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讀醫隨筆》~ 卷六 (6)

回本書目錄

卷六 (6)

1. 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喻嘉言改秋傷於濕為傷燥,在喻氏不過借證秋燥之義,而擅改經文,則謬矣。夫濕非燥之訛也。《素問》水熱穴論曰:秋者,金始治,肺將收殺,陰氣初勝,濕氣及體。蓋四時五行之遞嬗也,惟土濕與金清相遞太急,濕令未衰,而清斂之令已至,故其始濕雖盛而氣外散也;及秋而濕乃斂入體中矣,及冬而陽氣又入矣。陽濕相激,故咳嗽也。

白話文:

喻嘉言把秋天因濕邪侵襲而產生的疾病改稱為「因燥邪侵襲而產生的疾病」,他在喻氏醫學著作中只是借用秋天乾燥的說法作為明證,擅自修改經文,這是錯誤的。濕氣並非乾燥的錯誤說法。《素問》中《水熱穴論》說:秋天,金氣開始主管,肺氣將要收斂殺伐,陰氣初次旺盛,濕氣侵入人體。這是由於四季五行交替更替的緣故,只有土的濕氣和金的清氣交替太快,濕氣的影響尚未衰退,而清氣斂藏的時令已經到來,所以一開始濕氣雖然旺盛,但氣息卻向外散發;等到秋天時濕氣才斂藏到人體內部;等到冬天時陽氣又入藏了。陽氣和濕氣互相激發,所以引發咳嗽。

若是傷燥,秋即當嗽,不待冬矣。其所制清燥救肺湯,亦治秋燥,非治冬咳之燥也。

白話文:

如果身體受到燥氣的侵害,秋天就會出現咳嗽,不用等到冬天。清燥救肺湯這個藥方,用來治療秋天的燥氣,不是用來治療冬天的咳嗽。

燥為次寒,其氣屬金,其象為干,為堅,為降,為清析,為鋒利,皆金之正令也。若熱燥,是挾火在內,與寒燥相對待,不專於金也。喻專以熱言燥,則水澤腹堅,又何以說之?

白話文:

燥性次於寒,它的氣息屬金,特徵是乾燥、堅硬、下沉、清澈、鋒利,這些都是金的本性。如果燥熱,那是因為體內有火氣,與寒燥相對,不僅與金有關。如果只用熱來解釋燥,那麼水澤中肚子堅硬,又怎麼能說得通呢?

2. 與友條論讀《傷寒論》法

傷寒,非奇病也。《傷寒論》,非奇書也。仲景據其所見,筆之於書,非既有此書,而天下之人依書而病也。其三陰三陽轉變之處,前人往往詞涉硬派,一似暗有鬼物,指使邪氣,如何傳法,並不得如何傳法。讀者須消去此等臆見,每讀一段,即設一病者於此,以揣其病機、治法,而後借證於書,不得專在文字上安排。

白話文:

傷寒病不是什麼奇怪的病。《傷寒論》這本書也不是什麼奇書。仲景醫生根據自己看到的病例,將它們寫成書。並不是有了這本書,人們才得傷寒病的。前人對於傷寒病三陰三陽轉變的過程,常常用詞生硬,好像有鬼怪在暗中指揮邪氣,讓它怎樣傳變,又讓它怎樣傳變。讀者必須消除這種主觀猜測,每次讀一段書,就設想一個病人,試著推測他的病情和治療方法,然後再用書中的內容來驗證。重點在於運用書中知識,而不在於死記硬背。

第一須辨傷寒為何等病。此本四時皆有之病也,但三時多有挾溫、挾濕、挾燥、挾風之異,其氣不專於寒,其膚腠疏鬆,初傷即兼二三經,再傳而六經已遍。惟冬時腠理固密,寒邪必先傷皮膚,以漸深入,故謂三時傷寒治法不同則可,謂三時無傷寒則不可。仲景是專論冬時傷寒,惟即病於冬,與遲病於春,中多相間錯出,未曾分析。

白話文:

首先要辨別什麼是傷寒。傷寒是四季都會發生的疾病,但春、夏、秋三季常夾雜溫邪、濕邪、燥邪、風邪等,寒邪並不是唯一的致病因素。而且,這三季人的皮膚腠理鬆散,初期傷寒就會同時侵犯兩到三條經脈,蔓延開來後,六條經脈都會受累。只有冬天的時候,腠理緻密,寒邪必須先侵襲皮膚,逐漸深入,所以說三季的傷寒治療方法不同是可以的,但說三季沒有傷寒是不對的。仲景專門論述冬天的傷寒,但他只提到冬天的傷寒與春天發病較慢的傷寒,多半混淆不清,沒有詳細分析。

其遲病於春者,亦系專指寒病,未及化熱者,與《內經》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之旨不同。前釋發陰、發陽篇,可參看。伏氣二字,本不必過於深求,今日感寒,今日即病,固即病也;上月感寒,下月始病,亦常有之事,謂之伏氣可也,謂之即病可也。豈得一言伏氣,便有許多奇怪?

