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讀醫隨筆》~ 卷六 (5)

回本書目錄

卷六 (5)

1. 折齒

《金匱》備急丸方下,有若口噤亦須折齒灌之之語。後世方書,有謂口噤不得入藥者,打去一齒灌之,其義蓋本諸此。其實《金匱》之意,非謂打去一齒也,只是撬之使開耳!齒根上連於腦,內應,於心,敲之即痛徹心腦。口噤本是心氣閉塞,若再使痛氣入心,不速之斃乎?

白話文:

《金匱要略》備急丸的處方下方有「如果口閉,也要扳開牙齒灌藥」的說法。後世的醫書中,有人說如果口閉不能灌藥,就打掉一顆牙齒灌進去,這種做法的依據大概就是出於這句話。但其實《金匱要略》的意思並不是要打掉一顆牙齒,而是撬開牙齒使口張開!牙齒的根部連接著大腦,內應於心臟,敲擊牙齒時疼痛會貫徹到心腦。口閉本是心氣閉塞所致,如果再讓疼痛之氣進入心臟,豈不是更快死亡嗎?

2. 或已發熱或未發熱發熱惡寒發於陽無熱惡寒發於陰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

此數語,雖無深義,而有新感與伏氣之殊。前人辨論紛紜,讀之迄不能令人心意朗豁者,空談不切事情也。以己身所未見,天下所必無之事,而大言不怍,強作解人,是何意耶?詳玩語氣,陰陽二字是指表裡之部分,非指風寒溫熱之氣化也。何者?其意是專辨傷寒有此兩途,非兩辨傷寒、溫病之異也。

白話文:

這些話,雖然沒有深奧的意思,但有新鮮的見解和防止流俗的特殊作用。前人對此爭論紛紛,讀了他們的爭論卻無法令人心意開闊的原因,是空談而不切實際。以自己沒有見過的事,天下根本不存在的事,卻大言不慚,強作解人,是什麼意思呢?仔細玩味語氣,陰陽二字是指身體的表裏部分,而不是指風寒溫熱的氣候變化。為什麼呢?它的意思是專門討論傷寒有表證和裏證這兩條途徑,而不是討論傷寒、溫病的差別。

凡感於風寒而即病者,皆因發熱,而始惡寒,未見有不熱但惡寒者。即初時爪尖略形厥冷,不過片刻之事,臨診之時必已發熱,豈得謂之無熱、未發熱耶?惟伏氣之病,激於時令之氣而發者,或早惡寒而夜發熱,或夜惡寒而早發熱,更有遲至一日以外者,以寒邪內伏,至春初陽氣當升,邪阻其道,二氣相爭,榮衛不通,遂見惡寒,待裡氣奮達於表,始見發熱。故發熱、惡寒,一時並見者,即已發熱之謂也。

白話文:

所有因風寒而生病的人,都是因為發燒,才開始感到寒冷,沒有聽說過不發燒卻感到寒冷的。即使最初指甲尖端有點發冷,也不會超過很短的時間。在診斷時,患者肯定已經發燒了,怎麼能說他們沒有發燒、沒有發熱呢?

只有潛伏體內的疾病,在受到時令之氣的刺激後才會發作,表現為:

  • 早上感到寒冷,晚上發燒
  • 晚上感到寒冷,早上發燒

甚至還有一些更嚴重的,會延遲到第二天後才發作。這是因為寒邪潛伏在體內,直到初春陽氣上升時,寒邪阻礙了陽氣的上升通道,導致二氣相爭,氣血不暢,從而出現畏寒症狀。等到體內的熱氣衝到體表,才會開始發燒。所以,發燒和畏寒同時出現時,就說明患者已經發燒了。

是新感風寒,病起於表,故曰發於陽;無熱惡寒,久乃發熱者,即未發熱之證也,是伏邪內動,病起於裡,故曰發於陰。

白話文:

如果是剛感受到風寒,疾病從體表開始,所以說是「發於陽」;沒有發熱卻怕冷,很久之後才發熱的,就是還沒發熱的證狀,這是因為邪氣潛伏在體內活動,疾病從體內開始,所以說是「發於陰」。

凡伏氣之病,發於里者,有寒熱兩途。熱即寒邪入鬱而化熱者也。其人若真陰充裕,寒雖久伏,不能化熱;若真陰不足,虛陽亢燥,遂發為春溫、風溫之病矣。其初起皆不即發熱,而治法之寒熱虛實迥異。仲景是專指伏氣寒病也。近人如葉天士、薛生白、王孟英輩,止知有伏氣之溫病,而不知有伏氣之寒病,皆揣理而談,未嘗徵之實事也。汪幼純所說汗病之事,即伏氣之寒病也,詳見第四卷證治類中。

白話文:

