殆。又云:經氣已至,慎守勿失,深淺在志,遠近若一,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神無營於眾物。又云:伏如橫弩,起如發機。其專精敏妙如此。

白話文:

這些技藝重要的缺陷已經在前面提到過了,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於心神專注,手法精確。經書上說:心思集中於病人的病情,仔細觀察血脈,下針才能準確。又說:當經氣到達穴位時,要小心守住,不能放鬆,深淺由心而定,遠近一致,就像面對深淵一樣,手像握著老虎,心神不分心他顧。又說:下針時像拉滿的弩,起針時像機關發動。它的專注和精妙就是如此。

今之醫者,隨手下針,漫不經意,即使針法如古,志不凝而機不達,猶恐無效,況乎全與古法相背乎?其外更有先後之序,迎隨之異,貴賤之殊,勞逸之分,肥瘦之度,多少之數,更僕難窮。果能潛心體察,以合聖度,必有神功。其如人之畏難就易,盡違古法,所以世之視針甚輕,而其術亦不甚行也。

若灸之一法,則較之針所治之病,不過十之一二。知針之理,則灸又易易耳。

白話文:

現在的醫生隨便扎針,漫不經心。即便針灸手法和古代一樣,但精神不集中,精氣無法貫通,恐怕也不會有效果,何況完全違背古法呢?除此之外,還有先後順序、迎隨變化、貴賤不同的區別、勞逸不同的分法、肥瘦不同的程度、多少不同的數量,多得難以盡數。如果能靜下心來觀察體察,符合經典標準,一定能有神妙的功效。但是人們畏難求易,完全違背古法,所以世人對針灸輕視,它的術法也不太流行。

2. 水病針法論

凡刺之法,不過補瀉經絡,祛邪納氣而已。其取穴甚少,惟水病風㽷膚脹,必刺五十七穴。又云:皮膚之血盡取之,何也?蓋水旺必克脾土,脾土衰,則遍身皮肉皆腫,不特一經之中有水氣矣。若僅刺一經,則一經所過之地,水自漸消,而他經之水不消,則四面會聚並一經,已瀉之水亦仍滿矣。故必周身腫滿之處,皆刺而瀉之,然後其水不復聚耳。

白話文:

所有針灸的方法,不過是透過刺激穴道來調整經絡氣血,驅邪氣、引入正氣。而針灸時取穴的數量不多,只有在水腫、風濕性皮膚病和皮膚腫脹時,才需要針刺五十七個穴位。

古籍中還提到,要將皮膚中的血液全部放出來。為什麼呢?因為水液過多必定會剋制脾土,脾土衰弱,那麼全身的皮膚肌肉都會腫脹,不只是某一條經絡中有水氣。如果只針刺一條經絡,那麼這條經絡經過的地方,水氣會逐漸消退,但其他經絡的水氣不會消退,於是水氣就會從四面八方聚集到這條經絡,之前放出的水氣也會再次滿溢。所以,必須針刺全身所有腫脹的地方,將其水氣放出來,這樣水氣纔不會再聚集。

此五十七穴者,皆臟之經絡,水之所容也。此與大禹治洪水之法同。蓋洪水泛溢,必有江淮河濟,各引其所近之眾流以入海必不能使天下之水只歸一河以入海也。又,出水之後,更必調其飲食。經云:方飲無食,方食無飲,(欲使飲食異居,則水不從食,以至於脾客觀存在濕之處也。

白話文:

這 57 個穴位都是臟腑的經絡,也就是水液容納的地方。這與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方法相似。大洪水泛濫時,必須疏通長江、淮河、黃河、濟水等大河,讓它們各自引流附近的眾多小河入海。不能讓天下的水都只流入一條河中,然後入海。此外,洪水退去後,還必須調整飲食。醫書上說,喝水時不能進食,進食時不能喝水(目的是讓飲食分開,這樣水液就不會隨著食物流入脾胃中,導致濕邪聚集)。

)無食他食百三十五日,此症之難愈如此。余往時治此病,輕者多愈,重者必復腫。蓋由五十七穴未能全刺,而病人亦不能守戒一百三十五日也。此等大症,少違法度,即無愈理,可不慎哉!

白話文:

(如果不吃其他食物135天),這種病的難以治癒就達到這個程度。我過去治療這種病,輕症的多半能治癒,重症的一定會再次腫脹。這是因為57個穴位不能全部刺到,病人也無法堅持戒食135天。這種大病,稍有違背法度,就沒有治癒的道理,能不謹慎嗎?

3. 出奇制病論

病有經有緯,有常有變,有純有雜,有正有反,有整有亂。並有從醫書所之病,歷來無治法者,而其病又實可愈。既無陳法可守,是必熟尋《內經》、《難經》等書,審其經絡臟受病之處,及七六氣相感之因,與夫內外分合,氣血聚散之形,必有鑿鑿可徵者,而後立為治法。或先或後,或並或分,或上或下,或前或後,取藥極當,立方極正。

白話文:

疾病有經絡和臟腑之別,有常見和罕見之分,有單一和複雜之分,有正邪交爭和陰陽反常之異,有氣機平和和氣機紊亂之別。另外,還有一些疾病在醫書中找不到記載,歷代醫生也未有治癒的方法,但這些疾病實際上是可以治癒的。既然沒有既定的方法可遵循,就必須深入研讀《內經》、《難經》等經典,仔細辨別疾病所影響的經絡臟腑部位,以及七情六慾相互影響的因素,外因和內因的相互作用,氣血聚散的形態,一定會有明確的證據可考,然後才能確立治療方法。用藥的先後順序、加減組合、針對病竈或病因、是否升陽或降逆、是否治療前因或後果,都必須準確恰當,所開立的方劑也必須對症且有效。

而寓以巧思奇法,深入病機,不使擀格。如疱丁之解牛,雖筋骨關節之間,亦遊刃有餘。然後天下之病,千緒萬端,而我之設法亦千變化,全在平時於極難極險之處參悟通澈,而後能臨事不眩。否則一遇疑難,即束手無措,冒昧施治,動輒得咎,誤人不少矣!

白話文:

運用巧妙靈活的方法,深入探究病情,避免死板僵化。就像庖丁解牛一樣,即使筋骨關節之間,也能靈活自如。如此一來,面對天下各種千變萬化的疾病,我的治療方法也能隨機應變。關鍵在於平時在極其困難複雜的情況下深入參悟,才能在遇到事情時不慌不亂。否則,一旦遇到疑難雜症,就會束手無策,貿然治療,很容易出錯,坑害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