白話文:

春季發生的疾病,也特別指的是寒病,寒病尚未化為熱病的情況,與《內經》中所說的「冬季受寒,春季必發溫病」的道理不同。先前解釋發陰、發陽的篇章,可以參閱。

「伏氣」這個詞,原本不用過於深入探究。今天受寒,今天就發病,這當然是立即發病;上個月受寒,下個月才發病,這也是常有的事,可以說是伏氣,也可以說是立即發病。怎麼能一說到伏氣,就產生許多奇怪的想法呢?

第二須辨論中寒熱二字為何等氣。寒者、天地之邪氣也;熱者,人身之正氣也,為寒邪所束,不得宣發,鬱結而成;與寒邪是兩氣,非寒能化熱也,與溫熱病傷於天地之熱邪者不同。寒邪既散,即當陽氣伸而熱解,其有不解者,正氣久困,經脈凝滯,不能自運,抑或誤治使然。

白話文:

第二點需要釐清「寒」和「熱」這兩個字代表什麼樣的氣。寒氣是來自天地間的邪氣;熱氣是人身體中的正氣,被寒邪所阻,無法宣發,鬱結而生。寒邪和熱氣是兩種不同的氣,並不是寒氣可以轉化為熱氣。這和溫熱病因天地間的熱邪所傷是不同的。

當寒邪散去,陽氣自然會舒展而熱氣就會消散。如果熱氣仍未消散,可能是正氣被困太久、經脈不通暢,無法自行運作,或者是被誤治所致。

第三須將「傳」字看得活。非邪氣有腳,能自初中轉變,步伐正齊也。病證變見何象,即為邪傷何經。如少陽主行津液,津液灼干,即少陽證;陽明主運渣滓,渣滓燥結,即陽明證。讀者須思何以頭痛、嘔吐、暈眩、脅脹?何以大便秘結、潮熱、自汗?不得渾之曰邪入少陽故爾也,邪入陽明故爾也!當在氣化上推求,不得專在部位上拘泥。

白話文:

第三點,你要靈活理解「傳」字。並不是邪氣有腳,能夠自己從輕症轉變為重症,而且轉變得十分規律。疾病症狀的變化反映了邪氣侵犯了哪條經絡。比如少陽經主管津液運行,津液被灼乾了,就會出現少陽經的症狀;陽明經負責運送糟粕,糟粕乾燥凝結了,就會出現陽明經的症狀。讀者要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頭痛、嘔吐、眩暈、脅脹?為什麼會出現大便乾燥、潮熱、自汗?不能籠統地說邪氣侵犯了少陽經所以才這樣,邪氣侵犯了陽明經所以才這樣!必須從氣化的角度來推究,不能侷限在部位上。

第四須辨初傷有三陽,有兩感,有直中。太陽行身之後而主表,其時陽明、少陽決無不傷。《內經》曰: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頰則下少陽;中於陽則溜於經,中於陰則溜於腑。即仲景所敘太陽中風,鼻鳴,乾嘔,豈專太陽?但邪在大表,治法不外麻、桂、葛根,故不必多立名色。兩感、直中,皆因其人陽氣之虛,或邪氣之猛也。

白話文:

第四點需要辨別,初次遭受外邪入侵時,有太陽經受傷的,有兩條陽經同時受傷的,還有直接中邪的。太陽經行人體體表,負責表證,所以當太陽經受傷時,陽明經和少陽經肯定也會受傷。《內經》說:頭部後方受到邪氣侵襲,就會傷及太陽經;面部受到邪氣侵襲,就會傷及陽明經;臉頰受到邪氣侵襲,就會傷及少陽經;如果正值陽氣當令,邪氣就會走入經脈;如果正值陰氣當令,邪氣就會走入臟腑。這也就是仲景所說的太陽中風,會有鼻鳴、乾嘔的症狀。難道只有太陽經才會有這些症狀嗎?不是的,只是因為邪氣在體表的證候比較明顯,治療方法不外乎用麻黃、桂枝、葛根,所以不必特別區分病名。至於兩感和直中,都是因為患者陽氣虛弱,或者邪氣太過猛烈所致。