所有因伏氣引起的疾病,發作於內部,有寒症和熱症兩種情況。熱症是由寒邪侵入體內鬱結後轉化而來。如果一個人的體質強健,即使寒邪潛伏很久,也不會轉化為熱症;如果體質虛弱,虛熱上亢,就會發育成春溫、風溫等疾病。這些疾病初期都不會立即發熱,治療方法也因寒熱虛實不同而有很大差異。仲景專門指出了潛伏的寒性疾病。近代一些人,比如葉天士、薛生白、王孟英等人,只知道有伏氣引起的溫病,卻不知道有伏氣引起的寒病,他們都是憑空揣測,並未從實際情況中驗證。汪幼純所說的汗病,就是伏氣引起的寒病,詳見第四卷證治類中。

兩「愈」字,乃半面之詞,若至期不愈,即不可為矣。如辨脈云:表有病者,脈當浮大,今反沉遲,故知愈也;里有病者,脈當沉細,今反浮大,故知愈也。《千金方》引此文而申之曰:若不愈者必死,以其脈與病不相應也。即此義也。愈,非痊愈也,只是邪氣至此,當已盡頭,不能再進,而可漸退也。

白話文:

「愈」字,只表示病情的變化,如果到了限定的期限病情沒有好轉,就無法挽救了。正如辨脈所說:表面有病的,脈象應該是浮滑,而現在脈象反而沉緩,表示病情好轉了;內臟有病的,脈象應該是沉細,而現在脈象反而浮大,表示病情好轉了。

《千金方》引用了這段話並補充說: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就必定死亡,這是因為脈象和病情不符。這也是這個意思。「愈」不是痊癒,而只是代表邪氣到了這個地步,已經達到了極限,不能再進一步,而是逐漸消退。

「六」、「七」兩字,前人見原文有陽數、陰數之語,莫不滑口讀過,未嘗深考其實。夫病之愈也,必藉於氣,六、七數也,何與人身之氣耶?鄙見此當指人身之形層言也。劉河間曰:天地自太虛至黃泉,有六位;人身自頭至足,有六位;而胸腹之間,自肺至腎,亦有六位。是人身形層之表裡,顯有六分也。

白話文:

古人看到「六」、「七」這兩個字,提到陽數陰數,都只是隨口念過,沒有認真去探究。疾病要好轉,一定需要靠氣,這六、七兩個數字,跟人體的氣有什麼關係呢?我的想法是,這應該是指人體的形體層面。劉河間說:天地從最虛無的太虛到陰間的黃泉,有六個位置;人體從頭到腳,也有六個位置;而胸腹之間,從肺到腎,也同樣有六個位置。所以人體形體的表裡,顯然有六個部分。

故發於陰者,自里而表,六日傳至極表,而邪氣散矣;發於陽者,自表而里,六日行至極里,為里分正氣所持,不得久留,越一日而邪氣始從三焦消散,故陽病轉比陰病多一日也。原文陽數七、陰數六者,即以里必行至六,而邪乃衰;表必行至七,而邪乃衰也,不然,陰陽之數,四、五、八、九皆是也,且五、六尤有合於臟腑之數,何獨取六、七耶?

白話文:

所以從陰邪發病開始,病氣會從內向外傳,六天後抵達體表最外層,邪氣就會散去。而從陽邪發病開始,病氣則會從外向內傳,六天後抵達內臟最深處,由於正氣堅守內臟,邪氣無法久留,一天後便會從三焦消散,因此陽病比陰病多一天才痊癒。文中提到陽數為七、陰數為六,是因為病氣從內傳至外需六天,病邪才衰弱;從外傳至內需七天,病邪才衰弱。其他數字如四、五、八、九也符合陰陽之數,而五、六更與臟腑之數相合,為何單獨選擇六、七呢?

3. 《內經》寸口內外分配臟腑

《脈要精微論》曰: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喉胸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白話文:

《脈要精微論》說:寸脈兩旁反映季脅(肋骨下緣兩側)的情況;寸脈外側可以判斷腎臟;寸脈內側可以判斷腹部。中附上,左邊外側可以判斷肝臟,內側可以判斷膈肌;右邊外側可以判斷胃,內側可以判斷脾臟。上附上,右邊外側可以判斷肺臟,內側可以判斷胸腔中;左邊外側可以判斷心臟,內側可以判斷膻中(胸骨中上部,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前部分判斷前面,後部分判斷後面。脈絡完全在上面的是喉嚨和胸腔中的問題;脈絡完全在下面的是下腹部、腰股、膝蓋、脛骨和腳的問題。

此固顯然寸口分配臟腑之診法矣。其內、外之義,有以浮、沉解者;有以前、後名半部解者;有以內、外兩側解者。總之,浮也,前也,外側也,皆屬陽,當以候腑;沉也,後也,內側也,皆屬陰,當以候臟。而經文相反者,何也?嘗思之矣,外以候經絡之行於軀殼者也,內以候氣化之行於胸腹者也。如尺外以候腎,是候腎之經氣外行於身者也;尺裡以候腹,則指定腹內矣。

白話文:

