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源流論》~
1. 卷下
2. 治法
3. 司天運氣論
邪說之外,有欺人之學,有耳食之學。何謂欺空之學?好為高談奇論,以駭人聽聞;或剿襲前人之語,以示淵博,彼亦自知其為全然不解,但量他人亦莫這能深考也。此為欺人之學。何謂耳食之學?或竊聽他人之說,或偶閱先古之書,略記數語,自信為已得其秘,大言不慚,以此動眾,所謂道聽途說是也。如近人所談司天運氣之類是也。
彼所謂司天運氣者,以為何氣司天,則是年民當何病。假如厥陰司天,風氣主之,則是年之病,皆當作風治。此等議論,所謂耳食也。蓋司天運氣之說,黃帝不過言天人相應之理如此,其應驗先候於脈。凡遇少陰司天,則兩手寸口不應。厥陰司天,則右寸不應。大陰司天,則左寸不應。
若在泉,則尺脈不應,亦如之。若脈不當不其位,則病相反者死,此診脈之一法也。至於病,則必觀是年歲氣勝與不勝。如厥陰司天,風淫所勝,民病心痛脅滿等症。倘是年風淫雖勝,而民另生他病,則不得亦指為風淫之病也。若是年風淫不勝,則又不當從風治矣。經又云:相火這下,水氣乘之;水位之下,火氣乘之。
五氣之勝皆然。此乃亢則害,承乃制之理。即使果勝,亦有相剋者乘之,更與司天之氣相反矣。又云:初氣終三氣,天氣主之,勝之常也;四氣盡終氣,地氣主之,復之常也。有勝則復,無勝則否。則歲半以前屬司天,歲半以後又屬在泉,其中又有勝不勝之殊,其病更無定矣。
又云:厥陰司天,左少陰,右太陽,謂之左間、右間。六氣皆有左右間,每間主六十日,是一歲之中,復有六氣循環作主矣。其外能南政、北政之反其位,天符歲會三合之不齊,太過不及之異氣。欲辨明分晰,終年不能盡其蘊。當時聖人不過言天地之氣,運行旋轉如此耳。
至於人之得病,則豈能一一與之盡合?一歲之中,不許有一人生他病乎?故《內經》治歲氣勝復,亦不分所以得病之因。總之,見病治病,如風淫於內,則治以辛涼,六氣皆有簡便易守之法。又云:治諸勝復,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無問其數,以平為期。
何等劃一。凡運氣之道,言其深者,聖人有所不能知;及施之實用,則平正通達,人人易曉。但不若今之醫者所云,何氣司天,則生何病,正與《內經》圓機活法相背耳。
白話文:
司天運氣論
除了正統醫學之外,還有兩種欺騙人的學說:一種是欺騙人的學問,一種是道聽途說的學問。什麼是欺騙人的學問呢?就是喜歡高談闊論,說些駭人聽聞的話;或者抄襲前人的言論,來顯示自己的博學,其實自己根本不懂,卻認為別人也看不出來。這就是欺騙人的學問。什麼是道聽途說的學問呢?就是竊聽別人的談話,或者偶然讀到古書,只記住幾個詞句,就自以為掌握了秘訣,大言不慚,以此來迷惑眾人,這就是所謂的「道聽途說」。像現在一些人談論的司天運氣之類的說法,就是如此。
他們所謂的司天運氣,認為某種氣候主宰一年,就能預知那一年百姓將患何種疾病。例如,如果厥陰主宰,風氣盛行,那麼那一年百姓的疾病,都應該用治療風寒的藥方來治療。這種論調,就是道聽途說。其實,黃帝內經只是說明了天人相應的道理,以及預測疾病的方法是通過診脈來實現的。例如,遇到少陰主宰時,兩手寸脈無反應;厥陰主宰時,右寸脈無反應;太陰主宰時,左寸脈無反應。