太陽少陰、陽明太陰,皆有兩感;少陽厥陰,兩感殊少。直中亦然。少、厥兩感,即陽氣蔑矣。直中與兩感不同者,兩感是一陰一陽同病,其邪相等;直中是邪甚於陰也,其陽亦斷無不傷。但陰分之病,校較感為急。

白話文:

太陽經和少陰經、陽明經和太陰經,都可能同時受到兩股病邪的侵入;少陽經和厥陰經,同時受到兩股病邪的侵入的情況比較少見。直中的情況也是如此。少陽經和厥陰經同時受到兩股病邪的侵入,說明體內的陽氣已經衰弱。直中和同時受到兩股病邪的侵入不同,同時受到兩股病邪的侵入是一個陰經和一個陽經同時發病,這兩種病邪的強度相等;直中是病邪遠比陰經的病邪嚴重,其相應的陽經也必然會受到損傷。但是,陰經的病症,相對於同時受到兩股病邪的侵入來說,更加緊急。

第五須識傷營傷衛,不能判然兩途。仲景風則傷衛,寒則傷營,只略敘於麻黃證中,不過分析風、寒所傷之偏重如此。其意側重在寒,是串說,非平說。況夫中風脈緩自汗,汗即營也,營液外泄,桂枝湯是充助營氣之劑;傷寒脈緊無汗,是衛氣為寒所拘,麻黃輕迅,是過營透衛以開表,其力正注於衛。何得謂風傷衛不傷營,寒傷營不傷衛?更何得以此劈分兩大綱?

白話文:

第五點要明白「傷營」和「傷衛」不能截然分開。張仲景說「風則傷衛,寒則傷營」,這只是在麻黃湯治法中簡單提到的,只分析了風寒偏重於傷衛或傷營。他的用意主要著重在寒,這是連貫性的說法,不是平鋪直敘的。況且,中風的人脈搏緩慢,自出汗,汗液就是營液,營液外泄,桂枝湯就是補充營氣的藥劑;傷寒的人脈搏緊繃,不流汗,是衛氣被寒邪所拘,麻黃湯輕靈迅速,可以透達營衛,打開表層,其作用主要針對衛氣。怎麼能說風只傷衛不傷營,寒只傷營不傷衛呢?更怎麼能以此將兩大類病症截然分開呢?

按冬月腠理閉密,寒邪以漸而深。初傷皮膚,只在氣分,此時發之,不必得汗,其邪自散;次傷肌肉,乃在津液,邪與汗俱,汗出邪退;次傷經脈,乃入血分,即入經脈,則或竄筋骨,或潰三焦而據臟腑,亦有已及筋骨,而仍未入經脈之中者,故三陰亦有表證可汗也;既入經脈,必連臟腑,非可專恃汗法矣。其未入經脈時,所稱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及三陰病者,只是三陽三陰之部,非經也。

與第二卷《三陰三陽名義》篇參看。

白話文:

冬天時,皮膚腠理閉塞,寒邪會逐漸深入。

  • 起初傷及皮膚,只在表層,此時發作不必出汗,寒邪會自然散去。
  • 接著傷及肌肉,會影響津液,寒邪會隨著汗液排出,出汗時寒邪就會退去。
  • 再進一步傷及經脈,就會進入血分,一旦進入經脈,寒邪可能會竄入筋骨,或侵犯三焦而影響臟腑,也有些情況是已經傷及筋骨,但尚未進入經脈之中,因此三陰病也可以出現表證而需要發汗。
  • 寒邪一旦進入經脈,必定會波及臟腑,這時就不能只依賴發汗法了。

在寒邪還未進入經脈之前,所說的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和三陰病,只是指三陽三陰的部位,而不是指具體的經絡。

第六須辨寒熱傳化之機。初傷固總是寒,日久有寒邪內陷者,是其人本內寒也;有寒去熱不解者,是其人陰不足也。寒邪內陷必下利,即所謂陰傳太陰也,其實即陽明之下陷耳!繼即少陽之氣陷,繼即少陰之氣陷,至厥陰肝氣亦陷,無復生機矣。始終總不離乎下利,若利早止於厥陰未陷之前,即不得死;止於厥陰已陷之後,息高時冒,陰氣竭矣。熱氣不解,必秘結,必自汗,即所謂陽傳陽明也。