這很明顯是寸口的診斷臟腑的方法。其內、外之意,有的用浮、沉來解釋;有的用前半部、後半部分來解釋;有的用內側、外側來解釋。總而言之,浮、前半部、外側都屬於陽,用來診斷腑;沉、後半部、內側都屬於陰,用來診斷臟。而經文中相反的說法,為什麼呢?我曾經思考過,外側用來診斷經絡在身體表面運行的情況,內側用來診斷氣化在胸腹運行的情況。例如尺外用來診斷腎,也就是診斷腎的經氣在外表運行於身體的情況;尺裡用來診斷腹,則是指定腹內的部位。

左外以候肝,是候肝之經氣外行於身者也;內以候膈,則指定膈內矣。右外以候肺,是候肺之經氣外行於身者也;內以候胸中,則無與軀殼之事矣。左外以候心,是候心之經氣外行於身者也;內以候膻中,則直指心體之處矣。即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亦非以臟腑分也。候胃,候其經氣之行於身者也;候脾,候其氣化功用之行於里者也。

白話文:

  • :外面的脈象反映肝經氣的外行(在體表運行)。裡面的脈象反映膈膜。

  • :外面的脈象反映肺經氣的外行。裡面的脈象反映胸中,與軀體無關。

  • :外面的脈象反映心經氣的外行。裡面的脈象反映膻中,直接指示心體所在。

  • 胃和脾:即使左右不分臟腑,也要檢查胃和脾。檢查胃,檢查其經氣在體表運行的情形;檢查脾,檢查其氣化功能在體內運作的情形。

又云:前以候前,謂關前候胸腹也。主陽明、沖、任;後以候後,謂關後候脊背也,主太陽、督脈。是推廣上義,以寸、關、尺三部之正位,為脈之中段,以候身之中段矣。上竟上者,喉胸中事;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是更推廣於寸之上、尺之下,以分候軀殼之極上極下矣。

白話文:

前人還說過:把脈的時候,以寸脈的位置推算胸腹的狀況,與陽明脈、沖脈、任脈有關;以關脈的位置推算脊背的狀況,與太陽脈、督脈有關。這也就是推廣了脈診的原理,將寸、關、尺三部正常分佈的位置視為脈的中間部位,用來推算身體的中間部位。寸脈能推算到上面,也就是喉嚨和胸部的情況;尺脈能推算到下面,也就是小腹、腰、股骨、膝蓋、小腿、足部的情況。這又進一步推廣了脈診的範圍,將脈搏的寸部之上、尺部之下,劃分出來,用來推算身體最上和最下的狀況。

人之一身,四維包中心,故以內外言之;兩頭包中段,故以上下言之;兩面夾中間,故以前後言之。可知寸口之部位,其分配有三:一以浮沉候表裡也;一以關前關後候身之前後也;一以寸上尺下候身之上下也。李士材以內外為前後各半部,謂臟氣清,故居上;腑氣濁,故居下。

此不但自古無人用此診法也,即士材亦豈能據此為診乎?且胸、膻、膈、腹,又何能專指以為腑乎?

白話文:

人的身體,四肢包圍著軀幹,因此可以用內外來稱呼;頭部和腳部包著腹部,因此可以用上下來稱呼;胸部和背部夾著腹部,因此可以用前後來稱呼。由此可知,寸口的部位有三個區分:一個是浮脈和沉脈用於觀察表裡;一個是關脈前和關脈後用於觀察身體的前後;一個是寸脈上方和尺脈下方用於觀察身體的上下。李士材認為,內外各佔前後的一半,髒氣清澈,所以在上;腑氣渾濁,所以在下。

尺內,謂尺之正部也。兩「旁」字,與下文竟下之「下」字同義,謂兩尺之後也,不在正位,故曰旁也,非兩側之謂。季脅,即賅在少腹、腹、股之中者也。經先提而言之者,蓋古人診脈下指,是先定尺部,再取關、寸,故曰中附上、上附上,非如後世有高骨為關之說,先取關而後定尺、寸也。膻中者,心體四旁之空處,在肺葉所護之內也。

白話文:

尺內指尺脈的正部位。兩個「旁」字和下文的「下」字意思相同,指的是尺脈之後的部分。因為不在正位,所以稱為旁,而不是指兩側。季脅包含少腹、腹、股等部位。經文先提到這些部位,是因為古人診脈時用手指按壓,會先確定尺部,再取關脈、寸脈。因此,這裡所說的「中附上、上附上」,並不是像後世所說的高骨為關,而是先取關脈,後定尺脈、寸脈。膻中指心臟周圍的空虛部位,位於肺葉的保護範圍內。

胸中者,肺前空大之處皆是也。經意蓋即以膻中為心,胸中為肺,膈為肝,腹為腎矣。六腑各從其臟也,而三焦之空處,亦舉賅於其中。於此徵經文措詞之靈而密。

白話文:

胸腔是指肺部前方的空腔部分。經書中的意思是以膻中為心臟、胸腔為肺臟、橫膈膜為肝臟、腹部為腎臟。六腑各屬於其臟腑,而三焦的空處也包括在其中。從經文的措辭中可以感受到其靈活和精密的表現。