如果在泉(指下焦),則尺脈無反應,也是一樣的。如果脈象不在應有的位置,則相反的病症會致死,這是診脈的一種方法。至於疾病的治療,則必須觀察當年歲時氣候的盛衰。例如,如果厥陰主宰,風邪盛行,百姓就會患心痛、脅肋脹滿等病症。但是,如果那一年風邪雖然盛行,但百姓卻患有其他疾病,就不能簡單地歸類為風邪的病症。如果那一年風邪不盛行,就不能用治療風邪的方法來治療。經書上還說:相火在下,水氣乘之;水氣在下,火氣乘之。
五種氣候的盛衰都是如此,這是亢則害,承乃制之理。即使某種氣候真的盛行,也會有相剋的氣候來制約它,甚至與司天之氣相反。經書上還說:初氣到第三氣,天氣主宰,盛行是常規;第四氣到最後一氣,地氣主宰,恢復是常規。有盛行就會恢復,沒有盛行就不會恢復。所以,一年上半年屬司天,下半年屬在泉,其中還有盛衰的差別,疾病就更加沒有定論了。
經書上還說:厥陰司天,左少陰,右太陽,稱為左間、右間。六氣都有左右間,每個間主六十天,也就是說,一年之中,六氣會輪流主宰。此外還有南政、北政的方位錯亂,天符歲會三合的不均勻,以及過盛不及的異常氣候。想要把這些都弄清楚,一年時間都不夠。當時的聖人只是說明天地之氣的運行變化而已。
至於人得病的原因,怎麼可能一一都符合呢?一年之中,難道就不允許有人得其他疾病嗎?所以,《內經》在論述歲氣盛衰時,並沒有區分得病的原因。總而言之,看到病就治病,比如體內有風邪,就用辛涼的藥物治療,六氣都有簡便易行的治療方法。經書上還說:治療盛衰,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不論多少次,以平和為目的。
多麼簡單劃一的方法啊!凡是關於運氣的道理,深入探討,聖人也有所不能知;至於實際應用,卻簡單明瞭,人人容易理解。但是不像現在的醫生所說的,哪種氣候主宰,就會生哪種病,這正與《內經》靈活變通的治療方法背道而馳。
4. 醫道通治道論
治身猶治天下也。天下之亂,有由乎天者,有由乎人者。由乎天者,如夏商水旱之災是也;由乎人者,如歷代季世之變是也。而人之病,有由乎先天者,有由乎後天者。由乎先天者,其人生而虛弱柔脆是也;由乎後天者,六淫之害,七情之感是也。先天之病,非其人之善養與服大藥,不能免於夭折。
猶之天生之亂,非大聖大賢,不能平也。後天之平凡,乃風寒暑濕火燥之疾,所謂外患也;喜怒憂思悲驚恐之害,所謂內憂也。治外患者以攻勝。四郊不靖,而選將出師,速驅除之可也;臨辟雍而講禮樂,則敵在門矣。故邪氣未盡,則輕而用補者,使邪氣內入而亡。治內傷者以養勝。
綱紀不正,而崇儒講道,徐化導之可也;若任刑罰而嚴誅戮,則禍益深矣。故正氣不足,而輕用攻者,使其正氣消盡而亡。然而大盛之世,不無玩民,故刑罰不廢,則補中之攻也。然使以小寇而遽起戎兵,是擾民矣。故補中之攻,不可過也。徵誅之年,亦修內政,故教養不弛,則攻中之補也。
然以戎首而稍存姑息,則養矣。故攻中之補,不可誤也。天下大事,以天下全力為之,則事不墮;天下小事,以一人從容處之,則事不擾。患大病以大藥制之,則病氣無餘;患小病以小方處之,則正氣不傷。然而施治有時,先後有序,大小有方,輕重有度,疏密有數,純而不雜,整而不亂。
所用之藥,各得其性,則器使之道。所處之方,各得其理,則調度之法。能即小以喻大,誰謂良醫之法,不可通於良相也?