白話文:

第六條須辨別寒熱轉化的規律

最初受傷通常是寒邪侵犯,時間久了,有些人寒邪會深入體內,這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有內寒;有些人寒邪去了,熱邪卻沒有減輕,這是因為他們身體的陰液不足。寒邪深入體內,必定會導致腹瀉,也就是所謂的「陰傳太陰」,實際上就是陽明之氣下陷。接著,少陽之氣下陷,再接著少陰之氣下陷,直到厥陰的肝氣也下陷,就沒有生機了。始終離不開腹瀉,如果腹瀉在厥陰之氣還沒下陷之前就止住了,那麼就不會死亡;如果在厥陰之氣已經下陷之後才止住,那麼即使暫時好轉,但陰氣已經耗盡了。熱邪不退,必定會便祕,同時會自汗,也就是所謂的「陽傳陽明」。

此時太陰之津液,必已虧矣,治之失法,而少陰之精又虧,厥陰之血又虧,始終總不離乎秘結。非邪至陽明,即無復傳也,總不離乎陽明耳!

白話文:

在這個時候,體內的陰液肯定已經虧虛了。如果治療方法不對,那麼心陰也會虧虛,肝血也會虧虛,始終離不開便祕。如果邪氣沒有到達陽明經絡,那麼也不會再傳到別的地方,總之都是離不開陽明經絡的。

第七須識傷寒、溫病,始異終同之說不可執也。此只說得熱傳陽明一邊,其寒傳太陰,迥乎不同。傷寒有寒死證,無熱死證。陽明內實,非死證也;其有死者,皆由誤治。若溫熱病,則有自然一成不變之熱死證。

白話文:

第七點必須瞭解傷寒和溫病的區別,不能堅持開始時不同而最終相同的說法。這個說法只描述了熱傳給陽明經的一種情況,而寒傳給太陰經的,差別很大。傷寒有寒死證,沒有熱死證。陽明經內實,不是死證;如果有死亡的,都是因為治療錯誤。但是溫熱病,有自然形成不變的熱死證。

第八須識合病、並病之中,有真假之不同。前人分別合病、並病,語多牽強。當是兩陽同感,謂之合病;由此連彼,謂之並病。更有邪氣未及彼經,而彼經為之擾動者,其見證必有虛實之不同。如素胃寒者,一傷於寒,即口淡,即便滑;素陰虛者,一傷於寒,熱氣內菀,即喘喝,即口渴。

豈真邪傳陽明太陰耶?但散其寒,諸證即瘳;亦有略須兼顧者,必其內虛之甚,預杜邪氣內陷之路也。

白話文:

第八點,需瞭解「合病」與「並病」之間的真假差異。前人的看法分歧且牽強。正確的定義應為:兩條陽經同時感受邪氣,稱為「合病」;鄰近的經絡傳遞邪氣,稱為「並病」。

此外,還有邪氣尚未波及其他經絡,但其他經絡卻受到牽連的情況。這時,症狀會出現虛實差異。例如:平時胃寒的人,一旦受寒,就會出現口淡、舌苔滑膩;平時陰虛的人,一旦受寒,熱氣就會鬱結於內,出現喘息、口渴的症狀。

第九須求寒熱氣化之真際。六經傳次,本不必依仲景篇次也。無如前人越經傳、表裡傳等語,說得過泥,並未靠定各經,切發其所以然。如少陽主經脈之津液,經脈灼干,即見少陽證;太陰主腸胃之津液,腸胃灼干,即見太陰證;陽明主腸胃之渣滓,渣滓燥結,即見陽明證;厥陰主筋膜之津液,筋膜枯索,即見厥陰證;少陰主下焦之氣化津液,津竭氣散,即見少陰證。此從熱化也;從寒化者,陽氣不足而下泄,寒水淫溢而上逆,總是何臟受傷,即何經見證。

白話文:

