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醫隨筆》~ 卷六 (5)
卷六 (5)
1. 折齒
《金匱》備急丸方下,有若口噤亦須折齒灌之之語。後世方書,有謂口噤不得入藥者,打去一齒灌之,其義蓋本諸此。其實《金匱》之意,非謂打去一齒也,只是撬之使開耳!齒根上連於腦,內應,於心,敲之即痛徹心腦。口噤本是心氣閉塞,若再使痛氣入心,不速之斃乎?
白話文:
折齒
《金匱要略》中備急丸的方劑說明裡,提到如果病人嘴巴緊閉,也必須撬開牙齒灌藥。後世的醫書,有些說嘴巴緊閉不能灌藥,要打掉一顆牙齒才能灌藥,其用意大概也是來自於此。但實際上,《金匱要略》的意思,並不是要打掉一顆牙齒,而是撬開牙齒讓藥物能進入而已!牙齒的根部與腦部相連,內在與心臟相通,敲打牙齒會痛徹心腦。嘴巴緊閉是因為心氣閉塞,如果再讓疼痛刺激心臟,豈不是很快就會死掉?
2. 或已發熱或未發熱發熱惡寒發於陽無熱惡寒發於陰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
此數語,雖無深義,而有新感與伏氣之殊。前人辨論紛紜,讀之迄不能令人心意朗豁者,空談不切事情也。以己身所未見,天下所必無之事,而大言不怍,強作解人,是何意耶?詳玩語氣,陰陽二字是指表裡之部分,非指風寒溫熱之氣化也。何者?其意是專辨傷寒有此兩途,非兩辨傷寒、溫病之異也。
凡感於風寒而即病者,皆因發熱,而始惡寒,未見有不熱但惡寒者。即初時爪尖略形厥冷,不過片刻之事,臨診之時必已發熱,豈得謂之無熱、未發熱耶?惟伏氣之病,激於時令之氣而發者,或早惡寒而夜發熱,或夜惡寒而早發熱,更有遲至一日以外者,以寒邪內伏,至春初陽氣當升,邪阻其道,二氣相爭,榮衛不通,遂見惡寒,待裡氣奮達於表,始見發熱。故發熱、惡寒,一時並見者,即已發熱之謂也。
是新感風寒,病起於表,故曰發於陽;無熱惡寒,久乃發熱者,即未發熱之證也,是伏邪內動,病起於裡,故曰發於陰。
凡伏氣之病,發於里者,有寒熱兩途。熱即寒邪入鬱而化熱者也。其人若真陰充裕,寒雖久伏,不能化熱;若真陰不足,虛陽亢燥,遂發為春溫、風溫之病矣。其初起皆不即發熱,而治法之寒熱虛實迥異。仲景是專指伏氣寒病也。近人如葉天士、薛生白、王孟英輩,止知有伏氣之溫病,而不知有伏氣之寒病,皆揣理而談,未嘗徵之實事也。汪幼純所說汗病之事,即伏氣之寒病也,詳見第四卷證治類中。
兩「愈」字,乃半面之詞,若至期不愈,即不可為矣。如辨脈云:表有病者,脈當浮大,今反沉遲,故知愈也;里有病者,脈當沉細,今反浮大,故知愈也。《千金方》引此文而申之曰:若不愈者必死,以其脈與病不相應也。即此義也。愈,非痊愈也,只是邪氣至此,當已盡頭,不能再進,而可漸退也。
「六」、「七」兩字,前人見原文有陽數、陰數之語,莫不滑口讀過,未嘗深考其實。夫病之愈也,必藉於氣,六、七數也,何與人身之氣耶?鄙見此當指人身之形層言也。劉河間曰:天地自太虛至黃泉,有六位;人身自頭至足,有六位;而胸腹之間,自肺至腎,亦有六位。是人身形層之表裡,顯有六分也。
故發於陰者,自里而表,六日傳至極表,而邪氣散矣;發於陽者,自表而里,六日行至極里,為里分正氣所持,不得久留,越一日而邪氣始從三焦消散,故陽病轉比陰病多一日也。原文陽數七、陰數六者,即以里必行至六,而邪乃衰;表必行至七,而邪乃衰也,不然,陰陽之數,四、五、八、九皆是也,且五、六尤有合於臟腑之數,何獨取六、七耶?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傷寒病程中發熱與惡寒的關係,以及「發於陽」、「發於陰」的病理機制。古人對此爭論不休,許多說法空洞無物,缺乏實際臨床經驗的佐證。