白話文:
醫道通治道論
治病如同治理天下。天下大亂,有來自天災的,也有來自人禍的。天災例如夏商時期的水旱災害;人禍例如歷代王朝末世的變亂。同樣,人的疾病,有先天不足造成的,也有後天因素導致的。先天不足,是指人生下來就體弱多病;後天因素,則是外邪的侵害和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的刺激。先天性疾病,若不精心調養並服用良藥,就難以避免夭亡,如同天生亂世,非有大聖大賢,無法平定。
後天所患的普通疾病,是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引起的,屬於外患;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志的損害,則屬於內憂。治療外感疾病,要採用攻邪之法。如同邊境不安,就要選拔將領出兵,迅速驅除敵寇;如果在太學講授禮樂,而敵人卻兵臨城下,那就太遲了。所以,邪氣未盡,就輕易使用補益之法,會導致邪氣內侵而危及生命。治療內傷,則應以養護為主。
如同朝綱不正,應當提倡儒學,宣揚教化,慢慢感化人心;如果只憑刑罰嚴厲懲治,禍患反而會加深。所以,正氣不足,就輕易使用攻邪之法,會使正氣耗盡而死亡。然而盛世也有玩忽職守的情況,因此刑罰不能廢除,這就好比在補益的過程中也需要攻邪。但如果遇到小規模的叛亂就立即出兵,就會擾亂百姓。所以,補益過程中攻邪的方法,不能過度。
在征討叛亂的同時,也要修養內政,所以教化也不能鬆懈,這就如同在攻邪的過程中也要補益。如果在平定叛亂後,稍微保留一些餘地,那就是養護;所以,攻邪過程中補益的方法,也不能失誤。天下大事,要集中所有力量去完成,才能成功;天下小事,一個人從容處理,就不會造成混亂。患了大病,要用猛藥治療,才能徹底清除病邪;患了小病,用小方治療,就不會損傷正氣。
總之,施治要有時間性,先後順序要合理,治療方案要根據病情輕重大小而定,要把握輕重緩急的尺度,疏密要恰當,純而不雜,有條不紊。所用的藥物,都要根據其藥性來選擇,這就是用藥的道理;所採取的治療方法,都要符合病理,這就是治療的規律。能以小喻大,誰說良醫的治病方法,不能用到賢相治國上呢?
5. 五方異治論
人稟天地之氣以生,故其氣體隨地不同。西北之人,氣深而厚,凡受風寒,難於透出,宜用疏通重劑;東南之人,氣浮而薄,凡遇風寒,易於疏泄,宜用疏通輕劑。又西北地寒,當用溫熱之藥,然或有邪蘊於中,而內反熱,則用辛寒為宜;東南地溫,當用清涼之品,然或有氣邪隨散,則易於亡陽,又當用辛溫為宜。至交廣之地,則汗出無度,亡陽尤易,附桂為常用之品。
若中州之卑濕,山陝之高燥,皆當隨地制宜。故入其境,必問水土風俗而細調之,不但各府各別,即一縣之中風氣亦有迥殊者。並有所產之物,所出之泉,皆能致病,土人皆有極效之方,皆宜詳審訪察。若恃己之能,執己之見,治竟無功,反為土人所笑矣!