想要了解中醫的基礎理論「寒熱氣化」,就必須理解經絡系統的運作。

中醫典籍中記載的六經傳遞順序,並非絕對遵循仲景所提出的次序。原因在於,古人對「越經傳」和「表裡傳」等概念的解釋過於拘泥,沒有深入分析各條經絡的具體功能。

在中醫理論中,少陽經主導經脈中的津液,當經脈津液被灼燒乾涸時,就會出現少陽經的症狀;太陰經主導腸胃中的津液,當腸胃津液被灼燒乾涸時,就會出現太陰經的症狀;陽明經主導腸胃中的糟粕,當糟粕乾結時,就會出現陽明經的症狀;厥陰經主導筋膜中的津液,當筋膜津液枯竭時,就會出現厥陰經的症狀;少陰經主導下焦的氣化津液,當津液耗盡、氣息散失時,就會出現少陰經的症狀。

這些症狀都是由熱證引起的。而寒證的原理則是:陽氣不足導致下瀉,寒水過盛導致上逆。具體來說,哪個臟腑受損,就會出現哪條經絡的症狀。

第十寒化熱化,各視本體之陰陽虛實。此語淺而極真。論中誤汗後,有為內寒者,有為內熱者;誤下後,亦有內寒者,有內熱者。若執過汗亡陽、過下亡陰之例,便不可通。故讀者以隨文生義為貴。夫六經乘虛而傳,寒熱隨偏而化也。

白話文:

第十條:寒症化熱症,熱症化寒症,都要根據病人的陰陽虛實具體情況來辨證。這句話簡潔卻非常真實。書中提到,誤用發汗法後,有的患者會出現內寒,有的會出現內熱;誤用瀉下法後,也可能有內寒、內熱之分。如果拘泥於發汗過度會損傷陽氣、瀉下過度會損傷陰氣的規則,就不靈活了。所以讀者應該根據文章的意思來理解。六經之氣會乘虛而傳,寒熱會隨著偏頗而變化。

第十一須知表裡之說。有形層之表裡,有經絡之表裡,有臟腑之表裡,有氣化之表裡。形層即前所謂皮膚、肌肉、筋骨,所謂部分也。邪在三陰之部,里而仍表,仍宜汗解;邪入三陽之經,表而已里,只有清化,即和解也。少陽半表半裡,亦有數解:以部位言,則外在經絡則內連三焦也;以氣化言,則表裡未清,而裡熱已盛也,總是氣化燥結之象。

與第四卷《少陽三禁》篇參看。

白話文:

少,故內外,حي

第十二須知手經足經,並無分別。足經部位大,邪氣在表,尚在經脈之外,其氣是一大片,故見足經證;邪入經脈之中,反多見手經證矣。大抵足經證見者,多在軀殼之外;手經證見者,多關臟腑之中。足證有在經者,手證絕少在經也。經者,身形之事也;臟腑者,神明氣化之事也。

白話文:


第十二條須知,手經和足經並沒有區別。足經的部位較大,邪氣在表層,還停留在經脈之外,其邪氣是一大片,所以會表現出足經的症狀;邪氣進入經脈之內,反而多會表現出手經的症狀。總體而言,足經症狀表現於表層之外者較多;手經症狀表現於關竅之中的較多。足經症狀有在經脈中的,手經症狀幾乎不會在經脈中。經脈是身體的具象部分;關竅是指精神氣化的部分。

第十三須知三陰三陽,只是經絡表裡之雅名,於臟腑氣血之陰陽,不相涉也。若謂邪入三陽,即為傷陽;邪入三陰,即為傷陰,則差矣。《內經》心為太陽,肝為少陽,肺為少陰,腎為太陰,脾與六腑為至陰。此以氣血清濁言之,今人已不講。其實各經各臟各腑之中,各有陰陽。此說甚長,細讀《內經》,自能辨之。

白話文:

第十三條須知三陰三陽,只是經絡表裡的雅緻名稱,與臟腑氣血的陰陽無關。如果說是邪氣進入三陽,就是傷了陽氣;邪氣進入三陰,就是傷了陰氣,那就錯了。《內經》中說:心為太陽,肝為少陽,肺為少陰,腎為太陰,脾與六腑為至陰。這是根據氣血清濁來劃分的,現代人已經不講究這些了。實際上,每條經絡、每個臟腑之中,都各有陰陽。這個說法很長,細讀《內經》,自然能辨別。

第十四讀書須知闕疑。論中敘證,有極簡者,有極繁者,有方證不合者,有上下文義不貫者。一經設身處境,實在難以遵行,安知非錯簡、脫簡耶?不必枉費心機,以俟將來之閱歷。即如少陽、陽明合病,自下利者,黃芩湯;太陽誤下,利不止者,此協熱利也,承氣湯。此必內有伏熱,三焦腸胃穢氣鬱濁,頗似溫病之發於伏邪者,於傷寒自利,及誤下而利者,殊不合格。