作者認為,「陰陽」在此指的是表裡,而非溫熱的病邪性質。所有因風寒感冒而發病的人,都會先發熱後惡寒,沒有只惡寒不發熱的情況。即使一開始手腳末端略感冰冷,很快也會出現發熱。只有伏氣(潛伏的病邪)引起的疾病,才可能先惡寒後發熱,或發熱惡寒的時間錯開,甚至相隔一天以上。這是因為寒邪內伏,春天陽氣上升時,寒邪阻礙陽氣,導致榮衛不通,出現惡寒,待裡氣到達體表才發熱。因此,發熱惡寒同時出現,就屬於「已發熱」。
「發於陽」是指新感風寒,病邪在體表, 「發於陰」是指伏邪內動,病邪在裡,起病時不立即發熱。伏氣病有寒熱兩種,寒邪鬱積化熱則為熱證。真陰充足者,即使寒邪久伏,也不易化熱;真陰不足,虛陽亢盛則可能發展成春溫或風溫。伏氣寒病起病時不立即發熱,寒熱虛實的治療方法也大相徑庭。張仲景所指的伏氣,指的是寒病;而後世醫家如葉天士、薛雪白、王孟英等,只重視伏氣溫病,忽略伏氣寒病,都是憑空推論,沒有根據實證。汪幼純所說的汗病,就是伏氣寒病的一種。
「七日愈」、「六日愈」中的「愈」不是完全痊癒,而是指邪氣到達極點,開始消退。如果到期不愈,則病情危重。判斷是否「愈」,可以通過脈象觀察:表證應脈浮大,如果脈沉遲,則說明邪氣已退;裡證應脈沉細,如果脈浮大,則說明邪氣已退。《千金方》中也提到,若到期不愈,則必死,因為脈象與病情不相符。
關於「六日」、「七日」,作者認為並非與人體氣機的數目有關,而是指人體層次的分布。人體可分為六個層次,發於陰的病邪,由裡向表傳播,六日到達體表,邪氣消散;發於陽的病邪,由表向裡傳播,六日到達裡層,被正氣所制,多停留一天才消散,所以陽病比陰病多一天。 「七日」、「六日」並非絕對,只是指邪氣消退的大致時間。
3. 《內經》寸口內外分配臟腑
《脈要精微論》曰: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喉胸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此固顯然寸口分配臟腑之診法矣。其內、外之義,有以浮、沉解者;有以前、後名半部解者;有以內、外兩側解者。總之,浮也,前也,外側也,皆屬陽,當以候腑;沉也,後也,內側也,皆屬陰,當以候臟。而經文相反者,何也?嘗思之矣,外以候經絡之行於軀殼者也,內以候氣化之行於胸腹者也。如尺外以候腎,是候腎之經氣外行於身者也;尺裡以候腹,則指定腹內矣。
左外以候肝,是候肝之經氣外行於身者也;內以候膈,則指定膈內矣。右外以候肺,是候肺之經氣外行於身者也;內以候胸中,則無與軀殼之事矣。左外以候心,是候心之經氣外行於身者也;內以候膻中,則直指心體之處矣。即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亦非以臟腑分也。候胃,候其經氣之行於身者也;候脾,候其氣化功用之行於里者也。
又云:前以候前,謂關前候胸腹也。主陽明、沖、任;後以候後,謂關後候脊背也,主太陽、督脈。是推廣上義,以寸、關、尺三部之正位,為脈之中段,以候身之中段矣。上竟上者,喉胸中事;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是更推廣於寸之上、尺之下,以分候軀殼之極上極下矣。
人之一身,四維包中心,故以內外言之;兩頭包中段,故以上下言之;兩面夾中間,故以前後言之。可知寸口之部位,其分配有三:一以浮沉候表裡也;一以關前關後候身之前後也;一以寸上尺下候身之上下也。李士材以內外為前後各半部,謂臟氣清,故居上;腑氣濁,故居下。
此不但自古無人用此診法也,即士材亦豈能據此為診乎?且胸、膻、膈、腹,又何能專指以為腑乎?