湖州長興縣有合溪,小兒飲此水,則腹中生痞。土人治法,用錢掛頸,以兩頭按乳頭上,剪斷,即將此線掛轉,將兩頭向背脊上,一併拽齊。線頭盡處將黑點記脊上,用艾灸之,或三壯,或七壯好消,永不再發。服藥無效。
白話文:
五方異治論
人體的氣息來源於天地,因此各地的人體氣質也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異。西北地區的人,體質厚實,氣血深沉,一旦受風寒,不易排出體外,治療時應選用藥力較強的疏通之劑;東南地區的人,體質較為虛弱,氣血較淺,遇到風寒容易排出,治療時應選用藥力較輕的疏通之劑。此外,西北地區寒冷,應使用溫熱的藥物,但如果邪氣鬱積於內,反而出現內熱症狀,則應使用辛寒的藥物;東南地區溫暖,應使用清涼的藥物,但如果氣邪隨著汗液散失,容易導致陽氣虛損,則應使用辛溫的藥物。至於交廣地區,容易汗出過多,損耗陽氣,桂枝是常用的藥物。
至於中原地區的低濕環境和山陝地區的高燥環境,都應根據當地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因此,醫生到一個新的地方行醫,必須詳細了解當地的水土、風俗,並據此調整治療方案,不僅各個府縣不同,即使同一個縣的不同地區,風氣也可能大相逕庭。當地出產的藥材和水源,都可能致病,當地居民通常有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都應該仔細詢問了解。如果只憑藉自身的經驗和見解,執意己見,治療效果不佳,反而會被當地人嘲笑。
湖州長興縣有一條名叫合溪的溪流,小孩子喝了這裏的水,就會腹中生痞。當地人治療的方法是,用銅錢穿線掛在脖子上,兩頭分別按在乳頭上,然後剪斷銅錢,把線頭反方向掛到背脊上,把兩頭拉緊,線頭盡頭的地方在脊背上做個記號,然後用艾灸灸炙,灸三壯或七壯就能痊癒,而且永不再犯。服用藥物治療卻無效。
6. 病隨國運論
天地之氣運,數百年一更易,而國家這氣運亦應之。上古無論,即以近代言,如宋之末造,中原失陷,主弱臣弛,張潔古、李東垣輩立方,皆以補中宮,健脾胃,用剛燥扶陽之藥為主,《局方》亦然。至於明季,主暗臣專,膏澤不下於民,故丹溪以下諸醫,皆以補陰益下為主。
至我本運錄極隆之會,聖聖相承,大權獨攬,朝綱整肅,惠澤旁流,此陽盛於上之明徵也。又冠飾朱纓,口燔菸草,五行惟火獨旺,故其為病,皆屬盛陽上越之證,數十年前,云間老醫知此義者,往往專以芩、連、知、柏,挽回誤投溫補之人,應手奇效,此實與運氣相符。近人不知此理,非惟不能隨症施治,並執寧過溫熱,毋過寒冷之說。
偏於溫熱,又我矯枉過正之論。如中暑一症,或有伏陰在內者,當用大順散、理中湯,此乃千中之一。今則不論何人,凡屬中暑,皆用理中等湯,我目睹七竅皆裂而死者,不可勝數。至於託言祖述東垣,用蒼朮等燥藥者,舉國皆然。此等惡習,皆由不知天時國運之理,誤引舊說以害人也。
故古人:不知天、地、人者,不可以為醫。
白話文:
病隨國運論
天地之氣運,幾百年才改變一次,國家的氣運也隨之變化。不論上古,就從近代來說,像宋朝末年,中原淪陷,朝廷衰弱,大臣懈怠,張元素、李東垣等名醫所用的方劑,都以補益中焦(脾胃)、健脾胃、溫熱扶陽的藥物為主,《局方》也是這樣。到了明朝末期,朝廷昏暗,奸臣當道,民不聊生,所以從朱丹溪以後的醫生,都以滋陰益腎的療法為主。
到了我們這個時代,國運昌盛,聖明之君相繼在位,大權獨攬,朝綱整肅,恩澤遍及百姓,這是陽盛於上的明顯徵兆。而且,人們喜好穿戴鮮豔的服飾,吸食煙草,五行之中唯火獨盛,所以當時的疾病,都屬於陽盛上亢的症狀。數十年前,江蘇一帶的老醫生懂得這個道理,常常用黃芩、黃連、梔子、柏子仁等藥物,來治療誤服溫補藥物的人,療效顯著,這確實與當時的氣運相符。近來的人不懂這個道理,不但不能隨症施治,反而堅持寧可溫熱過度,不可寒冷過度的說法。
偏向溫熱,又是矯枉過正的論調。例如中暑這種病,有的病人體內還有陰寒之邪,應該使用大順散、理中湯之類的方劑,這種情況只佔千分之一。現在卻不論什麼人中暑,都用理中湯,我親眼看見很多因為這樣而七竅流血而死的人,不勝枚舉。至於那些自稱繼承李東垣的醫家,使用蒼朮等燥熱藥物的,更是遍地皆是。這些壞習慣,都是因為不懂得天時國運的道理,誤用舊有的醫說而害人的結果。
所以古人說:不懂得天、地、人三者之間的關係,就不能夠做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