白話文:

第十四條 讀書時要保留疑問。

醫書中的論述,有的非常簡潔,有的極其繁瑣,有的證狀與方劑不符,有的前後文義不通順。一旦親自臨證時,實在難以遵循這些論述,怎麼能確定它們不是錯漏或脫漏的部分呢?不必枉費心思去鑽牛角尖,等待將來臨牀經驗的積累。比如,少陽和陽明合病,出現腹瀉的情況,可以用黃芩湯治療;太陽病誤用瀉藥後腹瀉不止,這是協熱瀉利,可以用承氣湯治療。這些論述中必定存在隱伏的熱邪,三焦腸胃中的穢氣鬱積,很像溫病是由伏邪引發的,但對於傷寒自發的腹瀉,以及誤用瀉藥後導致的腹瀉,這些論述並不相符。

又太陽誤下結胸,正宜兼開兼降,以宣內陷之陽,而開邪氣之結,乃反用甘遂、巴豆以重泄之,是以一誤為不足,而又益之也。又太陽、陰明合病,自利者,葛根湯;不下利,但嘔者,葛根湯加半夏。既不下利,何以仍用原方?是原方只治合病,並非治下利也,前文何必特署下利字樣?此類宜詳思之。前人只說三陽合病,皆有下利,絕不說合病所以下利之故。

此之謂半截學問。

白話文:

太陽經誤下導致胸悶,本來應該同時疏散和瀉下,以宣泄內陷的陽氣,並且打開邪氣的鬱結。但卻反而使用甘遂和巴豆等猛烈的瀉下藥,這樣一來,不僅沒有糾正之前的錯誤,反而加重了病情。

另外,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病,如果出現自利(腹瀉)的症狀,可以使用葛根湯;如果沒有腹瀉,只有嘔吐,可以使用葛根湯加半夏。既然沒有腹瀉,為什麼還要使用葛根湯這個原方?這是因為葛根湯只針對合病,並沒有針對腹瀉而設。因此,前文中特別標註「下利」的字樣,實屬多餘。

這類問題值得仔細思考。前人只說三陽合病都會出現腹瀉,卻沒有說明合病為什麼會導致腹瀉。

總之,讀《傷寒論》,只當涵泳白文。注家無慮數十,以予所見二十餘種,皆不免穿鑿附會,言似新奇,莫能見之行事。鄙見只當分作四層:曰傷寒初起本證治法:曰傷寒初起兼證治法;曰傷寒日久化寒,並誤治化寒證治,曰傷寒日久化熱,並誤治化熱證治。其霍亂、風濕、食復、勞復,以雜證附之。

白話文:

總之,讀《傷寒論》,就當沉浸在古文裡。注釋者不計其數,我見過二十多種,都免不了牽強附會,說得好像很新奇,卻不能真的用在實際醫治上。我的看法是,把《傷寒論》分為四個層次:一是傷寒初起本來的症狀和治療方法;二是傷寒初起伴隨的症狀和治療方法;三是傷寒拖延久了轉化為寒症,以及誤治導致的寒症的治療方法;四是傷寒拖延久了轉化為熱症,以及誤治導致的熱症的治療方法。至於霍亂、風濕、食積、勞復,就當作附帶的雜症處理。

再參之陶節庵書,及各家論溫熱書,互相考證,庶於讀書有條理,而臨診亦可有徑途矣。蓋經脈部位,與夫形層表裡淺深之事,固不可不講,而究不可過執也,著力仍在氣化上。此書在唐以前,已非一本,其章節離合,本無深意,讀者只應各就本文思量,不必牽扯上下文,積久自能融會貫通。

白話文:

再參照陶節庵的著作和各家關於溫熱病的論著,互相對照考究,這樣讀書纔能有條理,在診斷時也可以有明確的方向。經絡部位和形體表裡深淺的知識固然不可不瞭解,但究其根本卻不能過於執著,重點還是在於氣化的研究。這本書在唐朝之前,已經不是一本完整著作,它的章節次序亂七八糟,並沒有什麼深奧的含義。讀者只應當根據本文的內容去思考,不必牽強附會地聯繫上下文,積累時日自然能夠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