尺內,謂尺之正部也。兩「旁」字,與下文竟下之「下」字同義,謂兩尺之後也,不在正位,故曰旁也,非兩側之謂。季脅,即賅在少腹、腹、股之中者也。經先提而言之者,蓋古人診脈下指,是先定尺部,再取關、寸,故曰中附上、上附上,非如後世有高骨為關之說,先取關而後定尺、寸也。膻中者,心體四旁之空處,在肺葉所護之內也。
胸中者,肺前空大之處皆是也。經意蓋即以膻中為心,胸中為肺,膈為肝,腹為腎矣。六腑各從其臟也,而三焦之空處,亦舉賅於其中。於此徵經文措詞之靈而密。
白話文:
《內經》寸口內外分配臟腑
這篇文章論述的是寸口脈診中臟腑的分配方法。《脈要精微論》指出:寸口脈的尺部內側兩旁反映的是脅肋部位;尺部外側診斷腎臟;尺部內側診斷腹部。寸口脈的中部(關部)以上,左側外側診斷肝臟,內側診斷膈;右側外側診斷胃,內側診斷脾臟。寸口脈的上部(寸部)以上,右側外側診斷肺臟,內側診斷胸部;左側外側診斷心臟,內側診斷膻中。寸口脈的前部診斷身體前部,後部診斷身體後部。寸口脈最上端診斷喉嚨和胸部;最下端診斷下腹部、腰部、大腿、膝蓋、小腿和腳部。
這就是寸口脈診法中臟腑分配的明顯規律。寸口脈的內外、浮沉、前後,有不同的解釋方法。總的來說,浮、前、外側屬陽,診斷腑;沉、後、內側屬陰,診斷臟。但經文中有些地方似乎相反,這是為什麼呢?我思考過,外側診的是經絡在體表的運行,內側診的是氣化在胸腹中的運行。例如,尺外診腎,是診斷腎經之氣在體表的運行;尺裡診腹,則是指腹部內部。
左外診肝,是診斷肝經之氣在體表的運行;內診膈,則是指膈肌內部。右外診肺,是診斷肺經之氣在體表的運行;內診胸中,則不涉及體表。左外診心,是診斷心經之氣在體表的運行;內診膻中,則直接指向心臟部位。同樣,右外診胃,內診脾,也不是簡單的臟腑區分。診胃,是診斷胃經之氣在體表的運行;診脾,是診斷脾的氣化功能在體內的運行。
經文中還提到:前診前,是指關脈前診斷胸腹部,主要涉及陽明經、沖脈和任脈;後診後,是指關脈後診斷脊背,主要涉及太陽經和督脈。這是將寸、關、尺三部脈位的中心區域,用來診斷身體的中心區域。寸部最上端診斷喉嚨和胸部;尺部最下端診斷下腹部、腰部、大腿、膝蓋、小腿和腳部,這是將寸口脈的上、下端用來診斷身體最上端和最下端。
人體就像一個四面圍繞中心的結構,所以用內外來描述;身體兩端圍繞中間部分,所以用上下來描述;身體兩側夾在中間,所以用前後來描述。因此,寸口脈的部位分配有三種方法:一是用浮沉診斷表裡;二是用關脈的前後診斷身體的前後;三是用寸脈的上和尺脈的下診斷身體的上下。李士材將內外解釋為身體前後各半部,認為臟氣清輕在上,腑氣濁重在下。
這種說法自古以來就沒人用,李士材自己也未必能以此來診斷。而且,胸、膻中、膈、腹,又怎麼能單獨指認為腑呢?
尺內指的是尺脈的正部。「兩旁」這個詞,和下文「竟下」的「下」字意思相同,指的是尺脈之後的部位,不在正位,所以叫「旁」,並不是指兩側。季脅,包含在少腹、腹部和大腿之中。經文中先提到季脅,是因為古人診脈時先診尺部,再診關部和寸部,所以說「中附上」、「上附上」,這和後世以高骨為關的說法不同,後世是先診關部再診尺部和寸部。膻中是指心臟周圍的空處,在肺葉的保護之下。
胸中指的是肺臟前方空闊的部位。經文的本意是以膻中代表心臟,胸中代表肺臟,膈代表肝臟,腹部代表腎臟。六腑都依附於其所屬的臟腑,而三焦的空處也包含在其中。由此可見,經文的措辭精妙而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